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与对策
2014-03-13郭伟屈晓兰
郭伟,屈晓兰
(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100875;2.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湖南长沙410205)
西部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与对策
郭伟1,屈晓兰2
(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100875;2.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湖南长沙410205)
采用问卷法,对西部农村的447名小学教师进行调查,探讨他们的职业倦怠问题。研究发现:尽管总体上西部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并不严重,但有少数教师在职业倦怠的一个或多个维度上出现较严重的症状。比较而言,男教师的倦怠程度显著高于女教师;未婚教师显著高于已婚教师;工龄短的教师显著高于工龄长的教师。
职业倦怠;小学教师;西部农村
职业倦怠是一种因工作原因而导致的身心俱疲状态,属于直接与工作相关的一种身心疾病。根据Maslach[1]的观点,本文将教师职业倦怠界定为:在西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长期处于工作应激中产生的一种情绪衰竭、玩世不恭以及成就感低落症状,并直接导致教师的工作、生活陷于困顿甚至无法维持正常的一种职业疾病。其中,情绪衰竭是指教师在情感资源上的过度损耗,感到难以继续投入情感资源;玩世不恭指教师对待自己的服务对象表现出一种冷淡、漠然的负性态度;成就感低落指教师消极地看待自己的工作,对其工作表现感到不满意的倾向。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这对教师自己和学生都有很大的消极影响。
综观文献,国内外学者对职业倦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研究者多从理论上探讨了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2-3],实证研究却较为罕见[4-5],尤其缺乏专门针对西部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本文将以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实证研究。
一、研究过程
(一)调查工具
本文采用李超平、时勘修订的职业倦怠问卷[6]。包括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三个因素,分别有5、4、6个测验题目。采用5点量纲计分,得分越高,表示被调查者职业倦怠的程度也越高。在本研究中,三者的信度分别为:0.88,0.87和0.89,职业倦怠总量表的信度达到0.93。
(二)调查过程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西部农村的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81份,其中有效问卷447份,有效回收率为89.4%。调查时,还获取了被试的性别、婚姻状况、学历、工龄、职称等个人信息。
(三)数据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
本文样本中:男性146人,占32.7%;女性301人,占67.3%。未婚91人,占20.4%;已婚356人,占79.6%。学历:高中或中专216人,占48.3%;大专142人,占31.8%;本科70人,占15.7%;研究生4人,占0.9%;未填写15人,占3.4%。工龄:4年以下的94人,占21.0%;5至9年93人,占20.8%;10至14年94人,占21.0%;15至19年58人,占13.0%;20年以上108人占24.2%。职称:未评87人,占19.5%;小学二级76人,占17.0%;小学一级132人,占29.5%;小学高级146人,占32.7%;未填写6人,占1.3%。
(二)职业倦怠的现状描述
表1是对西部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描述性分析结果。
表1 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状况表
由表1可见,职业倦怠总分的平均数在5点量表中为2.10分,情感衰竭为2.50,玩世不恭为2.07,成就感低落为1.79,以上得分都低于5点量表的中位数3分。这些数据说明,西部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整体而言并不严重。
本文根据有关建议,以大于或等于4分作为出现较严重倦怠的筛选标准。情绪衰竭维度出现较严重倦怠的有34人,占7.6%;玩世不恭维度出现较严重倦怠的有20人,占4.5%;成就感低落维度出现较严重倦怠的有6人,占1.3%。同时在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出现较严重倦怠的有11人,占2.5%;同时在情绪衰竭和成就感低落出现较严重倦怠的有1人,占0.2%;同时在成就感低落和玩世不恭出现较严重倦怠的有1人,占0.2%。同时在三个维度上出现较严重倦怠的有1人,占0.2%。职业倦怠总分在4分和4分以上的有2人,占0.4%。由此可见,西部农村教师的职业倦怠总体上并不严重,但仍有极少数教师在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上分别出现较严重的症状。在研究样本中,有2位教师在职业倦怠总体上出现较严重的症状,其中有1位教师同时在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上都出现较严重的症状。
(二)不同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检验
表2 教师职业倦怠的性别差异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西部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具有显著的差异。具体地说,职业倦怠总分及其三个子维度,男性教师的平均数都高于女性教师。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男教师与女教师在职业倦怠、玩世不恭与成就感低落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情绪衰竭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也就是说,男性教师的职业倦怠、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都显著高于女性教师,但两类教师在情绪衰竭方面的差异不显著。
