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在梧州
2014-03-13陆雄林
陆雄林
岁月寻踪
“五四”运动在梧州
陆雄林
广西省立第二中学校学生在出版“五四专刊”
1919年,北京、上海等地爆发了震撼全国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消息传到梧州,各校学生立即起来响应,开展了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活动。
成立梧州学联
梧州省立二中学生会推选出代表黄毓梧、杨文炤、施益生(原名施万益)等,与省一师学生代表方规、李核成(后改名李一尘)、王德奉,女师学生代表何予淑、李省群、关育梧、江志新,苍中学生代表李家骥、关祖培等酝酿协商,同时与教会学校学生代表联系,经过集体讨论,组织成立了梧州学生联合会,推选黄毓梧、杨文炤、施益生、方规等为第一届正副会长。梧州学联会址设在省一师,后来迁至塘基街(今大中下路)救国晨报社。
9月,梧州学联与省内南宁、柳州、桂林、桂平等市县联系,在梧州召开全省学生代表会议,成立广西省学生联合会。省学联会址暂设在梧州,选出梧州学联为主任委员的第一届执行委员会。省学联的招牌挂在梧州塘基街救国晨报社门前。
开展革命斗争
梧州学联成立后,统一领导和组织各校学生积极开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1919年6月间,梧州学联在大校场召开有几千人参加的学生大会,动员开展支持“五四”运动的一系列活动。大会由梧州学联会长杨文炤主持。大会坚决反对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的无理决定,愤怒谴责北洋反动军阀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日二十一条》条约的卖国活动和无理逮捕爱国学生。与会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中日二十一条条约!”“收回山东特权!”“拒绝在巴黎和约签字!”“严惩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会后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游行队伍行进到考棚街(今大中上路)旧法院的海关监督兼交涉公署,迫使当时的交涉使苏希洵当众接受请愿书,并表示同情与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答应把学生的要求转报北京中央政府。
教会学校的学生,这时也冲破了帝国主义分子的封锁,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集会和游行。梧州学联决定集会和游行时,建道圣经学校学监赵柳塘不准学生参加,并贴出布告威胁:“如敢故违,记大过与开除,从严惩处。”当天,他还把校门关闭,不准学生外出。学生扬言,如果不开校门,就要用一罐煤油把学校烧毁。争持到后来,校方终于妥协,有三十多个学生参加了示威游行。
事后,教会主席、英国人翟辅民召集学生训话:“你们在这里读书,就要听我的话。我要你们爱英国,不准你们爱中国,我不准你们搞政治运动,不准参加示威游行。昨天去游行的学生一律要承认错误写悔过书,否则勒令退学。”学生们据理力争,说自己是中国人,爱中国没有错。结果,没有一个学生写悔过书。翟辅民慑于学生的革命声势,也不敢开除学生。
在梧州学联的统一安排下,各校学生集会示威游行后,随即罢课,开展宣传与抵制日货的反帝爱国的革命活动。梧州学联组织省二中、省一师、苍中、女师学生分别成立宣传队,进行街头宣传。有的宣传队带有铜鼓喇叭,出队时吹吹打打,经常尾随一大批群众。宣传队每到适当的宽阔地点,如大校场、粤东会馆、孔庙、九坊街、五坊路、沙街,以及检查没收日本货的商店门口,便停下来,召集群众进行宣传。宣传队号召大家不要再买日本货,警告有关商店不要再卖日本货,并指出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群众相互监督,共同遵守,一致抵制日货。有的宣传队除在梧州、苍梧宣传外,还上藤县、濛江等县镇进行宣传。
在学联与店员工人的督促和推动下,梧州商会不久也宣布罢市,九坊街、沙街的批发经纪行和五坊街的洋杂零售店里的店员工人实行罢工,协助学生检查日本货。码头搬运工人,也声言不搬运日本货,参加到罢工行列。五坊路百货零售店向来以销售日本货为主的,当时都关门停止营业,实行全行业罢市。
当时的梧州市场,洋货充斥,市民吃的海味,穿的纱布,用的日用百货,都是进口的洋货,其中主要的又是日本货。九坊街、沙街的批发平码经纪行业,如万源生、万发隆、广发祥等字号,经营进口转口的棉纱、布匹、针织品、百货、火柴及鱿鱼、柴鱼等各种货物,绝大部分是日本货。五坊路各百货零售店经营的商品,除少数手工业产品是来自上海、苏州、杭州等地的国货外,也是以日本货为主的洋货。
梧州学联除举行罢课、到街头宣传抵制日本货外,还组织了“抵制日货检查队”,到上述经营洋货的商店,检查和没收日本货。“抵制日货检查队”有省二中的学生童子军参加,并有店员工人的支持和帮助。有的商店弄虚作假,隐藏转移,分拆改装,换贴商标,冒充英美或别国的洋货出售,但在店员工人协助鉴别和检查下,真正的日本货无法蒙混过去,最终一概被没收。
被没收的日货积存到相当数量后,学联便会同商会负责人,定期在大校场予以焚毁。事前在街上贴出通知,同时派出童子军到场监视和维持秩序。焚烧日货时,大校场总是挤满群众,大伙围观监视,鼓掌称快,表示拥护与支持。这时,宣传队又乘机宣传,提出人人都要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抵制日本货,不卖、不买和不用日本货。于是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爱国思想广泛传播,成为一时的风尚。
