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贷春寒
2014-03-12由曦董欲晓王培成
由曦董欲晓 王培成
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关键阶段,信贷总量和货币供应,仿佛是牵引其走势的重要缰绳,在马年新春异常震颤。
2014年1月,中国金融数据出现波动:当月新增贷款1.32万亿元,创四年来新高;但与此同时,当月人民币存款减少逾9000亿元,余额增速竟创十年新低。存贷数据的强烈反差,引发多种猜测和担忧。
市场最关心的是,中国货币政策究竟是何松紧程度,未来走势会否大变?1月1.32万亿元新增信贷一度让市场产生宽松预期,但正如同初春的乍暖还寒,信贷岁初暖意的背后,货币改革温度依旧“清冷”。《财经》记者了解到,中国货币当局对于流动性总闸门的控制依然严格。在货币政策“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四个目标中,经济结构调整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权重提升,这为稳中趋紧的货币政策提供了支撑。
《财经》记者获悉,2014年中国M2增速有望预定在13%左右。按2013年末中国广义货币余额110.65万亿元计算,这就意味着2014年M2增量在14万亿元上下,如果按照《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公布的2013年末4.08倍的货币乘数倒推,可知2014年中国的基础货币增量或在3.4万亿元左右。
据了解,与以往略有不同的是,2014年中国货币增速13%的目标不再是硬指标。接近央行的人士分析,2013年货币增速超过13%的预定目标,达到了13.6%,未来央行在货币供应上的灵活度会增加,预设规模的重要性在下降。
与此相应,今年央行尚未明确公布信贷总量调控目标。据各家银行反映,央行今年将按月度下达信贷增幅的指导额度,总量应与去年持平,略有增长。
在金融业界人士看来,这意味着央行正在从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转变,而这种相机抉择的方式也体现了中国货币政策的前瞻性。有市场人士预计,2014年中国信贷增量或在9万亿-9.5万亿元。
1月信贷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在同业去杠杆的背景下,大量表外融资业务受限,进而被驱赶到表内。这一趋勢将在今年延续。
据《财经》记者了解,在107号文出台后,央行正在牵头各监管部门厘定影子银行的监管细则,可以预期的是,非信贷类融资将受到严格监管。事实上,融资结构变化在1月金融数据中已经体现。在1月的社会融资规模中,信贷增量占比从2013年的42%增加至今年1月的51%。
虽然1月信贷增量绝对值很大,但有银行业人士直言,很大部分信贷需求实际上是借新还旧。反观实体经济基础,多位业界人士对未来经济增速的前景比较悲观。最新数据显示,中国2月汇丰制造业经理人采购指数(PMI)预览值意外大幅萎缩,降至48.3,表明实体经济的增长预期明显下降。
在流动性稳中趋紧的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愈发艰难,在去年饱受流动性危机折磨后,将在今年迎来更为复杂的监管和市场环境。
2月19日,银监会正式公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将银行同业和理财业务也纳入流动性监管体系下。与传统的流动性风险指标相比,《办法》提出的新核心指标——流动性覆盖率,对同业业务采用了较高的现金流出系数。监管层希望指标能够在反映流动性风险方面更为敏感,有助于约束商业银行对同业资金的过度依赖。
与此同时,随着部分信托产品兑付危机的出现,信用风险开始逐步暴露,这将带来银行不良贷款的提升,并给风险管理带来挑战。交通银行研究中心报告分析,2013年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持续了九个季度的增长态势,达到5921亿元,较年初上升992亿元;同比增速20.13%,较去年末高4.94个百分点。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升至1%。2014年在GDP增长率7.5%左右的背景下,银行业全年不良贷款率可能增长到1.1%-1.2%的水平;如果GDP增长率接近7%,则不排除不良贷款率增长至1.3%-1.5%的可能性。
相对于货币总量供应的松紧,信贷不良资产反弹所预示的新一轮风险暴露周期的来临,无疑让人感到一股春寒之意。
货币政策紧平衡、信贷增量有限,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正经历一场蜕变。而以往依靠投资、信用扩张的发展路径惯性巨大,在转型的道路上,去杠杆是必然,如何不戳破泡沫,实现风险的平滑缓释,真正达成资源优化配置,这对于中国经济金融决策者无疑是一场巨大的考验。
贷款单月新高
2014年1月,银行业发放新增贷款创下四年单月新高,当月新增1.32万亿元,与此同时新增社会融资达2.58万亿元。瑞银证券在分析报告中称,上述数据“超出预期”。
年初信贷井喷是近年来的惯例,自2008年信贷大开闸之后,多年首月新增信贷破万亿元大关,今年情况尤甚。
据媒体报道,1月前20天,四大国有银行新增贷款总额约4400亿元,远超往年水平。货币当局注意到了超常规的增长态势,在1月17日举行的2014年货币信贷工作会议上提示,货币信贷部门要合理安排贷款投放节奏,防止资产过快扩张。在随后的数日内,受监管引导,信贷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1月末四大行新增贷款约3500亿元,较之此前的高峰数据压缩近千亿元规模。
