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东方朔的人格特点
2014-03-13石雅琼内蒙古师范大学呼和浩特011517
⊙石雅琼[内蒙古师范大学,呼和浩特011517]
浅析东方朔的人格特点
⊙石雅琼[内蒙古师范大学,呼和浩特011517]
东方朔是我国汉武帝时期的文人,是一个在众多领域都精通的全才。东方朔博学多识、通达古今,机智幽默、能言善辩,让人们不禁赞叹。他也有积极入仕,忧国忧民、直言敢谏的一面。他从小读书广博,深受儒、墨、道、法等家经典的熏陶,努力发挥才能希望得到大用,但武帝终以倡优蓄之。
东方朔博学滑稽进谏
东方朔是汉武帝时的重要文士之一,也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滑稽人物。本文将从学识,言辞,谏臣这三个方面浅析他的人格特点。对东方朔的评价,褚少孙在《史记·滑稽列传》的补传中,将东方先生定位于滑稽人物,随后的扬雄则直接称其为“滑稽之雄”,班固等人沿而用之,遂成定论。后代的正统文人也持此观点。长期以来,人们多注意到他滑稽调笑的一面,而他也有保国安民,敢于进谏的一面。
一、博学多识,通达古今
博学是指学识渊博,知道的多,了解的广,知识丰富。《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里是教导人们要广泛地学习。《史记》记载东方朔“以好古传书,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在他的上书自荐中写道:
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陈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
东方朔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诵读儒、墨、法等家的经典,兼容杂家思想。他到公车上书,大概写了三千奏牍,让两个人共同持举才能完成运输。武帝读了两个月才读完这些书,说明东方朔读书破万卷,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
博物是指辨识了解各种事物,博物洽闻,通达古今。东方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观风知俗,考古察今。东方生还善占卜射覆,尤其是与郭舍人射覆,他总能随机应变,机智辩解,自圆其说。
建章宫内出现异物,武帝问左右群臣中那些平常通晓经术的人,没有人能知道,就诏东方朔来辨识。朔果然知之,多次请求武帝赐予其美酒、粱饭、某所有公田鱼池蒲苇数顷后,他才说这是驺牙。它的预言是驺牙显现在这里,预示着正应当有远方蛮族归顺大汉。在这一年之后,匈奴混邪王果然带领十万多士兵来降汉。武帝又赐东方生许多钱财。东方朔抓住武帝急切地想要知道答案这一心理,使自己不仅得到利益而且吸引集中人们的注意力,最后揭晓谜底,更体现出他博物这一超凡才能。由于东方朔的特点,后世好事者把大多关于神怪之事附会到他身上,使他有了神秘色彩。
二、滑稽诙谐,机智善辩
滑稽作为一种审美现象是古已有之的。它一直和美学中的喜剧传统相关联。早在我国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中就指出:“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索隐》对之解释道:“滑,乱也;稽,同也。言辩捷之人言非若是,说是若非,言能乱异同也。”意思是指能言善辩,言辞流利之人。班固在《汉书·东方朔传》中引刘向少时多次向通晓世事的长者贤人询问有关东方朔的事情,这些人都夸赞“朔口谐倡辩,不能持论,喜为庸人诵说”。
东方朔努力追求仕进,为了面陈自己的意愿,以谎言欺骗侏儒,吓唬侏儒向皇帝“号泣顿首”,使武帝召见他问缘由。他又以自己的智谋与胆识,借助自己身材高大与侏儒矮小的形体不谐调所产生的幽默对比,巧妙地说明自己“奉禄薄”“饥欲死”的不合理,引得武帝大笑,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东方朔的《与公孙弘借车书》中写道:
盖闻爵禄不相责以礼,同类之游,不以远近为叙。是以东门先生居蓬户空穴之中,而魏公子一朝以百骑尊宠之。吕望未尝与文王同席而坐,一朝让以天下半。
他首先用礼来使自己的位卑与公孙弘的位高平等,又称赞公孙丞相像魏公子那样仁而下士,然后通过吕望和文王明君忠臣的故事,来比喻自己与公孙弘互助友爱的关系,最后表达出自己想借公孙弘的车去甘泉宫,并且用“木槿夕死朝荣,士亦不长贫也”表示自己就像木槿死而复生也会发展富裕起来。
东方朔擅自割走赐肉反而受到武帝的奖赏:
朔再拜曰:“朔来!朔来!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拔剑割肉.一何壮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上笑曰:“使先生自责,乃反自誉!”复赐酒一石,肉百斤,归遗细君。
