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展开与撤收标准化操作方案探讨

2014-03-17周忠海陶征中

医疗卫生装备 2014年11期
关键词:野战车厢队员

员 林,徐 鹏,王 川,周忠海,陶征中,金 勇,赵 勇,朱 云

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展开与撤收标准化操作方案探讨

员 林,徐 鹏,王 川,周忠海,陶征中,金 勇,赵 勇,朱 云

目的:探讨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展开与撤收标准化操作方案。方法:12名训练队员,男性,年龄24~40岁,平均30.7岁,按专业分为3组,每组包含1名放射医师/技师、1名驾驶员、1名工程维修人员及1名保障人员。各组按标准化操作方案集中训练2周后,进行车辆展开与撤收操作,记录各组作业时间、作业后队员即刻心率、个人最大心率(maximum heart rate,MHR)百分比、主观体力感觉等级(rating of perceived exercise,RPE),并对作业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实施标准化操作方案后,各组展开与撤收X线诊断车时间均能控制在6 min 5 s及6 min 40 s内,快于之前的9 min 34 s及11 min 38 s;队员的心率为143~163次/min,平均154次/min;个人MHR百分比76%~89%,平均81.4%;RPE为14~17,平均15.6,属于中等作业强度;作业质量均在95分以上,高于之前的90分。结论:按照标准化操作方案,能够对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进行高质、快速地展开与撤收,可适应实战及操作考核的需要,值得在装备该车辆的部队推广应用。

野战X线诊断车;展开;撤收;标准化;方案

0 引言

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主要为平时、战时伤病员提供X线检查与诊断,在部队卫勤机构执行机动保障任务中具有重要作用。随车配发的《野战X线诊断车使用维护说明书》对该车辆车载设备的操作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尽的说明,但没有对车辆展开与撤收作业(尤其是在拖挂30 kW发电挂车条件下)进行规范。我单位在执行卫勤保障任务及训练过程中,逐步摸索并总结了一套高效、快速展开与撤收野战X线诊断车的标准操作方法。我们应用该操作方案训练队员,先后在军区及全军卫生装备比武“野战X线诊断车操作”中取得优胜。现将该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设备

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辽宁陆平机械有限公司);S2001型野战车载式X线机(上海医疗器械厂有限公司);野战车载X线影像信息处理系统(西安华强航天电子有限责任公司);2006-30电站挂车(泰州锋陵特种电站装备有限公司)。

1.2 人员组成

12名训练队员,均为男性,年龄24~40岁,平均30.7岁,按专业分为3组,每组含1名放射医师/技师、1名驾驶员、1名工程维修人员及1名保障人员。

1.3 操作方法

1.3.1 驻车及发电挂车展开

车辆驶达展开目标地域,操作人员在车前列队向指挥员报告。指挥员下达展开命令,队员迅速跑步至X线诊断车后,解开牵引杆与X线车锁销,固定发电挂车,将车辆向正前方开进,与发电挂车相距不小于5 m。

1.3.2 车辆调平

车辆停稳熄火后,操作人员就位,放置垫木及支撑千斤顶,调平车辆。

1.3.3 扩展车厢展开准备及供电电源连接

1名放射医师/技术员负责X线车接地桩安置及电缆线连接,随后进入车厢内作展开准备。1名工程维修人员负责发电挂车地线安置、电缆线连接及发电挂车启动。另2名队员负责展开用具及通道梯的安装和准备。

1.3.4 扩展车厢及车载设备展开

1名放射医师/技术员在车厢内配合车外2名队员展开扩展车厢,在发电挂车正常供电后,进入控制室接通电源,有序开启各车载设备电源。工程维修人员与1名队员进入车厢,协作展开车载设备至准备工作状态。另1名队员在车外检查,确保各展开部件连接及支撑牢固、无歪斜。

1.3.5 车辆撤收(车辆撤收程序为展开程序的反向操作)

