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初探

2014-03-12贺登昌

语文学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农村

○ 贺登昌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西六小学,甘肃 张掖 734023)

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生命关怀,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显著特征,这就要求作为重要人文学科的语文学科,应具备实施人文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功能。人文素养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将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的为人处世的基本“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简单地说,它是一个人之所以成其为人的底色和根本。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仅仅靠知识传授,技能训练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不失时机地进行,而不能超越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生命发展的黄金时期,是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的奠基阶段;小学教育也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过程中的基础性和不可超越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摒弃只注重识字教学和应试教育的传统思想,主动担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责任,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策略和方法,真正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笔者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近三十年,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情况比较了解。要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是重中之重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学目标的提炼和确定、教学内容的把握和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教学情境的架构与创设等这些重要的教学流程如何贯穿人文素养的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调动以及学习兴趣的激发怎样才不会偏离人文教育的轨道,都取决于教师。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语文能力的大小可以影响小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效果乃至以后进一步学习深造,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是奠基工程,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有多方面的素养。同时,新课标明确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把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列为核心目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与优劣,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以至学校教育的效果。

语文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教师与语文课程同步发展的要求,获得专业成长成为新时期语文教师面对新课改革的重大挑战。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正视当前语文教师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并切实加强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无疑是迫切而又重大的任务。

为学生的人生上好底色,打好基础,教师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更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个性发展、能力培养。因此,对于人文素质相对偏低的农村语文教师来说,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是新时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必然要求。

二、发掘教材中的人文内容是首要途径

由于受到地域环境,经济条件,基础设施以及社区文化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孩子不可能像城里面的孩子那样有充分的接受先进文化的渠道和机会;大部分农村学校由于经费紧张,优质师资短缺等方面的原因,办学条件远远落后于城市学校,学校教育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载体等都远没有城市学校那样丰富和先进。因此,农村学校的小学语文教学,目前还只能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进行,语文教材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素养的主要依托。

其实,语文新课程重视人文性的这一理念,不只体现在经过两次修订的官方纲领性文件《语文课程标准》中,更具体的则是体现在经知名专家,一线特、高级教师精心挑选,精雕细琢编写而成的各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中。秉承课程改革的精神,新编小学语文教材无论是人教版、北师大版还是语文版,选文的人文性都大大增强了。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这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绝佳资源。语文教师不能仅仅是个文学爱好者,他还应该是个钻研者、引导者,要深刻认识选文人文性的美,并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小学语文教材人文性被强化的现实意义,从而找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源头活水。

三、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定位已经从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监控者向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转变,课堂已经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信息交流,情感互动,资源生成,生命焕发,和谐共生的场所。尤其是小学的语文课堂,语文学科固有的浓厚的情感性和小学生单纯幼稚,活泼好动的天性决定了它的活动性,开放性和丰富性,只知道提高成绩,只懂得照本宣科的教师是不能驾驭这样的课堂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高超的教育智慧和教学艺术,熟谙并能灵活运用丰富多样,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乐园。

人文素养作为人成其为人的底色和根本,作为一种“德性”和“精神”,不是单凭认识多少字,能写几段话,会做多少题就可以具备的,这必须通过教学活动的激发,教学情境的感染,美好情感的陶冶和崇高精神的感召内化到学生的生命意识当中去,成为学生一生的精神营养,也就是爱因斯坦在谈到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时所说的走出学校忘掉一切剩下的那部分东西。这就要求农村语文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小学语文就是识字教育”的落后观念,努力革除陈旧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能够真正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而不至于扼杀学生天性的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

四、开发校本课程和学科类活动是有效补充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求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能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农村学校在师资队伍,教学手段和办学条件等方面虽然落后与城市学校,但却拥有城市稀缺的田园景观,人事物语,风土人情,地方民俗。这些丰富多彩的自然人文资源,为农村学校开发语文类校本课程,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学资源。由此可见,开发开展适合校情学情的校本课程和语文学科活动,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补充渠道。不同学校可以根据各自的地域、学校和学生的不同实际,整合各种资源,开发相应的校本的课程,并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让校本课程活动化,这必将有利于提高农村学生的人文素养,厚实学生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忻娟.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J].中国校外教育,2010(6).

[2]谭宏平.小议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7).

[3]黄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03.

[4]奚丽波.构建和谐课堂,提升人文素养——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建和谐的课堂[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7).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