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东盟背景下面向东南亚的对外汉语专业课程建设探索
——以广西科技大学为例

2014-03-12陈晓锋包小玲李跃敏

语文学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东南亚汉语设置

○ 陈晓锋 包小玲 李跃敏

(广西科技大学 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立,使得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更为紧密,经贸往来更为频繁,相互之间的合作不断增长。从目前趋势来看,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将会更加广泛深入、更加巩固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汉语的学习和教育日益受到东盟各国政府的重视,“汉语热”遍及东南亚,汉语在东南亚的推广迎来了千载难逢的良机。作为中国——东盟战略中的前沿阵地,广西已经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交流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地区,除了在经贸方面的合作发展之外,更应承担起面向东南亚的汉语推广这一责任。

为此,广西各大高校相继设置对外汉语专业,培养汉语师资人才,加大汉语教师的输出力度,以满足东南亚国家汉语学习之需求,广西科技大学对外汉语专业便是基于这样的大环境应运而生。作为一个适时、适运而设置的专业,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才能办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于是如何培养面向东南亚国家的、合格的汉语教学人才,便成为广西科技大学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立足点。

一、东南亚国家汉语教育的现状及特点

(一)发展迅速,师资严重匮缺

东南亚是华人华侨人数最多的一大聚集地,长期以来,华人团体在东南亚国家积极奔走、惨淡经营、几经曲折而坚持不懈,为汉语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和发展开荒拓土,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如今随着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经济影响力不断提升,汉语教育又迎来一番新气象,各国政府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汉语的重视,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尼等国家的政府首脑都曾在不同场合表示要加大对汉语教育的投入。[1]然而据资料显示,截止2011年,“东南亚地区学习汉语的人数有160 万,汉语教师近2 万人。开设汉语的大学有一百多所,中小学有2 500所,人数达130 万人”[2]105,有的国家,比如印尼,“仅印尼一个地区,汉语教师的缺口就超过2 万人[2]105,庞大的学生人数,与之不相称的师资力量,成为困扰东南亚国家汉语教育的普遍难题。

(二)教师队伍呈老龄化与本土化趋势

尽管中国向东南亚国家派出了大批的志愿者,但巨大的师资匮缺在短时期内难以完全扭转,所以当地原有的汉语教师还是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学的主力。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大,原有的汉语教师已经逐渐呈现出老态,一方面他们的精力和身体已经难以胜任繁重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老教师的教法和教学观念也已经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过去那种一板一眼、完全由教师主导课堂的教法已经不适应年轻汉语学习者的需要,而语言学习本身就具有枯燥性,再加上一成不变的教法,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当然,年轻一辈的本土汉语教师也在不断成长,然而与他们的祖辈、父辈、前辈们相比,年青一代的本土教师在汉语教学上具有先天的不足,主要是在对汉字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缺乏恰当的理解。年青一代本土汉语教师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要么是来自于自己老师的传授,要么是来自于原有的华人家庭中祖辈、父辈们的传授,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在国的文化、思维、传统对他们的长期浸淫,足以让他们打上深刻的本土烙印。汉语教学,不只体现在语法、句式、字词的简单辨认上,更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只有彻底理解这些内涵,汉语教学才能提高层次,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汉语学习对象英语普及率高,且日益年轻化

东南亚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别语言,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在东盟各国中,英语仍然是普及率最高的语言,“东盟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大都使用英语。又由于具有不是东南亚国家任何种族的母语这种在政治上的中立性,因而被《东盟宪章》定为东盟的工作语言”[3],对于汉语学习对象来说,他们是在习得了本国国别语与英语的基础上再来进行汉语的学习,这样的情况与中国颇为相似。

众所周知,英语在中国人的外语学习中始终占据垄断地位,中国的教师和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与重视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样的好处便是,在英语这一世界最通行语言的帮助下,中国和东南亚的学生在学习任何一门新外语时,都可以借助英语的中介作用。

