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通生平事迹辨疑

2014-03-14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89

名作欣赏 2014年26期
关键词:隋文帝长安

⊙郭 丽[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 100089]

王通生平事迹辨疑

⊙郭 丽[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 100089]

隋末大儒王通及河汾之学,是史学界和文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中说》及今人研究多认为王通于仁寿三年(603)西游长安交接隋代公卿李德林、薛道衡和杨素。比对各种文献记载可以发现,仁寿三年王通西至长安时,李德林已卒去十三年之久。薛道衡于仁寿二年已离开长安、出为襄州总管。杨素不仅在思想观点上不认可王通献于隋文帝的《太平十二策》,而且在政治立场上二人也处于对立面。杨素襄助杨广争夺皇储地位,与太子杨勇和蜀王杨秀为死敌,而王通曾为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读,因此杨素绝无可能于仁寿三年与王通交接。

王通 生平 辨疑

王通是隋末大儒,在河汾讲学呈一时盛况,著有《中说》一书,后世称之为河汾之学。王通在河汾讲学期间,请见问学者多至唐初成为政坛显要和文坛翘楚,故而使王通及河汾之学成为史学界和文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①然而,王通生平中仍有问题可做进一步考辨,这即是其于仁寿三年至长安交接公卿事,尤其是与隋代重臣李德林、薛道衡和杨素的交往。

《中说》和《文中子世家》极言王通以白衣秀士身份觐见隋文帝,交接公卿。《中说·魏相篇》载王通觐见隋文帝事曰:“子谒见隋祖,一接而陈《十二策》,编成四卷。”②《文中子世家》亦曰:“仁寿三年,文中子冠矣,慨然有济苍生之心,西游长安,见隋文帝。帝坐太极殿召见,因奏《太平策》十有二,策尊王道,推霸略,稽今验古,恢恢乎运天下于指掌矣。帝大悦曰:‘得生几晚矣,天以生赐朕也。’天下议于公卿,公卿不悦。时将由萧墙之衅,文中子知谋之不用也,作《东征之歌》而归。”③王通于仁寿三年(603)自龙门西至长安,觐见隋文帝,献《太平十二策》,此事已成学界共识。而觐见之后交接公卿,备受当时重臣薛道衡、杨素、李德林等人礼见的事迹不仅《中说》等史料记载有误,今人研究亦有可待商榷之处。关于王通平交公卿事,《中说·天地篇》载:“内史薛公见子于长安。”④《王道篇》亦载:“子在长安,杨素、苏夔、李德林皆请见。”⑤此外,《中说》中四次记载杨素与王通的谈话。薛收《隋故徵君文中子碣铭》亦载:“朝端(阙文)声节,天下闻其风采。先君内史屈父党之尊,杨公仆射忘大臣之贵。”⑥从上述材料看,王通与李德林、薛道衡、杨素曾有交往似无可疑。然细考各类文献,便会发现这些记载与史实颇有不相符合之处。

李德林请见王通事与史实明显抵牾。王通以隋开皇五年(585)生,李德林以开皇十一年(591)卒,其时王通仅七岁。加之王通仁寿三年至长安时,李德林已卒去十三年,二人不存在交往之可能,因此实不可能有李德林请见之事。

薛道衡于长安礼接王通亦与史实不符。关于此点,宋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三“文中子《中说》十卷”条曰:谓《中说·天地篇》载“内史薛公见子于长安”,为“妄也”。晁氏给出的理由是:“《隋书·薛道衡传》称道衡仁寿中出为襄州总管,至炀帝即位召还。《本纪》:‘仁寿二年九月,襄州总管周摇卒。’道衡之出当在此年也。通仁寿四年始到长安,是年高祖崩,盖仁寿末矣。”⑦有学者指出晁氏所言不实,薛道衡礼接王通并非虚言。理由有二:其一,王通仁寿三年抵达长安,并非仁寿四年。其二,以《隋书》卷二《高祖本纪》“仁寿二年”条所载“(九月)乙未,上柱国、襄州总管、金水郡公周摇卒。……冬十月……闰月……已丑,诏曰:‘……内史侍郎薛道衡……可并修五礼’”为依据,判定仁寿二年(602)冬,薛道衡犹在长安预修《五礼》,并未出为襄州总管。又据《资治通鉴》卷一八一“炀帝大业五年”所载“初,内史侍郎薛道衡以才学有盛名,久当枢要,高祖末,出为襄州总管”,判断薛道衡出为襄州总管是在仁寿末即仁寿四年(604)。据此两条,王通于仁寿三年(603)至长安见薛道衡乃真实无误之事。

