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报业变局 《新闻晚报》休刊
2014-03-13高四维张凌云
高四维 张凌云
在上海报业集团成立以后,《新闻晚报》成为旗下第一张休刊的报纸,1月1日,《新闻晚报》正式休刊,它的生命在15周岁这一天戛然而止。
有晚报记者发微博描述自己的感受:“我知道这一天会到来,却从没想到,内心里竟会不舍到这样,像我这样躺下一分钟入睡的家伙,竟一夜辗转反侧,明知道向前看是更理智的状态,却不知道为什么,反反复复辗转在心头的都是这些年的点滴。”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上海关停的报纸期刊近20家,包括《钱经》、《好运Money+》和《万象》等。
缺 陷
报业亟待焕发新生命。
2013年10月28日,上海市委批准成立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整合重组的上海报业集团。上海市委宣传部长徐麟称,上海报业集团“以统筹经营为主要职责,负责制定集团整体发展战略以及国有资产经营、运作。今后集团将负责为三大报社及所属媒体提供相关的后勤服务等保障工作”。
三大报即《解放日报》、《文汇报》和《新民晚报》。此次合并中,三大报被恢复独立法人建制。其中,上海市委承诺向《文汇报》和《解放日报》各自注入每年5000万元的财政补贴。
新媒体观察者、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师魏武挥认为:《新闻晚报》 “它的出身带有先天性的致命缺陷,和《新民晚报》过于同质化”,即使“这一次的合并,并不是市场运行的结果,而是行政指挥的结果”,魏武挥依然觉得停掉是件好事,“我甚至认为早两年停可能更好,没有必要存在两张同样的报纸。以前没有新媒体的时候可以做,但现在先倒的一定是有缺陷的。”
大多数媒体人对于《新闻晚报》的休刊都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惊异,尽管它借由行政力量体现,但同质化竞争和新媒体的挑战被认为是其中最重要的考量。
根据上海新闻出版局2012年的数据,目前上海市共有100种报纸,2012年全市报纸主营业务收入为28.64亿元 ,较2011年的30.96亿元下降了7.51%。全市报纸利润总额为2.97亿元,较2011年的3.21亿元下降了7.6%。发行上,上海报纸发行收入为4.94亿元,较2011年的5.11亿元下降了3.33%。
可 能
这边是《新闻晚报》的关张,那边是《东方早报》高调进军新媒体。
10月9日,“纸媒未死,我们邀你读到地老天荒” 作为新一年的征订广告刊登在《东方早报》的头版。
两个月后,与《新闻晚报》宣布休刊的同一天,《东方早报》发布了名为“中国上海互联网行动正在招募”的封面广告,称要做“一个全新的移动互联网产品”。这个产品的具体形态仍未确定,已有的资料显示,这个新媒体项目将成为一个时政财经新闻的社区,进行互动式的原创深度报道。
除《东方早报》的互联网行动外,上海报业集团的首个尝试是“上海观察”。这是一个官方的互联网资讯类产品,拥有网站、客户端、同名微信和微博等。 “上海观察”的常设栏目有8个,包括政情、经济、舆情、评论、文化、历史、圈子等。
“上海观察”2013年12月10日试运行,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发行,第一年的前期资金达1000万元,也是集团首个付费的新媒体产品,每月10元,一年100元。“上海观察”在试运行期的订阅量已达到13.2万,主要以上海市的党政干部为主。
高渊是“上海观察”的负责人,他清楚记得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举的一个例子,“现在的媒体,特别我们官方媒体,你是坐在屋子的中央,下面有很多听众,后来呢,你还是坐在屋子的中央,但是听众越来越少,听众到隔壁去听,你虽然还坐在这个屋子里,但是听众已经不在这里了。”
与裘新曾表示的“纸媒行业不需要悲观主义者,徒说无益”相似,《新民周刊》特稿部主任胡展奋也并不悲观:“新媒体如朝阳新生,光芒万丈,不可阻挡,这点毫无疑问。但不要说它们以后就会一统天下。这不可能。”
(原载2014年1月1日《 中国青年报 》)
【链 接】
感谢你给了我一份记忆
新闻晚报最后一期谢读者
2013年12月31日,《新闻晚报》今日用整个头版刊登了致读者信:
亲爱的读者,请允许我们向即将走入2014的你道别。从明天开始,《新闻晚报》将休刊。
由衷地感谢你这些年对我们的选择!在逝去的岁月里,我们一起寻找事件的真相,坚守公平公正的社会良知,激辩家事国事天下事。正因有你,我们才有幸融入这个城市的主流脉搏,书写属于你我的时代记忆。
《新闻晚报》 诞生于上海报业改革的大潮中。如你所熟悉的,1999年《新闻报》分晨、午、晚三刊滚动出版,从此上海读者面前多了一张新的晚报。我们满怀理想和激情,要为这座城市做“最有用的新闻,最好看的报纸”。遥想当年,筚路蓝缕,创业维艰;回顾历程,克勤克俭,兢兢业业。在短短14年时间里,《新闻晚报》 成长为一份属于上海的都市型晚报,在同行中赢得了口碑。晚报同仁为之深感欣慰,无悔于献给新闻事业的青春。
然而,时代的脚步并不为过去的峥嵘而停留,在网络、移动终端推动的媒体变革大势下,传统媒体越来越快地进入到重组与整合。上海报业面临前所未有之变局,不改革、无前途,不调整、无发展。既然要改革,必需先行者。今天我们的转型,也许正是一个时代的注脚,也是一个城市和一代人转身群像中的一个剪影。
有人说,一份报纸的结束,就像是跟一位朋友告别。在这个时刻,让我们吟起席慕蓉的那首诗:“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你给了我一份记忆。”我们深深感谢支持过《新闻晚报》的朋友、作者和不离不弃的你。让我们轻轻地拥抱,微笑着说一声再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