此外,随着中国—东盟战略的不断深化,东南亚各国政府纷纷将汉语教育纳入整个国民教育的体系,在许多国家,汉语已成为从小学到大学、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的一门规定性课程,如马来西亚,“在这个体系中有1290所华文小学(学生64万人,教师33422人)、60所华文独立中学(学生6万人,教师3462人)和3所华社民办学院(即南方学院、新纪元学院和韩江学院,学生4千人),学生总数超过70万人”[4]64,在印度尼西亚,则是“约有300多所华文补习学校,有100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了汉语教学,有30多所大学开展了汉语教学或汉语补习活动”[4]64,而泰国更是“将中文列为第一外语,将汉语课程纳入泰国2000 所中小学”[4]65可见,在校学生、未成年人已经成为汉语学习的主要对象,跟过去成人为主的汉语教学相比,呈现出日益年轻的态势,这对于汉语教师在教学的能力和技巧上,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广西科技大学面向东南亚的对外汉语专业课程建设探索

(一) 坚持汉语课程的主体地位,根据实践经验进行课程合并和课时调整

对外汉语专业主要是面向外国人进行汉语教育的专业,因此汉语课程必须是本专业的主体,这一点是任何一个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都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笔者所在的广西科技大学对外汉语专业在汉语课程的设置上,经历了从理论设想到实践检验的过程。

在最初的课程设置中,我们对于汉语课程的设置是现代汉语(上、下)、语法学、修辞学、普通话口语、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上、下),这样设置的基本思路是先整体学习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即是先通过现代汉语(上、下)、古代汉语(上、下)给学生打基础,然后分门别类地进行相关语言项目的深化,主要体现在语法学、修辞学、普通话口语等课程的学习上,最后再把汉语的各个知识点融汇贯通,这主要体现在语言学概论的设置上。

然而从本专业师生的反馈来看,主要问题一是师生均表示,现代汉语(上、下)与语法学、修辞学等课程在内容上互为重叠,不好进行简单的范围划定;二是现代汉语(上、下)与语法学、修辞学等课程分门别类地进行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各门课程的学习因为课时限制只能流于表面;三是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对于汉字本义、来源、字形构成等知识严重不足,难以解答外国学生许多关于汉字的问题,究其原因,学生表示,主要是古代汉语课程课时不足,学习未能深化,基础不够牢固;四是从实践表现来看,学生普通话不够标准,表达能力欠缺,这与学生的特点有关,本专业的学生生源地主要是广西,且不少是少数民族学生,方言和民族语特色明显,而普通话是在北方方言基础上形成的语言,对于地处南隅的广西学生尤其是广西少数民族学生而言,要说出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相比北方的学生,有一定的困难。

针对以上情况,本专业近两年对课程进行了调整,一是合并了现代汉语与语法学、修辞学,统一归为现代汉语(上、中、下),让教师和学生在内容的分配和深化上不再伤脑筋,二是在保证现代汉语课时的同时,增加古代汉语的学时,由原来的80课时增加到112课时,以加强学生对于汉字形意、来源等基本知识的理解,三是拉长普通话口语的课时,由原来的32学时拉长到48课时,给学生更多纠正口音和加强表达的机会。

(二) 加强“双外语”能力,体现通用、实用和针对性

东南亚国家英语普及率高,而英语对于中国学生而言,也是接触时间最长、积累最深的外语,所以本专业在外语课程的设置上,对于英语也比较重视,从课程和学时安排来看,英语占据的比重非常大。本专业最初设置的英语课程包括综合英语(一、二、三、四)、英语听说(一、二、三、四)、英语语音、英语写作、英汉翻译、英语报刊阅读、英汉互译实习,课时长,内容多,涵括面也非常广泛,在教学分班上,采取小班上课,教学效果总体而言是令人满意的。但是也有一些地方类似于语言课程,即课程内容存在重叠的问题、综合英语如何与其他类型的英语课区别开来、英语写作、英汉翻译与英汉互译实习这几门课不同点体现在哪里、英语报刊阅读课的实际效果如何等等,都是让教师和学生困惑的地方。

为此,我们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改的时候,本着基础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保留了综合英语(一、二、三、四)、英语听说(一、二、三、四)、英语语音、英语翻译、英汉互译实习,这其中,综合英语、英语听说是基础,两门课贯穿整个英语学习过程,而英语语音、英语翻译则是针对本专业学生能力较差的两个方面而设,英汉互译实习是为了加强学生口译、笔译双方面的能力而设。

此外,针对面向东南亚国家这一特点,我们在外语课程方面也强调第二语言的学习,从大二开始分别设置第二外语(一)、(二)、(三)。最初第二外语的学习由专业负责人指定,也就是负责人选择哪一门语言,学生就必须学习哪一门语言,比如我们最初选择让学生学习越南语,原因是考虑到地处广西,与越南的交往比较频繁,越南语比较实用。然而随着我校对外合作交流的不断拓展,印尼、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都成为本专业学生可以选择的实习目的地,所以有针对性选择目的国家的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改变是,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学生选什么语言,我们就安排相应的教师进行教学,以服务于学生的实际需要。

