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物藤州

2014-03-17

西江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藤县狮王铜鼓

舟 子

风物藤州

舟 子

位于藤县天平镇新马村的莲花井

藤州古城遗址

藤州古城遗址位于浔江与绣江汇合处,即现藤州镇所在地,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宋开宝以后,州治、县治均在此地,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藤州古城到底始建于何时,现已无法考证。据《太平環宇记》、《城邑考》、《一统志》等古籍记载,古藤州在城东隔江胜概坊(即现在胜西村龙母庙一带) ,宋开宝六年(973年)移到绣江西岸,即现城西。

初建的古城,结构简易,只是立了些木栅栏,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城曾多次损坏和多次修复。

元至顺三年(1332年),藤州知州文魁征集壮丁重修县城,修复后的城墙,周长330丈,高1丈3尺,初具规模。明宣德二年(1427年),继续扩建土城,在城东北沿河一带立木栅。成化二年(1466年),古城改用砖砌,城垣周长360丈,高2丈,并设4个城门:东门通津,南门迎恩,西门永安,北门拱宸。四方城门上面,都建有城楼,楼高4丈,环城建有谯楼4座,鼓楼13座,串楼360间。此后在清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咸丰、同治年间,都曾进行修复,并增建炮台1座,炮楼9间。光绪三年((1877年)以后,逐步毁去城墙,扩建街道,修筑水巷口、北门口和东门口码头。民国时期,因修建马路和扩建民房,城垣全部拆毁。

袁崇焕故里

袁崇焕故里位于藤县天平镇新马村。这里绿水环绕,榕树成荫,风光秀丽,有袁崇焕纪念碑、袁崇焕手植榕、袁崇焕宅基地、莲花柱石墩、喂马槽、河滩跑马场,有袁崇焕祖父袁西堂、父亲袁子鹏墓,有袁妻跳江石,以及何家祠堂、开明中学、莲花井等古色古香的建筑、青石板路面和散落房前屋后雕刻精美的石条、石墩等众多文物古迹。

袁崇焕纪念碑是1942年全国抗日战争相持阶段,藤县人民为了缅怀民族英雄袁崇焕,唤醒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抗击日军侵略的决心而建起来的,1958年被毁。1982年藤县人民政府重新修建。碑文由已故的原广西人民政府副主席、广西政协副主席、著名的历史学家莫乃群(藤县人)题写。

2006年1月11日,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令狐安敬仰袁崇焕的英雄事迹,来到袁崇焕纪念碑前赋诗《谒袁公故里》:

金瓯难补庙堂昏,独守孤城几栋臣。

宁远报捷才具显,平台奏对智谋深。

蜚言成虎和悲咽,柴市磔身带忿吞。

众喙漂山多冤死,每读明史欲断魂。

龙母庙

龙母庙遗址在龙母的诞生地古藤州水东街孝通坊,即现在的藤州镇胜西村,西江大桥南桥头。藤县龙母庙历史悠久,宋代国志《太平寰宇记》,就记载有藤县的龙母庙。藤县龙母庙是与广东德庆悦城龙母庙、梧州龙母庙并名的庙宇。现在的龙母庙是在原址新建的,庙里存有龙母庙印章、蛇身狮首兽、莲花柱石墩,以及刻有“龙母娘娘”字体香炉等文物。

每年农历五月初八龙母诞、八月十五龙母逝世的日子,龙母庙都有庙会活动。每逢龙母诞期,广东悦城龙母庙都邀请藤县派出四位纯洁少女,到悦城为龙母更衣沐浴,出发仪式都在藤县龙母庙举行,仪式充满淳厚的民俗特色。

三元亭

三元亭坐落在藤县藤州镇胜西村莲塘口冯京山(即冯京的父亲冯式之墓)旁,是冯氏后裔为纪念冯京“三元及第”在1947年建设的。

三元亭初建成时是砖木结构,呈六角形,匾额是当时国民党广西省主席黄旭初题,湘东师管区中将司令冯璜撰写亭记。六条石柱上,分别刻有李宗仁、白崇禧、石化龙等撰写的对联。其中李宗仁题写的对联是“梓乡亦有三元,世泽榕门同景仰;云柱犹留抔土,家声华彩有光辉”;白崇禧题写的是“云路扶摇,玉笋班行列第一。天衢声价,彤墀爵秩历朝三”。

三元亭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遭到破坏,1981年,冯姓子孙自筹资金在原址上以水泥结构重建。现在,两广冯姓子孙每年都会前来祭拜,很多游客也前来参观瞻仰。

濛江镇新城冷水冲出土的铜鼓

国宝铜鼓

铜鼓是中国南方古代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物,近2000年来,藤县不断有铜鼓被挖掘。嘉庆二年(1797年)、嘉庆十年(1805年)及民国时期,大黎、濛江、潭东、古龙等地均有铜鼓出土,建国以来在藤县出土的铜鼓共有18面之多。

