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2014-03-13夏异
○夏异
(昆明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14)
一、云南省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1、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体系初步建立
村镇银行根据相关规定设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三会一层”的法人治理结构,初步设有营业部、综合部、稽核监察部、信贷部等内设部门,明确规定了各部门、各负责人的岗位职责,并在银行内部制定了具有各地特色的内部人员管理规章制度。
2、存贷款规模增长快速,机构实力逐渐增强
截至2013年三季度,云南所有村镇银行的各项贷款总额为69.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了70.26%;各项存款总额为93.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了40.75%,涉农贷款余额为22.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了-18.27%。以玉溪区兴和村镇银行为例,截至2013年3季度末,该行已经连续5年实现盈利,总资产突破10亿元,存款余额为8.4亿元,贷款余额为6.4亿元,利润总额已经达到了2101万元。随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其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各项经营监管指标保持良好,拨备计提充足,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和社会效应。
(1)资产质量保持较好水平,盈利能力逐步提升。据云南银监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三季度,云南所有村镇银行的净利润为4973.04万元,比上年末增长95.73%。其中近60%的村镇银行都实现了盈利,并且盈利水平较上年大幅增长。根据调查显示,云南省村镇银行自设立以来未发生不良贷款,资产增长保持较好水平。
表1 2011年6月末云南省村镇银行、农信社及其他金融机构涉农贷款
(2)贷款期限以短期为主,平均利率低于同期信用社水平。截止到2011年6月末,全省村镇银行贷款余额7.7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亿元,占全部贷款的72.91%,中长期贷款余额2.01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5.8%。总体而言,村镇银行各期贷款利率低于农信社平均利率水平。
(3)大部分贷款投向农村,涉农贷款占比小于农信社。截至2011年6月末,全省村镇银行涉农贷款余额5.05亿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1.77亿元,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余额1.99亿元,农村贷款合计占涉农贷款74.36%。村镇银行涉农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为64.87%,比农信社低18.65个百分点。
二、云南省村镇银行发展的经营环境分析
1、文化环境分析
由于受到西部地区经济环境的制约,农户的思想普遍保守,贷款意识薄弱。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多数农户表示不愿以贷款来扩大经营,怕贷款后给自身带来压力,同时高额的利息也是农户不愿贷款的又一原因。而对于少数有意愿贷款的农户或企业,村镇银行由于本身发放贷款规模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其资金贷款需求,致使贷款意向最终无法达成。同时,由于民间信贷活跃,贷款手续较简便,对村镇银行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综上所述,村镇银行应当立足当地,做好服务和自身宣传,不断建立庞大的客户群,以增强自身资金的实力,在面对有发展潜力的农户和企业应当给予优惠如减低贷款利率,来支持它们的发展,使其产生模范、宣传效益,以此扩大贷款的投资方向和需求。
2、信用环境分析
云南省是我国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存在着经济配套设施不健全、信用环境差、贷款风险普遍比较高等问题。由于文化知识水平较低,大多数农户没有将欠债不还上升到法律层面,这就造成了大多数农户有逃避债务的想法,信用意识淡薄。目前村镇银行还没有较为成熟的个人征信等信用系统,也未与各行政司法机构实行联网信息共享,只能通过当地农户对贷款人进行情况分析,这既加大了工作量,又收效甚微,贷款风险必然增大。村镇银行可效仿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担保抵押贷款,以便在面临债务人逃避债务等风险时尽可能地减少银行的损失。但由于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的不完善,农户可用来抵押的物品较少,而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农村地区的房屋土地不能作为抵押物,因此限制了村镇银行的发展。
3、金融支付环境分析
云南省村镇银行还属于起步阶段,这使得各个村镇银行金融支付环境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一是结算渠道不够通畅。目前云南省的村镇银行经营的主要业务仍以传统的方式为主,现金、同城结算占据主导地位,部分村镇银行网点不能办理银行卡,不能汇兑,不能开展基金业务,不能办理房贷,支付结算渠道单一,直接影响了自身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经济基础配套设施不到位。村镇银行和各金融、行政、司法等机构联系不够紧密,致使自身发展缓慢,不仅失去了很多拓宽市场的良机,也影响了自身的形象。
4、外部政策环境分析
(1)村镇银行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银行盈利的本质致使大多数银行把发展目标都放在了城市,城乡金融资源配置极不合理。农户和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急需的是贷款手续简便、能重复多次贷款的中小型银行。村镇银行的出现刚好解决了农村地区最急迫的资金问题,在满足农户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也满足了自身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金融监管条件放宽。我国政府为了支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于2006年底正式发布了调整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的相关文件,决定在多个省市进行试点。随后,银监会又发布了关于村镇银行的6个行政许可实施细则文件。
