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浅薄的卡通
——浅析卡通艺术
2014-03-17李昕
李昕
(四川美术学院,重庆 400053)
被浅薄的卡通
——浅析卡通艺术
李昕
(四川美术学院,重庆 400053)
卡通化与图像化成为2000年后艺术发展的一个现象,是商业文化发展在视觉领域做出影响的显现。区别新旧卡通的在价值取向上有着代际差异,一个是基于文化反思,而一个是对经典样式的彻底背反。而新卡通的反精英姿态在市场化行为中又被自身所消解。
卡通;流行文化;通俗文化
一、意识形态转变
80后这一代出生在改革开放以后,在其生活经验之中,没有深入骨髓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人们的关注点从社会结构的幻想之上降落到个体生存体验的微观世界之中。大家考虑的不再是宏大命题而是个体延展的具体筹划。整个社会完成了从政治理想主义到经济实用主义的道路的转化,整个国家一头扎进经济生活的洪流。
二、老卡通运动
在这个转变的背景之中,艺术也发生着悄然的转变。前辈艺术家在经历这种前后极大变化之后的心理落差,被巧妙的转化到作品之中,比如玩世泼皮,新生代,政治波普,艳俗流。而在90年代,卡通一代在沿海地区粉墨登场。在这片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我们见到了许多经济奇观,在这种物质力量迅速聚集的情况之下,社会语境也在发生本质变化,前面以一种建立在意识形态的思维方式之上的创作方法论已经失效,揶揄与反讽这两种惯常手法已经变成无病呻吟,更加年轻的一代已经凛然决然的投身到新兴的物质世界里面去寻求答案。
反观卡通一代的作品更多是抛出一个“卡通”的概念,在作品上运用图像的拼接挪移的手法,只是把一些具有“年轻态”浅表化的视觉符号拼接在一起,并没有在作品中形成更加具有说服力的语言来表述这样的文化立场,更没有考虑到作品生效的现实背景——卡通——这一亚文化类型在国内的实际状况。也就是说“卡通”还没有形成一种社会文化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必然方式。当时,沿海只有少数的接受日本外包的低水平动画业务,也没用形成“卡通”概念消费的市场基础。“卡通”还只是处于舶来品的水平之上。再加上“卡通”这一以追求表面化,物质化,浅显化的具有波普艺术表征的反精英的文化态度本身与整个社会的普遍的对“深度模式”的追求的批评话语相左。“卡通”的文化立场与他的通俗化都注定了他的尴尬结果。它并不具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内涵,但是这种对深度模式的喜好,是那一代人始终无法走出的羁绊。
三、新卡通运动
2000年后所谓新卡通一代,所面对的又是怎么一个情况呢?如果说老的一代对待“卡通”是一种有意识的对文化的思考,而新一代艺术家更多的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直接在作品中反应出自身的视觉经验,更加自觉的运用通俗图像,较少发现一些学院式的教条影响。这些都是这一批敏感的艺术家在更开放的语境中找到的一种图式演变的规则。在这一代艺术家身上,较少发现对于“深度语言”的纠结,在绘画语言上突出了图像的直观表现力,让观者在第一眼的观看之下就能做出直觉的反应。高效直接,这也许暗合了当下一种快餐式文化的传播特点,而艺术家以这样的直观的图式来作为对当下文化语境的本身所作的对应——而不是在画面之前揣测缠绵——解决了前一代在形式探索上的不足,用作品本身的特征来表述立场,而不是用一套理论的框架。这一代人与前一代卡通不一样并不过多的去考虑作为“卡通”概念本身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文化象征意义。而是在这一表层之下去寻求各自的立足点,这其实是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可惜的是这一点在很多批评家来说基本是无视的,他们还纠结于一种基于意识形态思考的惯性之下的对艺术家“责任感”的追问。而“缺乏责任感”这是对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这一代最大的标注。
四、结语
但是作为整整一代人,用一个“卡通”的词汇来描述很不妥当。只因易于操作,这个被资本追捧的简单词汇却远远不能表达2000年后的艺术新现象,但是它却因为简单通俗而遮蔽了很多人的眼睛。作为一种反常规的样式,它是对固有文化具有挑战意义的,因此也具有一种前卫的姿态。但是,当它被泛化成为一种艺术创作的普遍样式的时候,那它本来所具有的文化针对性也荡然无存而成为新的媚俗。
“80后”这一概念是“70后”概念的延续。这种发端于文学界的以年代划分族群的方式很让人质疑,但是,这种带自然主义倾向的划分方法至少是无害的。当曾经的被称为“小太阳”的一代,“新新人类”的一代成长起来,其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和父辈比起来微不足道。所以,创作的去意识形态化很明显的突出于他们的作品之中。现在重要的是梳理我们自己的文化资源,了解我们自身的现实处境,找到我们对于文化的方向。当然,这个是在更大的范围内展开,不仅仅是艺术。一个流派和一个辉煌的时代的到来不就是社会各种领域共同做功的一个结果吗?
[1]吕澎,易丹著.1979年以来的中国艺术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9-1.
[2]吕澎著.20世纪中国艺术史.新星出版社,2013-12-1.
[3]章浩著.流行文化的快感生产.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9-1.
J05
A
1005-5312(2014)05-00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