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助我前行
2014-03-13李景梅
李景梅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不断地完善自我,努力改进课堂教学,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课改研究;教师;学生;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在结合教学创新行动意见的要求下,我在自己的教学中大胆地进行了尝试和实践,使自己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得到了发展。
一、牢固树立教学新理念
新课程改革,首要任务是更新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行为归根到底是由教育理念决定的。学习语文新课标,关键是要把握其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致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拓展语文课程资源”这是语文新课标中最基本的教学理念。它回答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哪些条件的问题。只有正确把握这些基本理念的内涵,才能明确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因此,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做到《语文课程标准》人手一册,定时学习、讨论,通过学习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理论只有与实践结合起来才有生命力。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行为,这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大胆实践,不断探索,促进理念向行为转化。
二、探索新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要发挥创造性,针对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通行“词语解释”、“逐段讲解”、“归纳中心”等的教学模式。现在,我们必须改变过去语文教学中的繁琐化、复杂化分析和练习的做法,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强调学生自主学习,重视语文熏陶和感染的作用。如对年级的不同、课文体裁和内容的不同,教师可灵活采取读、讲、画、背、唱、演等不同形式,帮助学生体会课文内容、思想、情感,从而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大力提倡“质疑式”、“发现式”、“探究式”、“尝试式”、“合作式”等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突出重点,提高认识,勇于创新
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少年,这种创新精神当然也离不开教师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从职业型向敬业型转变
創新作为教师的一种全新理念的教育实践活动,需要教师必须具备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为人师表、淡泊名利、不计得失、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勤奋耕耘、乐于奉献等优秀品质,绝不能把教师当作谋取生计的职业。
(二)从教书型向育人型转变
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不仅要求教师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而且还要做到耳濡目染、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加强学生能力与过程的训练。从而形成不畏困难、不怕挫折、顽强拼搏、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绝不能片面追求学生成绩,而忽视品德和能力的培养。
(三)从经验型向创新型转变
创新教育质量的提高取决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变。要求教师必须做到整合学科知识结构、更新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课堂互动模式,拓展学生思维、挖掘内在潜力、开发人文资源,注重非智力因素的激发和培养,千万不能墨守成规、循规蹈矩。
四、探索与反思让我慢慢成长
听很多人说:“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写三年反思一定会成为名师。”在刚开始课堂教学改革对我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就因为自己还觉得原先的灌输式、填鸭式比较实用。随着改革的开始,在每堂课中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不使这些问题在以后的课堂中出现,我学会了反思。
每上完一节课后反思自己在课堂设计中的问题,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环节,反思问题的设计,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等等。从反思课堂教学慢慢的发展到开始反思自己的教案备写,反思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作业的设计、对教材教法的研究以及对教具和多媒体的合理充分的使用等等,并且把这些问题都写到自己的教后记中,以便及时地翻阅和提醒自己。就这样自己在课改中不断地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地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地尝试,在尝试中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不断地完善自我,努力改进课堂教学,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生本高效的语文课堂。我坚信,“践行行动意见,助我改革创新”一定会取得成功!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