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探析
2014-03-15冯忠平周可明王仪春王云华陆敏
冯忠平,周可明,王仪春,王云华,陆敏
(浙江省湖州市农作物技术推广站,湖州科奥种业有限公司,浙江湖州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探析
冯忠平,周可明,王仪春,王云华,陆敏
(浙江省湖州市农作物技术推广站,湖州科奥种业有限公司,浙江湖州313000)
调查2010年以来湖州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状况,总结建设成效,针对存在的建设选点难、资金筹集难、主体培育难、后续管理难等问题,提出强化领导聚合力、整合资源强投入、完善配套优服务、创新机制重管理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成效;对策建议;湖州
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是一项推动粮食产业提升的战略工程,也是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增长、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战场、主平台和主抓手[1-4],旨在保护粮食核心产区,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升生产综合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浙江省湖州市经过近4年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调查分析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情况,提出建议措施,对于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深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浙江省湖州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现状
2010年在浙江省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编制了湖州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总体规划,计划通过8~10年的努力,到2018年全市建成5.4万hm2粮食生产功能区,其中到“十二五”期末建设4.0万hm2,整体提高产粮能力。
1.1 建成面积
2010年至目前,湖州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历经了从“搞规划、抓试点、探路子”,到“抓落实、保质量、建机制”,再到“聚合力、健体系、出成效”的3个阶段。至2013年12月底,湖州市已累计建成农田设施完善、耕地质量良好、生产技术先进、服务体系健全和粮食稳产高产的粮食生产功能区530个,面积3.25万hm2,其中通过省级认定功能区26个,面积0.26万hm2。从分年度建设情况看,2010年建成并通过认定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共95个,面积0.86万hm2;2011年认定的功能区共144个,面积0.87万hm2;2012年认定的功能区共145个,面积0.83万hm2;2013年建成的功能区146个,面积0.69万hm2(表1)。
表1 2010—2013年湖州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建成情况
1.2 资金投入
按照“政府主导、主体运作、地方为主”的原则,湖州市委、市政府多方筹措,整合各类支农资金,加强功能区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从2011年开始,市财政每年安排1 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从投入情况看,湖州市530个粮食生产功能区已累计投入资金3.76亿元,其中省级投入资金1.44亿元,市级投入资金0.44亿元,县级投入资金0.58亿元,乡镇投入资金0.70亿元,其他经营主体投入资金0.60亿元。
2 浙江省湖州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成效
2.1 生产条件改善
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基本形成“田成方、树成行、路贯通、渠成网、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表2),而且农田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观,与美丽乡村建设相协调。据调查,至2013年12月底,全市累计新建维修灌排水渠1 382 km、机耕路828 km、下机坡1.7万个、机埠743座,同时建造了一批区域性育秧中心和谷物烘干中心。功能区建成后,灌溉水利用率明显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7[5]。
表2 2010—2013年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2 农田地力提升
建立和完善农田质量检测与监测体系,对11个长期定位点开展监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技术,采用秸秆还田、种植冬绿肥、增施商品有机肥等农艺措施,实施农田质量提升面积1.33万hm2,有效改善了农田地力理化性状,土壤肥力水平得到提高。对德清县、吴兴区0.27万hm2农田质量提升状况调查显示,经过2年实施,0.17万hm2农田已由原来的二等田提升到了一等田,占实施面积的65%,地力提升效果明显。
2.3 服务机制创新
粮食功能区内把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促进规模经营、开展社会化报务的重点,60 hm2以上的功能区内均建有一家粮食生产、农机、植保合作社或农机服务中心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功能区内开展统一机械作业、育供秧、植保、水浆管理、烘干以及代耕、代育、代种、代管、代收等社会化服务,社会化服务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全市功能区内建立专业合作社107家,增添农机具685台套,社会化服务面积达7.71万hm2次。同时建造了一批区域性育秧中心和谷物烘干中心,如南浔区大虹桥省级粮食功能区引入农业龙头企业,牵头兴办合作社,推进功能区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成为全省的典范。
2.4 生产水平提高
粮食生产功能区内水稻、小麦主导品种覆盖率达100%,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单季晚稻“五改”技术等主推技术基本普及,粮食生产机耕、机收率达100%。功能区内推行麦-稻、油-稻、肥-稻等种植模式,既保证了至少一季种植粮食,又有效提高了耕地利用率。据调查,2012年功能区内粮食复种指数为114.2%;功能区内单季晚稻单产均超过9 000 kg/hm2,比非功能区增产11%以上,其中德清县新安镇下舍村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单季晚稻单产达到了11 109 kg/hm2,增产效果明显。
3 浙江省湖州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存在问题
3.1 建设选点难
前几年建成的粮食功能区,选择在基础条件较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较高的区域,建设推进的速度较快,此类区域已基本完成建设,今后新建粮食功能区选址难度越来越大。一方面集中连片的农田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乡(镇)、村认识不足,认为划定了粮食功能区后,土地利用会受到限制,因此对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积极性不高。
3.2 资金筹集难
