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唐风园林之传统与现代文化元素的运用与研究
2014-03-1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55)
随着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对历史文化名城及古典园林建筑保护日趋重视,在保护范围和力度上不断扩展与深化。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古代建筑与遗址的同时,恢复重建了一系列古典唐风园林。
唐风园林不同于唐代园林,唐代园林即中国唐代古典园林,在中国园林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历史的湮没与岁月的消逝,历史中的唐代园林几乎不复存在。如今,我们只能通过浩瀚的历史文献、遗留下来的园林遗迹,来追寻历史中的唐代园林文化。而唐风园林的概念是指在保持唐代园林风格的前提下,在不断继承和创新中演变发展的现代园林设计风格,即兼蓄唐代园林和现代空间的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氛的现代园林作品[1]。 唐风园林并不是唐代园林的复制品,它是具有古都西安城市文化的新唐风作品。张锦秋院士将西安在20世纪80年代建设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和三唐工程(唐华宾馆、唐歌舞餐厅、唐代艺术博物馆)称为“新唐风”作品,这些工程将质朴洒脱的唐风造型与现代功能结构融为一体,是建筑师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西安于 2000年以来相继建成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等一系列唐风园林。
本文以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等一系列唐风园林为代表,探究西安唐风园林中,造园手法在传统文化元素运用的基础之上融入了现代艺术文化元素和西安本土的民俗文化元素,使传统与现代文化元素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一、 传统文化元素的再现与重构
1.筑山、叠石、理水
筑山、叠石、理水是园林中最传统的造园要素,也是唐代园林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2],山水是古典园林中最基本的物质建构,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思想。从山水的隐逸文化“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到山水的比德思想“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使得园林中的山水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
山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骨架和灵魂。在西安唐风园林中,筑山、叠石、理水成为园林的造园要素和传统元素。以大唐芙蓉园为例,筑山因地制宜,多为土山;叠石则有分散置石,或叠石为假山,或是与水景相结合,具有“古、拙、雅”的氛围与意境。
理水则是园林的点睛之笔,在大唐芙蓉园和曲江池遗址公园这些大型的园林中采用集中理水的手法,水面浩淼,一望无际;而小型的园林,如大慈恩寺遗址公园则是根据园中地势的起伏来巧妙安排水体,水体有曲有折,有隐有显,充分体现出“山不在高,贵有层次。水不在深,妙于曲折”[2]的造园思想和手法。园子大小不同,理水手法自然有别,园景各异,别具风格。
唐风园林中筑山、叠石、理水的体现,使得传统文化元素随着山水再现并重构于园林之中。
2.唐风园林中的仿古建筑
