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嵌入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动态培训路径研究——基于H、L、K三家企业的案例分析

2014-03-16坚瑞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4年19期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动态

● 坚瑞

农民工代际更替现象的存在造就了老一辈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群体划分,由于是代际更替,因而时间和年龄成为了划分这两个群体的关键指标。 老一辈农民工是指出生在80年代之前的,具有农村户籍和土地,但在城市谋生并从事非农工作的人,一般多以60后和70后为主(邓文勇,2011);新生代农民工则是指出生在80年代之后,属于农村户籍,多数受过中低等教育,渴望城市生活和改变命运,却难以融入到城市中的农民工群体(霍玉文,2011)。

新生代农民工普遍缺乏农业生产技能,多数仅受过九年义务教育或更低,便步入了外出打工的行列。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由于偏低的文化技能水平导致很难能找到一份长期稳定的工作,因而在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保障方面都较为欠缺,对于想做一个“城里人”的愿景变得更难以实现。良好的职业培训体系是新生代农民工从“农民—农民工—市民”(郑兴明,2012)迁移路径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正如舒尔茨(2002)所言,“改善穷人福利决定性的生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加”。

社会及其所属群体作为复杂结构,不能以单元的形式进行割裂认知,因而有学者提出了社会网络(Simmel,1908)将群体和社会元作为一个相互连接的点来看待。Simmel(1908)提出应以关系为视角作为衡量社会现象的尺度,社会是关系组成的互惠网,群体规模对于群体生活有重要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普遍偏弱,且很难从农民工群体跨越到其他社会群体中,由此以来该群体的成长空间、学习机会,融入城市的可能性就变的更低,如果不能进行跨群体点到点连接,构建社会网络嵌入(Polanyi,1944)的机制则不仅会影响整体群体的进步和城镇化的进程,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而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发展问题是整个社会无法推卸的责任,也是必须要承担的责任。

在现阶段的文献研究中,对于农民工培训问题其常规的研究思路基本上是以现存问题为突破口进行静态探讨,但作为随着时间会不断发生变化的群体,静态研究已经不能满足于对现存问题的引导和解决,必须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长效机制。因而,本研究认为,以动态培训方式满足新生代农民工不断成长发展的职业培训需要是解决现存该群体就业问题的关键,动态培训包含了新生代农民工整个职业生涯发展周期:包含了时间维度、内容维度、多渠道维度及新生代农民工成长值维度,而这种培训必须有相应的异质社会群体的参与即需要网络嵌入,才能通过社会资源的共享和吸收达到新生代农民工自我提升从而顺利就业的目的,这也正是本研究的重要创新点和理论研究贡献。

一、文献回顾

1.新生代农民工

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动态培训的文章少之又少。在中国期刊网(CNKI)中文文献检索上,输入关键词“动态培训”,时间未限定,出现9篇文章,其中7篇为电力行业员工培训文献,剩余两篇分别关于媒体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动态培训的文献,这说明学术界对于动态培训的关注几乎是空白。在中国期刊网(CNKI)中文文献检索上,输入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包含“动态培训”进行检索,检索显示找到0条结果,这说明国内学者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动态培训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在中国期刊网(CNKI)外文文献检索上,输入“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包含“Dynamic training”出现148篇文章,但真正涉及到两个关键词关联研究的文献少于5篇,其他的文献基本以农民工精神健康、农民工子女教育及心理健康、农民工职业安全感、农民工经济地位和社会保障等为主,并且这些类的文献其作者基本以国内学者为主将其研究成果投稿到国外的期刊上。农民工群体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群体,贴着中国特色的标签,这也是西方学者对农民工的研究甚少的原因。

