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的轮回,创新or重现?
2014-03-14肖飞
肖飞
20年前,也就是1993年的德鲁巴上,兰达和赛康各自推出世界上首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印刷机E-print1000和DCP-1。在成功运作Indigo数字印刷机数年之后,兰达公司将Indigo卖给惠普公司,并随后成立了兰达实验室(Landa Labs),从此名声大噪。而赛康公司在它开发的产品迅速被印刷业巨头打败后,就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
20年后的2012年德鲁巴上,兰达和赛康公司再次同台发布各自最新的数字印刷技术,不过这次兰达代表了高速喷墨技术,“十年磨一剑”,推出了颠覆性的纳米图像技术(Nanographic Technology),再次成为了印刷业最为瞩目的焦点。班尼·兰达本人更是被誉为“印刷业的乔布斯”。而赛康也同期展示了新一代液体碳粉技术(Liquid Toner Technology)Trillium的概念机型。
同时,惠普、柯达、奥西、富士施乐、柯尼卡美能达等数字设备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高速喷墨技术。除此之外,奥西和宫腰也推出了新一代液体碳粉技术,惠普Indigo也发布了革命性的B2幅面Indigo10000、20000和30000数字印刷机。这一切似乎已经不再是兰达和赛康之间的恩恩怨怨,更像是高速喷墨和新一代液体碳粉这两种技术之间的针锋相对,这将决定着谁将成为未来的数字印刷技术。
赛康公司的开发部经理丹尼?梅尔滕斯(Danny Mertens)认为,Trillium技术主要源自公司的理念:使印刷成为能够与iPad竞争的媒介,它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里以非常低的成本生产出高质量产品,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梅尔滕斯对于兰达公司的纳米图像技术并不感冒。“我认为所谓的纳米印刷其实是一种间接的喷墨成像,无非是引入了一个中介系统,从而将图像传递到最终纸面上。这意味着你的流程更为复杂,会造成成本上升。”
赛康到底有什么样的底气能与众人顶礼膜拜、趋之若鹜的兰达相抗衡?20年的卧薪尝胆,赛康推出的竟是兰达20年前发布的液体碳粉技术,究竟是革命性的新技术还是老调重弹?亦或者说,新一代液体碳粉技术如何与如日中天的高速喷墨技术竞争?
在静电成像数字印刷机中,大多数印刷机都使用干式碳粉,而惠普Indigo则采用液体碳粉的电子油墨技术。从印品质量上来看,毋庸置疑,惠普Indigo的电子油墨技术是目前市面上质量最高的彩色数字印刷技术,而且承印材料也有更多的选择,也不需要额外的干燥系统。但是,惠普Indigo也有它的局限性。最快的Indigo打印引擎可以达到120米/分,但由于它只采用单个打印引擎,所以只能一次印一种颜色,因此四色印刷的最高运行速度是30米/分,在它特有的三色模式下是40米/分。如果是双面印刷,速度还要降一倍。这与高速喷墨动辄每分钟100米、200米甚至300米的印刷速度比较,相形见绌。而且惠普Indigo在去除载体油时会产生一些潜在的对环境有害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另外,在纸张再生时,脱墨也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惠普Indigo改进了工艺,脱墨性能得到了提升和改善,也更加环保,但具体的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如何在保证最高印刷质量的同时,还具备高速喷墨的印刷速度?质量、速度和成本这三项如何完美融合?新一代液体碳粉技术到底能不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在“世界都在Jet”的感慨中,新一代液体碳粉技术能不能另辟蹊径,独创一格?
在2012德鲁巴展会上,共有3家公司推出了新一代液体碳粉技术,赛康、奥西和宫腰。赛康推出的是Trillium液体碳粉技术,而奥西发布的是Infini Stream技术,宫腰则跟利优比合作推出Digital Press 8000单张纸液体碳粉数字印刷机。
赛康展出的Trillium技术在发布之初仍处于早期阶段,在展会上上只做了单色概念型数字印刷单元的展示。其实在2012年3月,赛康公司就已经发布了该技术,当时叫Quantum。据了解,这项技术并不是赛康发明的,而是通过收购一家竞争企业获得的,这家企业的名字至今依然保密。据透露,这是一家澳大利亚的研究实验室,长期研究液体碳粉技术。但比较尴尬的是,由于专利问题,赛康公司在最后时刻将该印刷技术名称由Quantum改为Trillium。
通过研究专利后得知,Trillium技术其实是一种高速电子成像打印技术(High-speed Electrographic Printer),采用高黏度液体碳粉HVT(High Viscosity Toner)。Trillium的印刷分辨率为1200dpi,相比赛康现有28微米的颗粒物,它使用的碳粉颗粒大小为10微米左右。严格意义上来说,高黏度液体碳粉其实是极微细的固体碳粉,看上去像液体,更为准确地说,是一种糊状物体,更容易被载体油稀释。
