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多莫德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03-17林孟
林孟
匹多莫德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林孟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是否能够减少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作次数能否提高治疗有效率。方法收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07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匹多莫德治疗组,其中常规治疗组接受抗感染、止咳、祛痰等对症治疗,匹多莫德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匹多莫德分散片(每次0.4 g,每天1次,6个月为1个疗程)。随访1年,统计两组患儿在1年内感染发作次数及肺炎、支气管炎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及匹多莫德治疗组每年感染发作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而在治疗后,匹多莫德治疗组1年内感染次数少于常规治疗组;匹多莫德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16%,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1.43%,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匹多莫德可降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作次数,效果较好。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匹多莫德
反复呼吸道感染指小儿1年内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儿科常见病,目前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特点是反复发作的上、下呼吸道感染,病程长,每次发作可延至10 d以上,甚至迁延数年之久,部分患儿上呼吸道感染后可迅速发展为支气管炎或肺炎,少数并发哮喘。现阶段针对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由于小儿时期是人体免疫系统由弱到强的发展阶段,故其免疫功能生理性低下,可能是造成本病的根本原因。目前除常规抗感染,止咳、祛痰等对症治疗外,提高小儿自身免疫力也是本病治疗的关键。本病常用的免疫调节剂有转移因子、胸腺提取物胸腺肽等,目前疗效尚未得到认可。本研究主要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疗法在本病中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浙江省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07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1],并排除以下疾病:原发性免疫功能缺陷病;先天性呼吸道畸形;合并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其中男59例,女48例,初诊时中位年龄4.8岁(1.2~11.7岁),平均病程1.4年(1.0~2.3年),平均每年发作次数7.4次(5~11次)。将所有患儿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匹多莫德治疗组。常规治疗组56例,其中男30例,女26例;初诊时中位年龄4.4岁(1.2~11.7岁);平均病程1.3年(1.0~2.1年);平均每年发作次数7.6次(5~11次)。匹多莫德治疗组51例,其中男29例,女22例;初诊时中位年龄5.0岁(1.8~10.9岁);平均病程1.6年(1.3~2.3年);平均每年发作次数6.8次(5~11次)。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1.2 治疗方法常规治疗组接受抗感染、止咳及祛痰等对症治疗,匹多莫德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匹多莫德分散片(太阳石药业生产),每次0.4 g,每天1次,6个月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断自治疗结束起1年后对疗效进行判断,记录各个患儿观察1年内感冒、支气管炎及肺炎的发作次数。根据文献查阅及疾病治疗经验,设定评判标准为:疗程结束后的1年内无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发作或偶有感冒1次为显效;疗程结束后的1年内呼吸道感染次数较治疗前减少2次以上,且每个月最多感冒1次,无支气管炎、肺炎发生为有效;疗程结束后的1年内呼吸道感染次数未减少或减少不足2次,或有肺炎发生为无效。比较常规治疗组及匹多莫德治疗组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应用中位数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感染发生次数比较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感染发生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匹多莫德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常规治疗组显效4例,有效36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1.43%;匹多莫德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2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高达92.1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55,<0.05)。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感染发生次数比较
3 讨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2],普遍观点认为本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外在的致病因素主要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等;而发病内在因素主要与免疫功能紊乱或发育不成熟[3]、营养物质缺乏及体质状态有关[4]。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除常规的急性期抗感染治疗及对症处理外,如何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增强体质才是治疗和减少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键。
小儿由于免疫功能不足而引发反复呼吸道感染,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小儿出生后从母体获得的保护性抗体逐渐减少,而同时其本身的免疫功能又尚未发育成熟,当暴露于致病原环境中时,可能引发反复感染;二是由于小儿呼吸道结构和功能上的不成熟及其特有的生理特点所致,呼吸道是人体最大的与外界接触的部位,而未能及时有效的建立呼吸道免疫屏障可能易引起反复感染。该两种原因导致呼吸道感染又可合并继发免疫功能低下。有研究[5]认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可导致抑制性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从而使患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机体抗病能力降低,因而各种致病菌趁机而入,而呼吸道是各种细菌最易侵入的地方,故提高免疫功能是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必要措施。目前反复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就是应用免疫增强剂,目前比较常用的均为生物制剂,包括转移因子、胸腺肽、丙种球蛋白、卡介菌苗多糖等,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但这些生物制剂均具有一些不良反应,包括发热、皮肤黏膜皮疹、注射部位硬结等,严重者还可致肝肾功能损伤[6]。匹多莫德也是免疫促进剂之一,化学名为(R)-3-[(S)-(5-氧-2-吡咯烷基)羰基]-噻唑烷基-4-甲酸,是一种全新的化学合成免疫调节剂,其结构类似二肽,与大多数免疫调节剂不同,匹多莫德口服吸收迅速,其药动学过程符合一室模型,人体口服的生物利用度可高达45%,2h血药浓度达峰值,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很低,半衰期为4h,血浆清除率为5L/h,表
观分布容积为30L,在体内不被代谢,几乎全部以原形从尿中排出[7]。该药的免疫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对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和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双重促进作用,对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强细胞免疫反应。其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免疫刺激调节剂,虽无直接的抗病毒和抗菌活性,但可通过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促进发挥显著的治疗病毒及细菌感染的疗效。药理研究证实,它增强免疫功能的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8]:(1)促进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活性,提高其趋化性;(2)激活自然杀伤细胞;(3)促进有丝分裂原引起的淋巴细胞增殖,使免疫功能低下时降低的辅助性T细胞(CD4+)与抑制性T细胞(CD8+)的比值升高恢复正常;(4)通过刺激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促进细胞免疫反应。本研究中,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及匹多莫德治疗组每年感染发作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匹多莫德治疗组1年内感染次数均少于常规治疗组,说明其能够明显降低感染发作次数;匹多莫德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16%,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1.43%,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说明其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总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多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引起,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可能会明显改善患儿机体免疫能力,增强其对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抵抗力,并能明显降低呼吸道感染复发,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1]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81.
[2]董丽,李俐佳.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血清免疫球蛋白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医药,2011,51(20):80-82.
[3]朱晓萍,尹文艳.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免疫蛋白IgG亚类即细胞免疫水平[J].临床儿科杂志,2010,28(2):135-137.
[4]李丽华,陈小风,杨铭昊.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西医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6(4):422-426.
[5]杨敏.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相关多因素的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1,13(7): 385-386.
[6]柴亚军.浅谈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J].中外医疗,2012,31(11):135.
[7]田新平,曾小峰.新型合成免疫调节剂-匹多莫德[J].中国新药杂志,2005,14(1): 111-114.
[8]Giagulli C,Noerder M,Avolio M,et al. Pidotimod promotes functional maturation of dendritic cells and displays adjuvant properties at the nasal mucosa level[J].Int Immunopharmacol,2009,9(12):1366-1373.
10.3969/j.issn.1671-0800.2014.11.011
R725.6
A
1671-0800(2014)11-1349-03
325000浙江省温州,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林孟,Email:3231170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