1974年6月,濛江镇新城冷水冲又挖掘出一面铜鼓,后被拿到南宁、北京参加古代铜鼓展,轰动了整个考古学界。专家们认为,此类型铜鼓流行时代,是东汉初期至北宋年间,研究价值高,独具特色,最终把它确立为考古学界研究同类型铜鼓的标准器,并按出土地为此类铜鼓命名为“冷水冲型”铜鼓,与我国铜鼓万家坝、石寨石、遵义、麻江、北流、灵山、西盟七个类型一起,成为我国八个类型的铜鼓标准器之一。1982年《人民画报》第4期刊出了其彩色照片, 2006年7月5至6日,中央电视4台《国宝档案》分两集介绍了广西博物馆馆藏的7面国家一级文物铜鼓,其中有5面就是闻名中外的“冷水冲型”铜鼓。

冷水冲型铜鼓为圆墩形,鼓面上装饰着许多俗称晕圈的圆圈,给人饱满、优美、圆润的感觉。铜鼓鼓面上太阳纹象征光明和神力,寓意天堂;鼓身变形的羽人纹和船形纹代表人间;鼓足上的垂叶纹和水波纹代表水,寓意阴间。

冷水冲铜鼓的造型通高与最大直径之比,接近“黄金分割”比例,美观大方。纹饰有阳光照耀、白鹭飞翔、青蛙跳跃、飞舟竞渡等。这些图案题材新颖、内容丰富、构思巧妙、布局合理,反映出盼望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子孙繁衍的思想意识。

从冷水冲型铜鼓精美的成品可以看出,铜鼓铸造过程中,各道工序,都是一丝不苟、精雕细镂。

冷水冲型铜鼓的造型、纹饰艺术、铸造等,反映了我国古代南方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艺术面貌。

“东方狮王”

藤县民间舞狮历史悠久,遍及城乡。藤县藤州镇胜西村龙母庙前现存的唐代文物“蛇身狮头”,印证了藤县狮文化的深厚底蕴。

农村习惯以宗族、自然村为团体成立舞狮队,城镇以街道或单位组成舞狮队,每队10余人或数十人不等。每年春节从农历初一至十五,狮队到城乡机关单位或住家进行舞狮表演,拜贺新春。

藤县“东方狮王”表演

20世纪90年代末,梅花桩在藤县禤洲出现,极大地促进了舞狮技艺的提高,是藤县舞狮技艺标志性的转折。近十年藤县的民间舞狮技艺,发展到在高桩上表演,借助桩柱等道具,展现山、岭、岩、溪、涧、索、桥、水等大自然景物,表达狮子的喜、怒、哀、乐、醒、动、静、惊、疑、猛等神态,反映了狮子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获得丰硕成果的过程,从而把舞狮艺术推向拟人化的励志教育。

表演中,狮队将武术、杂技、体操、舞蹈等技术融于狮艺之中,狮子踏着铿锵有力的鼓点,在高桩上扑、跃、跳、滚、腾、跨、探、挟、转、飞桩,整个套路动作动静结合、刚柔相济,时而灵狮探险,时而雄狮抖威,时而金狮倒挂,精妙绝伦。

藤县狮队还独创了侧空翻下桩、钢线前滚翻、钢线上一字腿、上桩的猿猴攀树、探峰攀崖等高难度动作,以及飞距2.8米(狮尾起至落点)、独桩挟腰转体450°绝技,堪称全国一绝,饮誉粤、港、澳、台,名扬东南亚。

1999年,藤县狮队获得国家A级舞狮称号。2004年7月,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云顶杯”第六届狮王争霸战中,藤县狮队夺得第一名,同时获得了“世界狮王”、“东方狮王” 的称号,这是中国在国际狮王争霸赛中获得的首个冠军。

藤县“东方狮王”狮队,还多次被邀请到我国广东、四川、河北、浙江、江苏等省以及马来西亚、法国、越南等国家表演,每年演出达180多场次,他们精湛的技艺征服了无数的观众。2005年国庆期间,“东方狮王”狮队被邀进京参加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暨中国少数民族绝技艺术展演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得到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十多家媒体的报道。2007年,藤县民间舞狮技艺被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多年来,藤县狮队参加了多项重要活动,并在国际国内赛事中屡获大奖:2008年,在全国农运会舞狮比赛中获规定动作金奖、编排动作银奖、自选动作金奖、全能金奖四个大奖;同年,获“索芙特”杯全国(梧州)龙狮精英赛金奖;2009年,获广西百色“布洛佗”文化节国际狮王赛金奖;2010年8月,代表广西参加上海世博会广西活动周的室外表演;2011年,参加中央电视三台《我要上春晚》节目表演;2012年,获广西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特色展演一等奖;2013,获中国-东盟(钦州)狮王争霸赛冠军。