人力资本可以创造财富,而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关键(Wellman.B,1988)。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是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的3-5倍。Schultz(1959)指出,当迁移者有机会利益行事的时候,和平时期的迁移者只是为了更好的改善自己的生活处境,但Summer( 1981)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的教育年限与收入是正向关系,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收入将会增加10%。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的三分之二为产业工人,但所受到的教育培训与日本的产业工人相比较在时间上则少5-7年(GuoKe,2009),其中,只有十分之一的新生代农民工接受了职业培训,这对于对劳动力知识和技能需求越来越自动化的中国制造业是九牛一毛(JiabingTian,2013),甚至在中国经济发达的上海,虽然有着强大的制造业,但高级技工只占总技工人数的6.2%(郑杭生,1992)。这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掌握的技能与想要改变生活处境,做“城里人”的愿景之间还有很大差距,“知识改变命运”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是不争的事实。根据北京市 1‰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分析统计,对于参加过培训的流动人口而言,培训对流动人口人力资本的提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证明了流动人口受教育年限对其收入具有正向作用;但这种作用只有在参加过二次及以上的培训才能对流动人口的收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研究发现男性流动人口的收入普遍比女性流动人口的收入高(陈卫、郭琳、车士义 ,2010)。

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和梳理,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文献主要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培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农民工职业健康、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农民工社会地位和保障等方面,基本以静态探讨的方式指出问题和提出对策为主要研究思路,而对于农民工动态培训的长效机制的研究基本是空白,尤其是现有的研究忽略了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嵌入到相应的社会关系中以寻求农民工在知识体系方面积极汲取其他群体的优质知识从而在知识技能、工作技能上得到不断的提高,这正是本文的研究创新点和理论贡献之处。

2.网络嵌入

社会及其所属群体作为复杂结构,不能以单元的形式进行割裂认知,因而有学者提出了社会网络(Simmel,1908)将群体和社会元作为一个相互连接的点来看待。Simmel(1908)提出应以关系为视角作为衡量社会现象的尺度,社会是关系组成的互惠网,群体规模对于群体生活有重要影响。从目前所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对于社会网络的研究基于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是以社会关系的网和网络(Radcliffe.Brown,1922)为视角对系统进行论证和分析,后来得到哈佛大学教授梅奥等的继承和发展,有了人际关系学说等社会网络延伸出的新的概念。第二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这个阶段是“百花齐放,百家齐鸣”的阶段,此时的研究开始以社会网络的主体行为为研究导向以及主体行为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关联性分析。第三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之后,开始出现了对于网络嵌入的分类及在这个思路下的结构洞等理论体系。

社会网络嵌入与单纯的社会结构研究不同,社会结构偏重微观层面对个体之间关系的研究,但网络嵌入重点研究的是社会结构中所存在的群体之间彼此的影响(Robert A.Hanneman 、Mark Riddle,2009),网络嵌入是与社会资源关系及其紧密的社会学术语,从1980年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起社会网络嵌入如何更好的获取社会资源,网络嵌入理论(Karl Polanyi,1954)的开创者最初提出的初衷是为了批评一些经济研究者在研究经济问题时并未将经济问题嵌入到非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中,批评这种脱离社会现实的割裂研究,但这种批评并未对当时的经济研究和主流经济本身产生影响,但却对社会类学科产生了巨大影响(Douglas North,1995),在这种影响下,后续的研究变得更加深入,对网络嵌入的研究从最初的经济学领域开始延伸到了社会学领域,其中研究认为,只有当人类的行为嵌入到社会网络中时,社会中存在的社会化过度和不充分的两个极端现象才能得以解决(Mark Granovetter,1990)。从Polanyi(1954)到Granovetter(1990)网络嵌入由单纯的批判经济学割裂研究开始深入到了社会中人类的行为应该嵌入到相应的社会关系中。在Granovetter(1990)网络嵌入的分析中,包含了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前者是群体中成员关系嵌入到他群体中,而后者是从组织角度进行的嵌入。这种嵌入使得社会群体能够更好的获取相应的社会资源,社会群体之间正是通过这种关系的嵌入相互之间共享和传递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从而内化资源并达到正的外部效应(戴坚,2009)。因而对于新生代农民工不应仅仅满足于同质群体的关系嵌入,应将这种关系扩充到更宽广的社会关系中从而获取优质社会资源,以渠道保障的方式让新生代农民工获得更好的动态培训路径。