此外,与赛康之前的成像技术不同的是,Trillium使用了中间转印滚筒。梅尔滕斯说:“随着技术的发展,最重要的突破之一是微间隙技术,使滚筒之间的距离只有 5μm。”他补充道,“如果我们与其他技术相比较,在传统印刷下图像的转移,我们可能是最准确的。这不仅仅在图像质量上有区别,对于速度来说也有很大不同。”
另外,与惠普Indigo很大不同的是,Trillium使用的是高黏度液体碳粉,在工作过程中并不挥发或融合作为载体的油墨油,而是会被系统回收。所以,Trillium印刷平台不需要排放任何形式的蒸汽。而惠普Indigo需要回收蒸汽,冷却后进行油水分离。
基于Trillium技术推出的新设备主要针对文件印刷市场领域,包括直邮印刷和事务性印刷。第一台设备将会采用四色印刷方式,采用4个或者更多的印刷机组,纸张宽度为520mm,印刷速度达到60米/分,该速度是之前赛康干式碳粉系列旗舰产品8800印刷速度的3倍,可印刷60~250gsm的纸张,该设备的月度输出量可达500万页A3,预计将会在2014年正式面世。第二台预计2014年初期将会安装在欧洲合作客户的车间继续进行直邮印刷的测试。赛康宣称今后还将推出更高速度和更宽幅面的机型。endprint
奥西推出的是Infini Stream液体碳粉技术。之前奥西德国一直在进行液体碳粉技术的研发,并且在 1996年收购了西门子Nixdorf的印刷业务。1990年,西门子收购了陷入困境的Nixdorf公司。Nixdorf公司主要从事POS机、ATM机的设计生产与制造以及银行系统ERP整体解决方案,是全球第二大的ATM机生产制造商。但由于生产硬件利润较低,Nixdorf逐渐转行做银行系统ERP。于是,奥西德国在1996年收购了该硬件制造业务的一部分,正是ND-2系列单色液体碳粉打印机,技术来源于POS机和ATM机的内部打印系统。而且,奥西德国和Nixdorf的工厂都位于德国波英。不难推断,奥西的新一代液体碳粉技术应该与收购Nixdorf的印刷业务有关。此外,奥西也宣称佳能并没有参与这项技术的研发。
Infini Stream是一台面向包装市场的卷筒纸数字印刷机,可印刷300gsm折叠纸盒的纸板,速度为120米/分,幅面为720mm。这相当于每小时印刷1.4万张B2幅面或相当于每小时印刷7200张B1幅面的印品。同时,Infini Stream是一台单面数字印刷机,因为折叠纸盒只需要单面印刷。Infini Stream去除墨粉载体油的技术用的是刮刀和热风干燥系统。干燥装置有一个热回收系统,可以收集加热后除去的载体油,用来继续加热空气。
在2012德鲁巴展会期间,奥西在位于德国波英的工厂内展出了基于Infini Stream技术的数字印刷机。之所以没有在展会现场展出,是因为Infini Stream面对的是高端折叠纸盒市场,而奥西公司认为,其直接进入品牌拥有者和大型包装印刷企业会比将产品推入一般商业市场来得更好。据说Infini Stream样品的印刷质量可与惠普Indigo相媲美。
在3家推出液体碳粉技术的厂商中,最为神秘的当属日本宫腰。在数字印刷领域,宫腰是富士施乐和佳能奥西的OEM厂商,在日本国内也拥有自己品牌的数字印刷机。但目前尚不清楚宫腰的液体碳粉技术来源何处,但实际上宫腰可选的范围也比较有限。除了惠普Indigo、赛康和奥西之外,日本厂商东芝和京瓷也拥有一些液体碳粉技术方面的专利,但东芝和京瓷似乎没有能力开发出一整套系统。
宫腰采用利优比B2幅面的胶印机平台,融合液体碳粉成像单元,推出了Digital Press 8000单张纸数字印刷机,速度为每小时800张。但宫腰只在德鲁巴上进行了非常简单的操作,也没有样张。之后,宫腰再次推出了520mm幅面的Digital Press 5000,速度为每小时5000张。在去除载体油的方法上,宫腰与奥西有很多相似之处。由于宫腰在展会上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操作,也没有展出样张,目前还无法下定论。
由于奥西、赛康和宫腰的液体碳粉技术采用每个颜色使用一个打印引擎,一次走纸可印多种颜色,因此与惠普Indigo印刷机运行速度相比要快得多。此外,去除载体油是液体碳粉印刷工艺中关键的一部分,也是奥西、赛康以及宫腰能够比惠普Indigo印刷速度要快的关键。从数据和测试结果上看,新一代液体碳粉技术有可能突破以往干式碳粉技术甚至是惠普Indigo电子油墨技术的速度瓶颈,而具有更高的精度,成本也更低。今后如果能在印刷幅面上有所进展的话,那么将是革命性的技术创新,可以使数字印刷技术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如果是高速喷墨的速度,加上液体碳粉技术最高质量的成像效果,那么新一代液体碳粉技术可能是未来印刷技术的佼佼者。如果这3家公司一旦能成功地将新技术应用到不同的领域,并获得客户的认可,那么目前唯一提供液体碳粉技术并获得巨大成功的惠普Indigo将面临很大的挑战。而新一代液体碳粉技术和高速喷墨技术的竞争也刚刚开始。
从2012年至今,已将近2年的时间,赛康、奥西和宫腰都在对各自的液体碳粉技术进行改进和测试,以便能达到预期的要求,这也让我们对即将到来的IPEX 2014有了更多的期待。但不管怎样,20多年后,当人们回忆起20年前的德鲁巴展会时,依旧会清晰地回忆起当初两个数字印刷的急先锋以及他们各自的产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