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过程和口译产品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基于1958~2012年中国核心期刊论文、中外相关口译博士论文及Interpreting杂志2009~2013年所刊论文
2014-03-13徐志红
○徐志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 广州 510420)
Pochhacker(2003)在 其 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中将研究主题主要分为口译过程研究、口译产品和译员表现研究、口译实践与职业研究以及口译教学研究。本报告从1958年到2012年中国核心期刊上关于口译的506篇论文、中外口译博士论文43篇以及Interpreting杂志上2009~2013年所刊论文73篇共622篇论文中挑出了以口译过程和口译产品为主题的口译研究论文作为分析对象,力图分析这两种主题的论文在口译研究中的比重,以及每个主题中各次主题的研究分布情况。
Pochhacker将口译过程主题又分为双语能力、同传中听辨理解与口译输出的同步性、理解、记忆、口译输出、口译输入变量和口译策略7个次主题,口译产品研究主题分为输出语篇、源语和目标语的对应、交际效果、译员角色及口译质量5个次主题。
因为本报告侧重于分析中文和英语之间的口译过程和口译产品的具体研究,所以关乎书评、笔译、简单的口译体验的反思、口译教学,口译职业历史,非英语的口译、对理论和研究方法本身的研究、特定词和数字的口译等主题的论文不在分析之列。另外,笔者将口译方向性定为口译输入变量的一种。
经过对论文题目和摘要进行筛选,笔者在622篇论文中发现研究口译过程的有101篇,研究口译产品及译员表现的有58篇。
笔者分析了两种主题的论文数量分别在1958~2007年核心期刊的口译论文,2008~2012年核心期刊的口译论文,中英博士关于口译的论文以及2009~2013年Interpreting杂志里的口译论文中分别所占的比重。
图a 1958~2007年核心期刊中两种主题比重
图b 2008~2012年核心期刊中两种主题比重
图c 中英博士论文中两种主题比重
图d 2009~2013年Inter preting中两种主题比重
笔者进一步统计了分析两种主题的论文中,各自的次主题的分布情况
图e 口译过程研究论文中各次主题论文数量分布
图f 口译产品研究论文中各次主题论文数量分布
经过对以上图的分析,笔者发现,在中国过去50多年的核心期刊口译论文中,口译过程和口译产品研究均占比不大,两种主题的研究论文比重分别都不足20%。但是2008年之后,两种主题的研究论文数量比重明显增大。值得注意的是,两种主题中口译过程研究一直都多于口译产品研究。在中国核心期刊中笔者观察到,口译教学研究占有压倒性的优势。
但是在博士论文中情况则大有不同,过程研究和产品研究成为主流,两者的比重和超过了一半,不过相同的是过程研究仍比产品研究更引起博士生的注意。
在国际期刊Interpreting中,虽然两者主题的研究仍然不占大的比重,但这是因为该杂志中不乏书刊评介的论文,若除去书刊评介,两者主题的研究大约占一半。但与国内期刊不同的是,在该杂志中,产品研究的论文数量大于过程研究的论文数量。
笔者也仔细分析了两种主题研究中各自此主题研究的分布情况。从图e中可以看出,口译过程研究以口译记忆研究居多,共31篇,其中12篇是讨论口译笔记,13篇是讨论口译与工作记忆,工作记忆研究在中国几乎是被学者张威“包揽”,其次口译策略研究和口译理解研究也是研究的热点,其中策略研究主要涉及译员自我修正、语序调整、预测、压缩等策略。此外,口译输出、同步性、口译输入变量和双语能力研究较少,数量依次递减。口译输入变量研究包括语音变量、源于信息密度,极端源语条件、源语内容难度和方向性各一篇。口译输出研究主要涉及产出流利性、停顿和演讲能力。同步性研究包括同传等待和断点各3篇。
口译产品研究方面,中国的核心期刊和博士论文中以口译质量研究和译员角色研究为主。源语与译语的对应近年来特别是在国外期刊中越来越引起学者兴趣,论文数量不断攀升,研究角度多样,涉及散漫规范,听众的双语能力对译语影响、人称代词的便宜,句法操作规范,衔接的转换,书面性和口语性偏移,译语中的附加语,显化,勿译和语体,其中规范和偏移是对应研究中的热点。输出语篇研究和交际效果研究相对较少,输出语篇研究主要涉及语篇连贯性、顺句推动、语篇语用性、语篇风格和语篇语义研究。
以上是笔者基于1958~2012年中国核心期刊论文、中外相关口译博士论文及Interpreting杂志2009~2013所刊论文中所有口译过程和口译产品研究论文的概览报告,未来的研究者还可以在研究方法上对两种主题的研究论文进行分析。
[1]Pochhacker,F.2003.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M].London:Routledge Taylor&Francis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