但据银行业人士透露,大中型银行在1月的信贷需求强劲,加之跨地区经营,各家分行放贷节奏难以受到精准控制,各家银行放贷力度有所突破,汇聚成了1.32万亿元的新高。
信贷冲动难以遏制,与上一年信贷压缩有关。
“去年四季度规模调控紧张,所以很多项目就压缩了下来,等到额度宽裕的时候再放。”江浙一位城商行人士说,开年再放贷,容易“早放贷早收益”,所以1月数据看来尤显激进。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1月信贷增幅较快,与其他融资渠道收缩有关。2013年监管层不断加码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力度。去年初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8号文”,对银行理财资金对应的非标资产占比提出明确要求;年末酝酿《商业银行同业融资管理办法》“9号文”,禁止银行通过诸多灰色操作手法隐匿金融资产。银监会多方面逼迫银行降杠杆,严防表内业务转移到表外隐藏风险。同时,一直以来帮助信贷“隐身”的票据业务,也在2013年遭遇严格监管。银监会一直以“票贷比”来约束银行相关业务发展,并且对票据对应的保证金存款有严控要求。
表外业务在监管加码的大背景下,回流表内的趋势明显。根据央行发布的1月金融数据,新增社会融资总规模为2.58万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多了399亿元,总量增幅有限。但是其中信贷增量即达到1.32万亿元,占比从2013年的42%增加至今年1月的51%。
相应地,部分与银行业务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融资渠道开始萎缩。其中,信托贷款增加1068亿元,同比少增1040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4901亿元,同比少增897亿元。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今年非信贷融资还是会受到严格监管,全年贷款额度也不会有太大的增幅,总体是稳健偏紧的环境。
今年央行尚未明确公布信贷总量调控目标。据各家银行反映,央行今年将按月度下达信贷增幅的指导额度,从目前的情况看总量与去年持平略有增长。按月度调控则意味着,1月放贷较为激进的银行或将在2月减额。调控还需边走边看,但总体仍然没有放松迹象。
这种货币政策基调的后续效果,亦令人担忧。连平认为,银行信贷相对稀缺,可能会反映为贷款利率上升,特别是在银行资金成本上升的当下。
“缓慢的资金价格上升转移到实体经济是必然的方向。”连平认为,“对企业的经营压力应该是慢慢升高。”但他认为这种高成本的资金压力会影响经济结构调整。在利率高企的时期,更有资源获得融资的是政府平台项目和房地产业,其他经济主体势必被挤压。
这在今年1月的信贷数据中有所反映。1月投向非金融企业的新增信贷中,中长期贷款占比大幅上升至61%,去年全年的数据为45%。
“非金融企业的中长期贷款一般投向是基建类、房地产项目,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政府平台类。”一位江浙地区城商行人士说,这也是当地银行同业交流后公认的主流投向。
“如果是一般的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投放速度不会这么快。”上述人士分析1月激进信贷增速时说,“只有大项目、平台类的项目才会这么快地冲量。”
实际上,对于民营、中小企业等融资困难的经营主体,今年的融资可能会延续去年的紧张态势。
“一些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不良率蹿升很快,对这块业务是有所回避的。”一位国有大行人士说,从去年开始该行就将中小企业重新划分分类标准,放贷权限也有所上收。
据监管层内部人士介绍,银行普遍反应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难做,因此不希望再有硬性增长指标的要求。1月的数据确实反映出中小企业融资占比一定程度的微降,但趋势尚未形成还需观察。上述人士表示,从服务宏观经济发展和就业考虑,今年仍然对银行相关信贷增长提出“指标”要求,不同的是会更积极促进非信贷的融资渠道发展,因此总量增幅不会有太大波动。
但类似业务以及一些信贷政策调控的行业和领域,可能从别的渠道获得资金补给。上述人士认为,监管层对于银行表外业务的压缩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一方面,目前银行业已经形成了庞大的表外融资渠道,过分打压会引爆风险。另外,受制于资本和存款的压力,银行仍要依赖表外业务来保证利润增长。
存款流失加速
在2014年1月贷款增长的同时,当月人民币存款则减少了9402亿元,同比少增2.05万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1.3%,增速创近十年以来新低,比去年末下降2.5个百分点。
人民币存款主要包括居民存款、非金融企业存款和财政性存款。从数据上看,存款减少主要来自企业。数据显示,1月居民存款增加1.81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2.44萬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1543亿元。
