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
2014-03-12马中宝姜桂娟李国政
马中宝, 姜桂娟, 李国政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41)
中高职衔接结束了“中职教育是终结性教育”的时代,构建了以终身教育为特色、互相贯通、有机衔接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衔接既不是基于“学历嫁接”的教育层次上的简单衔接,也不是基于生源因素的应景之举,实现中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培养方案等方面的系统化设计,实施一体化教学。为了探索涉农专业中高职衔接,黑龙江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试点方案的通知》(黑教联2013[19]号)、《黑龙江省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试点方案》,先行在农林牧渔类专业进行试点,开展了八个涉农专业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试点,采取二三分段培养模式,合理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制定中高职衔接涉农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但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如何有机衔接,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讨论和解决,其中课程衔接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难题。
1 中高职课程衔接内涵及其重要性
中高职课程衔接指有对接贯通培养生源的中高职院校间在两个不同培养阶段课程能够以层级分明、又衔接贯通教学标准体系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建立相互融通而不重复的两级课程体系,从而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的规范做法。具体包括课程目标的衔接、课程设置的衔接、教学内容的衔接、教学方式的衔接和课程评价的衔接等。
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课程的衔接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职教专家姜大源在《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一书中指出:“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根本,必须要落实到课程层面的衔接才是最根本的、最实质的、最深入的,否则,中高职衔接必然会流于表面。”因此可以说课程是职业教育提供的最重要的产品和服务,是连接人才培养目标和工作岗位间的桥梁和纽带,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最直接的现实意义,只有将中高职课程紧密衔接,才能真正实现中高职的系统衔接。
2 涉农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脱节
一直以来,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中更多关注的是专业课和技能训练的接轨,涉及文化基础课衔接的较少,而在实际中,中高职文化课衔接也存在很明显的脱节现象。比如我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所要求的基础性内容,在中职教学内容中却没有包括。由于中职的文化基础课一直以来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以职业素质、职业能力为培养的重心,这必然导致一些中职学校所安排的文化基础课教学时间少,且一些中职学校学生文化课基础本来就薄弱,使得这些学生几乎未学到有关的内容,中职生升入高职院校后,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普遍感到比较困难。
2.2 专业课内容重复造成浪费
目前,我国还没有在各级职业教育中制定一个统一的课程标准,中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都是各自建立并确定教学内容,又由于教材建设的落后,一部分中职找不到合适的教材只能选择高职的教材使用,造成一些专业课程在中高职阶段内容有很多相似之处,甚至所选用的教材都是同一本。又由于中高等职业教育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统一规划中高职的课程设置存在着一定的障碍,课程的重复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也造成了中高职教育资源与学习时间的浪费。
以我校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为例,通过中高职教学计划对比发现,中高职课程名称相同率达60%以上,并且课程内容重复多,中高职相同课程名称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一般重复率达30%~60%之间,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基本一致,根本不能体现培养的是不同层次的人才。比如宁安职教中心植物生产环境这门课实际综合了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气象、土壤等学科的知识,而在高职阶段,还要开设农业气象,植物和植物生理,土壤肥料等课程,中职教材涉及的一些知识在高职教材中再一次出现。
2.3 技能训练课衔接断档错位
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和服务一线的操作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因此中高职专业技能课程的衔接显得更为重要。在专业技能方面,高职应与中职技能训练项目接轨,是中职知识结构的扩展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但事实并非如此。调查发现,比如涉农专业的不同方向的学生在中职学校专业技能方面受到了系统的训练,进入高职后相关的专业技能亟待加以提升,增加新的技能训练项目,进行技能训练的拓展,但是,由于高职办学没有从根本上脱离普通教育的窠臼,未能在中等职业教育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构建高层次技能训练平台,因此,造成中职学生接受的很多实践技能训练在高职阶段断档,而有些技能训练项目只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低水平的重复,出现技能倒挂的现象。这就导致高职阶段学生很难达到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操作水平,高职的技能训练局限于低水平的重复阶段。
3 中高职课程衔接应遵循的原则
3.1 能力本位原则
中高等职业教育最根本的特点是具有职业性,职业教育是面向职业岗位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建设应以职业能力为本,体现岗位要求并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
3.2 市场导向原则