二、网络嵌入对动态培训的作用机理

1.动态培训的界定

动态培训的内涵及定义在现阶段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几乎很少有人提及,在农民工群体的培训文献中几乎没有,对于动态培训的文献其研究领域基本是以体育运动员及心理学、病人康复等的研究为主。在体育研究中如在运动员体重管理的研究中,对于运动员的增重和减重目的就会采取不同强度和周期的体育运动对体重进行管理,尤其是在大型比赛之前(Jonathan P Folland、Kate Hawker,2014)。因而借鉴此定义,新生代农民工动态培训我们可以描述为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生涯生命周期内,培训主体、目标、内容、方式、方法、渠道因时而变,因需而变,实行多渠道培训、多元化培训,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相互结合的弹性培训。

2.网络嵌入对动态培训的作用机理

网络作为获取资源的重要渠道(Robert D.Putnam,2001)对于网络资源链条薄弱且并不丰富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而言(郑耀洲,2011)对其进行他群体的网络嵌入对于从社会中汲取更加丰富的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而动态培训则是迎合这种网络嵌入性社会化属性的重要途径。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网络接触面由单纯的同质化群体间的嵌入拓宽到异质化化的群体中,从而在职业培训路径上提供更多更为丰富的资源。网络嵌入(Karl Polanyi,1954)到动态培训的机理分析中,社会资源是二者之间的中介,原因在于网络嵌入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异质群体之间获得更为丰富的资源,正是这种资源的存在,才能实现群体间互惠的嵌入(Pierre Bourdieu,1997)从而为动态培训提供夯实的组织基础,而这种基础恰恰是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就业的重要路径。

图1 网络嵌入、动态培训与就业理论框架

三、案例选择与研究方法

(一)案例选择

基于上述理论框架的预设要求和案例研究的个数与研究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之间的关系(Yin,2003),通过综合考量,本研究选择了三家新生代农民工人数较为密集的企业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选择标准及要求包含以下几点:1、行业类型选定为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型企业,该类行业相对于对于知识密集型的行业而言,对于员工知识储备的要求较低,且往往是城市居民们不愿涉及的、工作任务繁重、不体面、且加班加点收入较低的工种;通过企业相关培训便可上岗操作;这类行业的员工多以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的新生代农民工为主。2、选取的企业在网络嵌入、动态培训、员工绩效、企业绩效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能够在变量上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有利于在后续的实证研究中进行多重检验。3、在案例企业的选择中,企业成立时间至少要在5年以上,目的是为了从纵向的角度能更好的挖掘数据进行比对。

(二)数据收集

为提高数据收集的质量,保证资料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数据收集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过网络媒介等形式,登陆案例研究企业官网收集关于本企业员工成分及培训等方面的会议材料、著作、公开发表的言论和相关媒体报道;第二部分,以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及职业规划为主进行了访谈和调查,以此为主要调查路径来获取数据。在访谈中,对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主管主要以半结构化访谈为主(semi-structured interview),每家企业管理者被访谈人数为2-3人,访谈时间约为45分钟左右,而对于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员工代表的访谈则以非结构化访谈(unstructured interview)为主。第三部分,以亲自拜访、电话沟通、邮件等方式,向领域内的知名专家进行询问,以对资料进行更好的补充和完善。

(三)数据分析方法

本研究在其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采取了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 Diesing.P,1971),该方法主要是对前期收集来的研究数据进行整理和编码。首先,按照理论框架中网络嵌入及动态培训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归纳,主要包括,嵌入的社会群体、关系嵌入后的不同群体间社会资源共享、资源共享后的新生代农民工成长值,提供职业培训的渠道类型及数量、多阶段、多维度的动态培训。其次,依据上述的不同构面对数据再次进行归纳和编码。最后,对已经最终编码的数据本研究尝试采用数据源三角验证(data source triangulation)的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将编码后的不同数据进行编码再进行比对,从而验证数据的聚合效度(convergent validity)(Leonard-Barton.D,1990)。除了上述数据收集中采用的方法以外,从整体角度而言,本研究采用的是分析和演绎归纳(analytic & deductive induction)的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根据理论框架中的理论基础及研究中选取的案例研究融合在一起,将理论和现实进行不断的分析研究,从而验证理论框架和现实事件中的拟合度,最终证明整个理论框架的正确性。

