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看大众审美倾向
2014-03-13李娟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李娟[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从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看大众审美倾向
⊙李娟[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影作为娱乐和消遣的对象融入人们的生活,因此,电影如何才能更好地抓住观众的眼球、迎合人们的审美趣味便成为不可避免的话题。基于此现状,并鉴于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中收获颇丰,本文将从这部影片出发,结合冒险题材、商业化的运作及影片所隐喻的人性共识等因素的成功运用等方面探寻这部影片所折射出来的大众审美倾向。
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平民化现代化特色化
上世纪90年代,“人们把‘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生活化’这一传统的命题作了新的理解和阐释,并将其作为打破生活和艺术界限的理论护符”①,大众审美便随着新时代的潮流兴起了。而且随着人们的思想和话语表达环境的相对自由,大众对审美也越发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大众的审美倾向也直接关系到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下简称《少年派》)便是大众审美一致的成功案例。它在迎合大众审美方面为日后电影如何抓住观众心理提供了可借鉴之处。下面将从大众审美的平民化、现代化、特色化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详细阐释。
一、平民化
1.题材选择平民化《少年派》讲述了派和摔断腿的斑马、鬣狗、母猩猩以及一只成年的孟加拉虎帕克冒险的故事。在最初的几天里鬣狗活吃了斑马,咬死了猩猩,之后孟加拉虎杀死了鬣狗,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便由此开始了。大海的可怕派在暴风雨中已领教了,而最重要的是冒险中加入了一只有兽性的老虎,这便使得影片不同于以往的冒险题材,派不仅要与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斗争,还要与随时会威胁到自己生命安全的老虎斗争。观众在派的漂流中看到的不仅是鲁滨逊式的新奇,而且还会不自觉地去思考哪个故事是真的,并挖掘故事隐喻背后对自身心灵的洗涤。李安的高明之处使派的漂流思考似乎是每一个观众的。《金融时报》更是这样评论《少年派》:“荒诞、恐怖、不可思议、悲伤,在描绘气味和景象时带有很强的感官色彩,整个旅程和人疯狂般的奇怪声音……让人联想到《老人与海》与《格列佛游记》的意义而产生幻觉。”
2.情感传达平民化影片中的派是一个爱思考、有冲劲、有智慧的青年,他一遍又一遍地在课堂上强调自己是“派”而不是“小便”,甚至背下圆周率小数点后的若干位成为校园的传奇,以此达到为自己正名的目的。他不断变更自己的信仰,从黑天到毗湿奴,从印度教到犹太教、基督教,即使被父亲教育该理性生活,却仍旧凭好奇去探索新事物、体验新感觉。故事是从派一家收拾所有家当搭载一艘货船准备移民开始的,之后却发生了海难,只有派、帕克,还有一只斑马、母猩猩和鬣狗奇迹般地活下来,冒险的旅程由此开始。帕克成为派最大的天敌,也成为派重返人世的希望,他们面临过许多无法想象的挑战,然而从头到尾派都没有绝望,观众在派的漂流中看到了壮观的飞鱼群在空中画出的虹弧以及跃出海面的坐头鲸等美好景象。和多数人追求善、美一样,派即使在丧失亲人并独自与危险的同伴冒险时也不忘观赏美丽的风景,也正是这一点使《少年派》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此外,我们还应看到导演李安的冒险。孩子、水和动物,这三大最难的因素齐聚电影中,加上他第一次挑战3D这种对他来说并不熟悉的技术,而且这是继《绿巨人浩克》后他第二次拍商业片,这样的冒险也给观众带来无限的期待。
派是在海难中唯一幸存下来的人,他与帕克对峙,与自身机体对抗,也与大海搏斗。漂流的过程是派成长的过程,而成长势必伴随内心的纠结和伤痛,正如影片中的隐喻:斑马代表佛教徒水手,猩猩代表派的母亲,鬣狗代表厨子,帕克代表派野性的一面,这种野性一直潜伏着,直到看到母亲被杀死才爆发出来,在漂流过程中这种野性一直与派(即派人性的一面)争斗,派的漂流实际上是他自我和本我相互斗争的过程。遭遇海难后,当帕克企图登上救生艇,而派却想用船桨阻止时,就表明他已认识到自己内心的阴暗面。然而当鬣狗咬死了猩猩,帕克冲出来干掉了鬣狗,派被吓坏了躲到了艇杆上,他心中的恶一旦被激发,善良的一面就开始被压制。渐渐地,船上的尸体不见了,只剩下帕克占据船上剩余的空间,这意味着派心中被原始的欲望所控制,也正是要喂饱老虎的原始欲望让派得以生存,这暗指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一段满足原始愿望的阶段才能接受更高层次的成长。在颠簸的海上,派和帕克都奄奄一息,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下,派把帕克放在自己腿上相依为命,这暗喻通过博弈,派心中的善良和邪恶达成和解。到最后,帕克头也不回地走向丛林,派流下眼泪,他最终为控制自己的内心之恶流下了眼泪。一路漂流下来,派始终都在和心中的猛兽斗争,到最后他平静地将这个故事讲出来,我们看到了他内心的成长。“每一个观众的成长都一样,伴随着种种斗争,包括与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与自身内心的斗争,而如果能平静地对待所经历的过往,这便是派和每个人的成长。观众的心理预期也在此得到了满足。”②宗教信仰在派的生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派女朋友手中盛开的敬神莲花一样,这种精神境界带领人们找到真、善、美的人生价值,在残酷的生存现实中找到心灵的皈依。