3组队员按照我单位总结的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标准化操作方案训练2周后,进行车辆展开与撤收测试,记录作业时间。作业质量评分参照《南京军区卫生装备比武野战X线车操作考核评分细则》,并将作业时间和质量评分与训练前比较。所有队员在测试前熟悉主观体力感觉等级(rating of perceived exercise,RPE)量表[1-2],在作业后依据主观感觉对作业强度(或疲劳度)给出对应的数字评分(7~8分:非常轻松;9~10分:很轻松;11~12分:轻松;13~14分:稍费力;15~16分:费力;17~18分:很费力;19~20分:非常费力)。分别将7~12分、13~16分及17~20分归为低等、中等及高等作业强度。作业后立即计数队员桡动脉1 min搏动次数,获得即刻心率。个人最大心率(maximal heart rate,MHR)按(220-年龄)计,队员即刻心率达75%~85%MHR时,为中等作业强度;低于75%MHR或高于85%MHR分别为低等及高等作业强度[2-4]。

2 结果

3组队员按照标准化操作方案训练2周后,均能熟练应用该方案进行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的展开与撤收,展开与撤收时间均能控制在6 min 5 s及6 min 40 s内,较训练前9 min 34 s及11 min 38 s明显缩短。每次作业质量评分均在95分以上,高于训练前的90分(见表1)。队员的即刻心率为143~163次/min,平均154次/min,个人最大心率百分比为76%~89%,平均81.4%,主观体力感觉评分为14~17分,平均15.6分,属中等强度作业(见表2)。

表1 标准化方案实施前后各组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展开撤收耗时与质量评分

表2 队员实施标准化方案展开与撤收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生理、心理指标

3 讨论

X线诊断在战伤救治中具有重要地位。掌握X线诊断车结构特点和使用操作方法对充分发挥该车效能、完成战伤救治任务具有重要意义。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是编配部队卫勤机构的第2代X线诊断用车。与第1代X线诊断车辆相比,该车最主要的特点是改变了第1代车采用电动扩展/收拢机构(机械手动备用)展开、撤收的方式,采用机械压簧与人力辅助相结合方式展收扩展车厢顶板及底板。这种改进一方面避免了因电力或机械故障而导致的扩展车厢展收失败;另一方面,减少了顶板、底板展开及撤收环节对操作时间的占用,使得第2代车展收操作流程与方案较第1代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而在操作时间上也有较大的变化。第1代车的展开或撤收要求4人操作时间不大于30 min,而有资料[5]显示,第2代车3~5人熟练操作通常可以在8~15 min内完成(不包括发电挂车的拖挂和拆卸)。在实施标准化操作方案前,我单位按编配标准4人进行展开、撤收作业通常需9 min及11 min以上,且队员均感觉十分疲劳,不利于立即进行伤员救治工作。因此,有必要优化并规范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展开与撤收方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省时省力的展开与撤收作业,以更好地适应实战需要。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的标准化操作方案强调:分工协作、合理分担作业强度及负荷,抠细节、重质量,在保证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快速完成作业。展开及撤收过程均要求操作人员紧张有序、动作干练、配合娴熟,无冗余动作和窝工现象。3组队员均能高质量地完成X线车展开与撤收作业,耗时分别在6 min 5 s及6 min 40 s内,较文献报道的时间要短,表明在动作熟练及规范的前提下,按我们的标准化操作方案能够实现对X线诊断车的快速展收作业。本研究还将主观感觉与生理指标相结合,对按照标准化操作方案进行展开与撤收的作业强度进行了评价,对此未见有相关报道。心率是评价运动强度的客观生理指标,在竞技性运动和军事训练中,可采用MHR的百分比来规定运动强度[1-3]。RPE是由瑞典著名生理学家Borg G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RPE即感觉体能消耗的能力,或者说对某一强度的忍耐程度。其表现形式是心理上的,但与耗氧量、乳酸、激素水平等生理功能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主体感觉的量化来评价训练中的运动强度[1,4]。数据显示,3组队员在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后,对按该方案实施的作业强度评价为中等,表明通过合理分工及熟练配合,可以避免因展收作业造成队员的极度疲劳,有利于作业后及早恢复体能,立即投入到伤员救治或转场工作中。个别队员MHR百分比较高,超出85%,RPE为17,认为很费力,考虑与队员年龄偏大、体能较差有关,可以通过体能锻炼及合理作业分工进行调整。总的来说,我们的方案是省时省力的。