对于梧州人民抵制日货的斗争,日本帝国主义不甘心失败,他们勾结当时的梧州反动当局,分化瓦解学生队伍,并派出日本军舰和水兵,恐吓梧州的革命学生和群众。梧州当局按广西军阀陆荣廷旨意,连日派出军警在城内与河滩巡逻,监视学生活动,不准学生上香港轮船检查日货。同时,指使各校提前放寒假,让外地学生离校回家。当时,省二中除提前放假外,还借口梧州有疫病流行,组织两队留校学生,分别到桂林、肇庆旅行。
一天,几个日本水兵来到一师校门,想拍摄梧州学生反日活动情景。一师学生见状,坚决予以制止,把他们赶出校外。被提前放寒假回家和被驱去旅行的学生,也很快返回梧州,继续投入反帝爱国的活动中去。敌人恐吓分裂的阴谋没有得逞。学生组织的“抵制日货检查队”,一直坚持到年底。翌年学校开学,学生才恢复上课。
经过1919年下半年的抵制日货运动后,日本货在梧州几乎绝迹。除有些改贴别国商标冒充别国货外,市面上再不见贴着日本商标的日货了。日本人开设在长生街的岳阳堂药房、在沙街梧州酒店后座的理发店,在梧州人民抵制下,业务完全陷于停顿,店内的日本人赶快离开了梧州。岳阳堂药房的日本人离梧后,药房交由夏郢人刘炳扬做经理看管。
1919年冬,梧州学联在抵制日货的同时,成立了国货劝销场,大力提倡国货。国货劝销场设在小南门外。为了筹集资金,国货劝销场专门发行了股票,每股一元,除由学生认股外,还会同梧州商会向市内工商界招股。在广大爱国民众的热情支持下,该场初期营业购销两旺,成绩可观。后因洋货竞争,国货来源困难,存货又不易推销出去,国货劝销场生意日渐萧条,经过一年的苦心经营后依然亏损,于1920年的冬天宣告结束了。
创办《救国晨报》
1919年,梧州学联筹集资金,创办了《救国晨报》,掀起了梧州的新文化运动。
《救国晨报》,由省二中学生施益生负责,并派二中学生温祖文、黄肖彭主持编辑部工作,二中学生陆英林、一师学生梁殿邦担任编辑。该报创办初期,着重宣传抵制日货、振兴实业、提倡国货,取消《中日二十一条》条约,以及宣传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等的革命斗争;着重宣传新文化运动,反对旧礼教,反对旧八股,提倡白话文,提倡婚姻自主,反对父母包办的盲婚制度,争取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等。
当时在塘基街还有一间良知日报社,由梧州绅士陈太龙与反动文人黄鼎可、廖百芳所把持。他们为反动军阀歌功颂德,为维护旧封建文化卖力,在《良知日报》上大量登载反动文章,宣传反动谬论。学生不能容忍毒草泛滥,纷纷写文章予以批驳。良知日报社的卑劣行径,还激起公愤。一天,一大群学生冲入良知日报社,找劣绅反动文人辩论。这帮文人理屈词穷,哑口无言。学生驱逐了劣绅与反动文人,封闭了良知日报社。
《救国晨报》创办不久,经费困难。1919年冬,梧州学联施益生到广州拜见孙中山先生,报告了梧州学生的革命宣传活动情况,提及《救国晨报》的经费困难,孙中山先生即拨款三千元,使该报得以继续出版。梧州《救国晨报》的创办和继续出版,对推动梧州的新文化运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梧州的新文化运动,始于“五四”时期。当时梧州学生纷纷搜购传阅北京的《每周评论》,上海的《向导》、《新青年》,湖南的《湘江评论》等刊物。省二中、省一师、苍中、女师各校学生,都先后设立图书馆,有的班级还设立书报阅览处。梧州的“通学书局”、“麟经图”书店,大量输入和积极推销新文化书刊。梧州学生由此接触到当时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所传播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了思想认识,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他们纷纷写文章投稿到《救国晨报》和省内外报刊,组织宣传队在学校和街头宣传新文化。
为提倡新文化,梧州学联支持教育界人士和其他知识分子,利用业余时间开办拼音字母学习班,从北京聘请教师,吸收中小学校教职员、学生、社会青年和店员工人入班学习,并推广普通话。梧州学联还开办平民夜校,由省二中、省一师、苍中、女师各校学生担任夜校教师。平民夜校的课程,文化课是教识字、中文、算术、科学知识,政治课是作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宣传。平民夜校既扫除文盲,提高学员文化水平,又培养了“五四”运动的骨干和积极分子。
为反对封建迷信,梧州学联号召学生对社会上进行秘密活动的宗教迷信组织“同善社”予以揭露批判,要求政府加以取缔。参加“同善社”的信徒,大多是社会上的知名绅士,因害怕学生揭发,基本上都收敛多了,有的甚至远离梧州。
梧州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取得了一定的胜利。
编者注:陆雄林(1904年4月-1983年7月):广西梧州市人,1951年7月-1965年10月担任梧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1980年9月任梧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他是民革梧州市委员会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副主委,第六届副主委、代主委、主委。
(本文原载于《梧州文史资料》第四辑)
责任编辑:傅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