然而细考文献,两条依据都值得再做考察。首先,关于《隋书·高祖本纪》“仁寿二年”载薛道衡修《五礼》事,《资治通鉴》卷一七九“仁寿二年”条却有不同的记载:“闰月,甲申,诏杨素、苏威与吏部尚书牛弘等修定《五礼》。”⑧记载中仁寿二年修订《五礼》,薛道衡并未参与。其次,关于薛道衡出任襄州总管事,权之以当时的政治形势,也当在仁寿二年,并非仁寿四年。开皇二十年(600),杨素与晋王杨广合谋致使太子杨勇被废,同年十一月立晋王杨广为太子。此事令蜀王杨秀意甚不平并蓄意反击,杨广的地位并不稳固。于是仁寿二年杨素与杨广又构陷杨秀。《资治通鉴》卷一七九“仁寿二年”载“:及太子勇以谗废,晋王广为太子,秀意甚不平。太子恐秀终为后患,阴令杨素求其罪而谮之。……废秀为庶人,幽之内省……连坐者百余人。”⑨《文中子世家》所载“时文帝方有萧墙之”,即指此事。又,《隋书·薛道衡传》载:“道衡久当枢要,才名益显,太子诸王争相与交,高、杨素雅相推重,声名籍甚,无竞一时。仁寿中,杨素专掌朝政,道衡既与素善,上不欲道衡久知机密,因出检校襄州总管。”⑩可见,隋文帝遣出薛道衡的原因在于其官居枢要,且太子诸王竞相与之结交,而彼时道衡又与专掌朝政之左仆射杨素友善。故而遣出薛道衡本意在于不欲薛道衡再参与机密,增加诸王争斗的复杂性。而《隋书》所载仁寿二年九月襄州总管周摇卒正中文帝下怀,同年令薛道衡出京接任周摇可谓正好契合文帝本意。再者,《隋书》明确记载薛道衡出任襄州总管的时间为仁寿中,仁寿年号共使用了四年,起于公元601年,迄于公元604年,仁寿中当指仁寿二年(或三年),而非仁寿四年。而至于有学者以《资治通鉴》大业五年“内史侍郎薛道衡以才学有盛名,久当枢要,高祖末,出为襄州总管”的记载而判断“高祖末”即为仁寿四年实为不够允当。⑪其一,此处所谓“高祖末”并非指“仁寿末”,而指高祖隋文帝执政末年,亦即将开皇二十年与仁寿四年计算在内的二十四年中的末年,则仁寿时期已属文帝统治末年,固有“高祖末”之谓。其二,仁寿四年,宫中皇储之争已落下帷幕,太子杨勇和蜀王杨秀均在仁寿二年当年及之前被废黜,根据《隋书》所载隋文帝遣出薛道衡之本意,至仁寿四年再遣出薛道衡已无意义,据此亦可推知薛道衡出任襄州总管是在仁寿二年。其三,仁寿四年隋文帝已将大小政务交由太子杨广掌管且同年七月文帝驾崩。《资治通鉴》卷一八○“文帝仁寿四年”载:“乙丑……事无巨细,并付皇太子。……七月,甲辰,上疾甚,卧与百僚辞诀,并握手欷,命太子赦章仇太翼。丁未,崩于大宝殿。”⑫故而隋文帝不可能于此年遣出薛道衡。权之以如此微妙复杂的政治形势,又结合《资治通鉴》所载仁寿二年薛道衡并未预修《五礼》事,可知薛道衡确于仁寿二年出为襄州总管,接任周摇,而非仁寿四年。如此,《中说》所载和有学者所考证的王通仁寿三年至长安备受内史薛道衡礼见一事便与史实不符。