在西安恢复重建的唐代园林中,仿古建筑大多为唐风建筑。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对唐代建筑作过精辟细致的描述:“唐代屋宇,无论其为宫殿,寺观或住宅,其平面布置,均大致相同,故长安城中佛寺道观等,由私人“舍宅”建立者,不可胜数。今唐代建筑之存在者,仅少数殿宇浮图,无全部院庭存在者,故其平面布置,仅得自敦煌壁画考之。”
“唐代殿堂,承汉魏六朝以来传统,已形成中国建筑最主要类型之一。其阶基,殿身,屋顶三部至今日仍为中国建筑之首身足。其结构以木柱构架,至今一仍其制。殿堂本身内部,少分为各种不同功用屋室之划分,一殿只作一用。即有划分,亦只依柱间间隔,无依功用,有组织,如后世所谓平面布置也”[3]。
建筑大师刘敦祯先生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中也对隋、唐,五代时期的宫殿、住宅、寺、塔、石窟以及建筑材料、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他认为,唐代“建筑风格的特点是规模宏大,气魄雄浑,格调高迈,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4]。 以大唐芙蓉园为例,园中的建筑是唐风建筑的典范,主题格调为简约、淡雅的艺术风格。
唐风建筑有气势雄浑的紫云楼,它是园内的标志性建筑,楼高 39米,共四层,建筑金碧重彩、富丽堂皇。设计者张锦秋院士为紫云楼增加了一座高 12米的与唐代城墙同高的台座,来突出皇家建筑的气势;主体建筑采用重檐庑殿的形式,每层环以空廊。同时张锦秋院士借鉴了敦煌壁画中的楼宇形式,给紫云楼的周边设计了四座精巧的阙亭,并用拱桥相接,使雄浑高大的紫云楼增加了几分精巧与雅致(图1)。此外,紫云楼南面还用廊、亭、轩围合而成一个中庭广场,中庭广场的地面上刻画出唐代长安城108坊的地形图,来展示唐代长安城的规模和唐代芙蓉园、曲江池的地理位置。
秀丽的望春阁则与雄伟的紫云楼形成对景,“望春阁采用体态轻盈的六角形楼阁,求其竖高而又不重复大雁塔的‘塔形’,力求以望春阁之秀丽与紫云楼之壮美,形成刚柔相济的态势”[5],望春阁高36米,平面采用六角形的造型,楼阁共三层,四周开窗,每层设有周围廊,屋顶为重檐攒尖形式。从建筑设计手法来看,轻盈秀美的望春阁以其独特的六角形楼阁为建筑风格,在全国唐风建筑中独领风骚,别具一格(图2)。
芙蓉园中还有亭、廊、馆、舫、桥等唐风园林建筑,除了高大的唐风建筑群外,还有围合而成,错落有致的小院落,院落里有仿唐的建筑群,有小庭院和园林景观,其中的代表作就是陆羽茶社和杏园。以陆羽茶社为例,有亭、廊、轩、馆、屋等小巧别致的唐风建筑群,这些仿唐建筑共同围合成一个庭院,里面曲水环绕,园中植有修竹、置有云石、铺以白沙石,借鉴并体现了枯山水的设计手法,使得唐风建筑群与整体景观环境相得益彰(图3)。
大唐芙蓉园的东南角是唐代的集市,低矮错落的小商铺,仿唐的戏楼、财神庙等小型建筑群来体现唐代街市热闹的场景和唐代的民间市井文化,这些小型的仿唐建筑群尺度宜人,具有亲和力。
图1 大唐芙蓉园紫云楼
图2 大唐芙蓉园望春阁远景
图3 大唐芙蓉园陆羽茶社
3.唐风园林中的古代与仿古雕塑小品
在西安唐风园林中,设计者在园林里散置一些古代遗留的雕塑或仿古的雕塑小品,来表现历史的沧桑与厚重,增加园林的历史文化归属感。
以大唐芙蓉园为例,就有许多形态丰富的古代雕塑和仿古雕塑小品。设计者将流传于民间的历史实物引入园内作展示,例如:拴马桩、石马石羊、石碑头、石碑刻等历史实物。其中,唐代的石基座、石立羊,宋代的石碑头,这些古代雕塑小品散置在园中,不仅增加园林的趣味性,也体现出历史文化的传承。
大唐芙蓉园有许多放大的仿古文物雕塑小品,例如在茶文化区选用一批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具仿真模型来放大制作雕塑小品,雕塑材质为铸铜,并采用鎏金、鎏银的工艺。这些放大了的仿古茶具雕塑做工考究,不仅是佛教茶器的代表,也反映出唐代宫廷茶器的风貌,散置在园中,起到点缀和丰富园林景观的作用。
仕女馆前的月光镜台、八人铜镜很有创意。月光镜台一面是刻有雕花、制作精良的放大仿古铜镜雕塑,一旁则是比例大小一样的水池,寓意水做的镜子,每逢夜晚倒影出月亮与亭台楼阁,所以称之为月光镜台。八人铜镜是八个铜质的唐代女性浮雕,围合而成,富有变化与趣味。
在芙蓉园中曲江胡店旁还有石刻的骆驼、胡人等雕塑。这些石雕运用天然岩石的外形而略作加工,将圆雕、浮雕和线刻的手法综合利用,很好地抓住对象的神貌特征进行表现。石雕采用循石造型的方法,体现出寓巧于拙,寓精于朴的写意特征。