二、现代化
影片《少年派》在3D眼镜的辅佐下,让观众仿佛和派一样置身于和帕克的斗争中,漂流在如梦如幻的大海中。和技术运用相得益彰的是文化的融合,若把技术运用看作是影片外部现代化的体现,那么文化融合则是内部的现代化,使《少年派》更迎合大众的审美倾向。
李安首次执掌3D影片,这也是《少年派》在内地最大的卖点之一。“透彻的海水里闪烁的像星星一样的水母,炫亮的白色镜面一样托起一叶扁舟和一个少年,金灿灿的云以及云彩照耀下无限循环的大海,每一个画面似乎为动而生,但是又似乎是静止的可以停留下来一样”③,这些3D效果凝聚了李安团队四年的心血,可谓煞费苦心。首先,这只名叫帕克的孟加拉虎分别由四只老虎担任,后期制作还运用CG动画来完成,且奥斯卡特效奖大师比尔·维斯坦霍佛也加入制作队伍。接着是水的效果,摄制组在台中搭建了一个长75米、宽35米的庞大水槽,同时动用12台抽水机来制造波浪,对于波浪的长短、浪形及浪的节奏也耗费了工程师们好几个月的时间。拍摄3D的机器是从詹姆斯·卡梅隆那里租来的,他们边研究操作手册边拍摄,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李安的3D带给观众视觉震撼的同时,更让观众震撼的是此前3D所没有的非商业性及故事性。
三、特色化
《少年派》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一个中国导演用好莱坞式的制作拍摄关于印度少年的故事。印度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影片的核心内容,“凝结了中国人的哲学智慧和艺术经验的‘意境’是影片的美学特征;‘象外之象’是李安呈现给观众视觉神经里从未曾出现过的东西”④。《少年派》融合多种文化的特色以及其特殊的叙述结构是符合大众审美的另一个方面。
1.民族文化特色化《少年派》原著是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影片导演是美籍华人李安。扬·马特尔出生在西班牙古城萨拉曼卡,它是欧洲的文化之都,曾是两种宗教文化碰撞、交汇之地。影片中派同时信仰基督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这显然与印度的历史有关。派的多种宗教信仰本身就蕴含跨文化的内涵。而从最后获救的地点来看,他从印度启程,跨越太平洋,最后在墨西哥的海岸获救,这样的漂流本身也象征着派从东方到西方的跨文化“漂流”。此外,李安也是多种文化的承载者,他对东西文化有深刻的认识。游走于各种文化的扬·马特尔和李安给观众带来一个唯美的冒险世界,也带观众经历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漂流。
2.叙述方式特色化“出色的导演不会满足于把影像的空间仅仅作为一个叙事情节的场所,他们总是在影像风格的背后,追求电影的隐喻性,尤其是那些超越了历史之外的美学风格。”⑤看完《少年派》,观众会不自觉地去思考哪个故事是真的,哪个又是假的?李安让观众在沉浸美好的同时又明白现实的残酷。派本来有很多次机会可以置老虎于死地,但他怜悯的心救了老虎,也为他带来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正如片中所言:他在老虎眼中看到了自己。按读者的正常思路,派和帕克在结局处应该是建立起超越人兽的美好情感,然而当帕克头也不回地走向丛林,观众也会和派一样哭得像个孩子,但理智又告诉我们这就是现实,必须心悦诚服地接受。当观众还在用之前美丽的漂流来慰藉自己时,成年的派又讲了另一个故事,尽管我们会基于追求真善美的心理去相信第一个故事是真的,但理智却告诉我们第二个故事更接近现实。李安不厌其烦地通过镜头把人性丑陋的一面展示出来,告诉观众现实其实并没有那样美好,让观众有无力回天的无助感,并由此不断颠覆原来的想法。
四、结语
《少年派》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重成功。影片题材和情感的平民化使观众更好地结合自身的体会对影片所折射的勇气、冒险、成长和信仰取得草根化的认同和共鸣。3D技术营造出来的美轮美奂场景让观众跟着派在大海上见证从未有过的新鲜和刺激,像是给解饿的观众送来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大大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和视觉要求。特色化的影片文化是吸引观众的另外一个原因,迎合了大众不仅要求达到视觉享受,更想得到文化认同的心理。所以《少年派》带给观众一场视觉盛宴,也带给观众以情感的熏陶和想要去冒险的安慰。
①王楠:《大众审美文化的兴起和特征》,《井冈山医学专报》2008年3月第15卷2期。
②秋叶:《成长的寓言——“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谍影评踪》2013年第2期。
③④蒲波:《“少年派”在3D奇幻漂流中追寻信仰的力量》,《中国艺术报》2012年11月30日第8版。
⑤贾磊磊:《中国电影审美价值标准终极命题的美学分析》,《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艺术百家》2009年第3期。
作者:李娟,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
编辑:康慧E-mail: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