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国知网《护理学报》2009—2012年作者群计量分析

2014-03-12刘小兵

护理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作者群护理学报职称

刘小兵

(南京中医药大学 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0023)

《护理学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南方医科大学主办。1995年7月正式创刊,历经《南方护理杂志》、《南方护理学报》和《护理学报》等几次更名、发展阶段。年发行量从最初的3 000册不断上升到2005年的18万册,从2000年的双月刊64页到2009年的半月刊,上下半月刊页码均为80页。该刊2004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医学期刊”,2010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期刊”,2011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1]。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最新统计,《护理学报》影响因子位居2010年统计年中18种护理学学科期刊的第2位,复合影响因子为0.655[2-3]。《护理学报》的办刊质量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作者是学术期刊内容的提供者,稳定的作者群是学术期刊生存和发展条件之一。分析研究一个学术期刊作者群的特征,可以反映出该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水平,对探索科技期刊的发展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护理学报》2009年改版为节点,选取“中国知网”2009—2012年的《护理学报》所载论文的作者群为研究对象,对著录完整的论文,从第1作者(文中仅限第1作者)的年龄、学历、发文数量、论文合著情况、地域分布、论文高发机构、机构属性等角度进行分析与研究,意在揭示其作者群的现状。

2 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 “中国知网”[4],以2009—2012为检索年限,以刊名=“护理学报”为检索词进行精确检索,在删除了有关会议通知、各种征稿通知、继续教育思考题、杂志征订启事、招生简章等无关信息后,得到2 679条有效记录(以下简称“样本”)。使用Execl 2007作为统计分析软件,应有文献计量学中 “科学生产率频次分布——洛特卡定律”[5]及其普赖斯核心作者计算公式[6]对“样本”中的作者群以及核心作者进行数学统计分析。

2.2 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 作者的年龄计算是以发文作者简介中的出生年至发文时的年龄为准。作者的学历以作者发文时标明的学历为准,凡发文时正接受高一级学历教育的,均以在这之前所取得的最后学历为准。作者的职称均以作者发文时所标明的职称为准,对于不同系列的职称按其所在系列的职称等级进行归类后,再统一按“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的等级序列进行汇总,对于发文时未标注职称的归入“未标注(或不详)”。同时对医疗机构中具备护理专业职称序列的实际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的论文进行单独统计,以便更直接明了地研究这一序列职称人员的发文情况。由于作者所涉及的机构相对较为复杂,本研究按如下标准进行统计:凡1个机构有2个名称的,均统一到1个名称下进行统计;凡遇有机构合并的均以合并后的新机构为计量单位进行统计,原机构也统一到新机构中;一个总机构下有几个分机构的均统一到总机构下进行统计。作者发文时标注的机构若为医院的各个科室的,均统一到医院名下以医院为计量单位进行统计。同样作者发文时标注的机构为各学校(或学院)下属的学院(或系)均统一到学校(或学院)名下,以学校(或学院)为计量单位进行统计。为能体现出论文高发地区及高产机构的高产特点,本研究分别以发文量>30篇及≥10篇为标准,选取地域及机构作研究对象。

3 结果

3.1 作者群不同年龄段发文数量分布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段作者在不同年份论文数量分布(篇,n=2 679)

从表1可见:《护理学报》不同年龄段作者中,以36~40岁作者群发文量最高。

3.2 不同学历作者发文情况见表2

表2 不同学历作者发文情况(n=2 679)

从表2可见:《护理学报》不同学历层次的作者发文量,以本科学历层次作者发文量最高。

3.3 不同职称等级的作者发文情况见表3

表3 不同职称等级的作者发文情况(n=2 679)

从表3可见:《学报》不同职称等级的作者发文中,以中级职称作者发文量最高。

3.4 不同护理专业职称等级的作者群发文情况见表4

表4 不同护理专业职称作者发文情况(n=2 162)

从表4可见:《护理学报》不同护理专业职称的作者发文,同样是具备中级护理技术职称的人员发文量最高。

3.5 作者群的发文量与核心作者分析

3.5.1 不同发文量的第1作者数量分布见表5 稳定与庞大的作者群既是创办高质量期刊的必要条件,也是拥有丰富的高质量稿源的重要保证。《护理学报》庞大的作者群和较稳定的核心作者是其办刊质量稳步提高的重要因素。

