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早读课效率

2014-03-12林远峰

语文学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早读课意境目标

○ 林远峰

(广东省梅县畲江中学,广东 梅州 514779)

传统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多读多背。学生经过苦读,如能背下几百篇文章,几百首诗词,就有了厚实的基础,丰富了各方面的知识,培养了语感。古代凡才华横溢之士,无一不是满腹文章。孙洙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是经过千百年实践证明了的真理。

当前,虽然学生们每次早读都在读书,但早读的利用率并不高。目前语文早读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缺乏管理。从学校角度来看,主要表现在:缺乏直接管理早读的领导或领导监督管理不到位等;从老师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在:迟到,中途离场,对学生违规行为视而不见等;从学生角度来看,主要表现在:自制能力差,随便讲话,上厕所,做其它学科作业等。

2.目标模糊。很多老师对早读课的目标缺乏整体的架构,也没有对本学年或学期的早读课目标进行深入的思考,甚至对于近期的早读课目标也缺乏明确的认识。对于学生而言,随心所欲朗读就更成为常态,究竟读什么,达到什么目的都不很清楚。

3.形式单一。大家都明白早读在于“读”,但怎样读,却是许多老师没有认真研究的。一节早读课下来,不是课代表带读,就是学生独自朗读。长时间用同一方式做某一事情,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产生厌倦情绪,自然,早读课堂也会显得沉闷。久而久之,早读课的声音越来越低小,同学们越来越不喜欢早读。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语文早读课的效率,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强化管理。学校、级组和班级应安排专门领导或人员管理师生早读。教务处、年级组应对早读课进行长期或每周不定期检查,详细记录课前5分钟,上课时,课堂末的人数和早读状况,并公布结果,奖优罚劣。检查结果纳入班级考核。值班教师必须在预备课铃响之前到达教室,提倡教师提前5分钟进入教室组织学生进入早读状态。早读教师不得坐着上课;不得利用早读批改作业、备课、看其它书籍或发手机信息等;不得利用早读进行讲课、考试活动;正式上早读课时,教师要在教室内巡视辅导,指导学生高效率地进行早读,杜绝学生不出声、做作业、做小动作、睡觉、随便讲话等不良现象;班主任或学习委员负责组织检查监督,保证早读课的出勤人数和秩序。

2.明确目标。早读课最主要的任务是朗读与背诵,那么读什么,背什么,完成多少任务,都要在读之前先确立,并把早读的具体任务和需要达到的目标写在黑板上,如“背诵《沁园春·雪》,做到默写时准确无误”。学生们有了明确的目标,他们就有了努力的方向,读时就热情高涨。目标的设置不是随意的,所确定的目标要切合学生实际,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应该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可实现,从而让学生体验到那种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成功的喜悦感。

3.形式多样。早读课并不仅仅只满足于“朗读”,可采用多种形式,活跃早读课气氛,增强早读课效果。本人一般采用以下几点做法:

1.声情并茂的范读。这主要在学习新课前或朗诵优美句段时使用。通过示范,帮助学生去把握朗读不同作品的语气,让学生体验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体验到朗读的艺术魅力,同时有助于学生更深刻透彻地理解课文,诱发情感共鸣。

2.师生共读。主要是教师用导语将情感与内容有机串联起来,读得完整而有味。

3.同桌互读互背。这主要用于复习旧知和背诵课文或优美片段的检查。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最小面积地最清晰地了解到学生个体掌握情况,从而便于个别辅导。

4.小组或男女生赛读、开火车、随机点读等形式。这主要是激起朗读的乐趣和斗志,始终能够以饱满愉快的情绪参与其中。

甚至针对初中学生可采用下列早读法:

1)悟读意境式早读。收集意境优美的诗、词、散文等,让学生在朗读中领悟其中的意境,从而达到悟读的目的;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让学生朗读,欣赏诗中的美景,从而明白其优美、闲适的意境,理解诗人的眷恋及淡淡哀愁。

2)表演情境式早读。收集适合编排的情境文章,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创造情境表演式朗读,类似于话剧表演。例《日出》、《茶馆》可编排话剧作朗读表演,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的叔叔于勒》可编排话剧作朗读表演,以激发学生的语言再创造能力。

3)课外扩充式早读。早读课上反复读某一篇文章,学生们会产生厌烦的情绪,从而降低了早读的效果。一般情况下,人对新鲜的东西比较感兴趣。鉴于此,教师可精选一些课外的文章让学生读背,一方面可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可扩大他们的积累,通过更多文章的积累可提高他们的语感能力。如教学《范进中举》,可由吴敬梓笔下的“范进”扩充到其他人眼中的范进,让学生了解一个较全面的范进。

4)选文跟踪式早读。在学完节选的名著作后,寻找出处跟踪阅读,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在学完《百草园》后,可跟踪鲁迅《朝花夕拾》中的“三味书屋”部分进行早读,从而更为完整了解鲁迅的少年生活。

5)诗情画意的配乐读。文学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音乐以特有的旋律和节奏塑造艺术形象,把人们带入特有的意境之中,唤起人们的情感。当文字与情调相吻合的音乐交相辉映时,便会产生和谐共振的效果。如在读白居易的《卖炭翁》时,可播放古典音乐《江河水》,在音乐中朗读能更好体味出社会衰败时人民的凄惨辛酸,与诗人的苦痛与伤神。

最后,要结合检测手段。因为人是有惰性的,学生朗读的质量,朗读的效率,还需要有一定的检测手段作保证。实践证明教师在早读的开始就明确告知学生检测方式或惩罚方式,会使学生对早读产生动力。检测手段具有多样性、灵活性:或单个抽查、或集体背诵、或安排各种学生感兴趣的竞赛活动等,这样做一方面督促学生朗读或背诵,另一方面增强学生背诵或朗读的兴趣。如《岳阳楼记》这首诗,我要求学生用一个星期的晨读时间背诵,将全班分成六个小组,每组七到八个人,每组的题由组长当场抽取。这种做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

总之,早读课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必不可少的延续与补充。只要老师确定好早读的内容,进行科学的指导,加强督促,学生就会“读”出兴趣,“读”出成绩,“读”出能力,早读课就一定会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马登许.让每个孩子都喜欢语文早读课[J].语文天地,2008(12).

[2]任伟栋.语文早读思维浅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17).

[3]田春梅.让语文早读课神采飞扬[J].学周刊,2011(14).

[4]郭俊奇.浅谈语文早读课的现状、问题、开发[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8(1).

猜你喜欢

早读课意境目标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提高语文早读课效率的途径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高效运用高中语文早读课的方法
提高早读课效率的五项举措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