二、唐风园林中现代文化艺术元素的融入
1.园林中的现代雕塑艺术小品
西安的唐风园林有许多现代雕塑艺术小品,既有现代雕塑的特征,同时体现出历史与文化内涵。
其中,大唐芙蓉园的唐诗峡最具代表性,有反映古代人物的雕塑,也有刻画现代人群的雕塑小品,运用古与今的对话方式来表现历史。人物雕塑有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等。也有文学故事中人物,例如“红叶传书”中的宫女雕塑。唐诗峡在入口处设置一对现代母子的雕塑小品,年轻的母亲一身简洁时尚的装扮,坐在石头上,身体微微前倾,微笑的面对着一旁的孩子;一旁的小女孩坐在母亲一侧的小石头上,微扬着脑袋,一边若有所思地望着深处的唐诗峡,一边听着母亲轻吟唐诗。这组雕塑小品是唐诗峡的一个序幕与前奏,让游人从现代场景去感受唐代的诗歌与历史文化。走在这刻满唐诗的土红色峡谷之中,看着摩崖上的唐诗与众多的唐代人物雕塑,仿佛徜徉在唐代辉煌灿烂的文化之中。
芙蓉园里最具写实主义的雕塑小品是儿童文化区的唐代儿童雕像。这组雕塑以儿童真实身高为标准,尺度宜人,反映出唐代少年儿童的生活场景,例如:骑竹马、呆若木鸡、垂钓、对弈、吹笛、习字、悬臂立腕、元白梦游曲江等雕塑,栩栩如生,真实的再现出唐代儿童积极向上、活泼可爱的艺术形象。
仕女馆前,芙蓉湖畔的丽人行雕塑,则是根据唐代诗人杜甫的《丽人行》中诗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而创作的。丽人行群雕刻画唐代不同阶层的仕女形象,选用汉白玉材质,21个人物自由的设置在水边草坪、花丛、林间,分为“欣喜踏青图”、“骑马游春图”、“轻歌曼舞图”、“湔衣戏水图”四部分。人物组合错落有致,疏密间隔有序,形态表情各异,表现出唐代妇女美好、自信、从容、开放的景象。
大唐芙蓉园还有表现佛教文化的现代雕塑小品,雕塑设计者把佛教文化用佛的手型来表现,称之为手印,这些手印雕塑错落有致的摆放在园中东南部的山峦区,其生动的造型借用象征的表现手法,利用地形的高低起伏,诠释了宗教文化的真谛,神秘中带有现代文化和现代艺术的气息。
芙蓉园中还有古琴的现代雕塑,用现代写意的手法来表现四米多高的竖琴形象,用以象征唐代的古乐器,展现出长安的古乐文化。
大唐芙蓉园里众多的现代雕塑艺术小品都有着独特的历史文脉,它们是借用现代的艺术手法来再现历史,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的载体。这些现代雕塑小品,使得唐风园林活泼多彩,充满活力和趣味,而且体现出西安本土的园林传统文化与西安唐风园林的特色。
2.融入到唐风园林的现代园林景观小品
西安唐风园林的主要景观为传统的古典景观,其中也不乏有现代园林景观小品,这些融入到古典园林的现代景观小品同样别具特色。
以大唐芙蓉园为例,园中就有独具匠心的现代园林景观小品。例如:紫云楼西侧的山峦上,有表现流水的现代水景景观。水体如同小河流水一般,跌落为两段,用卵石驳岸,水体两侧散置着大小高低各异的几何棱柱体,看似随意摆放,又形态各异,造型精致,具有现代景观的艺术特征。
芙蓉园里长廊一侧的镜像柱也是现代园林景观小品,镜像柱有 11个金属材质的柱子,柱身仿佛镜子一样,能映射出周边风景,镜像柱有序地坐落在长廊一侧的水中,池中有喷泉水雾,将水景与现代环境艺术相结合。陆羽茶社庭院中的水景萦回弯曲,曲水的驳岸设计为凹凸有序的砖石,很有现代表现力,与陆羽茶社的古典韵味相成鲜明对比。
大唐芙蓉园里的山峦区的小径,铺以石砖,一块块参差有致的铺放设计,布局曲折自由,形成山间的游憩小径。这些富有变化和趣味的山林小径,参差错落,具有韵律与节奏的美感。
园内的城市家具不仅具有古典元素,而且带有现代的艺术风格。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园中的休息亭,也可称之为大型的休息椅和休息凳,是为游人提供休息、赏景用的设施。休息亭为木质结构,以外挑的木椽的为檐,一排椽子整齐的排列组合,既有中式的传统味道,又不乏现代简约风格(图4)。休息亭布置在有景可赏或比较安静的地方,如路边的树荫下,湖畔水边等地。休息亭与园中其它城市家具造型美观、构造简单、简洁大方,其色彩和风格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统一(图5)。
