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三农”大主题 新闻彰显大担当——从《农民日报》抗旱报道看重大报道生成机制

2014-03-13宁启文白锋哲

中国记者 2014年9期
关键词:农民日报旱情抗旱

□ 文/宁启文 白锋哲

旱灾非小事,反映大主题

农业生产季节性强,受气候影响较明显,且近年来自然灾害的发生已成为常态,《农民日报》对农业生产的灾害总是保持着警惕,也牢固树立了抗灾夺丰收的思想。今年旱情大面积发生后,农民日报社编委会启动应急机制,紧急召开策划会议,在先期采访报道的基础上,明确报道方案,组织地方记者站,并派出骨干记者分头采写,报纸同时在头版和专刊开设专栏,在近一个多月时间里,每天一期持续刊出消息、通讯、专访、评论、图片等等,立体呈现旱情及抗旱全貌,为保障人畜饮水安全和抗旱保秋夺丰收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我国地域广阔,生产条件复杂,旱情每年都会在不同地域不同程度呈现。面对今年的干旱,《农民日报》投入了相对往年更强大的人力、物力、精力全力报道。在这背后,是今年的旱情特点和干旱背后的深层影响。

今年旱情特点非常明显,发生范围较广,十几个省受灾;旱情发生较快,一个月时间,从黄淮、西北部分地区发展到东北部分地区;重旱区域集中,主要是河南、河北、陕西、辽宁等地;旱灾影响较大,发生在粮食生产关键时期,而且主要是粮食主产区。旱情发展影响了人畜饮水的安全,制约了粮食生产发展,凸显了农业基础设施的薄弱,对社会稳定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

分析旱情的特点,仅仅从粮食安全的大局来讲,主题非常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中国人的饭碗里要盛中国粮”“粮食安全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定海神针”等等,要求我国牢牢把握粮食生产的主动权,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粮食这根“定海神针”不能有半点闪失。

崇“农”显特色,立言有担当

今年的干旱报道是《农民日报》策划的一次重大报道,报社在重大报道中形成的机制在旱情刚刚露头时就开始发挥作用。

从整个策划和报道进程节奏看,报道遵循了时度效的原则。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一定要把握好时、度、效。”在当前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这是宣传报道工作的核心和精髓,也是《农民日报》在“三农”新闻宣传中必须把握的三个关键点。

把握好“时”,就是注重时效,抓准时机,先声夺人,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对符合本媒体定位的重大选题迅速介入、及时反应。针对今年的严重旱情,多数媒体除在旱情蔓延加剧时,进行了集中的井喷式报道,然而在旱情早期及部分地区旱情缓解后等时段却未见太多报道。而《农民日报》在旱情刚一露头,7月上中旬就发出预警,提醒各级各地政府部门、农业部门注意高温干旱苗头,做好防灾抗旱准备,比如报道7月20日,农业部紧急部署当前防汛抗旱工作,要求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全力以赴夺取秋粮丰收。在旱情出现区域化情况后,于8月1日在一版开设《强化服务 科学抗旱 夺取秋粮丰收》专栏,及时关注旱情及各地抗旱举措;旱情严重时,立即紧急启动策划预案,组织骨干力量分赴各地一线,发回大量带着泥土气息的抗旱报道,如《河北紧急应对玉米“卡脖旱”》《幸亏人工降雨解了急》《昼夜抢灌“救命水”》等等,并撰写一系列本报评论员文章和微评,如《全力以赴抗旱保苗》《抗旱要充分体现科学二字》等,同时刊登专家的技术指导意见,比如《黄淮海夏玉米抗伏旱保秋粮技术指导意见》;在部分地区旱情缓解后,仍然给予持续关注。

把握好“度”,就是把握好角度、讲求分寸,既不能欠火候,也不能太过。《农民日报》对此次抗旱报道是基于三个层面的认知来选取角度的。首先,《农民日报》是媒体,严重干旱具有新闻性,加上其背后潜在的关乎粮食安全的重大问题,必须关注,刊出了《秋粮受旱面积以每天230万亩的规模扩大 河南启动抗旱III级应急响应》等主产区旱灾消息;其次,《农民日报》是“三农”类媒体,要为农业农村中心工作服务、为农民服务,应具有服务性和指导性,侧重点应放在各地抗旱行动、如何指导科学抗旱、有序抗旱等角度展开报道,刊出《农业部和中国气象局会商旱区天气趋势,本月旱区将迎降雨抓住时机搞好田管》等报道;第三,《农民日报》是党领导下的媒体,应从积极抗旱角度着眼,多刊发各地面对特大旱情,不言放弃、不等不靠、积极应对的感人镜头,为抗旱鼓劲加油、鼓舞士气,营造舆论氛围,刊出了《“小农水”降伏“大旱魔”》《“及时井”送上“救命水”》等报道。有了明确的报道角度和定位,在总共百余篇的报道中,《农民日报》主动设置议题,尽量刊发各地积极抗旱的行动,掌握引导主动权,把握住了舆论引导的内在尺度。