表3 教师职业倦怠的婚姻状况差异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在婚姻状况方面,未婚教师职业倦怠总分及其三个子维度的平均数都高于已婚教师。差异检验的结果表明,两类教师在这些指标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此外,本文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检验(多重比较)方法,比较了工龄和学历不同的西部农村教师职业倦怠是否存在差异。所得结果如下:
对不同工龄的西部农村教师,职业倦怠总分、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的差异显著(p值均小于0.05或0.01),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事后检验的结果显示,在职业倦怠总分上,工龄4年以下组的教师显著高于10至14年组、15至19年组及20年以上组,工龄5至9年组显著高于20年以上组。在玩世不恭方面,工龄4年以下组及5至9年组的教师都显著高于10至14年组、15至19年组及20年以上组。在成就感低落方面,工龄4年以下组的教师显著高于5至9年组、10至14年组、15至19年组及20年以上组。
对不同学历的西部农村教师,在职业倦怠总分、情绪衰竭和成就感低落方面的差异都不显著,但玩世不恭的差异显著(F=3.07,p<0.05)。事后检验的结果显示,高中或中专学历的职业倦怠总分和玩世不恭都高于专科学历,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与对策
(一)重视西部农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以往研究发现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普遍较为严重[7-8],而本调查研究发现,西部农村小学教师样本的职业倦怠总体水平很低。在5点量表中,职业倦怠的平均得分为2.10分,其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三个方面的平均得分也都低于中位数3分。这可能与西部农村教师工作本身的特征有关。西部农村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比较单一、常规,变化不大,不需要太多创新,相对来说劳动强度不高,工作压力较小;而其他地方农村小学教师工作量相对更大,任务较为繁重,压力大。其次,农村教师的工作时间长,工作任务多,由于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除了学生的学习,还要考虑学生的其他如交通安全、用餐等问题。此外,教育改革对学校、教师提出新要求,教师要适应这些要求,须投入相当部分时间和精力来提升专业水平,以适应这些要求。
根据Maslach等人的观点[1],职业倦怠是职业因素、组织因素、工作特征和个体因素等四个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西部农村教师部分岗位,如班主任岗位工作压力较大、工作任务繁重,A型人格的教师如果处在这类工作岗位,往往容易引发职业倦怠。因此,在分配任务时,需要注意教师和岗位的合理匹配,此外,从职业类型看,教师的工作属于情绪型劳动,管理者需要特别注意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
(二)关注教师职业倦怠的性别差异
以往研究发现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不存在性别差异[7]。而本文发现,西部农村教师在职业倦怠问题上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具体表现为,除了情绪衰竭,男教师在职业倦怠总分及子维度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女教师。其可能的原因是:首先,西部农村教师工作由于相对较为单调、缺乏创新性,因而其工作岗位在传统观念中被认为是偏女性化的职业(本研究中,男教师不到样本的1/3)。在一个女性占主导的行业中,男性通常难以产生职业自豪感,相反,往往容易出现成就感低落。而且,西部农村教师在业务方面的提升空间相对较小,教师的职业发展前景不够明朗,而社会和家庭通常会赋予男性更高的抱负和要求,这种矛盾冲突也是造成男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此外,男教师往往缺乏女教师那种耐心、细心和细腻,在小学教学工作环境中比女教师通常更容易出现玩世不恭现象。
因此,相关部门需要特别关注农村男性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认可男教师的努力,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教师工作的重要意义,激发他们的工作兴趣和工作热情,预防男性教师的职业倦怠。
(三)重视教师职业倦怠的年资差异
本研究发现,西部农村教师职业倦怠存在显著的年资差异。具体表现为,在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及职业倦怠总分上,工龄较短的教师得分都显著高于工龄较长的教师;情绪衰竭方面,这种年资差异则不显著。而以往研究发现,工龄在6-15年的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最高;工龄在5年以下的教师的情感衰竭程度比6-15年和16年以上工龄的教师要低很多[7-8]。本研究的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相左,可能的原因是:刚参加工作的西部农村教师,正处在职业探索阶段,他们充满活力、敢想敢做、希望在工作中发挥才智,展示能力。然而,小学日常教学工作多是一种比较简单、机械、刻板而烦琐的程式化工作,教师自由发挥的空间比较小,工作结果一般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因此在工作中出现消极厌烦情绪,怀疑自己的工作意义,对服务对象表现出一种冷漠淡然、过度疏远等负性态度,他们可能对工作产生消极认识,缺乏工作满意度,个人成就感降低。而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教师逐渐熟悉教育教学工作,也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应对压力的方式,因而成就感上升,降低了情感衰竭程度和玩世不恭程度。所以,管理者应帮助教师理解其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客观认识可能引起职业倦怠的原因,也可以通过工龄长的教师分享他们遇到的职业倦怠问题以及缓解的策略。
