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淳朴典雅的紫砂艺术
2014-03-17童琴芬
童琴芬
(江苏 宜兴 214221)
浅谈淳朴典雅的紫砂艺术
童琴芬
(江苏 宜兴 214221)
紫砂壶的工艺技法,技巧之处理有独到的特色之处,使人百看不厌,紫砂壶由壶身、头、底、脚、盖、嘴、把、滴子组成,砂壶既有本身严谨完美的整体,又是有与壶身相辅相应构成的和谐完美整体的附件。
紫砂;工艺;艺术
北宋诗人梅尧臣(1002-1060年)的《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一诗云:“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被后人看作是宋代已有紫砂壶的史料依据,而且赞同者还为数不少,虽宜兴紫砂壶起源何时?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有这样的记载:“创始;金沙寺僧,久而逸其名矣,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与陶缸、瓮者处,抟其细土加以澄练,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此书将紫砂壶的产生,归为金沙寺僧所创。
紫砂矿土是一种含铁质粘土质粉砂岩的自然特殊矿土组成。除紫泥外,还有绿泥、红泥,这三种泥统称叫紫砂泥。(《阳羡茗壶赋》)真可说是把紫砂艺壶材质的质感烘托造型的气度,描写得淋漓尽致,如再在泥中掺以粗粒生、熟泥砂,或调、铺钢砂,使作品造型谷绉周身,珠粒隐现,更为夺目。这里还要提上一笔,能得到这样的亚光葆浆,表现出的肌理材质美,这必须是在泡茶、养壶的百日之功后,才会撩起这神秘面纱,得到这珍宝气质之美感。由这三种基泥按不同分量颗粒粗细的配比,经不同温度气氛的烧成,则显现出“紫而不姹、红而不嫣、黄而不娇、黑而不墨,如铁如石,胡玉胡金,备五文于一器,具百美于三停,远而望之,黝若钟鼎陈明庭,迫而察之,灿若琬琰浮精英。”
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方非一式、圆不一相,可说是一座壶艺造型的宝库。有借形改装:也就是借古代陶瓷器、青铜器、漆器、竹木器、玉石器、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实用器具,如包、帽、秤砣、乐器、篮、桶、镜等实物之形改装成壶形。有几何形体:运用点、线、面组合,构成的壶体造型,有正方、长方、扁方、六方、八方、椎形、菱形、楞形、悬胆、张肩、方圆组合等造型。从形而言:有取材于自然:这主要指动物和植物的两个内容,动物有飞禽、游鱼、走兽和人体;植物有树木、藤草、花卉和蔬果。这些都是壶艺造型和装饰的题材。
其次造型有动人的神态,紫砂壶形制取裁确定后,以工艺艺术的手法表现其神态,其中一个是采用写实的手法来表现,一个是以变化的方法来处理。壶体造型的自然伸缩:其中又分整体的伸缩和局部的伸缩两种。自然的伸缩和造型的放大、缩小的概念又有不同,伸缩是指壶器皿造型的轮廓、整体的或局部的向高度伸展,或向扁平方向压缩和扩张而构成新的造型。写实的力求形象的逼真,变化经艺术手法的处置,表现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有浓郁的回味,或给人以对称、均衡的份量和安定的感觉,或给人有动与静的感受。还有抽象形、线运动、自然变幻的启示来构成造型,如天上云的变幻、烟的萦绕、奇石、山川、水浪的波纹和花纹、线纹走向、纹乱线组合等等。这些都能给人以灵感,而得到造型的启发。
另外,有位日本兰田的奥玄宝君,他把自己珍藏的紫砂壶,以拟人化的方式突出造型气度,如: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廉洁如高士,脱尘如衲子。纵观造型的形、神、气、态,给人以印象深刻的造型美。一个造型有它的特有气度,造型作品的气度,是作者个性、作者风格和气质的体现。有的壶造型清秀飘逸,有的古朴敦厚,有的轻快明朗,有的粗犷简雅。
紫砂壶由壶身、头、底、脚、盖、嘴、把、滴子组成,砂壶既有本身严谨完美的整体,又是有与壶身相辅相应构成的和谐完美整体的附件。
在紫砂壶丰富的造型中还有各种线的装饰有:凹凸线、凹线、圆线、鳝肚线、碗口线、鲫背线、飞线、翻线、竹片线、云肩线、弄堂线、隐线、侧角线、隅角线、方线、皮带线等装饰线的应用,在造型中增加美感。
紫砂壶的盖有:截盖、克盖、嵌盖之分。盖的形有:虚盖、平盖、线盖、牛鼻盖、盆底盖等形状。工艺表现要求:口盖直而紧密,圆器直径能转。壶身倾注无落帽忧。方器、筋瓤器口盖要求面面吻合,间隙榫缝不苟丝发,严谨的工艺增加了实用功能和欣赏的趣味。
紫砂壶的嘴有:直嘴、一弯嘴、一弯半嘴、二弯嘴、三弯嘴。嘴孔有:独孔、多孔、球孔。鋬有:直握鋬、横握鋬、提梁鋬、半提梁鋬。鋬形有:圆形、健形、弓形、方形、三弯形等。嘴鋬在壶体胥出自然若生成者,注水流畅,达到理、趣协调之理想效果。
紫砂壶的滴子有按壶体造型简缩的钮形,有以象形物体塑成的滴。接理和趣的要求,滴子在壶盖上工艺处理必须是呈滴顶孔小,盖内孔大的圆锥喇叭形,这样利于注水。紫砂壶的品类有:光货、花货、筋瓤货。光货的工艺处理,必须达到是圆器者,则珠圆玉润;是方器者,则轮廓周正。花货的工艺要求:写实的表达逼真,写意的表现出浓郁的艺术趣味,变化的高于自然形。筋瓤货工艺手法要求:线条脉络清晰有致,卷曲线条和润贯气,嘴鋬形制筋纹处理协调得体。紫砂壶的装饰有:刻、塑、雕、琢、贴、绘、彩、绞、嵌、缕、釉、堆、印、镶、漆、包等。
紫砂壶的工艺技法,技巧之处理有独到的特色之处,亦惟妙惟肖,巧夺天工,令人赞叹。
[1]佛山陶瓷.2013年.
[2]韩其楼.紫砂壶全书.华龄出版社,1980年出版.
[3]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4]吴骞编.阳羡名陶录.
[5]周高起.阳羡茗壶系.
J527
A
1005-5312(2014)05-00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