王通受到权臣杨素屈尊降贵礼待一事,也可以从三点证明纯属夸饰之辞。首先,仁寿三年王通至长安献策之时,年仅弱冠,亦未成名,献策既未被用,又焉有杨素以左仆射之贵请见之理。《文中子世家》载王通献《太平策》后,隋文帝“下议公卿,公卿不悦”。即言杨素等公卿不悦王通之策。加以杨素协助杨广构陷太子勇、蜀王秀之后,大理卿梁毗参奏杨素擅权,《资治通鉴》卷一七九“仁寿二年”载:“窃见左仆射越国公素,幸遇愈重,权势日隆,绅之徒,属其视听。忤旨者严霜夏零,阿旨者甘雨冬澍;荣枯由其吻,废兴候其指麾;所私皆非忠谠,所进咸是亲戚,子弟布列,兼州连县。天下无事,容息异图;四海有虞,必为祸始。……素擅宠弄权,将领之处,杀戮无道。又太子、蜀王罪废之日,百僚无不震竦,唯素扬眉奋肘,喜见容色,利国家有事以为身幸。”⑬此后隋文帝即开始疏远杨素并逐渐夺其实权,“其后上亦浸疏忌素,乃下敕曰:‘仆射国之宰辅,不可躬亲细务,但三五日一向省,评论大事。’外示优崇,实夺之权也。素由是终仁寿之末,不复通判省事。”⑭此事亦可与文帝于仁寿二年遣出与杨素相交好的薛道衡为襄州总管事相对应。在政治力量微妙调整的敏感情势下,杨素又焉能请见献策不被文帝所用的王通。再次,杨炯《王勃集序》载王通曾为蜀王侍读:“祖父通,隋秀才高第、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读。大业末,退讲艺于龙门。”《旧唐书·王勃传》亦载:“祖通,隋蜀郡司户书佐,大业末弃官归,以著书讲学为业。”⑮若这两条记载属实,则王通在政治路线上就已经站错了队。如前所述,在诸王争夺皇储地位的斗争中,蜀王杨秀始终是杨素与杨广的敌对方。若王通曾为蜀王杨秀侍读或司户书佐,则在政治上便站在了杨素和杨广的对立面,杨素又岂能礼待于他。上述三点,均证明杨素并未于仁寿三年请见王通。

综上所考,王通于仁寿三年西游长安,并未与隋代公卿李德林、薛道衡、杨素交接。之所以现有研究会出现误判,除文献解读的偏差外,作为考察王通事迹重要依据的《中说》一书语多夸饰且存在不少王通后代编纂时妄加的内容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因此探讨王通及河汾之学的相关问题,需结合比对多种史料记载并紧密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方能更大程度地接近史实真相。

① 参看《河汾之学几个问题新探》《,文学遗产》2012年第3期。

② 张沛:《中说译注》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46页。

③ 张沛:《中说译注》卷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58页。

④ 张沛:《中说译注》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7页。

⑤ 张沛:《中说译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⑥ 董诰:《全唐文》卷一三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38页。

⑦ 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卷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43—444页。

⑧⑨⑬⑭ 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一七九,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5593页,第5591—5594页,第5596—5597页,第5597页。

⑩ 魏征:《隋书》卷五七,中华书局1953年版,第1407—1408页。

⑪ 邓小军:《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30页。

⑫ 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一八○,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5601页。

作 者:郭丽,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唐代文学。

编 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科社青年项目(13YJC751012)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隋文帝长安
长安长安
我们长安
水VS火
不以公权泄私愤
豪华的龙舟
“长安号”:一路驰骋
西游新记 2
隋文帝造字
水与火
不图虚名的隋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