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震三周年,日本重建迟缓

2014-03-12

环球时报 2014-03-12
关键词:灾民福岛核电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李 珍 11日是日本“3·11”大地震3周年,日本全国上下举办了各种追悼纪念活动。《日本经济新闻》11日称,灾后3年,仍有26万多灾民处于避难状态。日本《东京新闻》分析称,一般震后5年是“集中复兴期”,但现在已经过去大半,东日本灾区的“复兴”之路依旧前程漫漫。 日本政府11日在东京市千代田区国立剧院举办“东日本大震灾3周年追悼仪式”,包括日本天皇夫妇、首相安倍晋三及大地震遇难者家属在内的1200多人出席了仪式。安倍晋三在仪式上致辞,追悼死难者,并称要记住教训、加快灾区复兴的脚步。 日本确实有必要加快一下复兴的脚步,《日本经济新闻》称,目前仍有26.7万灾民在临时住宅中“避难”。在避难生活转入长期化的背景下,因受灾导致的健康问题而去世的人也在增加。据日本岩手、宫城、福岛和茨城县等地统计,受灾害影响健康去世或因避难生活艰苦而自杀的死亡人数总计达到3000人以上。在福岛县,地震相关死亡(1671人)人数超过了直接死亡(1607人)人数。在岩手、宫城和福岛3县,生活在条件较差的预制装配式临时住宅中的避难者超过9.7万人。在受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影响最为严重的福岛县,到县外避难的民众达到4.7995万人。 长期的避难生活使灾民们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逐渐对灾后重建失去信心。日本NHK电视台在“3·11”纪念日来临前以岩手、宫城、福岛3县的灾民及核事故避难者共2887人为对象,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约80%的灾民对“复兴状况”感到担忧,认为“复兴住宅·灾害公营住宅建设”和“宅基地供给”迟缓或者有些迟缓的最高达92%。认为“核电灾害及预防核爆工作”迟缓或者有些迟缓的为87%。 日本灾民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住宅和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处理。由于灾区重建工作进展缓慢,安置灾民的公共住宅仅完成了3%左右。《日本经济新闻》分析称,因建设类劳动人员缺乏、人力成本急剧上升,导致基建工程进展缓慢,拖累了灾区重建整体速度。日本中央政府机构的应对措施也很僵硬,只依据制度而非灾区具体情况来解决问题,更令灾区重建雪上加霜。 灾后重建迟缓,灾区民众在临时住宅中的生活将进一步走向长期化。很多老年灾民都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等疾病,但是医疗和看护的人员却严重不足。不少老人担心自己无法活着重回家园。而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迟迟不能彻底结束,也令灾区民众对于自身健康的不安难以消解。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污水一直没有得到控制,持续不断地排入大海,不仅污染公海,也使得整个福岛县的稻田、海港等遭受污染。路透社报道称,由于核灾后政府建议儿童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福岛县郡山市的一些小孩几乎不知道室外活动是什么感觉。很多孩子力量锻炼不够、身体缺乏协调性。孩子们在吃东西时都习惯问:“这个有辐射吗”,即使3岁大的小孩也知道“辐射”这个词。 另外,灾区的产业再生也尚未实现。在宫城县石卷市的水产加工区,60%的企业已经重新投产,石卷渔港的渔获量也恢复近70%。但是,实际情况并未恢复到数字所显示的那样。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手不足。震灾前,居住在加工区附近的居民会作为兼职人员来上班。但由于是沿海地区遭到海啸袭击,现在很多人都分散居住在内陆地区。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由于安倍政府仍然要推行核电政策,打算重启核电站。过去3年中有很多个星期五傍晚,日本民众都聚集在日本首相官邸前举行反核电游行。就在今年3月9日,日本首都圈的3个反核电联盟组织还举行了大型集会,约3.2万民众参加当日的废除核电游行活动。尽管如此,安倍政府以及一些经济界人士仍然主张重启核电站。日媒对此分析称,由于核电约占日本能源供给的30%,核电站关闭会阻碍日本经济复苏,影响到“安倍经济学”的效果。▲

猜你喜欢

灾民福岛核电
一个“太阳能灯”男孩
拒绝福岛
中国核电生长
浙能电力:中国核电IPO最大受益者
欧洲主要国家核电运营情况
世界核电缓慢复苏
可口可乐的面试题
春雨威胁海地灾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