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评论
2014-03-12
仍待摸索的土地信托
(《财经》2014年合刊“土地信托新局”)
土地困惑正日益成为制约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瓶颈”。然而,随着近来安徽宿州土地信托流转试点的顺利展开,人们似乎感受到了这一制度在土地流转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现阶段,国内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状态,以及土地流转的巨大需求,为农地流转信托项目的实践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这一模式在理想状态下,会给农民、信托公司、土地承租方等带来不同的收益,但在目前粮食价格失衡、项目前景不明的情况下,土地信托能否健康运行,各方仍在摸索。
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财经》2014年合刊“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利益影响”)
1月人民币存款减少9402亿元,同比少增2.05万亿元。有人惊呼,如果存款搬家持续下去,或将在某些时点对银行的流动性造成冲击。然而以目前趋势看,银行存款搬家还将继续下去。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人们也对有可能到来的冲击怀有忧虑。尤其是中小储户、小微企业、中小银行等市场中的“小人物”,他们应对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更弱,下一步彻底实施存款利率市场化之前,唯有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加快完善存款人保护和风险处置机制,才能真正为“小人物”的权益保驾护航,彻底解除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后顾之忧。
用好行政和市场机制
(《财经》2014年合刊“化解地方债图谱”)
地方债务问题成为目前中国金融系统稳定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一方面,需要限制地方债务快速无序地扩张,以防止冲击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另一方面,城镇化建设对资金的需求有增无减,而风险控制及政策引导等问题,会导致城镇化融资能力下降。金融大鳄吉姆·罗杰斯日前也表达了对中国地方债的担忧。贵刊通过一组文章,探讨地方债问题。建议采取把部分地方债变为企业债、从省级和副省级政府开始试点直接发债等应对措施。同时用好两个机制,即行政机制和市场机制,其中行政机制在当前尤为主要。进而言之,地方自治是防范和化解地方债风险的治本之道,也是财税改革的正确方向和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