表1 案例企业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信息表

(四)案例企业及分析

1、案例企业新生代农民工概况

本研究所选取的案例企业信息如下表所示,案例企业新生代农民工动态培训详情在余文中逐一介绍。

(1)H服装厂

H服装厂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以生产中高端职业女装及多个系列的女士服饰系列为主的生产型企业,目前H服装厂并没有设立分公司,所以表一中的员工人数及新生代员工的比例都是该厂的员工人数。从2002年成立至今,与市场的互动情况良好,主要以专柜形式为主在各大商场进行售卖,顾客多以25-40岁的成年女性为主,且顾客具有良好的购买能力。由于从设计-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严格质量检测,产品在同类市场中的口碑俱佳,市场销售情况良好,从而保证了该企业良好的现金流及较为雄厚的资金实力。

(2)L电子代工厂

L电子代工厂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以组装国内外手机和电脑为主的企业,目前该企业在国内沿海和中部城市等都有分厂,用工需求强大且员工流动率较高,另外,由于是电子代工企业,除了对中高层管理者的学历要求较高外,对基层员工并未太多学历要求,经过短暂的培训即可上岗工作,实行计件工资制,工作时间及周期较长,工作枯燥乏味。2013年员工人数为12000人,其中农村户籍的员工占了员工总人数的77%。

(3)K玩具厂

K玩具厂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生产0-13岁中高端玩具为主的生产型企业,产品销售除了国内市场外,还伴有海外销售市场,该厂在产品质量和安全上要求严格,因而在同类市场中具有良好的口碑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与其他案例企业的情况类似,该厂对于基层员工未有太多要求,往往要求身体健康、吃苦耐劳等即可。

2、案例分析

(1)预设变量-网络嵌入及动态培训

网络嵌入(Karl Polanyi,1954)作为资源得以整合的一个途径,在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动态培训路径中起到基础配置的作用。正如Granovetter.M.S.(1985)所说,网络嵌入可以分为结构性嵌入和关系型嵌入,从而在异质群体中获取更加优质的知识,甚至形成创新知识、整合知识的能力。而在Granovetter.M.S的研究中强调,网络嵌入包含两部分一部分为关系嵌入,另一部分为结构性嵌入,前者是群体中成员关系嵌入到他群体中,而后者是从组织角度进行的嵌入。动态培训则以时间周期维度、内容维度、培训渠道维度及新生代农民工成长值进行考量。

(2)H服装厂

通过表一可以看出H服装厂员工人数为2000人,而新生代农民工人(即80后出生的未受过正统教育的外出务工的年轻的农民工群体)数占了总人数的54%。一是结构嵌入:该服装厂为了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和水平,采取了与服装厂所在辖区的某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由该服装厂负责将员工按照岗位需求、绩效表现、学习能力、塑造性等标准推荐到该技校进行深造,顺利毕业者可报销全部的学费,且与企业签订一定年限的劳动合同。在这个案例中,服装厂利用一定的社会网络结构的嵌入实现了对员工进行动态培训的愿望。二是关系嵌入:该服装厂在2007年与当地同行业中的Z服装厂建立了战略合作联盟,在这种联盟关系中,包含了双方员工定期的技能比拼、双方共同出资的各种员工技能交流、不同企业之间员工借调培训等,因而,通过异质群体之间的资源共享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知识分享和知识更新。三是动态培训:H服装厂对于基层员工的培训按照性别、岗位职责、员工诉求等进行了多样化、多时段的培训、对于基层管理者的培训包括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礼仪沟通、管理心理学等方面的培训;对于普通员工除了技能方面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培训,还以定期请名师开展讲座的方式提高员工的知识素养。

