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康德关于“经典”的诗歌理论在《荒原》中的体现

2014-03-17席越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艾略特荒原文集

席越

(复旦大学,上海 200433)

浅论康德关于“经典”的诗歌理论在《荒原》中的体现

席越

(复旦大学,上海 200433)

基于“鉴赏判断”的概念,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到的关于诗歌的审美要求,对后世各种诗歌流派都或多或少起到了影响作用。至20世纪初,象征主义诗歌的集大成者艾略特吸收了前辈的学说,结合自己的体验,在其早期代表作《荒原》中,展现了康德《判断力批判》中涉及“传统与经典”的诗歌理论,既有对经典的历史性继承,又有对经典的创造性表现。

康德;鉴赏判断;传统与经典;荒原

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美的艺术的分类”一节中曾说:“诗歌艺术是把想象力的自由游戏当做知性的事情来处理的艺术。”(文集,第571页)并在“各种美的艺术互相之间审美价值的比较”中开篇即提“在一切艺术中,诗艺(它的根源几乎完全要归于天才,极少依赖法规或范例的指导)占有最高等级。”(文集,第557页)鉴赏判断的对象侧重于美的形式而非事物存在本身。这种形式是表象所给予的,而且是主观合目的性的。在此基础上,康德认为,艺术,特别是诗歌艺术,是一种“自由游戏”,因此,诗歌必须符合康德为“自由游戏”所下的定义,也就是一种因其自身而令人愉快的事业,能够合目的地得出结果。那么,对于诗歌艺术的鉴赏也就是一种鉴赏活动。可见,尽管康德对艺术是否属于美的仍然颇有微词,但是在艺术领域中,却将诗的地位看的比较重要,因而在理论方面也对诗歌作出了极大贡献。其中涉及到思维与现象的论述影响了谢林对于思维与存在的思考并提出“绝对”的概念,并在神话研究领域中开创了“神话哲学”一派,将神话放在哲学的高度进行讨论,提出象征是神话赖以构成的律则。卡西尔延续谢林的神话哲学,进一步形成了“象征主义神话理论”。至20世纪初,象征主义诗歌的集大成者艾略特吸收了前辈的学说,结合自己的体验在创作中展现出来。

一、对经典的历史性继承

在对传统与经典的继承方面,康德明确提出了三点主要思想,笔者将其归纳为“同一源泉”、“典范性”和“不可模仿”。

康德在“鉴赏判断的第一个特征”①中说道:“与一个先例有关但不是模仿的继承这个词,对于所有由典范作者的作品所加于其他人的影响都是恰当的表述,而这不过意味着:从首创者本人吸取过的同一源泉去吸取,而从先驱者那里只学习他从那源泉中吸取的方式。”(文集,第534页)这与前面所述他的“共通感”的思想也是贯通的。也就是说,就像是古希腊的缪斯女神赋予创作者灵感一般,真正伟大的思想是可普遍传达的。但是由于创作者个人天赋有差别,所以并不是任何人都能从思想的源泉中汲取到营养。

所以美的艺术的天赋必须要提供法则:“这种法则必须从业绩中,也就是作品中抽取出来,其他人可以在这作品上检验他自己的才能,以便使它成为一个典范,当然不是照样模仿,而是作为向导带路前行。这如可能却难以解释。……因此,美的艺术的典范是把艺术传给后继者的唯一的传递工具。”(文集,第560页)如前所述,这种典范的作用并不是将前者的内容全部传授给后者,而是“授之以渔”,以期“后来的天才通过它可唤醒自己的独创性的感觉,在艺术里从规则的强制下解放出来,而艺术由此获得了一个新的规则”。(文集,第569页)