在实际训练中,队员们对某些操作环节存在争议,对文献中的某些观点也持有不同意见,经过反复实践、参考有关资料,我们就一些问题达成比较一致的意见,但以下问题仍值得注意:

(1)不拆卸发电挂车,将牵引杆充当踏板梯使用,可以省时省力[5]。我们认为这一方法不可取。一方面,在雨天或霜雪天气,牵引杆湿滑,易给登车人员造成安全隐患;另一方面,X线车与发电挂车间距过近,有碍通道梯收取。

(2)为节省时间,在发电挂车未完全收拢的情况下,进行X线车倒车、拖挂作业。我们认为这样作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应当先将发电挂车按要求完全收拢,3名队员均立于挂车两侧并出现在驾驶员后视镜视野内,指定其中1人指挥驾驶员进行倒车作业。

(3)通道梯及部分车载设备如X线球管、诊断床属于较重部件,展收时应当由2名队员配合操作,切忌1人使用蛮力,以免造成装备损坏和人员伤害。对于需要通、断电方能装卸的设备如机架、球管和影像增强器,操作队员与控制开关的队员之间应当有明确的交流,确认断电后方可操作,严禁带电操作。

(4)发电机启动发电及向X线车供电前,必须观察仪表盘及配电箱各表指示正常后方可启动、供电,以免造成用电设备损坏。断电后,还应当将各旋钮归到0位,不可盲目追求速度,在车厢内总电源未切断的情况下启动发电车向车载设备供电。

(5)有人认为,X线车展开工作时,车厢两侧壁设有的4个轴流通风机不应当打开,理由是不利于X线的屏蔽。车厢结构非金属材料的脱出物(如一氧化碳、醛类、挥发性有机物)是舱室内有害气体的来源之一,影响人员的舒适性和工作效率[6]。因此,打开4个通风机方能满足医学舱室每人所需新风量25.6~33.8 m3/h的要求。我们设想,可否根据滤线栅吸收过滤散射线原理将通风口设计成百叶窗式,既满足通风要求又能防止X线泄漏。

(6)展开工作状态下,X线机横臂应当处于立位还是水平位。《野战X线诊断车使用维护说明书》及相关文献[7-8]的车厢内布局示意图显示展开后横臂处于立位,但我们的观点与之不同。因为当横臂处于水平位时,只要球管旋转90°即可快捷地实现床上摄片向立位摄片及透视的转换;而横臂处于立位时,必须推开摄片床,90°旋转横臂才能实现这种转换,费事又耗时。如果贪图方便,在横臂处于立位时进行床上摄片,会导致床下的影像增强器输入屏荧光涂层接受不必要的X线照射。

(7)车辆调平过程比较耗时,先对车辆进行前后调平,再左右调平能明显提高效率。但车底4台千斤顶伸缩范围有限,在场地条件不理想或轮胎压力不足的情况下,调平可能难以完成。

4 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标准化的野战X线诊断车展开与撤收操作方案对于战时完成战伤X线检查诊断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的结构特点,按照我们摸索的标准化操作方案,能够实现又好又快地展开与撤收X线车辆,在执行机动卫勤保障任务以及军区乃至全军级的卫生装备考核中得到了证实和检验。我们还将在实践中进一步优化细化,以期使之成为编配该装备的卫勤

(▶▶▶▶)(◀◀◀◀)机构进行X线车辆展开撤收操作训练及实战应用的模板。

[1]秦永生,郝占国,宋立新,等.新兵耐力训练强度的主观体力感觉与心率控制方程及其应用效果[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7):638-640.