表5 不同发文量的第1作者数量分布

从表5可见:发文1篇的第1作者数量占作者总数的89.17%,显示出了该刊具有广泛的作者群基础。

3.5.2 核心作者 高水平的作者群是期刊发展的核心环节。根据普赖斯的核心作者的计算公式M=0.74 9×(Nmax)1/2计算,(Nmax为统计时段内发表论文最多的作者发文的数量),“样本”中Nmax=4,计算得M=1.49≈1.5,即把发文量≥2篇的作者视为核心作者。由此得出核心作者为257名。据表5统计,核心作者的发文量为562篇,占所刊载论文总数的20.97%。显然这与普赖斯定律认为统计年限内核心作者发表论文数应达50%还有不少差距[6]。

3.6 作者的合著情况

表6 作者不同合著类型发文量(n=2 313)

从表6可见:《护理学报》作者同单位合著形式所产生的论文数量远高于其他合著方式产生的论文量。

3.7 作者所属地域及论文高发地区分布

3.7.1 作者地域分布见表7

表7 作者地域分布(n=2 679)

从表7可见:《护理学报》作者群地域分布广,遍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及1个行政特区,但分布地域不均衡。

3.7.2 发文量在30篇以上的论文高发地区分布见表8

表8 发文量在30篇以上的论文高发地区分布

从表8可见:《护理学报》论文高发地区是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其发文总量占“样本”的66.91%。

3.8《护理学报》发文量≥10篇的高产机构分布见表9

表9 《护理学报》发文量≥10篇的高产机构分布

从表9可见:《护理学报》论文的高发机构多是具有较高医疗水平的医院以及学术水平与科研能力较强的医科大学(或综合性大学)。这些机构可视为《护理学报》稿源的核心机构。

3.9 作者所属机构分布见表10

表10 作者所属机构分布

从表10可见:《护理学报》论文作者大多来自三级甲等医院及高等医学院校。

4 讨论

4.1《护理学报》作者群涵盖了老中青各年龄段表1显示了作者群的年龄及发文特点:(1)25岁及以下作者的发文量所占比重较小,这部分作者群以在校学生(本科或研究生)为主。并显示出一个逐年明显的上升态势。30岁以下的作者群发文量之和所占比例是18.70%。30岁及以下的作者是衡量期刊发展潜力的一项指标,这一群体会对作者群年轻化做出重要贡献:因此,他们是《护理学报》一个不容忽视的作者群体。(2)31~50岁的作者群的发文之和所占比例为72.46%。显示出中青年护理工作者及护理教学科研人员正处于一个护理技能与教学科研成果相对成熟的阶段,其发文处于一个较稳定的高峰时期,他们已经成为这方面的骨干力量。(3)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36~40岁的作者群,其发文所占比例最高,说明这个年龄段的作者群有很强的护理实践能力与护理教学科研能力,是护理学科的中坚力量,同时又是《护理学报》最稳定的作者群。(4)51岁以上的作者群发文量最小,他们中或有一部分人员因行政职务而分散了科研的精力、或因学历较低限制了科研能力、或其中有一部分人已成为这个学术科研领域的领头人,虽然以第1作者科研论文发表量减少,但是他们对这个领域的科研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力。他们的课题组成员或学生成为主要供稿人。

4.2 《护理学报》作者群的学历从低到高均有分布,涵盖面广,各学历层的作者其发文各具特色 从表2可看出:(1)具有中专学历和博士学位的护理及教学人员发文量少。其原因可能一方面由于中专学历的护理人员受专业教育程度较低,相对科研能力较弱,故发文较少;另一方面,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且实际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较少,故其发文量也不高。《护理学报》“研究生园地”栏目发文280篇,占“样本”总量的10.45%。(2)发文量较高的是具有大专学历的护理人员,发文量最高的是具有本科学历的护理及护理教学人员。说明这2个学历层次的护理及护理教学人员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也有相当的实际工作经验。