(3)银监会出台优惠政策。由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缺失,我国政府为了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这一政策出台后,银监会按照中央要求,通过对试点地区的调查研究和对国际上一些国家经验的学习,发布了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相关意见。出台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此之后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三、云南省村镇银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村镇银行自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村镇银行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吸收储蓄存款难度大的问题,这是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一个主要难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农村金融资源有限。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发展水平较落后,农民收入不高,经济总量较小,金融资源有限,村镇银行的发展主要立足在农村地区,这就限制了村镇银行储蓄存款的增长。
(2)市场竞争力不足。村镇银行成立的时间较短,在经营管理方面还不成熟,并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与农信社等从事多年农村信贷业务的银行机构相比,村镇银行明显缺乏经验,与其争夺客户明显困难。
(3)缺乏社会认同感。村镇银行由于成立的时间较短,在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认知度较低,从而导致到村镇银行参加储蓄的客户较少。
2、信贷支农资金实力薄弱
在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比较迅速的环境下,特别是在县以下地区,原先存在的金融机构已经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村镇银行成立时正面临着贷款需求旺盛的问题。而村镇银行由于资金实力不足,在信贷支农方面受到一定的制约。
(1)存款少。2010年6月、2010年12月、2011年6月末村镇银行存贷比例分别为50.73%、52.57%、68.91%。逐步上升的存贷款比例一方面说明存款使用效率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村镇银行的剩余资金逐步减少。例如,2008年开业的一家村镇银行存贷比例目前已达86.86%。由于村镇银行吸储难度大,在资金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只能向当地金融机构拆借资金,但这又势必增加村镇银行的资金成本。
(2)资产规模小。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对单一集团企业客户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0%。由于村镇银行资产规模小,贷款规模难以满足一些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
3、贷款脱农化趋势明显
村镇银行成立的本质是服务农村金融事业,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村镇银行为了保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然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贷款对象上就会进行有选择性的贷款。这就造成了涉农贷款的比重在不断下降。横向看,村镇银行涉农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以及投向农村的涉农贷款比重均低于农信社。纵向看,村镇银行涉农贷款占比在下降,投向于城市企业的涉农贷款在逐步增加,违背了村镇银行成立的初衷。
4、高风险,低利润
由于村镇银行不是扶贫机构,其自身的存在与发展以盈利为先决条件。目前村镇银行的利润收入主要来源于信贷业务的利息收入,其他金融业务开展的较少,且贷款的期限主要为短期,利率低于农信社,所以获得的利润收入自然较少。另一方面,村镇银行的规模普遍较小,但在其经营发展中一些固定成本、费用的开支必不可少,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村镇银行的成本费用就相对较高。
农业本来就是我国一个高风险低利率的行业,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也较多,在此环境下,村镇银行的信贷资金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村镇银行是以低利率这一优势进入农村金融机构并与之相竞争的,这也是村镇银行以政策性金融为主要选择的结果。但这一特点引发的问题也在制约着村镇银行的发展,并成为村镇银行战略选择的一项重大难题。如果村镇银行选择实行较高的利率,则由于市场竞争力不足,会面临较大的困难,也违背了村镇银行支农功能的初衷。但是较低的利率导致村镇银行发展缓慢,给经营者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综上所述,云南省村镇银行的发展还必须不断地在实践中完善。
四、对云南省村镇银行发展的建议和趋势分析
1、对云南省村镇银行发展的建议
(1)村镇银行的设立应遵循“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原则。从现有的村镇银行来看,村镇银行都是设立在经济较为落后,发展较为缓慢的农村地区。云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地区差异较大,加之政府对村镇银行的设立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要求各地区应该根据自己经济发展的特点,考虑多方面因素,在适应村镇银行发展的地区设立村镇银行,然后稳步推进,把村镇银行这一金融机构逐渐扩展开来。
在云南省经济比较富裕的地区,对资金的需求量也较大,对这些地区可考虑设立业务办理多样化的村镇银行,并相应提高注册资本,以发展较大规模的村镇银行。村镇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竞争力明显薄弱,虽然灵活性较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其规模越小越好,在条件允许的地区设立较大规模的村镇银行可以抵御各类风险,而且还能为以后村镇银行发展分支机构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云南省在发展农村金融的同时要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依据“因地制宜,稳步发展”的市场原则,建立大、中型化的村镇银行。
