对话共赏析,疑义相与析
2014-03-17朱莹
朱莹
摘 要 新课改下的“对话教学”,要求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改变以往教师对文本的肢解与剖析,在对话中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共生,在对话中实现学生的成长。为了更好地实现在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我们应该把握好以下三个维度:营造和谐氛围,创设适宜温度;延伸话题指向,拓展参与广度;点燃思维火花,挖掘文章深度。
关键词 教学 对话 温度 广度 深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营造和谐氛围,创设适宜温度
所谓“温度”,就是学生在课堂上人人都有想说的欲望。打个比方,一粒种子,要让它发芽,就得有合适的水分和温度,而学生想说的欲望就好比种子的发芽,为此,老师就要像阳光雨露一样,催化种子发芽。当然这表现在课堂上就是教师必须提供一种能让学生想说、肯说、能说的对话机制,使学生在认识、思想与情感上得以充分直接的交流、合作与共享,真正体现出学习的本原。这样的“温度”是对话的前提,只有我们以平等的意识,创设适宜的温度,营造和谐的氛围,才能让对话顺利进行。
1.1 转换角色,创建成长共同体
全新的“对话”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舍弃“灌输者”的角色意识,把自己放在一个“引导者”、“平等对话者”的位置上,以平等和真诚的态度实现与学生的心灵沟通。“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在教育教师,师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成长。教育者先“死去”,然后与受教育者一起重新获得新生,追求共同的解放。
笔者在上沙河浪的《故乡的榕树》一文时,说了这样一段话:“作为一个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首先要是一个诗化了的人,因为,只有诗化了的人,才能有一颗诗化了的心灵。我不要求大家都成为诗化了的人,可我希望我和大家都能有一颗诗化了的心灵。有了这样的心灵,我们才能走进作家用诗化了的语言为我们描述的诗化了的意境下的诗化了的心灵。”从学生的掌声中笔者感受到了师生之间,当然还有作家的心灵开始融合,师生已然形成了学习共同体,学生有了急于走进作家心灵的欲望。
1.2 给予信任,创设和谐氛围
课堂上,师生双方不存在依据、主宰控制的关系,彼此呈现一种平等意义上的伙伴合作关系,倾听对方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有助于突破原有的体验与理解的局限性,获得新见解。就像罗杰斯认为的那样“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在高三成语复习课上,让学生举例说明形容人好与人坏的成语,我即兴开了个玩笑:“小伙子,每个人都有两面,来,想些贬义的成语来形容有劣根性一面的自己。”想不到那位男生站起来,一脸恼怒,说:“你有病!”全班顿时怔住,我微微一笑,说,“很有哲理,每个人都是有病的,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人这架机器运转这么多年怎么可能连点小毛小病都没有呢?所以我们需要疗治疾病的良药和拯救心灵的妙药,小伙子,你不愧是来自语文老师客串班主任的班。”全班震动,掌声如雷,他讪讪坐下。下课后他给我递上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老师,对不起。”之后的语文课班里的同学热情高涨,宽容真诚打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
1.3 找准落点,激起情感“兴奋”
“阅读是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有些文本由于篇幅较长,写作年代久远,文化差异大等原因,学生可能缺乏学习的兴趣,教师这时就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寻找巧妙的落点,引导大家走入文本。就像孙邵振先生说:“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学生主动的求知欲调动起来,在学生旧知识结构的边缘激起‘兴奋灶,使其向新知识结构作独特的拓展。”
比如笔者在山东上《清塘荷韵》一文时,首先利用上课前的时间利用PPT播放了一系列荷花的图片,同时配上《出水莲》的音乐,这样特属于江南水乡的韵味就已经在不经意间影响到了每一个在场的学生,本来热闹的教室慢慢变得安静了下来,这时上课铃响了,于是笔者开始导入课文:“同学们:有池塘数亩,清澈见底,池底的石头、枯枝清晰可见,鱼儿在水底自由地游动,蓝天白云倒影水中,真可谓‘鱼儿云中走。夜色随晚风降临,月光撒满一池清水。寂静的月夜,水草轻轻悠悠地招摇,鱼儿沉静在梦乡,亦可谓:清幽无比。”
2 延伸话题指向,拓展参与广度
所谓 “广度”,主要指两个方面:第一是话题的参与度广:在对话教学中重视主体间的互动关系,重新寻回失落已久的生本、生生对话权,它希望通过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情感;第二是对话题或者文本的“出位”思考,也就是说,在学生对原有文本理解的基础上,或据此拓宽,或据此延伸,或提出新的见解,或提出批判性意见……这样,对话不仅在“入位”方面做足文章,而且在“出位”思考方面迈出了有意义的一步,使学生的思维更趋活跃,思想更为全面,对话的价值也更高。
2.1 针对发现,生成多元张力
《语文教育行为论》中说到:“读者在理解和解释文本的同时也在实现着对自己的重新认识和理解,即在体验和感悟文本的思想和情感的行为中也同时丰富着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阅读过程是同化文本意义为自我意义,以实现新的‘自我的内构建过程。” 在这样的开拓学习中,通过生本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强调从不知到知,从浅知到深知的阅读亲历和探索的过程,反对“第三者”——教师一味地告知、阐释,而关注阅读主体自身的实践,由学生真实再现作者原意和对文本、文意的多元解读、创新理解,揭示学生的自我存在,让学生自我探求人生意义,展示对生存世界的理解。
笔者在上《陈奂生上城》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填空:
_____的陈奂生?
学生自由分组,随机组合,要求如下:(1)先填空,说说你对陈奂生的一个总体印象,然后诉说理由。(2)每小组派一名代表记录并整理成文,随后发言。(3)发言稿最少三百字,最多不超过五百字。(4)讨论时间为八分钟
举例:让我欢喜让我忧的陈奂生
学生讨论。每个小组代表发言,教师作适当的评点。
总结:大家想想,陈奂生现象是他一个人的专利吗?
这样设计的出发点是以一个填空题把学生带入多方位多角度看陈奂生的轨道,在走进陈奂生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小说的初步鉴赏。最后的思考题是转向对小说更深层次的思考。
2.2 尊重差异,保留完全个性
传统语文教学很少涉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横向联系,使学生在相互对话、相互影响过程中所产生的教育因素被完全忽视和浪费了,这也是语文教学长期呈现出静态局面的一个原因。其实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具有对话的需要,只有学生在对话中结合自己的认知经验,从不同的角度对主体进行阐述和补充,他们才能够构建出扎实的“认知、情感金字塔”。
而这也需要教师在课堂点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善于观察,分析各个学生的具体特点。在这个环节中,下面几种比较有价值的方法,可供教师参考。好差兼顾法,在课堂上叫学生回答问题时既要照顾成绩好的学生,又要照顾到差一点的学生,这样才可以促使每个学生都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随机抽取法,将学生的姓名输入随机抽取软件,在课堂上使用该软件随机抽取学生;学生小组推选法,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让他们选出一名学生代表来回答问题,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思考、畅所欲言;此外还可以按照学号、座位等顺序进行……
3 点燃思维火花,挖掘文章深度
所谓挖掘文章深度,也就是挖掘作者思想的深度,只不过其思想的深度已经用言语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是透过文字形式,看到其实质、内涵。只有这样,我们的思想才会趋向更高、更活、更新。而要真正做好这个深度,必须关注以下几点:
3.1 熟读文本,感作家之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充分地阅读文本,才会拥有独特的感悟,师生熟读文本的过程,也就是思考与感悟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教师才能拥有深刻的感悟和多元的视角,从而拥有与学生对话并担任“对话中的首席”的资格;学生方能产生与教师对话的内在需求,学生才能在对话中完成对自我认识的提升。笔者上《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不仅查阅了大量资料(教学书籍、诗人生平、诗歌背景、诗歌评析文章),同时在课堂上明确要求学生多次诵读:初读(同桌互读互评),听读(范读生读),三读(把握诗歌内容后生读师评),四读(揣摩诗人情感时生读师评),五读(明确诗歌主旨时生读师评)。事实证明正是这样的“读”,才使得该课堂的对话精彩呈现!