当武帝令他自责时,除了“何无礼”一句,表现上像是自责以外,东方朔反过来称赞自己的行为“壮”“廉”“仁”。这表现出他机智敏捷,能言善辩。
他的滑稽是通过智辩或在别人看来是放荡的行为达到圆转顺俗的氛围,使君主开心,自己被重用。如因贺诛昭平君得罪权贵,使武帝左右为难,他小遗殿上免为庶人平息祸患。东方朔以滑稽性格取得武帝的爱怜,奠定了他的倡优宠臣地位,人们对他的评价大多也是滑稽诙谐,幽默风趣。
三、忧国忧民,直言敢谏
对于东方朔,长期以来,人们多注意到他滑稽调笑的一面,而对他作为直言敢谏的一面则有所忽视。
据《汉书·东方朔传》载,当时,汉武帝派吾丘寿王等人想要建起上林苑。东方朔上书《谏除上林苑》直言进谏,文章情词恳切,文字条理精炼。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谦逊静悫,天表之应,应之以福;骄溢靡丽,天表之应,应之以异。奢侈越制,天为之变,上林虽小,臣尚以为大也”,接着指出三点不可为的原因:
今规以为苑,绝陂池水泽之利,而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弃成功,就败事,损耗五谷,是其不可一也。且盛荆棘之林,而长养麋鹿,广狐兔之苑,大虎狼之虚,又坏人冢墓,发人室庐,令幼弱怀土而思,耆老泣涕而悲,是其不可二也。斥而营之,垣而囿之,骑驰东西,车骛南北,又有深沟大渠,夫一日之乐,不足以危无堤之舆,是其不可三也。
得出“故务苑囿之大,不恤农时,非所以强国富人也”的结论。最后给武帝敲响警钟∶
夫殷作九市之宫而诸侯叛,灵王起章华之台而楚民散,秦兴阿房之殿而天下乱。粪土愚臣,忘生触死,逆盛意,犯隆指,罪当万死,不胜大愿,愿陈《泰阶六符》,以观天变,不可不省。
文中历数武帝奢侈越制的危害,把武帝与商纣王、楚灵王、秦始皇等人穷奢极欲相提并论。这封奏疏虽然最终未能劝止武帝,但是反映了东方朔反对奢靡游猎,保国安民的政治主张,代表着他对仁政爱民的政治理想汲汲以求和严肃认真的一面。
武帝在生活上大肆挥霍,导致百姓们也追求奢靡,不务农事。武帝问东方朔如何教化民众。东方朔作《化民有道对》开篇陈述孝文皇帝时“集上书囊以为殿帷;以道德为丽,以仁义为准”的淳朴民风,接着毫不留情地指出皇上奢侈的过错,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推甲乙之帐,燔之于四通之衢,却走马,示不复用,则尧舜之隆,宜可与比治矣”。由此体现出东方朔忧国忧民、以民为重的优秀品质。
东方朔也曾谏止武帝引窦太主所幸董堰入宣室,并历数董堰之罪状;谏止武帝浮海求仙等,始终得不到重用。《非有先生论》则更多从对谏言道路总结的角度,表达了进谏难,纳谏更难的这一道理,而察纳忠言对君主社稷来说又是极其重要的。东方朔的滑稽言行大大冲淡了他忠言极谏和冀望的严正大臣形象,直接阻碍了他一言悟主,意取卿相之位的仕途道路。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东方朔的人格魅力及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东方朔滑稽放荡,能言善辩,却又悲痛自己的不遇。他将对统治者和社会制度的不满以滑稽可笑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得人物及其行为在可笑之余,更具有悲剧性。
[1]郑凯.幽默大师东方朔[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2]李江峰.东方朔简论[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4.
[3]方宏龙.东方朔及其辞赋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5.
[4]胡春润.东方朔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5]胡春润.东方朔研究综述[J].名作欣赏,2006(9).
[6]王莉.东方朔:从历史到小说[D].济宁:曲阜师范大学,2006.
[7]徐善思.东方朔的滑稽、朝隐及文学成就[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专刊.
[8]孙东临,杨三秋.东方朔年谱简表[J].求索,2007(4).
[9]胡莉莉.齐鲁奇士东方朔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6.12.
[10]谭慧存.论东方朔的朝隐思想[J].史学月刊,2012(6).
作者:石雅琼,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方向在读研究生。
编辑:赵红玉E-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