(2)明确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从目前的农村金融市场占有率来看,农信社占了主导地位,农行、农发行占有率仅次于农信社。2011年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4248.48亿元,其中农信社、农行、农发行的涉农贷款分别占33%、25%、12.07%,村镇银行仅占0.15%;农村贷款余额3311.28亿元,其中农信社、农行、农发行的农村贷款分别占43.99%、25.16%、4.65%,村镇银行仅占0.16%。村镇银行要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立足并发展下去,就必须依托农村经济,明确市场定位。一是创建具有当地特色的农村产业经济。从全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经验来看,发展较好的村镇银行都是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或者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产业经济。对于物质资源丰富的云南来说,这无疑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如三七、花卉、野生菌等,这些都是云南村镇银行发展的优势资源。二是明确市场定位。细分客户群,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制定不同的经营战略,来吸引较多的目标客户。把国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的地区作为村镇银行的主要目标市场,把农户和中小企业作为主要客户来源,提供简单快捷的小额贷款及其他金融服务。同时,利用低利率的优势吸引客户。
(3)完善村镇银行的法律规章体系。目前关于村镇银行业的法律规章较少,在鼓励和引导村镇银行的发展过程中显得尤为不足。村镇银行作为一个新生金融机构,其存在和发展必然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必然会制约村镇银行的发展,并对农村金融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这就要求不断完善村镇银行的法律体系,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推出新的法律规范,以保障村镇银行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把村镇银行在法律地位上与其他商业银行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保证村镇银行的合法性地位;在存款准备金、支付清算、金融统计、个人征信等方面加强管理与监督;完善村镇银行金融体系的构建,维护农村金融的稳步发展。
(4)加强对村镇银行的政府扶持力度。村镇银行的设立是对农村金融不足的有益补充,但作为新生事物,村镇银行的发展机制还不成熟,理应得到政府多方面的扶持。一是财政支持。吸储困难是云南省村镇银行面临的一大难题。如果政府能够加大对村镇银行的财政支持,就能够扩大村镇银行的资金实力,这将会大大提高村镇银行的市场竞争力。二是支农再贷款。近几年农村地区快速发展,对资金需求的程度明显增大,村镇银行的贷款能力及抗风险能力受到极大的挑战。支农再贷款有利于缓解村镇银行资金实力不足的问题。三是减免税费。村镇银行开展业务的资金成本较高,适当的税费减免,有利于提高村镇银行的获利能力,减小经营者的压力。
(5)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村镇银行是新生金融机构,无法独自负担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在经营发展好自身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其他金融机构的力量,促使他们利用自身的优势,服务于发展农村金融,更好地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扶持力度,提高村镇银行资金的利用效率,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在不同的地区积极开展适合各地区的金融服务类型,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有效推进农村金融的健康、稳定发展。
2、对云南省村镇银行发展的趋势分析
村镇银行在政策的扶持下和市场利益的推动下,其发展势头如雨后春笋,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村镇银行的发展就一定能够帮助云南省广大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毕竟这是有雄厚实力的农业银行和农信社都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更何况是资金薄弱、规模较小的新生村镇银行。对待这个问题我们也不能太消极,虽然村镇银行在发展农村经济的任务中所承担的责任只是杯水车薪,但是它却在云南省最贫困、最需要资金的地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农村金融市场需求巨大和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村镇银行作为一个新生的农村金融机构,势必会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综上所述,云南省村镇银行的发展不仅要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也要依赖于村镇银行自身的管理与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出一条适合云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成为云南省广大的农村金融市场中一支不可替代的中坚力量。
(注: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城乡统筹下的云南省金融支农问题研究”(2011Y244)的阶段性成果。)
[1]燕小月:关于云南省村镇银行产权模式选择的研究[J].市场论坛,2011(3).
[2]陈银:云南省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探析[J].时代金融,2010(10).
[3]袁天昂:当前大力发展云南省村镇银行的必要性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J].时代金融,2012(5).
[4]赵冬青、王树贤: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