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中枢性面瘫的疗效分析

2014-03-17龚泽辉王义亮通讯作者盛久灵周小琴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上唇中枢性面瘫

龚泽辉 王义亮(通讯作者) 郭 强 杨 芳 盛久灵 周小琴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 重庆 404000

脑卒中、颅脑损伤及颅内肿瘤术等疾病后,出现中枢性面瘫并不罕见。常见的临床表现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构音障碍、流涎或吞咽障碍等[1]。与周围性面瘫相比,中枢性面瘫有其特殊性。本科室自2009年起将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运用于对中枢性面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现将其应用情况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10-2013-01在我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98例脑卒中伴面瘫患者纳入研究中,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排除标准:(1)既往有脑卒中史并遗留面瘫患者;(2)有周围性面瘫者;(3)脑出血后手术患者;(4)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5)有精神病、癫痫等不能配合治疗或影响配合的疾病。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因脑卒中后引起的中枢性面瘫表现为面下部肌肉瘫痪,试验组采用PNF技术训练面下部肌肉,主要包括口轮匝肌、上唇提肌、下唇降肌、口角提肌、颊肌、颞肌和咬肌。2组均进行针灸、拔罐、电针等治疗。并教会患者进行独立自我锻炼。总疗程1个月。

1.2.1 PNF技术训练:①口轮匝肌:指令:“啜嘴,吹口哨,说‘吐司’。”治疗师:对上唇外上方施加阻力,对下唇施加外下方向上的阻力。②上唇提肌:指令:“抬起上嘴唇,露出上排牙齿。”治疗师:在上唇施加向下、向内的阻力。③下唇降肌:指令:“下唇向下,露出下排牙齿。”治疗师:对下唇施加向内向上方的阻力。④口角提肌:指令:“使嘴角向上、微笑”。治疗师:将嘴角想下向、内推。⑤颊肌:指令:“向内吸面颊,拉向内对抗压舌板。”治疗师:以带指套的手指或压舌板在两颊内表面施加阻力。该阻力可以对角线的方向向上、下施加,也可以垂直向外的方向施予。⑥颞肌和咬肌:指令:“闭上嘴,咬。”治疗师:以对角线向下到向右、向左对下颌施加阻力,如这样妨碍颞颌关节,则以垂直方向施加阻力。对颈伸肌施加阻力可以增强主动下颌闭拢动作。

1.2.2针灸治疗:①处方选穴:主穴:地仓、阳白、四白、颊车、翳风、合谷;备用穴:太阳、颧髎、风池、足三里、内庭。②随症配穴:不能皱眉加攒竹,鼻唇沟平坦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口禾髎;颏唇沟歪斜加承浆,味觉消失、舌麻加廉泉;而后痛加完骨;眼裂增大加丝竹空透瞳子髎;气滞血瘀,面瘫经久难愈加下关、听会;气血不足加足三里、三阴交。③操作方法发病初期2周内取主穴,头部腧穴针法宜较浅,合谷用泻法,同时可增加配穴。病程2周以上取备用穴,头面腧穴针刺用泻法,足三里、内庭针用补法。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d。

1.2.3 自我锻炼[2]:①耸鼻训练:主要靠提上唇肌及压鼻肌的运动收缩完成;②示齿训练:主要靠颧大、小肌、提口角肌及笑肌的收缩完成;③努嘴动作:主要靠口轮匝肌收缩完成。④鼓腮训练:有助于口轮匝肌及颊肌运动功能的恢复。

1.3 疗效评定标准[3](1)显效:症状消失,双侧鼻唇沟对称,无流涎,鼓腮无漏气,进食后食物无残留。(2)有效:示齿时患侧鼻唇沟略浅,无流涎,鼓腮无漏气,进食后食物无残留。(3)无效: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2 2组疗效比较 [n(%)]

3 讨论

面神经核上行通路任何部位受损都可以引起中枢性面瘫,最常见的受损处是内囊。中枢性面瘫后,颜面下部分肌肉出现瘫痪,出现口角下垂,鼻唇沟变浅以及示齿时口角歪斜等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可造成脑卒中患者误吸、肺炎发生率增加,严重影响患者预后。针灸治疗使脑部血管神经功能得到刺激恢复,使脑部血流增加,血管的弹性得到改善,提高了缺血性脑组织对缺氧的抵抗能力。相关研究表明,电针治疗卒中有独特的优势[4-5]。

以往不管是周围性面瘫还是中枢性面瘫,我科都主要采取传统的康复治疗,从数年的临床治疗经验来看,传统针灸对面瘫有一定的效果,但与针灸医生的个人经验有很大关系,针灸治疗面瘫复发的几率也比较高,早期未得到有效控制也容易形成后遗症等[6-9]。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面瘫疗效较满意,可激发患者瘫痪肌肉,促进肌肉运动的兴奋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面神经的营养,促进神经组织的代谢,提高神经的兴奋性。可反馈性地促进中枢病灶区的修复,最终改善中枢性面瘫的临床症状,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手段。本文试验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说明PNF技术运用于面瘫康复治疗能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缩短治疗周期,提高疗效。

[1] 何小花,张丽君,曾学清,等.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单双侧的康复训练对比[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3):28-29.

[2] 温昌明,张保朝.康复训练治疗不同程度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3):2 446-2 447.

[3] 陈裔英,吕华,朱光,等 .心理疏导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康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6):470.

[4] 张国忠,唐立科.针灸推拿合中药治疗面瘫病180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203-204.

[5] 吴菁,李威.脑梗死5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3):3-7.

[6] He L,Zhou D,Wu B,et al.Acupuncture for Bell′s palsy(Cochrane Review)[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4,(1):CD002 914.

[7] 张世能.中西医结合治疗Hunt综合征面瘫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3):52-53.

[8] Holland NJ,Weiner GM.Recent developments in Bell′s palsy[J].BMJ,2004,329(7465):553-557.

[9] 吴振英,刘旭龙,洪文学,等.面瘫健患侧穴位温度不对称性与面瘫严重程度相关行研究[J].中国针灸,2010,30(11):224-225.

猜你喜欢

上唇中枢性面瘫
针药并用对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痛觉和感觉阈值的影响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上唇腺样囊性癌1 例及文献复习
隔姜灸在周围性面瘫病护理中的应用与疗效观察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上唇年轻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国产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治疗中枢性性早熟的临床疗效评价
改良旋转鼻唇沟皮瓣用于上唇缺损的亚单位修复
耳后游离皮片在修复鼻小柱与上唇粘连外翻畸形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