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2014-03-17陈静王奇陈军贤
陈静,王奇,陈军贤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陈静,王奇,陈军贤
目的比较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及养胃颗粒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观察组则加用雷贝拉唑,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及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0.05)。治疗后第4、8周观察组患者消化道单项症状上腹痛、嗳气、腹胀、恶心、纳差评分及消化道症状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及养胃颗粒治疗CAG的疗效优于奥美拉唑方案,可促进消化道症状改善,逆转胃黏膜病变。
雷贝拉唑;奥美拉唑;胃炎,萎缩性
慢性胃炎包括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其区分方式为胃固有腺体是否萎缩和减少,其中CAG的发生是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3者共同作用的结果[1]。Hp根除剂、胃黏膜保护剂和质子泵抑制剂是常用的治疗CAG药物[2-3]。雷贝拉唑是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不仅能更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还有一定的抗Hp作用[4]。本次研究观察了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分别联合Hp根除剂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胃黏膜保护剂养胃颗粒治疗CAG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院收治的CAG患者,就诊时伴上腹痛、纳差、反酸、腹胀、暖气、恶心或呕吐症状,纳入标准:(1)年龄在18~60岁;(2)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5]中CAG诊断标准,即“内镜下可见黏膜红白相间,白相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部分黏膜血管显露;可伴有黏膜颗粒或结节状等表现”;(3)Hp诊断,快速尿素酶试验呈阳性。排除标准:(1)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及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2)合并有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病变的患者;(3)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研究共纳入12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按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45.68±9.62)岁;慢性胃炎病程(8.47±3.12)年。观察组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6.18±9.31)岁;病程(8.61±3.01)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口服阿莫西林胶囊,1.0 g/次,2次/d;克拉霉素胶囊,0.5g/次,2次/d;养胃颗粒(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3020174),5g/次,3次/d。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奥美拉唑(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97),20 mg/次,1次/d,晨服。观察组患者则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西安杨森制药,国药准字J20030095),20 mg/片,1次/d,晨服。所有药物均连续治疗8周。
1.2.2 观察指标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体征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8周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观察胃黏膜病变恢复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4、8周对患者进行访视,对上腹痛、嗳气、腹胀、恶心、纳差等消化道症状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参考文献[5]制定,指标为严重程度和发生频率,得分越高代表发生越频繁、程度越严重。
1.3 疗效评价标准疗效判定参考胃镜检查和消化道症状改善情况。显效:胃镜下胃黏膜呈红白相间或以红为主,组织活检结果未见腺体萎缩,消化道症状总分<10分;有效,黏膜组织活检示腺体萎缩程度减轻或萎缩部位减少,消化道症状总分<20分;无效,胃镜下黏膜无明显改变,组织活检复查仍有腺体萎缩或反见加重,消化道症状总分>20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检验;计数
2 结果
2.1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间疗效比较
研究过程中有5例患者脱落,3例患者因不遵从医嘱服药而被剔除,因此纳入疗效统计的患者共计112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55例和57例。观察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2=4.51、4.06,均<0.05)。见表1。2.2治疗前后两组消化道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间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35,均>0.05)。治疗后第4、8周观察组患者消化道单项症状上腹痛、嗳气、腹胀、恶心、纳差评分及消化道症状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01,均<0.05)。见表2。
表1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间疗效比较例(%)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间消化道症状评分比较
3 讨论
CAG伴异型增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我国CAG的发病率较高,根据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的横断面调查显示,在各型慢性胃炎中CAG的比例高达23.2%;但由于内镜和病理诊断的不完善性,目前普遍存在检出率较低问题[6]。因此如何提高CAG的检出率,缓解消化不良症状及逆转胃黏膜病变是消化学科关注的重点问题。研究证实Hp感染是CAG的主要病因,这是由于Hp感染发生后,Hp会分泌一些细胞毒素和黏附因子,引起胃黏膜活动性炎性反应,而长期的炎性状态会损伤胃黏膜,导致胃黏膜萎缩和肠化,从而增加胃癌发生的危险[7-8]。因此根除Hp不仅能消除Hp相关的慢性活动性胃炎状态,还能有效减轻慢性炎症反应从而防止胃黏膜萎缩和肠化加重,甚至使一部分患者的肠化得到逆转[9]。
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是传统的根除Hp的三联治疗方案,也是治疗CAG的经典方案[10]。但近年来由于Hp耐药性的增加,其根除率在不断下降。本研究采用上述三者治疗CAG的总有效率仅为73.68%。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是一种更高效的抑酸剂,能迅速抑制H+和K+ATP酶活性,同时作用于胃壁细胞抑制促胃液素、组胺和食物引起的胃酸分泌,使胃部pH迅速提高,从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腐蚀作用,另外与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同时服用时还能防止其被胃酸破坏,使其抑菌作用更持久。不同于其他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对Hp还具有直接抑制作用,能与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发挥协同作用,增加抗菌效果[11]。本文结果发现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养胃颗粒的疗法治疗CAG的总有效率高达92.72%,显著高于奥美拉唑方案。另外研究也证实,雷贝拉唑组上腹痛、嗳气、腹胀、恶心、纳差等消化道症状的改善情况亦显著优于对照组。因此,笔者认为雷贝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及养胃颗粒治疗CAG可提高Hp根除率,其疗效优于奥美拉唑方案,能有效促进消化道症状改善,逆转胃黏膜病变。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全国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0,20 (3):199.
[2]程秋云.CAG的临床治疗现状[J].医学综述,2002,8(1):13-14.
[3]Wilsehanski M,Sehlesinger Y,Fabe J,et al. Combination of helicobaeter pylori strain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polymorphims of the host increases the risk of peptic ulcer disease in children[J].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2007,45(2):199-203.
[4]郑青,吴书明,柯美云,等.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J].胃肠病学,2002,1(7):272-276.
[5]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2013,33(1):5-16.
[6]Massimo R,Alberto M,Gianmaria P,et al. Gastritis staging in clinical practice:the OLGA staging system[J].Gut,2007,56(5): 631-636.
[7]胡伏莲,郑桂香.Hp感染是涉及多学科的研究课题[J].中国医药论坛报,2008,10 (43):26-31.
[8]黄尔炯.定标活检评价铝碳酸镁联合叶酸治疗CAG的疗效[D].杭州:浙江大学医院院,2011.
[9]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06,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45-49.
[10]胡建.2种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4):67-68.
[11]姚爱红.雷贝拉唑联用莫沙比利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8):21-22.
10.3969/j.issn.1671-0800.2014.11.029
R573.3+2
A
1671-0800(2014)11-1380-02
310012杭州,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陈静、陈军贤);杭州市中医院(王奇)
陈静,Email:2304636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