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老藤州横翠微

2014-03-13

西江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藤县全县文艺

藤 宣

文化意韵

古老藤州横翠微

藤 宣

欧伟文的摄影作品《万马奔腾》在第五届PSAChina国际摄影大赛中获美国摄影学会金奖

马年新春,藤县举办了27项文体活动,民间文艺团体唱主角的达20个;“碧水阁”杯春节篮球赛,首次邀请NBA和CBA球员前来助阵。此前藤县文化界还夺得两个广西第一:2013年藤县书协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书法展13幅,是广西入选数量最多的县;欧伟文的摄影作品《万马奔腾》在第五届PSAChina国际摄影大赛中获美国摄影学会金奖,成为广西第一人。

这是藤县多年来坚持以“政府主导、统筹推进、做实服务、造福民生”的举措,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一个缩影。

成绩来之不易,它凝聚着全县文化系统干部职工的心血与汗水,也倾注着藤县各界人士对文化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可以说,正是各界同心协力,才使古老藤州绽放瑰丽的文化光彩。

形成社会合力,夯实文化建设基础

一个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藤县县委、政府以文化强县为目标,解放思想,带领全县人民传承藤县的历史,光大藤县的文化,不断开创藤县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藤县县委、政府把文化发展作为增强全县“软实力”的重要工作来抓,加强领导,建立稳定的公共文化投入保障机制,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县内设立了两个文艺大奖,一个是金茂文艺奖,一个是政府文艺奖。金茂文艺奖是广西金茂钛业公司于2007年出资100万元成立的文艺奖励基金,每年对当年创作的文艺精品予以奖励;而政府文艺奖是藤县政府在2013年设立的文艺创作奖,旨在对每年在文艺创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作者进行扶持鼓励。

此外,县政府每年还拿出一定经费,对文艺创作进行扶持:一是成立文艺家创作签约机制,每年划拨专门经费,给予专门时间,扶持文艺家的创作活动;二是给予摄影、书画、作家等协会活动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对协会举行文艺创作予以大力支持;三是给优秀的艺术团队演出予以一定资金扶持。2013年,藤县财政预算的文艺经费达60万元,文化硬件建设资金还另外划拨。同时,通过各种方法,争取到社会各界对重大文化活动的支持,为全县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

正是在藤县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藤县的文化事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近年来,藤县先后建设了体育馆、文化广场、文化长廊、社区文化舞台和一批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文化设施,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日渐夯实,以县文体局为龙头,以文联、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为主体,以部门、企业、业余艺术团为联盟,以乡镇文化站、文体活动中心、社区文化活动场所、村文化室等文化活动场所为节点的文化发展格局也逐步形成。

依托特色文化,打造地域文化品牌

悠久的历史,让藤县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风韵,也让藤县的文化底蕴显得十分厚实。近年来,藤县依托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充分挖掘文化底蕴,通过抓硬件,促软件,抓重点,创特色,使文化建设亮点频现,多项文化项目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

舞狮技艺在藤县古已有名,不仅是一项男女老幼都喜爱的群众文化,同时也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目前全县共有民间狮队100多支,遍布全县城乡和广大农村。藤县狮队自2004年在马来西亚夺得“世界狮王”与“东方狮王”的称号后,又多次在国内外各类舞狮比赛中夺冠,并代表中国多次赴境外进行文化交流专场表演,所到之处,均受到当地民众的热捧。“东方狮王”已成为藤县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重要名片。

牛歌戏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牛歌戏作为一种地方戏曲,由于其丰富的内涵、鲜明的特征以及独有的艺术魅力,在桂东南乃至广西和全国的戏曲史上实属罕见,是浔江流域和北流河流域等白话地区不可多得的、稀有的优秀民间艺术,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对丰富和完善广西乃至全国的戏曲体系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1986年被编入《中国戏曲志·广西卷》,正式认定为广西的地方剧种之一。藤县对这项民间文化艺术高度重视,拨专款进行挖掘和整理,成立了民间艺术团,推动了全县牛歌戏的发展。全县有民间专业团队3个,村级业余牛歌队10多支。

此外,藤县还发掘、培育了龙母文化、水上民歌、木偶戏、斗蟋蟀、斗鸡、八音、采茶戏、木面筛等一批特色民间文化项目,在群众中产生较大的影响。每年通过春节、元宵节、二月二、三月三、端午节、乞巧节、舞豹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以及龙母诞、文武二帝庙会、英台庙会等各种民族传统节庆,举办各种风格鲜明、特点突出的民间文化活动,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激情飞扬·和谐藤县”群众文艺演出