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李莉认为,企业存款下降有季节性因素:一方面,由于各银行在年底“冲时点”,往往导致年初存款下降较为明显;另一方面,春节因素促使企业集中发年终奖、偿还应付款等,导致部分企业存款向居民存款和现金流动。央行数据显示,1月净投放现金达到1.79万亿元,流动中的现金(M0)同比增长达到22.5%。
从近几年的数据看,新增企业存款在1月多会出现一定程度减少。但今年1月的2.44万亿元存款额的减少,则创下六年来的单月新低。
经济增速的放缓和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是加剧企业存款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农行山西某支行副行长表示,从其所在支行的情况看,零售存款增长势头较好,但公司类存款掉得比较厉害。“山西最近两年煤焦、重化工等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整个市场没有需求,企业经营状况比较惨淡。”
从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速来看,2013年8月以来,工业企业利润呈现同比下滑的趋势,从8月的24.2%逐步下降到12月的6%。
受新增存款减少的影响,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速也出现了下滑。数据显示,2013年1月,M1余额31.49万亿元,同比增长1.2%,分别比去年末和去年同期低8.2个和14.1个百分点。
M1是指狭义货币供应量,其由M0和单位活期存款相加得出。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撰文指出,从构成看,M1大幅减少主要受单位活期存款大幅减少影响。但他认为,单位活期存款继年末显著增加后,于1月大幅减少,符合存款变动的季节性规律。
业界普遍认为,今年1月存款减少除了春节现金需求增大,还与银行理财产品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分流相关。
2013年下半年以来,以余额宝、微信理财通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与货币市场基金联手,以6%-7%的收益,迅速吸引了大量活期资金。2014年1月余额宝规模增加近2000亿元。至2月中旬,与余额宝合作的天弘基金所管理的资金规模已经超过了4000亿元。腾讯的微信理财通在上线六日内,规模超过了百亿元,至2月中已达300亿元。
一位国有大行电子银行部人士称,互联网金融实际上就是“团购”银行存款,虽然钱转了一圈还在银行账上,但银行的负债成本却大大提升,这对银行造成了经营压力。
目前大部分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标的是银行协议存款,当企业和个人用活期存款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时,资金就从活期存款转换成了金融机构的同业存款,然而央行的金融统计数据口径上的“存款”主要指企业和家庭存款,不包括金融机构的同业存款,这就使得“存款”数字大量减少。
某股份制银行副行长称,目前类似余额宝这样的产品对银行存款的冲击颇大,存款搬家的速度可能会比预想的更快。“16万亿元的活期存款由过去付零点几的活期利息一下子提高至5%、6%,甚至更高,这是非常可怕的。”
一旦这些网络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达到7%,对于银行来说,则意味着以协议存款回流的这些高成本资金,形成了存贷款利率倒挂。
银行自身的理财产品也分流了部分企业活期存款及部分由企业存款转来的个人活期存款。据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统计,1月中国各商业银行共发行4768款理财产品,其中银信合作产品共发行1520款,发行规模为2155亿元,推算1月发行的理财产品将近5000亿元。
银行传统存款虽然仍然受到官方管制利率的制约,但以互联网和银行同业、理财等为突破口,银行负债总量中已经变相完成快速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来自负债端的成本或快或慢地转嫁到资产端。根据央行货币政策报告,去年6月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随后的7月和8月,银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上升了3.21%和4.89%。
“去年下半年银行迫于吸存压力,应对有些措手不及。”连平认为,但存贷款利率倒挂现象不会持续太长时间,随着今年上半年的存贷款重定价,这一成本压力会反映到信贷利率上。
年初,各家银行普遍上调收益率较低的个人按揭贷款利率。往年较为充裕的额度今年已经收紧,8.5折利率在市场上也几乎绝迹,部分股份制银行甚至执行上浮的策略。
连平认为,今年货币政策决策层仍然希望维持稳健的资金供给环境,这将为信贷利率上行提供基本支撑。
货币政策紧平衡
1.32万亿元的信贷增量、2.58万亿元的新增社会融资规模,让市场一度产生了今年中国央行货币政策会稳中趋松的预期。然而,央行在2月18日进行的正回购,却给出了不同的信号。