功能区建设内容多,尤其是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大,虽然政府资金投入作了较为明确规定,但投入力度依旧不足,各地积极性不够。主要表现为:有的因财政较为困难,无力投入;有的认为投资回报低,不愿投入;还有的责任意识不强,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政府投入与实际建设需求相差较大。
3.3 主体培育难
由于各种资源要素价格的不断上涨,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越来越低,规模种粮农户的数量在不断下降。据统计,2012年全市种粮大户比2008年减少了2 616户,减幅达37.0%,5年来全市规模种粮的面积始终徘徊在2.67万hm2左右,无法实现新的突破。
3.4 后续管理难
目前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土地流转一般签订合同是3~5年,合同期满后,农户会不会因为土地效益等原因收回土地不得而知。同时,建成后的粮食生产功能区长期稳定种植粮食生产难以保障,由于利益驱动,目前已出现粮食功能区经营主体不种粮食,粮食功能区种植非粮化现象显现,后续管理长效机制亟需建立。
4 浙江省湖州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对策
4.1 强化领导聚合力
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把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粮食功能区领导小组的协调组织能力,各成员单位切实履行好相关的职责,改变农业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凝心聚力推进建设。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工作,继续将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列入新农村建设和粮食安全责任制的考核内容,加大考核力度。
4.2 整合资源强投入
健全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一要按照“政府引导、主体运作,地方为主、省级扶持”相结合的方式和“目标统一、渠道不变、有效整合、管理有序”的要求,整合农业、水利、科技、环保、农业综合开发等相关支农资金,集中投向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二要市、县财政切实增加资金投入,建立功能区建设专项资金,并将地方财政投入的建设资金数量与考核相挂钩。三要动员和鼓励农民群众和村级组织筹资筹劳,积极投入功能区建设。
4.3 完善配套优服务
要按照装备先进、实用高效、服务广泛、农民有用、产业有利的要求,全面推进功能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水稻产业提升工程,重点抓好水稻育秧中心、烘干中心等社会化服务中心建设,切实提高服务能力。大力培育农资经营、机械化作业、病虫防治、粮食加工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解决粮食生产功能区规模化、产业化后的社会化服务问题。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4.4 创新机制重管理
建立健全粮食生产功能区长效管理机制,保障平稳持久正常运行[6]。要强化粮食生产功能区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管理。粮食生产功能区要严格实行项目化管理保护,每个粮食生产功能区要明确乡镇行政负责人为管理保护责任人,并明确相应的责任农技员。路、渠、泵站等基础配套设施要落实专人管护。严格保护粮食生产功能区耕地,原则上不得占用,对因重大建设项目征占粮食生产功能区耕地的,必须严格按“先补后占、占补平衡”的要求执行,确保粮食生产功能区耕地数量不减、质量有提高。
[1]王月星.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成效问题及对策[J].浙江现代农业,2012(1):15-16.
[2]黄继兵,杨自建,杨玉芬.永宁县“十二五”粮食生产发展规划[J].宁夏农林科技,2011,52(4):4-5,8.
[3]XIE Z F,ZHANG W.Technological Paths for Improving Grain Comprehensive Productivity[J].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2011,12(10):1539-1542,1551
[4]黄新玲,王鹏,亢玲.宁夏粮食生产的发展态势及相关情况的分析[J].宁夏农林科技,2010,51(6):72-74.
[5]王岳钧,王月星,吴早贵.浙江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浙江农业科学,2013(1):1-4.
[6]ZHOU Q F,WU S D,DAI E F,et al.Analysis o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 of grain production of China in recent years and its adaptation strategies [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11(9-10):217-220.
(责任编辑 张杨林)
Analysis on Construction of Grain Production in Huzhou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
FENG Zhong-pinget al.(Huzhou Ci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ding Sta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Huzhou Keao Seed Industry Co.,LTD,Huzhou,Zhejiang 313000)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of functional region for grain production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in Huzhou City since 2010 were summarized.There were many difficulties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appropriate regions selection,fund raising,subject cultivation and follow-up management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some strategies were proposed, for example,to strengthen the leadership and cooperation among the government multi-branches,to integrate resource and increase investment from government,to perfect the mating facilities and improve service quality for the functional region,and to establish the innovative mechanism and strengthen the follow-up management.
Functional region for grain production;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Strategy and suggestion; Huzhou
F326.11
A
2095-0896(2014)01-060-03
冯忠平(1969-),男,浙江湖州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201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