创新文化服务,拓展文化发展领域

有群众基础的文化事业,才能不断地发扬壮大。藤县在发展文化事业中,十分注重贴近基层,服务群众,丰富城乡文化活动,切实保障群众文化权益。

藤县始终把文化下乡活动作为一项长效机制来抓。除充分利用各社区及农村业余文艺队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外,近年来县里的文化部门还开展文艺演出、图书展销、文化咨询、培训辅导等文化下乡活动,足迹遍及全县17个乡镇街道的各个角落。尤其是配合县里的中心工作,创编文艺节目巡回宣传演出,让农民群众每年能看到文艺演出。藤县积极实施电影放映2131工程,年放映电影3000多场,基本实现每一个行政村(社区)每月看一场电影。

藤县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等社会文化事业,重视对各个层面、不同对象文化活动的整体培植和推进。文化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积极指导和协调社区、村镇及各企事业单位开展丰富、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县文化馆免费为县城各社区的业余艺术团队提供舞台车、灯光、音响、场地等服务,促使其把活动办得越来越红火,规模、档次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2007年以来,藤县建立有效机制,开展“激情飞扬·和谐藤县”群众文化活动,做到月月有演出,周周有活动,每年演出达百余场次,辐射带动了城乡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成为了藤县的群众文化品牌。藤县文化部门还积极主动扶持指导各种文体协会,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娱体育活动。

去年初,藤县以文化馆为主体,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成立了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建立健全了文化志愿服务队的相关机制和措施,扶持文化社团提高文化创作能力。文化志愿者经常到各乡镇、社区、村屯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艺术培训,辅导业余团队,提高基层群众文艺水平。

诗词活动在藤县非常活跃,县文化部门主动指导诗词爱好者成立诗社,并大力支持诗词活动的开展。目前全县17个乡镇全部成立有诗社。2009年,藤县还全力争创全国诗词之乡,并获得了成功,成为广西第一个获得“全国诗词之乡”称号的县。

藤县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实行免费开放,并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使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县图书馆除工具书室、地方文献室、特藏室外,少儿阅览室、综合阅览室、图书外借室全部实行了全开架借阅。为适应读者需要,图书馆还增设了网络代查文献资料的服务项目。县文化馆利用文化长廊举办各种艺术展览,免费对外开放,还利用自身的资源免费举办各种艺术培训。

深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为更好地发挥专业团体在文化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藤县通过体制改革,把文化馆与文工团进行有效整合,对两个单位的人员统一调度,大大增强了这两个单位的活力。与此同时,藤县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深化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乡镇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

藤县还鼓励发展业余文化队伍,使全县的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如今,全县的业余文艺团队已经发展到20多个,涵盖了音乐、舞蹈、曲艺、健身艺术等多个门类。为支持民间文化与群众文化的发展,藤县政府还把群众文化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形成长效扶持机制。在政府的主导下,各文艺团体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在文化事业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近年来,藤县一批文学艺术作品在国内外比赛中入选或获奖,尤其是2013年成绩更为突出,除书法、摄影获得两个广西第一外,在第二届广西摄影家协会网络摄影比赛中,藤县获奖作品占了四分之一;东方狮王连续五年在国内外的各种赛事中拿奖;中国摄影家协会和中国政协办公厅主办的“幸福中国”政协委员摄影作品展中,广西5幅作品获奖,其中4幅作者为藤县人。两年来,藤县获省区级以上奖励、展览、发表的作品达230多篇(幅)。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藤县近年来文化工作的一项重点。通过招商引资开发的石表山景区是自治区、梧州市文化致富工程项目示范点,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和藤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动下,2008年,石表山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3年景区所在的道家村被列为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石表山景区、道家村已成为藤县文化旅游产业的一张名片。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如今的藤州大地,传统特色文化传承发展,艺术精品生产亮点纷呈,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新时代的藤县人,正用智慧和汗水在藤州大地上描绘更加绚丽的文化春天。

责任编辑:傅燕兰

猜你喜欢

藤县全县文艺
1942,文艺之春
文化反哺视角下藤县非遗狮舞技艺传承现状调查
藤县挂榜岭和东山的史事
藤县今年赛龙舟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浅谈藤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节日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