2月18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进行480亿元人民币14天期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3.8%,这是时隔八个月后央行再次正回购。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央行的主要目的是纠正市场对于货币政策放松的错误预期。但也有观点认为,正回购在每年春节之后都会进行,不应该过分解读。
对于央行来说,货币政策需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防风险”四个目标,在不同时间段有不同侧重点。
“稳增长”需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经济增长速度是否滑落到合理区间之外,要等待一季度经济数据出来后再做定夺。目前,市场普遍预期,虽然结构调整将使得经济增速放缓成为大概率事件,但是政府对于经济增速下行的容忍度也在提高。因为劳动力供应放缓、加上自然失业率上升,使得充分就业需要的经济增长率降低了。
事实上,调结构、促改革和防风险均有赖稳健的货币政策。
在《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强调,全球经济仍有不确定因素,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尚待增强,对投资和债务的依赖还在上升,经济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值得关注,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艰巨。
“防风险”在2014年或将被放在更重要的地位。从国际经验看,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和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货币和金融环境过于宽松,忽视了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性,中国决策层不希望重蹈覆辙。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指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一个共识是货币政策需要跳出传统的增长和通胀两维的平衡,要关注金融稳定。
在過去一年中,银行间市场出现了两次流动性危机,部分信托产品也出现了兑付困难。市场普遍预期,信用风险将在2014年逐步暴露,如何平滑地缓释风险,是摆在货币当局和监管机构面前的一道难题。
决策层此前多次表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在谢亚轩看来,央行延续自2013年中就开始的偏紧政策基调,就是要实现“防风险”的政策目标。
彭文生也认为,当前制约货币放松的根本因素还是金融风险的累积。房地产泡沫、信用扩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大型企业负债是金融风险的主要载体。偏紧的货币政策将是中国未来宏观政策结构性的特征。
在金融领域,风险体现在同业业务的高杠杆,以及表外业务规模的快速上升。目前,银行靠同业滚动短期负债来对接长期资产,这种行为对于部分股份制银行来说,是非常普遍的。但这种商业模式建立在货币市场资金收益率低、资金回报率高的前提下。如果货币市场资金收益率提高,且实体经济资金回报率下降,这种模式将很难持续。
正是出于同业降低杠杆的考虑,央行在2013年一度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高。2013年6月的“钱荒”提醒了商业银行降低杠杆,也让央行看到同业市场的复杂性和同业资金需求平衡的脆弱。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流动性总闸门的收紧和银行表外资产入表的需求,造成了流动性需求的增加、债券收益率节节攀升、货币市场的利率也逐步走高。然而,有了2013年6月的经验,央行意识到,银行间市场的大幅波动对经济和金融体系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在维持稳中趋紧的货币政策同时,也要注意保持银行间市场利率水平的稳定,并向金融机构适度提供流动性支持。
央行在《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货币金融环境的基本稳定促进了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使得下半年以后一度趋于上行的通胀形势初步稳定下来,也对抑制全社会债务和杠杆水平的过快上升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过去三个月时间里,央行货币政策的操作发生了系统性的重要转折,操作上的体现是将再贷款的权力下放给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这样,这些分支机构就可以酌情与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在短期之内提供流动性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并使得债券收益率水平得以下降。