把握好“效”,就是从传播实效出发,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注重宣传艺术。媒体定位和特色不同,报道着眼点自然也不同,关注群体也会不同,报道角度自然会千差万别。同样是旱情报道,证券类媒体关注的是干旱给股市带来的波动,对农业、节水等板块的利好或利空影响;有些经济类媒体则是通过深入一线采访和收集大量数据,来分析预测粮食丰歉;还有少部分都市媒体仅仅从土地龟裂、河道干涸、农民无助等悲观的角度报道,传递了消极负面能量。而这些媒体的旱情报道多以单篇居多,零星刊发,不成系列。《农民日报》把握住时和度,通盘考虑新闻规律、传播规律和宣传规律,严格区分了农业干旱、水文干旱、气象干旱的不同,通过采访农业、水利、气象领域的专家,对旱情进行科学解读,如《气象专家谈干旱,干旱区域相对集中大部旱区旱情尚未缓解》《水利专家称,正在加紧应急调水、做好应急抗旱服务》《农业专家谈抗旱:技术措施关键在“落地”》,这些抗旱报道实现了新闻效果、宣传效果、传播效果的有机统一,既满足了读者的新闻需求,又有效传播出有价值的抗旱信息。

报道有章法,机制出成效

近年来,《农民日报》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重大报道操作机制,使报社报道操控能力、新闻传播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在运行中取得良好效果。

——三级策划机制。三级策划指的是策划的三个不同层面,编辑记者负责一般选题策划,通常以单篇报道的形式呈现;较为重要的选题会上升到部门层面进行二级策划,通常是以专题报道或系列报道的组合形式落实;重大选题则会升级为社级策划,并根据事件动态发展进行动态策划,举全社之力来完成报道。这次抗旱报道的成功就是很好地体现了三级策划的机制。

——集团军作战模式。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单兵作战、单枪匹马的报道模式已经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只有采取集团军模式协调作战,才能充分发挥出人力资源优势和高效的组织协同能力。这次抗旱报道,《农民日报》就从采访中心、各周刊以及各个记者站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团队联合报道。这种模式集中力量、集聚人才,具有极强的报道战斗力,在历次重大报道中都取得了圆满的报道效果。

——负责人领衔制度。这项制度是借鉴企业管理中的项目负责制原则。重大报道中实行的集团军作战模式,打破部门界限、环节设置,很容易出现混乱,影响报道效率和效果,实施负责人领衔制度就有效解决了重大报道中的组织、沟通、协调、联络等问题,项目负责人就相当于某一重大报道的灵魂和中枢,对报道进行全程策划、全程监控、全程管理、全程协调,并对终极目标的完成情况负责。抗旱报道就是如此,带班副总编领衔,专业部门、专业人员负责报道的动态策划、人员组织、稿件跟踪、内容把关等等。

——全媒体全兵种融合报道。毫无疑问,随着传播技术发展,单靠纸媒已经很难完成报道任务,必须综合发挥子媒、网络媒体、手机报、微博、微信等作用,充分运用新闻的十八般武艺,消息、通讯、照片、评论等等,提升传播能力,增强传播效果。在这次抗旱报道中,《农民日报》就融合各种媒体特点、发挥各种报道体裁优势,从多侧面、多角度、多载体 、多方式报道旱情和抗旱,比如子报——《农机化导报》着力报道农机在抗旱中的作用,手机报发挥快捷、及时集纳的特点传递抗旱快讯,微信微博及时传播一线记者手记和观感,各种媒介综合运用消息、图片、通讯、评论等体裁,使抗旱报道立体可视,丰富了报道内容,拓展了报道手段,增强了报道的引导力。

此外,在此次抗旱报道中也发挥了《农民日报》在重大报道时把握的节奏、节点、节制的原则,使报道张弛有度,在重要节点不惜笔墨、不遗余力地报道,同时还在整个报道中有克制力,不简单感情用事,增加报道的理性和思考。

猜你喜欢

农民日报旱情抗旱
美国联邦政府拨款8 400万美元用于西部地区抗旱
基于不同旱情指数的石羊河流域春旱监测研究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走出党媒“舒适区”:《农民日报》的思维再造与融合新生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党媒微博农民议题的文本呈现研究
防汛抗旱
浅谈如何打造农民需要的科技信息微信公众平台
云南省旱情信息系统升级及完善
广西:首个水文地方标准《旱情评价指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