牛歌戏

藤县牛歌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据史料记载,秦统一六国后,把“垦卒”征发到古藤县(史称“百越”),他们带来的中原语言与古百越语互相吸收,逐渐形成了一支新的方言——藤县白话。当时的人们就是用藤县白话唱山歌,驱赶牛干活,歌词由驱牛人自编自唱,这是最早的牛歌。到了清朝,有人将歌词进行编纂,初步形成了歌唱的风格,并形成了在春节期间唱春牛的习俗。十九世纪时,藤县牛歌戏传到广东的封开、信宜等地,覆盖人口达到1000多万,是浔江流域和北流河流域等白话地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经过大约2000年的传承和发展,藤县牛歌戏现已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唱腔艺术和表演方式。

藤县牛歌戏唱词比较文雅、含蓄,唱腔生动、戏剧化。它以藤县白话进行演唱,言语通俗,以唱为主,念白为辅,演出内容多为民间传说、历史人物事迹等传统故事,有生、旦、净、丑等角色。唱词大量采用丰富形象的群众化语言,用比喻、借代、夸张、双关等修辞方法,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如请问双方姓名时唱:“犁头冇使是上姓?水底点灯是河明(何名)?”赞美姑娘长得白嫩时唱:“阿妹你生得白漂漂啊,好像石灰刚出窑。”

藤县牛歌戏表演

原始的牛歌戏演出,并没有剧本,演员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思考、设计台词、唱词,动作也由演员自我发挥。原始的牛歌戏在演出正本戏前,往往要唱一大段喜庆祝贺的唱词,久而久之形成了规矩。

传统牛歌戏演出的布景、道具十分简单,演出时舞台正中挂一块布横帘,或摆设一块屏风。横帘、屏风左右两边各挂一条花布直帘作为边帏,前面摆一张四方桌,方桌后及两侧品字形横放三张长凳。至于道具,旦角用手帕,生角用扇子,武生则拿一条棍子或竹竿当刀枪使用。其他角色一般是空手上场。

传统牛歌剧的服装有规定:所有旦角戴头盔,上身穿花布大襟衫,下身围一条红裙。生角扎花布头围,身穿花布长衫。其他角色均以“唐装”衫出场。

牛歌戏传统剧目有《肖永伦》、《高文举》、《杨家将》、《梁天来》、《朱元璋》等;现代牛歌戏剧目有《照相》、《猪郎倌相亲》、《多情妹仔》、《合家欢》、《千金》等。

牛歌戏是藤县的传统戏剧,于1986年被编入《中国戏曲志·广西卷》,正式被认定为广西的地方剧种之一。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藤县牛歌戏开始到平南、容县、北流等外县交流、演出。1947年,在新庆镇黄沙村,来自金鸡镇以冼业基为首的剧队,与三堡乡(时属藤县、现属岑溪市管辖)外号“牙锄七”的覃国基剧队,在此斗戏。双方共演了40多场,成为一段佳话。直到解放前(1949年),牛歌戏都活跃在藤县,成为农民的精神生活与艺术享受的主要形式。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藤县牛歌戏进入全盛时期。当时藤县是全区民间剧队较多的县之一,拥有牛歌戏剧队400个以上,各队都有自编的剧目上演,剧目达500多个。

近年来,作为一种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戏剧样式,牛歌戏光盘发展迅猛,为了规范藤县的音像出版市场,使民间牛歌戏的光盘制作走向正规、有序的发展轨道,广西文化音像出版社“牛歌戏拍摄制作基地”在藤县成立,月制作、发行光碟5万张,大大促进了藤县牛歌戏在两广白话地区的传播。

2008年,藤县牛歌戏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已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偶戏

木偶戏是流传于广西藤县的地方戏曲之一,主要分布在藤南的同心、金鸡、新庆,藤北的濛江、和平、大黎等镇。据传木偶戏起源于唐朝,明末清初在藤县广为流传。藤县流传的木偶戏都是杖头木偶。每队一般2至3人。一人掌板、打锣鼓,另外的人舞动木偶,唱、做、念、打,生、旦、净、丑一人多角。

木偶戏的演出内容,多以中国古典小说、民间文学为主,并主要集中在唐、宋两朝。如:薛仁贵系列、狄青系列、杨家将系列、包公系列。演出如古代说书,一场接一场,请听下回分解地演下去,吸引观众到场观看。

藤县木偶戏用藤县方言演出,观众感到熟悉、亲切。曲调简单,凭演员自己的感觉演唱,没有太多的板腔约束,唱腔、对白相当自由,吟唱是其唱腔的风格特征。

2007年,藤县木偶戏被列入第一批梧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责任编辑:傅燕兰

猜你喜欢

藤县狮王铜鼓
狮王
藤县挂榜岭和东山的史事
广西铜鼓的演奏形态特征研究
广西铜鼓千年历史的欢歌
藤县今年赛龙舟
东兰铜鼓响八方
浅谈藤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狮王上网
狮王生死情
唤醒历史的铜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