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诗歌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4-03-12严洁英

语文学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阶段诗歌教学

○严洁英

(广宁县第一中学,广东 肇庆52630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到,要“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但很遗憾的是,当前一些学校的诗歌教学陷入了一种髙耗低效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一是急功近利之心在作祟,二是整个高中阶段的诗歌教学缺乏连贯性。因此,教师必须站在宏观的角度上,在高一阶段,就应该制定一个涵盖整个高中阶段的,与教材相结合的有梯度的古典诗歌教学计划,从根本上让学生在积累的过程中有序渐进地提高鉴赏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一、广泛阅读,激发“诗兴”

由于古典诗歌的年代久远,再加上其作品内涵的含蓄凝练,让很多学生苦于阅读,心生畏惧之感,所以很多学生除了阅读和背诵教材上的古典诗歌,很少或者几乎不会主动地去阅读课外的诗歌作品,众所周知,语文学习离不开积累,没有量的积累就很难有质的突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所以,第一阶段,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激发“诗兴”。

以现行人教版教材为例,从必修二到必修四的第二单元均安排了诗词教学内容,可是,不管是从量还是面上,都不能满足学生阅读和积累的要求,况且,学生在学习这些诗词时,还要背着“背诵、理解诗人创作风格以及诗歌内容、熟知艺术手法”等艰巨的学习任务,根本没办法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下对诗歌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所以,我们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课程编排,第一个阶段可作如下安排:

阅读目标:广泛地阅读诗词,认识诗歌的基本特点,积累名篇名句,培养阅读诗歌的语感,读懂诗歌,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实施时间:学习必修一和必修二期间。

在落实这一目标时,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

在这一阶段,只需要的是学生个人的阅读经验和独立思考,从中感受到读诗的乐趣,体验到情感历程,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并在阅读方法和阅读范围上给予适当引导,如给学生制定一个科学可行的阅读计划,按期阅读一定量的古诗(词),积累精彩诗句,背诵一定量的名篇,并在小组内交流分享阅读心得体会,定期举行诗词书写比赛和朗诵比赛,营造诵读的氛围,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古诗(词)的形式美和内容美,从而消除学生的畏惧感,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在实施的过程中给学生列出可供阅读的参考书,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诗经选》、《屈原作品选读》等。

二、专题阅读,品味“诗意”

学生的积累不够,鉴赏时就不能厚积薄发,融会贯通,得出有深度、有价值的见解。在学生有了一定阅读量的积累之后,就可以进行第二阶段活动了。此阶段,我们可以开展专题阅读,品味“诗意”。

活动目标:熟知诗人的生活经历与创作风格,感受不同风格诗歌的艺术魅力;归纳总结诗歌鉴赏、创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技巧。

实施时间:学习必修三和必修四期间。

具体的实施措施是,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明确研讨的诗人以及方向,运用互联网、图书馆等方式和途径查找相关的资料,小组合作整理,然后通过专题报告、墙报等方式展示成果,有需要时教师可以提供指导和协助。如围绕杜甫其人其诗,有小组就把杜甫的人生经历分为“读书和漫游时期”、“困居长安时期”、“陷贼和为官时期”、“西南漂泊时期”四个阶段,并归纳出每一个阶段的代表作及其创作风格,学生从中可以得知,不同的人生阅历对诗人的创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除此以外,还可以设以下的专题,如“从《柳永词两首》看柳永思想感情和创作风格的发展变化”、“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的浪漫情怀”、“诗情画意的王维”等,专题的设计要合理,要切合学生现阶段的能力水平,这样才能起到激发兴趣、提升学生审美能力、落实活动目标的作用。

三、人文熏陶,涵养“诗情”

刘勰曰:“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古典诗歌“洋溢的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种美的精神,一种品格,一种操守和修养”,“带着一种兴,一种强大的感发的力量,唤醒人们心灵深处的很多的美好情感和高尚的意趣,是生生不已的”。(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新课标也指出“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因此,第三阶段我们要注重人文熏陶,涵养“诗情”。

活动目标:感受古人丰富的情感,内化诗作情感,涵养完美的人格陶冶高尚的艺术情操。

实施时间:学习必修五和选修课文期间。

在阶段的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去阅读相关的参考书,开阔鉴赏视野,提高审美能力,如林庚先生的《盛唐气象》,袁行霈先生的《杜甫的人格与风格》、《李白诗歌与盛唐文化》等,同时,还积极启发学生把自己的生活体验与主观感受,融入到诗歌鉴赏的过程中。

在此阶段的做法,我们不妨以新课标为旨意,“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不要一味追求统一答案,也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阅读古典诗歌,我们既要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去解读,尽可能尊重原创的初衷,也要有个人的思考,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创作的主体作用,深入领悟古典诗歌的文化魅力,提高道德修养,所以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形成自己的个性体会,并尝试写一些鉴赏性的文章,举办专题性的墙报。

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重要任务,形成科学长效的诗歌教学系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力保证,上述教学活动三个阶段的实施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体现了“积累——整合——深化”这一学习思维过程。

[1]黄丽辉.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现状及有效策略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9).

[2]方智范.我看古诗文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04(15).

猜你喜欢

阶段诗歌教学
诗歌不除外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