职业教育要按照市场的需求为行业企业生产建设第一线提供所需人才,具有很强的市场导向性。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一定要遵循市场需求,中高职应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合理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并要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以达到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的目的。
3.3 灵活可操作原则
中高职衔接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课程体系建设也应实事求是。结合不同地区教育发展现状、各院校实际情况,既方便教育管理部门的管理,也要便于学校教学的开展,必须遵循灵活可操作的原则。
4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对策
4.1 明确培养目标,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构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 实施一体化教学计划,是促进中高职有效衔接首要的任务,应基于工作岗位分析,以职业标准为参考,确定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各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明确中职高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其标准。可以聘请中高职专业教师和相关企业技术骨干,参与到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根据中高职不同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循序渐进,推行综合化、模块化、项目式等多种形式的课程设置,形成关联递进、交叉融合、系统集成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4.2 共建课程开发团队,促进教学内容衔接
高职院校、中职学校专任教师以及企业专家按课程门类组建课程开发团队,共建一体化课程资源。在文化课开发上,要解决中高职文化课衔接转换的“引桥工程”问题,一方面高职教育要改变沿袭普通教育基础课学科化的倾向,强化“职”的特点;另一方面,中职教育也要纠正“必要、够用”的原则,重视文化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在专业课程开发上,中、高职应打破以学科课程为主体三段式课程模式,转变为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以工作过程为依据设置课程,并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建立一个富有职业特色、有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依据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统一组织编写具有层次分明的中、高职教材,同时完善一体化课程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实训指导书、教学视频和案例习题等教学资源,建设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4.3 加强沟通交流,促进教学过程衔接
由于合作办学的中高职学校在办学基础、运行机制、地域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在衔接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沟通不畅问题,中高职贯通合作院校必须加强人才培养的沟通交流,加强过程管理,才能保证教学过程的有序衔接。
(1)建立定期沟通制度。中高职院校应建立定期沟通制度,由高职院校联合中职学校和涉农企业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高职院校可以及时掌握中职阶段各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情况,了解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动向;同时中职学校也要了解高职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紧跟高职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向,更好地为高职教育打好基础。
(2)加强师资的培训交流。中职学校可以选派教师定期进入高职学校培训交流,高职院校的教师应也当有计划地安排前往中职学校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如指导专业基地建设、召开座谈会、承担教学任务和举办讲座等,并且可以考虑将师资和教学条件较好的高职院校建设成为中职学校师资培训基地。
(3)共享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训条件相对薄弱的中职学校可以与高职院校建立共享实习实训基地的机制。比如可以利用周末或假期安排在对接高职进行集中性的实践教学,这样中职学校不仅与高职院校共享了实训基地和教师资源,高职学校也可以实时掌握中职学生学习的程度与动态,进一步明确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有利于“2+3”模式下高职专业的建设。
4.4 实行多元评价,架构贯通的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的沟通是课程衔接表现的一个方面,课程评价对课程的改革和教学起着导向和调控作用。由于中、高职院校在课程评价方法上普遍较单一,因此,课程评价改革是重中之重,必须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开放的多渠道的评价机制。可以吸收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课程评价,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进行剖析;同时,课程评价不仅要评价教学过程,还要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形成相互衔接的多元评价机制,建立中、高职统一的、贯通的课程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家寰.中高职衔接课程结构一体化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1):37-39.
[2] 霍骁象,赵 哲,许俊峰.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5):70-71.
[3] 朱琳佳,芦京昌.中高职课程衔接初探[J].职教论坛,2012,(22):57-59.
[4] 黄 彬,焦小英,林世俊.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2,(35):20-24.
[5] 吴繁红.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的初探[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48-50.
[6]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