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规划,中国需要“伯纳姆时刻”

2014-03-12

环球时报 2014-03-12
关键词:芝加哥建筑师城市规划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3月10日文章,原题:社论:中国城市规划需要芝加哥的伯纳姆 在数千英里之遥的天空新轮廓中,芝加哥建筑师们的梦想正在成真。高耸的写字楼、饭店、购物中心和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从他们的制图板上升起,落户于蓬勃发展的中国城市。如今,某些熟谙东西方结合的芝加哥顶尖建筑师事务所,每年一半以上的收入都来自中国。 近期由建筑评论家布莱尔·卡敏等主办的“全球城市:芝加哥设计,中国制造”系列摄影展,详细记录了芝加哥建筑师正如何重塑中国城市——或好或坏。中国人及其建筑师正在堆砌芝加哥式的摩天大楼,却没按照芝加哥的方式来打造自己的城市。 观察人士认为,中国建筑狂潮大多陷入枯燥、僵化和重复。大多数情况下,中国没能保护好历史古迹,没能让街景和建筑多样化,没能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场所融为一体。交通失控,污染失控。从城市规划角度看,混乱无序打败了井然有序。是时候放慢脚步并勾画更广泛的蓝图了。 在位于类似的历史转折点时,芝加哥曾面临过相同问题。100年前的芝加哥酷似如今中国的那些新兴都市:人口从1870年的不到30万猛增至1910年的200万,建筑越大越好,为建而建被视为总比不建好。直到建筑师丹尼尔·伯纳姆出手相救。 “芝加哥人已不再对快速增长或大规模城市着迷”,伯纳姆在其“1909年芝加哥规划”中写道,“如今他们正反复问道,我们正以何种方式生活,生活得怎样?”这名美国最伟大的设计师用“伯纳姆规划”解答了问题:用规划蓝图拯救芝加哥的湿地、公园、空地和林荫大道,放弃不惜一切代价大兴大建的冲动。如今,中国也必须回答伯纳姆问题。 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正进行一项庞大试验,出发点其实很好。迅猛增长的经济已令数亿人脱贫,并将其送入充满潜能的动感城市。但按照伯纳姆的提问,他们将如何生活?在如同浓汤的雾霾中喘息?被迫乘坐公交车从孤零零的公寓塔楼抵达难以企及的学校和市场?前苏联式的广场、乏味的商业区、艳俗的主题公园,抑或空无展品的博物馆? 1980年时不到20%的中国人口在城市生活,到2012年已超过50%。中国承诺加快城市化进程。但新的进城人口会过上什么样的日子?中国今天兴建起的城市,将在未来几十年内影响全球城市生活。到2030年时,1/8的地球人口将在中国的大都市生活。正如建筑评论家卡敏所言:“无论好坏,随着更多人进入城市,中国已成为创造、验证和完善城市未来的伟大实验室。”中国需要正确对待,中国需要伯纳姆时刻。▲(丁雨晴译)

猜你喜欢

芝加哥建筑师城市规划
5月历史大事记
小小建筑师
《城市规划评价及其方法:欧洲理论家与中国学者的前沿性研究》
猴子建筑师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对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中公共参与的思考
浅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
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
一个建筑师的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