(3)L电子代工厂

通过表一可以看出L电子代工厂员工总人数为12000人,其中农村户籍员工比例占77%,新生代农民工(农村户籍员工中,1980后出生的农民工)所占比例为57%。L电子代工厂以手机和电脑组装为核心业务,由于组装产品无需太高的知识和技术技能,因而,L电子代工厂对于员工学历和知识素养的要求不高,看到该厂的招聘启示上为:能够“三班倒”、吃苦耐劳、男女不限,年龄在40岁以下等。一是结构嵌入:L电子代工厂虽然对员工的知识和技术技能的要求并不高,但为了降低员工流动率,提高员工的忠诚度,该厂也做了一系列的努力。第一,考核员工,并将考核后成绩优秀的员工作为储备干部,分派到和当地政府合作范围之内的名师培训班。第二,人才培养订单协议,与企业所在地的技术学校签订合同,企业负责向该校提供一定的奖学金资助,但该校须接纳该厂员工作为“非学籍”生给予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并在成绩合格后颁发相应的结业证书。二是关系嵌入:L电子厂在2007年时,为了提高电子代工产品的品牌合作对象,分别向Z牌手机电子产品生产商、H牌电脑生产商证明员工优秀技能水平是上游客户形成合作机制的关键,于是,L电子厂分派了30名基层员工代表赴Z牌手机厂和H牌电脑生产商处参与研发设计室和工程师命题的相关零部件拆卸组合的考试,30名员工均已优秀的成绩证明了该厂新生代农民工的技术操作能力。另外,该厂在2006年聘请台湾地区的著名电子代工企业的技术总监作为员工的技能培训师进行定期多元化培训,成绩优秀的员工可以赴台湾参与员工借调、旅游和交换。三是动态培训:L电子代工厂的动态培训体现在:时间视角上多阶段多周期,其培训周期的设定为每周、每月、每年不同目标和阶段及工种的考核。其中,每天的培训包括各种零部件清洗及职业健康安全半小时讲座,每周的讲座包括员工减压讲座、心理健康讲座、每月的讲座则涉及到的是技术能手塑造培训、专业技术培训等、每年的培训则是将员工进行外派到各做的技能学校或台湾进行培训或交换。

(4)K玩具厂

从表一可以看出,K玩具厂员工总数为3600人,农村户籍员工占总员工数的57%,新生代农民工占49%。由于该玩具厂的产品为中高端婴幼儿产品,且有部分产品出口国外市场,因而对于声誉机制的保护及其严格,其保护的手段就是依靠产品的高质量和强大的安全性能。该玩具厂的已经通过国际质量认证的ISO9000体系和国际环境认证标准的ISO14000体系。K玩具厂认为: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便是员工良好的技术操作能力和产品品质意识。一是结构嵌入:K玩具厂的基层及生产和流水线上的员工基本为新生代农民工,因而对于该群体的培训便至关重要。K玩具厂在厂区所在辖区内建立了命名为:“K大学”培训基地,该基地是K公司战略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环节,员工以学生的方式在这里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及考核,导师往往就是车间当中的技能高手,另外,K大学聘请了国内知名高校的化学高分子材料专业的专家作为名誉导师对产品材质的安全、员工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开设相关讲座,并依照大学培养模式进行了学分制的培养。二是关系嵌入:K玩具制造厂有上游的材料供应商E和下游的一级玩具代理商Q、V、Y,因而在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的生产小组和市场小组中,K玩具厂和E供应商及Q、V、Y形成了良好的战略联盟的合作机制,而对于基层员工即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则实现了K玩具厂合作关系良好的供应商E提供的培训外包服务,以便换取与K玩具厂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三是动态培训:无论是从网络嵌入中的结构嵌入还是关系嵌入中都可以发现二者之间在该案例中与动态提供培训、并呈现出与动态培训相互交织的共同点;在培训渠道维度上:实行了多维度的渠道培训,K玩具厂与高校、社区及E供应商、Q、V、Y等代理商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培训渠道;在时间维度上:时间周期形成了整个企业的培训生命周期,分为了短期培训(1年以内)、中期培训(1-3年)和长期培训(3年)以上;在培训诉求上:一是基层员工(新生代农民工)自助申请培训和提高学历;二是经过人事部门考核,并按照岗位职责及员工绩效表现划定培训项目及培训对象。