这几个方面在艾略特那里都有继承和发展。在其文论《传统与个人才能》②中,他说道:“传统的意义实在要广大的多。第一,它含有历史的意识,……历史的意识又含有一种领悟,不但要理解过去的过去性,而且还要理解过去的现存性;历史的意识不但使人写作时有他自己那一代的背景,而且还要感到从荷马以来欧洲整个的文学及其本国整个的文学有一个同时的存在,组成一个同时的局面。……就是这个意识使一个作家成为传统的。同时也就是这个意识使一个作家最敏锐的意识到自己在时间中的地位,自己和当代的关系。”但同时,他也不赞成完全模仿,认为如果仅仅是追随前一代,或胆怯地墨守前一代成功的地方,“传统”自然是不足为道了。相反,艾略特作为新批评派的开山鼻祖,非常注重在胸中有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大胆革新。这两方面在《荒原》③中的体现都非常明显。

首先,在借鉴传统、经典,尤其是神话方面,《荒原》无论从选题缘由、结构安排、遣词造句等诸多方面都参考了前人的艺术作品。如诗人在原注中提到的,他的灵感来源主要是两本著作:杰西·L.维斯顿(JessieWeston)《从仪式到传奇》(From Ritual to Romance)以及詹姆斯·G.弗雷泽(James G.Frazer)《金枝》(The Golden Bough),以及他没有在诗中提及却撰文(《尤利西斯:秩序和神话》,1923)提及的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尤利西斯》(Ulysses)。对《尤利西斯》的模仿主要是在它对古希腊神话史诗《奥德赛》“构造当代与古代之间的一种连继性并行结构”的模仿方面,而对前两者则更加直接与明显。《从仪式到传奇》中讲述了渔王统治的领地因受到诅咒而严重缺水,成为“荒原”,他本人也受了重伤,失去生育能力。因而在这里庄稼不能生长,牲畜不能繁殖。后来渔王受到启示,派遣骑士寻找圣杯来进行治疗。《荒原》一诗的题名就取自这一传说。《金枝》中提到了三位繁殖神阿多尼斯、阿蒂斯、奥西利斯,他们分别是西亚、古希腊、古埃及的三位植物神和繁殖神,根据古代祭仪,古人对自然的死亡与复活的观点会带上他们对人的死亡与复活的观点以及他们个人的忧愁、希望与畏惧等的色彩。岁末时人们哀悼他们的死亡,春天大地复苏时庆祝他们的复活,三者都有死而再生的含义。

《荒原》全诗由五部分构成,分别是“死者葬仪”(The Burialof the Dead);“对弈”(AGame ofChess);“火诫”(The Fire Sermon);“水里的死亡”(Death byWater);“雷霆的话”(What the Thunder Said)。这五部分间排列的顺序是《从仪式到传奇》中渔王派人寻

找圣杯的过程,也是《金枝》中所表现的人们将繁殖神处死后再度复活的过程。像在康德哲学中一样,艾略特在神话领域所关注的不是心理基础,而是纯粹的存在和价值。“如同知识、道德和艺术一样,神话现在成了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它可以不由外在的价值标准来衡量,而必须依据它自己固有的结构规律去把握。”④在全诗当中,仅仅是对古代神话的化用就有二十处之多,而对如但丁、莎士比亚、弥尔顿、瓦格纳、波德莱尔等作家的经典作品的化用就更多了。可以说,对于这种形式的运用是艾略特在经过“艰辛的使鉴赏力得到满足的探索”(文集,第563页)之后而找到的一种包含着多样统一的满意的形式。