与此同时,央行也开展了常备借贷便利等短期流动性操作,以期平缓市场的资金面。央行数据显示,2013年末,常备借贷便利(SLF)余额为1000亿元人民币(下同),较6月末的年内高点下降3160亿元;全年累计发放23650亿元。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2月17日的电话会议中指出,在债券收益率进入一个长期爬升的背景下,进入了短期波段性下降的过程,这不意味着债券市场新一轮牛市的展开,但却是有一定量级、有意义的波段性下降。
多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业界人士认为,未来市场利率仍然将保持较高水平,但央行会注意市场资金供给的稳定,货币政策是否宽松将取决于未来经济的走势,如果经济下滑超预期,不排除货币当局放松货币政策基调。
届时,降息、降准都是可能选择,最终制约可能在M2预定13%的增速目标上。某国有大行金融市场部人士说,在广义货币这个流动性总闸门锚定的情况下,若外汇占款依然保持增长,中国新增信贷和流动性供给都将受到限制。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表示,信贷宽松退出和流动性的收紧可能会通过两个渠道拖累经济增长。首先,近些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由信贷扩张推动。历史证据表明,信贷增长一般要领先于GDP增长两个季度。其次,信贷宽松退出已经导致银行间市场在2013年下半年的流动性收紧,这至少会在某种程度上推升终端借款人的融资成本。
彭文生则认为,现实中,货币政策需要防止另一个极端,那就是过度强调稳定增长。对流动性合适度的把握,也是不忍短期小痛,则易养成长期大患。
对于判断货币政策松紧合适度的一个注脚是,去年中“钱荒”以来,整个利率曲线上移。但经济增速并没有大幅下滑,银行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还在以较快速度扩张,说明资金需求依旧较旺盛。对这个看似矛盾的现象的解释就是,不是当前的利率水平太高,而是过去的利率水平被人为压得太低。如果我们以管制下的利率水平为参照物来判断今天利率水平的高低,难免产生误差。
风险平滑缓释
货币政策紧平衡、信贷增量有限,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正经历一场蜕变。而以往依靠投资、信用扩张的发展路径惯性巨大,在转型的道路上,去杠杆是必然,如何不戳破泡沫,实现风险的平滑缓释,真正达成资源优化配置,这对于中国的经济金融决策者无疑是一场巨大的考验。
进入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速趋缓,风险释放显著加速。其中,商业银行作为最主要金融风险载体,经营压力和风险防范形势颇为严峻。
数据顯示,截至2013年末,商业银行不良率攀升至1%。标准普尔中国资深董事廖强认为,中国银行业在经历了过去数年的高歌猛进后,可能正在步入危险区,2014年由于中国的政策制定者维持偏紧的市场流动性,并放宽对金融业的管制,国内银行的贷款质量和利润率可能进一步下滑。
一个更为广泛接受的基本判断是,新一轮银行信贷风险释放已经启动,商业银行拐点正在来临。具体来看,银行不良贷款由过去的出口外向型企业逐渐向产能过剩行业迁移,以近期发生的钢贸行业贷款集中违约为例,信贷损失风险呈现加速蔓延态势,风险出现向国有钢铁企业传导的迹象。另外,风险爆发区域由“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逐渐向内陆扩散。
为此,商业银行纷纷加快不良贷款的清收与核销,据相关预测,2013年全年上市银行核销不良贷款总额将与此前两年至三年的总和相当(详见本期“迎战坏账反弹”一文)。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影子银行和地方债务风险,一直被视为中国经济最大不确定性威胁。近日,中诚信托山西30亿元煤矿信托发生兑付危机,存量规模超过10万亿元的信托行业,刚性兑付事件此起彼伏。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最近银行、信托公司参与的刚性兑付远不只这些,工行、建行代销的部分非集合信托产品也遇到不同程度的兑付困难,由于这些产品并未向公众发售,因此风险暂未显现。
据悉,银监会正在研究推动信托业转型。中国银监会主席助理杨家才认为,信托业也可探索建立“信托稳定基金”。如果某信托公司出现流动性问题,或者需要兼并重组,先通过信托稳定基金来平滑风险缓释带来的巨大冲击。此外,针对当前银行理财和同业业务均不够规范的现实,银监会提出,2014年将启动治理改革工作,引导理财业务实行事业部制,同业业务进行专营部门制改革,其他部门和分支机构不再经营。
国务院2013年底已经出台了规范影子银行的“107号文”,未来影子银行风险化解将遵循“疏”“堵”结合原则,按照谁审批机构谁负责风险处置,建立中央、地方统分结合的监管框架。
与金融部门类似,当前实体经济面临形势也极为严峻,去杠杆任务艰巨。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认为,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债务对GDP的比例为113%,非金融企业债务占总体债务一半以上,超过了发达国家水平。其中地方政府债务增长较快,房地产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债务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