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学校需要什么样的班级文化

2014-03-13金风

中国德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布置教室班级

金风

2011年2月,我响应湖北省教育厅“启明星”计划号召,从城区的园林一小到边远的龙湾镇小学支教。历经两年多的班主任工作,我深刻感受到:农村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欠缺在于学校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误解。农村学校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固然不能和城里学校相比,然而,越是薄弱学校,班级文化建设越不能忽视,因为,好的文化不仅能提升学校品味,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两年来,我做了不少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精美的喷绘图画和彩纸固然让教室布置漂亮,但远没有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布置的教室充满温馨。

面对灰尘斑驳的教室四壁,我倒吸了一口凉气。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学生怎能充满激情。然而学校财力无法满足精美的喷绘广告和写真,也无法去大量购买名人名言以及宣传标语。怎么办?我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我的教室布置—我做主”的主题班会。

“同学们,请大家说一说自己家漂亮吗?究竟漂亮在哪里?”

同学们积极举手发言,纷纷述说着自己家居布置的亮点。

“那你们认为我们的教室漂亮吗?”

同学们怔住了,一双双大眼睛四处张望。短暂的沉默后,我说:

“同学们,不如我们自己动手来布置教室来一次“我们的班—我们做主”,怎么样?

同学们的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

“老师,我们常相互交流作文,不如将作文在墙上张贴出来。”

“老师,我们应当有学生行为习惯评比栏,这样便于互相监督。”

“老师,我们的读书角连续两年都没有书了”……

面对同学们一句句真挚的请求,我知道,好戏开演了。

“这些任务你们能完成吗?”

“老师,我能,我会写毛笔字,我来写‘读书角”。

“老师,我会剪纸,我来布置评比栏。”……

我内心一阵窃喜,赶紧和班干部一起,一一布置了任务。并自己掏腰包买了一些彩纸和剪刀。接下来的一周内,下课竟然看不到追赶打闹的同学,教室内外都是他们忙得不亦乐乎的身影。

一周后,当我再走进教室时,眼前一亮。章晧月同学书写的“读书角”三个红纸黑字在墙角闪闪发光,章露、王圆霞等几位同学用剪刀剪的“一周之星评比栏”在教室后墙上是那么醒目。可图书角不能空着啊,于是,同学们将自己的好书捐献出来,整齐地摆放在书柜上。“作文欣赏栏”在班长的带领下,张贴了部分同学们的优秀习作。评比栏中的红花因表现好的同学越来越多而慢慢绽放。

我震撼了。谁说农村孩子不如城里娃。这间由同学们自发组织布置的教室,岂不比单纯用精美的材料装饰的教室更具有朝气蓬勃的文化气息。

看着这充满朝气的教室,这一张张美丽灿烂的脸,我的眼角不知觉湿润了。

一个良好班风的形成不是靠老师整天对照制度不停地说教,让同学们自己来制定行为准则,并自觉遵守,才是树立良好班风的保证。

“杨老师,张昇忠又欺负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别人都找上门来告状了。”

“杨老师,张子涵上课又吃零食了,还到处乱扔。”

面对一次次告状,开学的第一个月,我的头都胀大了。是啊,这能怪谁呢?全班56名同学,百分之九十的家长务农,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又哪有时间管孩子?其中,还有26名留守学生由爷爷奶奶照看,基本处于无人管的状态,自我约束力不强,自由散漫。怎样让他们学会“管住自己”?我决定在班上开展“我的行为我制定”,各个同学针对自身存在的缺点为自己量身“定做”一套行为管理制度,将每一个人的制度写在我剪好的卡纸上,粘贴在自己的课桌之上,每周一早上晨会时大声朗诵一遍。同时,结合大家各自的行为准则,由班干部集体讨论,总结出二(3)班班规,由“小书法家”张志云用红纸写出来粘贴在墙上。

行为准则有了,但如何遵守,犯错了咋办,同学们又开始了积极的讨论,最后大家一致决定:犯错的同学给他两个纠错别人的机会。这一举措使班级纪律一下子出现了大的改观,主动遵守,相互监督,班风得到好转。

班级文化建设不是单纯的文化表象,它能激励人,是充满爱,会感恩的文化,在这种文化里,学生的人格品质会得到提升。

当时间匆匆过去半年后,我对所带班级的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有了一个“明帐”,我开始探索班级文化更深层次的内涵,一次偶然的不经意电话,让我对班级文化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

这是一个真实而充满温情的电话交谈。

二(2)班班主任文老师:“是胡敏岚的爸爸吧?我是胡敏岚的班主任文老师。”

胡敏岚的爸爸:“您好,您好,文老师,有什么事吗?”