4.3 作者群的职称分布全面,其所反映出的职称结构比例和我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分布比例相一致从表3和表4均可以看出,具备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发文量最高,具备高级(正高及副高)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发文数量次之,发文量最低的是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同时表4显示,实际从事护理工作的各职称等级的护理人员发文总量为2 162篇,占“样本”总量的80.69%。其余19.31%是医护系统中非护理专业技术人员的发文。他们的参与对于护理学科多角度、多层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4.4《护理学报》具备广泛的作者群体 洛特卡关于科学生产率的频次分布(洛特卡定律)是这样表述的:“……生产2篇论文作者数量约为生产1篇论文作者数量的1/4;生产3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生产1篇论文作者数量的1/9,生产n篇论文的作者数量则大约是生产1篇论文的作者数的1/n2。且生产1篇论文作者的数量约占所有作者数量的60%”[5],表5显示:《护理学报》2009—2012年发文 1篇的作者为2 117名,占第1作者总数的89.17%,明显高于文献计量学洛特卡定律中发表1篇论文的作者占所有作者数量的60%的数值。说明《护理学报》具有广泛的作者群。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根据这个定律,计算出《护理学报》“样本”中发文2篇、3篇、4篇的作者的理论数据应该分别是529名、235名、132名。再对照表5不难看出,这些理论值与实际数据有较大的差距,表明当前《护理学报》的作者分布还未达到成熟学科所应有的最佳作者理想分布状态。

4.5《护理学报》作者的合作研究程度较高但合作方式欠佳 合作研究是科学研究中最基本、最常见、最主要的形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当代科学研究的趋势。文献计量学通常用“合作度”与“合著率”2项指标衡量论文的合作程度。合作度是指(一定时期内相关文献)作者总数/(一定时期内相关文献)论文总数。合作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相关文献)合作论文数/(一定时期内相关文献)论文总数×100%[7]。一般来讲,合著率越高,合作度越大,学科的发展水平就越高。因此,合著率是衡量学科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研究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以及衡量论文研究深度的重要因素。“样本”中《学报》发文作者总人数8 504名次,其间共发文2 679篇,其中独著论文366篇,合著论文2 313篇,分别占“样本”总数的13.67%、86.33%。合作度与合作率分别为3.17%、86.33%。显示了《学报》作者的科研以合作为主,作者的合作意识较强,符合现代科学发展的规律。从表6可以看到《学报》载文作者合作方式主要有4种。一是以“同单位合著”方式所发论文所占比例最高。这种合作方式通常是同一医院(或科室)、高校(或学校)中同一院(系)或教研室的几位同事共同完成。二是由于“同省(市、地区)合著”比“跨省(市、地区)合著”在合作上更为方便,故前一种合著方式比后一种合著方式的发文量多出一倍多。但前一种合著方式比后一种合著方式在合作的深度上尚显示不足。而更具合作研究深度的第3种“跨省(市、地区)合著”及第4种“跨(国)合著”的论文所占比例却很低。显示了《学报》作者在科研中的合作方式欠佳。

4.6《护理学报》作者群的地域分布既具有广泛性同时也具有不均衡性 从表7可以看出以下特点:(1)《护理学报》收入的论文涉及到了除青海、西藏、台湾、香港以外全国所有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表明该刊覆盖面广,影响力大。说明《护理学报》在业界有相当高的认知度。(2)广东及浙江2省的作者共发文1 425篇,占统计发文总量的53.19%发文量,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这2个地区可视为《护理学报》作者的核心地区。(3)在所涉及到相关省、自治区中,其作者所属地域地显现出明显的分布不均衡状态。如浙江省发文作者来自该省41个市县,广东省的发文作者来自该省32个市县。其他,如江苏省的发文作者来自该省18个市县、湖北省的发文作者来自该省16个市县、湖南省的发文作者来自该省11个市县、新疆则是5个市县、黑龙江省的发文作者则是来自该省2个市县。

4.7 《护理学报》有优质的稿源地 从表8可以看到“样本”中这20个论文高发地区发文总量达1 822篇,占其总量的70.25%,且多是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较发达的城市。其中省会城市、直辖市达11个。说明这些地区的护理学术氛围较浓,从业者比较注重护理学科的研究和经验总结。同时来自这些地区的稿件也是《护理学报》刊载高质量论文的保障。