在新课程改革中,越来越多文质兼美的作品被收入教材中,体验性阅读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课文,去思考,去质疑,学生才会用自己的心去琢磨作家的心,用自己的感受体验作家的感受,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走进课本,才能真正走进作家,才能真正走进课堂。
3.2 激发情感,悟作家之所悟
对话的课堂,重视个性特征的阅读,因为“高层次的阅读,绝非是仅仅探寻和领悟文章的思想主题、表层性地解释文章的结构,或是解析文章的结构,或是解析文章的技巧”。我们应该在作品阅读过程中体现这种“生存情感”,透视出作品的“内在视域”,并在文学作品中获得一种生存体验的自我观照,获得一种审美享受。而学生可能因为年龄及认知水平的限制,使得学生和文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在对话中充分发挥引导、促进与推动的作用,使学生由一个相对稚嫩的对话者成长为一个比较成熟的对话者”。
在上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常青藤叶》时,笔者把教学重点和难点落在了为什么贝尔曼先生选择了画常青藤叶而非别的方式。在倾听与评价了学生在结合原文后给出的原因后,笔者给出的不是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一段自己写的文字:
“那是最后一片长春藤叶,它锯齿形的边缘扰动着那个冬天将要凝固的空气。当倒计时在最后一个数字停止,老贝尔曼用他的画笔创造了这一场美丽的奇迹。
于是,一个年轻艺术家的生命,依附着这片绿叶得以救赎也许作为一名画家,他一直想追求的杰作,就是这样一种艺术灵魂的延续。当贝尔曼以艺术的形式唤醒琼珊的生命时,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位为追求艺术而活的画家,是一位最后用生命兑现自己承诺的大师。
渺小而伟大,平凡却崇高,一个悲悯的普通人用一片绿叶传承着不退色的杰作,不死的艺术!
一切都已结束,一切尚未结束……
哪怕这一切都只能是浩淼中的一粒尘埃,可是毕竟它曾经落进我们的眼里,触碰着琼珊和苏艾心中那个最柔软的地方……”
配着舒缓的音乐,当笔者读出这段文字时,带动了全场学生的情绪。当进行到“为贝尔曼先生写一段墓志铭”这个环节时,学生们更是在那样的氛围中写出了很多让笔者感慨的语句,如:
月迹消隐,但不忘留下最后一抹光辉;
人影消退,却不忘给予最后一分爱心。
——您留下的不仅是一片叶子
3.3 正视意外,展争辩之所魅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进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教师在倾听过程中会发现学生的困惑、错误、创新,尽管这些可能会成为打乱教学节奏的“意外”,但更会带来许多不期而至的美丽!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而且还要善于抓住学生思维的火花,利用课堂上生成的有价值的资源调整和引领学生与教师、文本的对话,以引领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文本对话。
笔者在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文时,由于怕学生对诗意不理解,于是先在课堂上问学生初读的感受,可这个时候有位学生举手,提了个似乎和课文无关的问题:“老师,我听说海子最后卧轨自杀了,是吗?”其余的学生先愕然,接着纷纷交头接耳,而那个学生则坐下看着我,等着我的回答。这时候如果回避话题,无疑是不明智的做法,于是这时笔者灵机一动:“海子的确最后选择了用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何讇孜颐翘岢隽艘桓龊芎玫幕疤猓裉煺饨诳挝颐强纯茨懿荒艽游恼吕凑业揭恍┫咚鳎ソ馐秃W诱庋≡竦脑颍寐穑俊薄昂茫 笨吹贸鲅那樾鞫急槐收叩鞫似鹄矗诮酉氯サ氖奔淠谙嗟迸浜稀T诳翁枚曰爸形颐墙岷衔闹芯咛宓挠锞涓爬ǔ隽撕W拥囊簧雒危毫骼松钪械脑斗街危柰豕械耐跽咧危质瞪钪械奶镌爸巍6W幼詈笱≡褡陨被蛐砭褪且蛭硐氲拿斡胂质档睦溆凶盘蟮牟罹唷?
事实证明,正视学生的疑问一方面解决了学生的疑问,另一方面也比先前的教学设计更好地挖掘文章的内涵,真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总之,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流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流的过程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孔子和苏格拉底曾让对话作为教学手段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佳话。随着对话时代的到来,对话教学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表现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当我们营造和谐的氛围,创设适宜的温度时;当我们延伸话题的指向,拓展参与的广度时;当我们点燃思维火花,挖掘文章的深度时,我们会让对话的精神在教育领域中激起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