3、案例数据编码

本案例涉及到了两个变量:网络嵌入和动态培训,但网络嵌入在本案例的研究中又被细分为了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因而,从案例分析全面性的角度而言,本案例包含了三个变量即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和动态培训 。一是结构嵌入包含两个评价维度:一是嵌入的网络关系多维度,二是嵌入后的价值认同度;其中,关系多维度,是指企业所辐射出的与同质或异质群体或组织之间良好关系的个数,该关系数,一般要>2;价值认同度,是指在关系嵌入的基础上,企业与关系嵌入的组织之间,在知识和资源共享、战略共识、企业文化等方面互相认可和模仿学习的程度。二是关系嵌入包含三个评价维度:合作、信任及心理认同;其中,合作指嵌入的群体或组织之间的彼此支撑的程度;信任指对于合作之后想达到的成果实现概率的确定性预期。每个维度其评价分为高、较高、中、低、较低五级。三是动态培训:分为时间周期维度、渠道维度、内容多样化维度、新生代农民工成长值,也分为高、较高、中、低、较低等五级评价。

(1)结构嵌入与动态培训

从案例分析部分可以得知,案例企业H与当地的职业技术学院及Z服装厂之间的合作及战略联盟关系中得知,H服装厂与外部同质或异质组织之间的关系>2,但小于4,因而关系多维度较高,L企业和K企业同理。在价值认同方面,案例企业H通过异质群体之间的资源共享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知识分享和知识更新,由此可以推导出,高的价值认同才会产生员工之间的知识分享和知识更新,否则将会是群体之间的彼此排斥。K、L企业与H企业是同一路经分析。

从表二案例企业数据编码中可以看出,当结构嵌入中的“关系多维”程度“较高”时,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动态培训的“时间维度”和“渠道维度”上的级别表现为“高”,这说明在网络嵌入中的结构嵌入对于动态培训提供了培训的组织基础和契机。而“价值认同度”高时,H、K三家案例企业的动态培训内容及新生代农民工员工的成长值都“高”。但由于L企业新生代农民工员工本身对结构嵌入的企业或通过培训要提高自身能力的需求和认知并不强烈时,此时的价值认同度较低,因而在培训的员工成长值上也较低。

因而,从上述案例分析的数据编码中,可以得出如下初始假设命题:

命题一:结构嵌入的关系多维对于动态培训的时间、渠道、内容及成长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命题二:结构嵌入的价值认同对于动态培训时间、渠道、内容及成长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表2 案例企业数据编码

命题三:关系多维和价值认同均高的结构嵌入,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2)关系嵌入与动态培训

从案例分析部分可以得知,在关系嵌入中,由于H企业的关系嵌入对象为2,L企业的关系嵌入对象为当地的技术学校、Z牌手机厂、H牌电脑生产商等3个,而K企业与E、V、Q、Y等4个对象,因而,从合作的维度来评价,可以推导出H、L、K三家企业的合作维度都高;从信任的维度而言,H和K企业的信任度较高,而 L的信任度较低,原因在于前两者与合作对象之间不需要证明自身的能力,而L企业与其他厂商之间的合作前提是向对方证明该厂新生代农民工的技术操作能力,并在考核通过后方可得到合作机会,足以说明对方在关系嵌入过程中对L企业员工能力的不信任,因而表二中可以看出,L的信任度较低,从而导致心理认同感也会较低。

从表二案例企业数据编码中可以看出,当关系嵌入中的合作、信任和心理认同度都“高”或“较高”时,动态培训的时间、内容、渠道及成长值上的值都会相应的呈现为“高”或“较高”,经过案例数据分析表明,H服装长和K玩具厂关系嵌入的合作、信任和心理认同都高时,动态培训的时间、内容、渠道及成长值也高,关系嵌入“较高”时,企业的动态培训也显示为“较高”。反之,L电子代工厂关系嵌入中的信任及心理认同都较低时,动态培训中的内容及成长值都较低,此时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值也呈现出“较低”态势。

因而从上述案例分析的数据编码中,可以得出如下初始假设命题:

命题四:关系嵌入中的“合作”维度与动态培训中的时间、内容、渠道及成长值成显著的正向关系;

命题五:关系嵌入中的“信任”维度与动态培训中的时间、内容、渠道及成长成显著的正向关系;