(四)注意教师职业倦怠的婚姻状况差异
从本文结果看,未婚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比已婚教师更为严重,其可能的原因是,西部未婚农村教师对自己工作的期望比较高,对事业成功的渴望也更为强烈。而日常教学工作是一些相对简单、机械而烦琐的工作,觉得自己在工作中得不到提高和进步、找不到未来定位,缺乏成就感,不仅容易产生厌烦情绪,而且会对自己产生负性评价,从而出现职业倦怠。已婚教师习惯并适应了自己的工作,还能从配偶得到情感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因而降低了职业倦怠。因此,管理者应加强学校与教师家庭的联系,以获得朋友、家庭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根据曾垂凯等人的研究结果[9],职业倦怠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发生发展有一个从情绪衰竭到玩世不恭再到成就感低落的渐进过程。从本文的研究结果,西部农村小学教师出现情绪衰竭的教师最多,达到34人,出现玩世不恭的次之,有20人,出现成就感低落的教师相对最少,只有6人,此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曾垂凯等人的研究发现。
管理者应该根据职业倦怠形成的规律,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加强学校和教师家庭的联系,为教师提供在职进修的机会,使其不断发展、成熟,并且赋予教师更多参与决策的机会,认可教师的努力。于教师个人,要正确认识职业倦怠,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调节情绪不良反应,重塑职业情感和人格,以降低不必要的情感资源消耗,有效预防情绪衰竭的出现。
[1]Maslach C.,Schaufeli W.B.,Leiter M.P.Job burnout[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1,52(1):397-422[2]杨秀玉.西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 2005(11):67-71.
[3]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3(1):62-64.
[4]赵玉芳.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80-84.
[5]张传学,李皓瑜.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6):67-68.
[6]李超平,时勘.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对工作倦怠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3(5):677-684.
[7]李桂丽.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2.
[8]吴晓清.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9]曾垂凯,时勘.工作倦怠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J].人类工效学,2010(2):26-29.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Job Burnout in China’s Western Rural Area
GUO Wei1,QU Xiao-lan2
(1.Faculty of Education,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 2.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Science,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205)
To explore the job burnout problems of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447 subjects from 4 provinces in the western rural area of China were surveyed by job burnout scale.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teachers’job burnout in general degree is not serious,but in three dimensions of job burnout,a few teachers in one or more dimensions display serious signs and symptoms.In comparison,the male teachers’burnout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 teachers;unmarried teachers,burnout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married teachers;shorter working years teachers,burnout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longer working years teachers.
job burnout;primary school teachers;western rural areas
G625.1
:A
:1674-831X(2014)04-0018-03
[责任编辑:刘济远]
2014-02-08
湖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改革项目(批准号:2013-536)
郭伟(1989-),男,江西赣州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学校改进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屈晓兰(1971-),女,湖南衡阳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心理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