(三) 重视“跨文化”能力,强调中华文化、传统才艺与东南亚文化的多方融合

汉语的教学与中华文化的传播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我们最初着重设置了中国文化通论、中国通史、中国民俗、国学概论、国学经典选读、中国经典诗文选读、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书法欣赏与技能,这些课程构成了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从历史、文学、思想、风俗、艺术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展现中国文化。然而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也总结出一些问题,主要是这些课程课时分布不够合理,大多数课程不能深入学习,只能停留在表面,比如中国古代文学就一直为课时不足发愁,而这一门课恰恰又是了解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一个载体;另外中华才艺的学习也远远不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反馈,汉语教学中,才艺的使用非常频繁,效果也非常明显。因此,在汉语为主、外语为辅、总体学分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取消了国学经典选读、中国经典诗文选读两门课,压缩了中国通史和国学概论的课时,加长了古代文学的学时,把中华才艺课程增设为书法、国画、舞蹈、民歌四门,便于学生的选择和深入学习。

同时,我们还时刻铭记针对东南亚这一方向,自始至终坚持设置东南亚文化这门基础课,以此为核心,世界通史、宗教文化、中外艺术史、中国涉外法规等课程的设置都围绕东南亚国家展开教学,应该说在这方面课程的设置对学生还是比较有裨益的。

(四) 重视教育原理与教学技能,培养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师资人才

对外汉语教师首先是教师,然后才是对外的、汉语的教师,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掌握相关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我们在课程设置方面,安排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技能、现代教育技术,从理论到技能的训练都予以了充分的考虑。我们专业的学生在东南亚进行汉语教学时,面对的东南亚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不一而足,年龄层次、心理特色存在较大差异,所以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交流和教学方式,是非常考验教师的基本素质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技能这几门课程能够给予相当的理论指导,现代教育技术则能够丰富学生教学的手段,计算机、多媒体、电教设备等现代化工具的加入,必然能够给汉语的教学带来极大的吸引力,这对于改变东南亚传统汉语教学的手段单一、枯燥、乏味等现象具有极大意义。当然,我们的教学实践并不如设想中完美,主要问题是这些课程理论讲授过多,学生实践不够,所以我们定下的努力方向是,在今后的安排上,划定适当比例的实践课时,以加强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

此外,对外汉语课程还具有“对外”的性质,“对外”的汉语教学本身具有特殊性,有异于一般的国内教学和传统的语文教学,我们在课程方面的考虑是,设置对外含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这些课程的设置参考了许多兄弟院校的经验。我们的特点是课程安排比较齐全,不少院校是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与对外汉语教法两门课程二选一,我们则认为两门课从理论到实践都能够对汉语的“对外”教学这一特点给以指导,故此两门课程都纳入了人才培养系统。经过几年实践,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对外汉语教学法在时间安排方面不够科学。这门课着重强调的是实践性,能够使学生对外教学的能力得到锻炼,但事实上,由于学生出国教学的时间有随机性,而该门课程在原先的方案中,出于加强毕业实习能力的考虑,安排在了较为拖后的大四学期,所以很多学生错过了该门课的学习,这是我们必须进行调整的地方,务必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三、结 语

以上是笔者所在学校对于对外汉语专业课程建设方面的一些经验之谈,或有成功之处,或失之偏颇,都有待今后继续改进。而对外汉语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由于受对外汉语专业跨国性、实用性以及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将会是一项任重道远、永远处于“未完成”状态的任务,我们在对外汉语课程的设置上必须秉持脚踏实地、适用、适时的作风,兼顾学生和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让对外汉语课程的建设日趋走向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彭小川.浅谈东南亚华文教育的未来趋势[J].高教探索,2005(2).

[2]韩明.面向东南亚的对外汉语教育资源开发策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3]陈颖.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广西的语言发展战略探讨[J].创新,2010(2).

[4]杨源.东南亚华文教育发展现状、趋势及原因[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

猜你喜欢

东南亚汉语设置
学汉语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追剧宅女教汉语
闽菜“太平肉燕”飘香东南亚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奇幻迷香 寻味东南亚
美俄聚焦东南亚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