命题六:关系嵌入中的“心理认同”维度与动态培训中的时间、内容、渠道及成长成显著的正向关系;

命题七:关系嵌入中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四、结论

本研究以网络嵌入的视角研究并分析了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动态培训的就业路径。研究中,运用Granovetter.M.S.(1985)对网络嵌入的阐释,将其分为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而为了便于考量动态培训的内容,在对案例企业的案例分析中,将动态培训划分为时间维度、渠道维度、内容维度和新生代农民工成长值,细分后的变量设计能够为接下来的实证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从案例研究中可以看出,从宏观的角度而言,网络嵌入对动态培训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产生积极显著的正向影响的作用,究其原因:一是说明外部资源和外部合作的重要性,因为通过和异质群体间进行关系及结构的嵌入后除了能够实现资源共享达到正的外部性之外,还能够弥补本企业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方面的不足之处,其中,积极有效的合作并取得成果,会对企业员工的心理认同和价值认同产生正外部效应,这点从表二可以充分探知;比如,良好的合作、信任和心理认同,都将会产生积极的动态培新时间周期、良好的培训渠道、高水平的培训内容、高附加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从而导致相对于静态培训更高的就业水平,反之,则较低。另外,企业与外部组织之间或异质群体之间的网络嵌入,能够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更高的心理认同和价值认同感,从而降低企业中新生代农民工的离职率,提高员工的职业安全感和满足感。

最后,本研究突破了常规的对于新生代农民工静态研究方法,而是基于网络嵌入中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的思考,研究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动态培训及就业的积极作用。而在现有的文献中,对于动态培训的研究几乎是空白,但作为一个随着时间、年龄、环境等多因素影响不断发生着变化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单一模式的静态研究已经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对于职业培训和就业的需求,这就说明不同组织之间不同群体之间进行网络嵌入对于充分共享社会资源来提高群体素质有着积极地作用。案例中的H、L、K企业与相关高校、社区、供应商、竞争者之间的嵌入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动态职业培训及就业就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

1.陈卫、郭琳、车士义:《人力资本对流动人口就业收入的影响—北京微观数据的考察》,载《学海》,2010年第1期 ,第112 –117页。

2.邓文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探究》,曲阜师范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3.霍玉文:《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障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第62–67页。

4.戚泥莲、樊金钢、李天池:《省城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状况调查让就业之路更顺畅》,载《黑龙江日报》,2010年6月23日。

5.郑杭胜、郭星华:《中国社会的转型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关于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几点思考》,载《浙江学刊》,1996年第4期,第51–59页。

6.郑耀洲:《基于异质性特征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研究》,载《经济管理》,2012年第2期,第169–175页。

7.[美]罗伯特·D·帕特南著,王列、赖海荣译:《使民主运转起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0页。

8.[法]布尔迪厄著,包亚明译:《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9页。

9.[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吴珠华译:《论人力资本的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40-53页。

10.[德]盖奥尔格·西美尔著,林荣远译:《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1-24页。

11.[美]道格拉斯·诺斯著,刘瑞华译:《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第43-46页。

12.Diesing,P.Patterns of discovery in the social sciences ,NewYork:Baker & Taylor Books,1971.

13.Jiabing Tian,The Research on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for Chinese New Generation MigrantWorkers in the Context of Balanc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Academic Workshop on Social Science,2013:1103–1106.

14.Granovetter,M.S.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91(3):481–510.

15.Leonard-Barton,D.A Dual Methodology for Case Studies:Synergistic Use of a Longitudinal Single Site with ReplicatedMultiple Sites Organization Science,1990,1 (3):248–266.

16.Mark Granovetter,”The Myth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s a Special Method in the Social Sciences”.In Connections 1990,13(2):13–16.

17.Yin,R.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Thousands Oaks:Sage Publications,2003(3).

18.Schultz T.Investment in man:an economist's view,SocServ Rev,1959,33(2),69–75.

19.Summer Daniel A.Wage functions and occupational selection in a rural less developed country setting.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1981(4),513–519.

猜你喜欢

新生代农民工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新生代”学数学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动态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