“没事,您和胡敏岚的妈妈在广州还好吗?”

“好,好,谢谢您关心,胡敏岚还听话吧?让您操心了!”

“没有,他这几天很听话。我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们!胡敏岚第二单元语文考试考了85分,比上一次进步了16分,而且上课专心听讲了!一是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你们,二是也请你们多打电话鼓励一下孩子!”

“啊!真的,太感谢了!真不知道怎样感谢才好!我们一定多关心孩子,谢谢您了!”

第二天早上,文老师将胡敏岚喊到办公室,说:“胡敏岚,这一段时间,你进步很大,你父母知道了都很高兴。”

“是的,爸爸昨晚给我打电话了,可高兴了!”胡敏岚高兴地说。

“你看,你进步了,表现得好了,你父母在外打工都省心了,你今后准备怎样做?”

“我会好好表现的,让爸爸妈妈放心,让您放心。”

望着胡敏岚转身离去的背影,我的心里为之一震,这才是我应当追求的班级文化内涵—营造爱的氛围,传递爱的友情。让学生在“爱”中学会感恩,学会生活,学会自立。于是我在班上开展“手牵手,咱们交朋友”活动,关爱留守孩子,让每一个留守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全班26名留守学生每人在班上交一到两名好朋友。大家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在行为上互相监督、在生活上互相关照、在进步上互相促进。我将本班的手牵手名单张贴上墙,定期检查相互帮助情况,积极给予鼓励和支持。

我们班每月都要小结表彰,对互相帮助有进步的同学给予表扬。王圆霞同学与留守学生段萱雨同学是手牵手好朋友,由于两人都住在同一个队,俩人一起上学、回家。王圆霞同学每天都到段萱雨同学家中帮助她辅导功课,还经常邀请段萱雨同学到家中吃饭,两人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学校这种做法得到段萱雨同学父母的高度赞扬,也得到广大家长的一致认同。

像人有奋斗目标一样,一个班级也应有奋斗目标。虽然这个奋斗目标很小,但也能催人奋进。

近一年的相处,我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我喜欢这些善良淳朴的农村孩子。然而,一次英语测试反思班会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班级文化的重新定位。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次英语考试为什么平均分比别班少3分。”

“老师,我们班英语底子薄,赶也赶不上,您没来时,我们比他们少上10分呢?”班长站起来无奈地说。

“那怎么办?”

“没办法了,英语不及格的人太多,怎么办?”

不能就这样让学生们在“赶也赶不上”的无奈中放弃英语吧。我和他们来了一次掏心掏肺的聊天,他们惭愧地低下头。

我说,“咱们英语一点点进步好不好?这个月进步一分,下个月再进步一分行不行?”

“一分啊,那没问题!”

“怎么进步一分呢,总不能空口无凭啊!”

“那我们把进步一分当做我们这个月的奋斗目标,行不行?”

“好,既然你们这么说,咱们把这个目标贴在黑板上,行不行?”

贴上了这个目标,我对全班进行了分工,对几个英语后进生谈了话,实施了“一对一”帮助。每天早、中各十分钟必背,英语课代表定期抽查等措施,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全班大声朗读英语。

在目标的驱动下,全班英语学习氛围空前强劲。

通过这件事,我清楚地认识到,一个班级目标的制订起到了这么大的作用。有了这个经验,我在班上实施目标管理:运动会比赛,力争跳绳第一;学科竞赛,力争年级第一……纵然有时事与愿违,但同学们在目标的驱动下,努力了,相互学会帮助了,这难道不是另一种进步吗?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就我校的班级文化建设的情况来看,农村小学并不缺少班级文化,而是缺少挖掘班级文化的动力。强劲的动力应来源于我们每一位农村教师对学生的爱。相信在强劲动力的推进下,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这一动态过程定会演绎得更加精彩。

(作者单位:湖北省潜江市龙湾镇小学)

责任编辑/齐 欣

猜你喜欢

布置教室班级
班级“无课日”
不要在教室打闹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特别号都有了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