4.8《护理学报》具有优质的高产机构 表9显示,发文量≥10篇的45家机构共发文995篇,占 “样本”总量的37.14%。其中高等医学院校8所(有7所为各省或全国重点高校),其余37家机构均来自三级甲等医院。显示了三级甲等医院以及高等医药院校强大的医疗水平和教学科研实力。从表10可以看出:(1)三级甲等医院(地方和部队)的发文量之和占“样本”总量的 63.97%超过“样本”总量的半数;(2)医学院校类机构发文量占“样本”总量的13.88%;(3)上述2种机构发文量相加,其发文总量占“样本”总量的77.86%。这充分说明了高等级医院和医药院校的撰稿人有很强业务能力和撰稿技能。这就使《学报》有充足的高质量的护理论文可供选择,从而保证了其有很高的学术水准。这些机构可作为《护理学报》稿件的核心机构。

5 建议

5.1 吸收相关领域作者稿源 《护理学报》在坚持以刊载护理类论文为主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刊发医护系统从业人员中其他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有关护理学方面的稿件,进而促进护理学的多学科、多样化的发展。

5.2 注重发现和培养核心作者 虽然 《护理学报》的核心作者已初步形成,但其人数与撰写的论文数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故此《护理学报》要及时发现并扶持潜在的核心作者,特别是中青年作者,扩大高水平的核心作者群。另外要采取一些激励措施,促使核心作者增加撰写论文的数量,进一步提高《护理学报》的刊文水平。

5.3 提高对合著论文的关注程度 有鉴于 “样本”中作者合作率偏低的现状,《护理学报》在选稿时要对于合著的论文多加以关注,特别是那些“跨省(市、地区)合著”或“跨(国)合著”的文稿,以扩大护理学研究的学科领域、提高研究层次。

5.4 强化刊物的宣传力度,并注重对偏远地区和基层医院稿件的扶持 今后《护理学报》要在发文量较少甚至没有发文的省、市如西藏、青海、香港、台湾等采取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强调护理研究的重要性,强化护理人员的学术交流意识,以吸引更多的优质稿件。同时,在保证办刊质量的前提下,对那些来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地区偏远地区的稿件给予一定的关注,利用《护理学报》自身的影响力推动偏远地区护理学科的发展。另外《护理学报》也要适当提高一些低等级医院及基层的医疗卫生部门发文量,以激发其医护人员进行护理科研的积极性,从而带动护理学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

5.5 加强“研究生园地”栏目的建设,适当增加发文量 目前,护理学专业研究生数量较少,但他们是未来从事高层次护理实践、科研及教学的后备力量,对护理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建议《护理学报》注重该栏目建设,适当增加护理专业研究生的发文量。

综上所述,2009—2012年《护理学报》已经形成了一个连续、稳定、素质较高的作者群。这是其办好刊物的可靠保证。《护理学报》地区覆盖较广,稿件来源地和作者所属机构均属优异。只要继续坚持“以服务铸品牌,以质量求生存”的办刊理念,该刊定能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护理专业学术性期刊。

[1]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报》简介[EB/OL].[2013-06-02]http://www.hlxb.com.cn/gb/xbjj.asp

[2]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护理学报》影响因子位居护理学学科期刊第2位[J].护理学报,2012,19(8A):68.

[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1 版)[J].护理学报,2012,19(7A):封 2.

[4]中国知网[EB/OL].[2013-04-21].http://202.195.210.104:10021/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CJFQ

[5]王崇德.文献计量学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84-93.

[6]罗式胜.文献计量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309-310.

[7]邱均平.国内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综述[J].图书馆论坛,2007,27(6):158-163.

猜你喜欢

作者群护理学报职称
《护理学报》“中医护理”栏目征稿
《护理学报》“静疗护理”栏目征稿
《护理学报》“静疗护理”栏目征稿
《护理学报》“护理管理”栏目征稿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档案管理》论文作者群计量分析
《甲寅》周刊:民国新闻业的“孤臣孽子”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核心作者群统计分析
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