[2]Swain D P,Leutholz B C,King M E,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heart rate and%VO2reserve in treadmill exercise[J].Med Sci Sports Exerc,1998,30:318-321.

[3]陆霞,尹桂月,马力,等.有氧训练强度与G耐力的研究[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2,13(3):144-147.

[4]Borg G A.Psychophysical bases for perceived exertion[J].Med Sci Sports Exerc,1982,14:377-381.

[5]张运福,唐伟革,陈远树,等.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在高原山地性能试验及应用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2):80-81.

[6]徐新喜,刘亚军,王太勇,等.机动卫生装备人-机-环境系统中舱室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J].军事医学院院刊,2006,30(4):357-360.

[7] 蔡华,申浩.S2001型野战X线车的数字化改造方案[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2):75-76.

[8]马巍,尹强.基于DR平板的2002-1/200型野战X线车数字化改造[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7):27-29.

(收稿:2013-12-03 修回:2014-03-19)

Standardized scheme for deployment and withdrawal of XCY2002-1/200 field X-ray diagnosis vehicle

YUAN Lin1,XU Peng2,WANG Chuan3,ZHOU Zhong-hai4,TAO Zheng-zhong5,JIN Yong3,ZHAO Yong2,ZHU Yun2
(1.Department of Medical Imaging,the 97th Hospital of the PLA,Xuzhou 221004,Jiangsu Province,China;2.Division of Medical Affairs,the 97th Hospital of the PLA,Xuzhou 221004,Jiangsu Province,China;3.Department of Medical Engineering,the 97th Hospital of the PLA,Xuzhou 221004,Jiangsu Province,China;4.Department of Central Laboratory, the 97th Hospital of the PLA,Xuzhou 221004,Jiangsu Province,China;5.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the 97th Hospital of the PLA,Xuzhou 221004,Jiangsu Province,China)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standardized scheme for the deployment and withdrawal of XCY2002-1/200 field X-ray diagnosis vehicle.MethodsTotally 12 male trainees,aged from 24 to 40 years old and with the mean age of 30.7 years old,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each of which involved in one radiologist,one driver,one engineering maintenance person and one support staff.All the groups underwent 2-week training and then performed the deployment and withdrawal of the vehicle.The operation time,instant heart rate after operation,percent of maximum heart rate(MHR) and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cise(RPE)of the groups were compared,and the operation quality was evaluated.ResultsAll the groups could keep the operation time within 365 s and 400 s,less than the original one within 574 s and 698 s.The heart rate was between 143 and 163 times per min,with the mean value of 154 times per min.The percent of MHR was limited between 76%and 89%,with the mean value of 81.4%.The RPE was within 14 and 17,with the mean value of 15.6.The operation quality score was more than 95,more than the original one of 90.ConclusionThe standardized scheme can be used for the rapid deployment and withdrawal of XCY2002-1/200 field X-ray diagnosis vehicle,and thus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other troops.[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2014,35(11):113-115,133]

field X-ray diagnosis vehicle;deployment;withdrawal;standardization;scheme

R318;R197.39

A

1003-8868(2014)11-0113-04

10.7687/J.ISSN1003-8868.2014.11.113

员 林(1973—),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及核医学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yuanlin97@163.com。

221004江苏徐州,解放军97医院医学影像科(员 林),医务处(徐 鹏,赵 勇,朱 云),医学工程科(王 川,金 勇),实验科(周忠海),检验科(陶征中)

朱 云,E-mail:zhuyun9715@163.com

猜你喜欢

野战车厢队员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六号车厢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告别“文战”,来一场情爱“野战CS”
SSAB Hardox悍达450材料轻型自卸车厢体测试报告
小小野战兵
小小野战兵
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
QMI汽车夏季维护:雨季车厢除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