二、对经典的创造性表现

在艾略特的创作和文论中,他的文艺观的最大特点就表现在他的“客观对应物”理论之中。他认为特定的事物、情景或事件的组合造成的特定的感性经验,立即可以唤起特定的情绪。这样,作家在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唯一方法就是寻找、描写这些客观对应物。《荒原》中的种种意象,甚至诗本身,就成为一种象征,或者说诗人内心状态的“客观对应物”。诗人致力于去选择那些带有伸向最深层的恐惧和欲望的网状须根替的字词,可以渗入那些“原始”层次的扑朔迷离的意象,在这些层次上,可以说人类都有同样的体验。这样,人们要理解作品就不再只限于了解词的意义,而必须掌握事物的场景的象征意义。这种方式类似于康德所说“一个给定的对象借助于感官带动想象力去组合多样性的东西(即杂多的感性材料),而想象力又带动知性把多样的东西统一于概念”(文集,第488页),而它之所以能够成立的前提,是康德一再强调的“共通感”,或一种“心意状态可普遍传达”性,所以,这种“客观对应物”,亦即康德称之为“对象的标志”的表现方式是康德所提倡的,也正是由于诗的这种表现方式,康德才提出“正是在诗的艺术里,审美观念的能力才能完全充分地体现出来。”(文集,第565页)另外,康德提到,诗人敢于把不可见的存在物之理性观念,例如天国,冥界,永恒,创世等等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或者把那些在经验中可以找到实例的事物,如死亡,忌妒,以及一切恶习,还有爱,荣誉等,借助于想象力在一种完善性中具体化了。(文集,第565页)以及,它能把自然中可能是丑的或令人不快的东西优美地描写出来。(第562页)这些在《荒原》中都有非常明显的表现。

以《荒原》第二节《对弈》中的一段描写为例:

她所坐的椅子,像发亮的宝座

在大理石上放光,有一面镜子,

座上满刻着结足了果子的藤,

还有个黄金的小爱神探出头来

(另外一个把眼睛藏在翅膀背后)

使七枝光烛台的火焰加高一倍,

……这些香气

在上升时,使点燃了很久的烛焰变得肥满,

又把烟缕掷上镶板的房顶,

使天花板的图案也模糊不清。

……那古旧的壁炉架上展现着一幅

犹如开窗所见的田野景物,

那是翡绿眉拉变了形,遭到了野蛮国王的

强暴:但是在那里那头夜莺

她那不容玷辱的声音充满了整个沙漠,

她还在叫唤着,世界也还在追逐着,

“唧唧”唱给脏耳朵听。

这一节的主题是关于无节制的偷情。在短短的二十几行诗中,艾略特依次提及了莎士比亚《安东尼与克里奥帕特拉》中的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椅子、发亮的宝座、发光)、维吉尔《埃涅阿斯纪》中的腓尼基女王狄多(镶板的房顶、火焰)、弥尔顿《失乐园》中的伊甸园(田野景象)、奥维德《变形记》中被姐夫强奸并杀害最终变成夜莺的翡绿眉拉(夜莺、“唧唧”)等等,并且除了翡绿眉拉提及名字外,其他都只是描写了与典故相关的几个意象的密集排列,并以联想跳跃的方式来表现。然而,这绝非意象的简单堆砌,这些都是一个场景的决定性意象,正如康德所说,它们冲破了经验的限制,“给了想象力一个机会,把自己扩展到一大堆同源的表象之上,这些表象激起的思想比由词语确定的概念所能表达的要更多。”(文集,第565页)并且,这种由想象力所引起的思想、回忆等是整体性的,比线性描述更能触及真实。

注释:

①[德]康德.康德美学文集[M].曹俊峰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以下引用简称“文集”.

②[美]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A]见:李赋宁译注.艾略特文学论文集[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1-11.

③[美]艾略特.荒原[M].赵萝蕤,张子清等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6.

④[德]卡西尔.神话思维[M].黄龙保周振选译,柯礼文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4.

[1][德]康德.康德美学文集[M].曹俊峰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美]艾略特.荒原[M].赵萝蕤,张子清等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6.

[3][美]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M].李赋宁译注.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

[4][德]卡西尔.神话思维[M].黄龙保,周振选译,柯礼文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I106

A

1005-5312(2014)05-0084-02

猜你喜欢

艾略特荒原文集
塔斯马尼亚荒原
英语世界的托·斯·艾略特反犹主义研究
《熊铁基文集》出版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爱到永远”
———摄影大师艾略特·厄维特拍的一组情侣照片
《郭汉城文集》简介
西夏文《三代相照文集》述略
读《白狼荒原上的三天三夜》有感
大城市里的小象
剖析艾略特《米德尔马契》中的悲剧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