图4 大唐芙蓉园内的休息亭
图5 大唐芙蓉园内的休息座椅
图6 大唐芙蓉园内剪纸雕塑
西安是座历史文化古城,在这里古典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文化相互交织融合。同时,西安又有着浓厚的民俗传统文化,例如关中民居、秦腔艺术、地方戏曲、剪纸皮影、泥塑彩绘、方言歌谣等民俗文化。
在西安唐风园林中,设计者巧妙地把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艺术文化与西安本土的民俗文化相互结合,创造出许多新颖的艺术元素与景观。
在大雁塔西面的民俗大观园里,有许多描绘陕西乡土风俗的雕塑艺术小品,以陕西“八大怪”为主题的雕塑小品设置在园内起伏的山林之中,该组雕塑小品尺度较小,生动的再现出陕西的风土人情,例如“房子半边盖、锅盔像锅盖、面条像裤带、老碗像脸盆、辣子一道菜、帕帕头上戴、秦腔吼起来、有凳蹲着座”,这些融入陕西民俗文化的雕塑不仅十分有趣,而且直观地表现出陕西的民俗文化,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
而大雁塔东面的戏曲大观园则是展示陕西的秦腔艺术与地方戏曲文化的开放式园林景观。在园子入口处,立有一排表现秦腔脸谱造型的雕塑,不仅概括了园子的主题,而且起到了点景的艺术效果。园中设有秦腔戏场景的彩绘雕塑,反映秦腔戏的曲目、人物、造型等艺术特点。在戏曲大观园里,还有反映皮影戏的雕塑,以及提线偶的雕塑小品。这些雕塑小品展示出西安秦腔艺术文化和地方戏曲文化特色。
曲江池遗址公园运用陕西民间流传下来的物质文化元素来表现西安的民俗文化。在曲江池沿湖畔的小路边依次摆放众多的拴马桩和石柱础,它们都来自陕西的乡土民间,充分展现出陕西的民俗、乡土与人情,众多的拴马桩形成序列,但是运用的过于密集,希望能够适当运用来点缀园景,效果应该会更好。
在大唐芙蓉园中,设计者把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艺术文化与西安民俗文化相结合,创造出新颖的艺术元素与艺术景观。大唐芙蓉园将濒于失传的“端午节斗百草”、“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高”等唐代民俗节日活动,以及长安古乐、秦腔、眉户、安塞腰鼓、信天游等民间戏曲歌舞和陕北剪纸、户县农民画等本土民间艺术纳入园中作为文化主题设计。例如:以剪纸为主题的雕塑小品就十分新颖有趣,雕塑为红色镂空金属材质,设计为剪纸形式,有“骑毛驴回娘家”、“打腰鼓的娃娃”等一系列反映陕北民俗风情的的剪纸雕塑,运用鲜明的色彩红色坐落在草坪和绿树丛中,起到装饰和衬托园林景观的作用(图6)。
大唐芙蓉园中唐集市的百戏楼与财神庙反映了唐代的民俗文化,热闹的集市、戏台反映出古代长安流传至今的民俗文化和民俗风情。
三、结 语
在西安唐风园林中,传统与现代艺术文化元素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设计者把现代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到传统造园手法之中,使中国古典园林中穿插着现代园林景观小品与现代艺术元素。总之,西安唐风园林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文化相结合,并与西安民俗文化一起有机、和谐地组合,形成独特的园林文化资源。
[1]张国昕.大唐芙蓉园对唐风园林文化设计理念的启示[J].山西建筑,2010,36(14):358,368.
[2]陈从周,张竟无.陈从周讲园林[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179.
[3]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第七版[M].北京:百花出版社,2005:141-142.
[4]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71.
[5]张锦秋.唐韵盛景 曲水丹青:长安芙蓉园规划设计[J].建筑创作,2004(3):3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