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力,还原语文生命之美

2014-03-12叶婷

语文学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诗歌文本

○ 叶婷

(安徽阜阳城郊中学,安徽 阜阳 236000)

语文课堂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十几年,可以说语文学习已经变成他们生命历程的一部分。叶澜教授有一句话:“课堂教学应被看做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意义的构成部分。”因而语文课堂要让每个生命幸福舒展,并且明白 “教育的最终归宿,是对人生命价值的呵护和关注,是对人内在精神的唤醒和开发,是塑造一个精神丰满、溢润光彩的人。”

那么语文教学过程如何才能充盈着快乐与幸福,如何激发每一个生命个体活力,表现其自由天性,充分展示自我呢?

首先,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这样的理念,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学生都是一个个独立富有生命活力的生命体,他们对话、沟通、合作,方式动态生成,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建构出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其次,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恰当选择教材处理突破口,使教学设计符合教材处理的合理性,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个性的体现,利于他们用探究的方式进行体悟、表达。教学目标符合学生主体的内在需要,以各种需要满足为目标,发挥各种潜能,使之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

因此,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可以考虑以下三种形式。

一、 探究式学习课堂

以《春江花月夜》教学为例。这单元的诗歌多是鲜明的意境,缱绻的情感。去体悟、表达对于具备一定语文素养和基础的高中生来说,完全是有可能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与探究的。因此,在教学设计时的考虑,结合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选择探究式学习课堂模式。

五分钟的诗歌自由诵读,同学们对诗歌优美的意境和情感基调建立初步的印象。如何开始这首诗歌的教学呢?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吧!“诵读诗歌,你发现了有利于背诵的一些窍门吗?”大家的发现是比较迅速的,有人说诗歌形式很整齐,有人补充说而且每四句一诗节,节节都一种押韵,还有人另辟蹊径发现了思路,发现了月亮这个线索,并且具体到诗句。同学们在这些发现中兴奋、自豪,参与的热情被点燃。这是个好开头。

再深入一点吧!“既然很美,你发现了它哪一种美呢?可以吟诵体会之后再交流哦!”短暂的静默之后出现了诵读的声音。诗歌有多种美。选择的过程就是体现个性的过程,也是教师充分尊重学生情感和体验的体现。较多的同学谈意境美,或选择空明澄澈的特点,或选择幽美朦胧的景象;也有人谈情思美,或选择思念之人情,或选择思古之幽情;喜欢不走寻常路的同学选择谈音乐美,诗歌在音韵或节奏上、在起伏跌宕中表现出来的美;看问题深邃理性一点的同学谈哲理美,讲出了自己的看法:“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人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首诗歌不像一般诗歌望月感叹人生短暂,产生悲情,而是跳出窠臼,表达人类的生命繁衍生息,不仅和月亮一样,永远长存,而且螺旋式的发展,呈现上升前进的态势,而月亮还是那轮月亮,他的思考是超越前人,并且是乐观昂扬的。这样的看法新颖独到,自然引来掌声一片。老师也因同学各种新颖发现情绪受到感染,发出总结性的感叹:“同学们探讨到了这首被赞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诗的确是名不虚传,难能可贵啊!”这时候竟然有个同学脱口而出“四美具,二难并”一语,老师听出别有玄机,趁机提问,“二难?什么意思?”这个同学站起来就说,除了这点很难得,这首诗歌在意境的优美深邃丰富上也是别的诗歌难以媲美的,并补充说是参考了后文鉴赏文字的,周围同学发出笑声。当然这是对他谦虚与诚实的认可。“善思考的人才有发现,”老师不仅肯定而且把这样的智慧闪光板书出来,并加以总结:时代赋予了作品“盛唐气象”,正如后文所言“哀而不伤;作为诗人,他个人探求的努力也是使这首诗歌达到了如此高艺术境界的重要原因。

“四美具、二难并”是《滕王阁序》中的一句诗,这个总结是同学即兴生成的,针对这种非预设的课堂教学生成,教师抓住契机进行高度赞许,极大鼓励了学生探究的热情。“让孩子们想象时,老师要注意倾听和引导,实现推波助澜,促成动态生成。”在第二层次的问题探究中,学生独特的个性得到充分体现,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收获了生生合作的交流快乐与尊严,教学相长,教师参与其中,收获的也是生命成长的快乐。

最后,针对诗歌后半截分别从思妇与游子角度写思念之情的内容,老师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的问题:比较这一部分写思妇、游子思情有何异同。问题一提出,各个小组围坐一圈,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轻率提出的被否定,不完全的被补充。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体会诗歌情感,上升至思考诗歌写法,感性体会与理性领悟相结合。在小组合作中探究问题的方向多维,交流起到提升生命感悟能力的作用,小组合作的过程也是学生快乐成长的过程。小组合作之后的小组展示体现各小组集体荣誉感,重复的不说,各小组争先恐后。小组选择讨论成熟的观点展示,越到最后越难,有独到发现的小组或者被无言的颔首,或者得到一阵掌声。

探究式学习方式的语文课堂,学生是主体,探究、思辨、领悟,获得提升生命的机会。

二、体悟式学习课堂

体悟式学习方式的语文课堂,尊重独特体验,张扬学生个性。

以《鸿门宴》、《项羽之死》这样的文言文教学为例。故事型文本,文言阅读难度不大,同学们对文本的内容更有对话的愿望。这样的课堂在教学设计上,以大胆放同学们说为宗旨,不加以具体问题的导引,限制住话题,比如人物形象之我见,卷土重来未可知否?英雄之泪PK地痞韬略等等,学生自由选择阵营,进行演讲或辩论,他们愿意说,大胆辩,一个个卓尔不群,追求表达另类,这样的课堂,情感的火焰被点燃,智慧在碰撞。学生将自我的情感投入文本的理解中,文本的生命世界中,与文本情感距离拉近,环流回荡,心领神会。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获得精神的交流,生命体验的分享,这种互动,使语文课堂处于生命力的活跃状态,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回忆起曾经一次的《将进酒》课堂教学,在弄清背景与诗题的含义后,教学过程中一个同学充满个性的率性吟诵——“将进酒”,一下子使整个课堂情绪被点燃,很多同学对李白的理解和表达也随着这一声吟诵喷薄而出。语文课堂的活力,就体现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是自由的,张扬的,有体验的。

三、情境式学习课堂

以《说“木叶”》一文教学为例。文章思路清晰,内容纷繁,说理条分缕析。学生能理解文章内容,但读完之后容易印象模糊。因此教学设计在学生用小组提问,互相探究文本之后,用多媒体展示出文本重点讨论的几个主要意象——生意葱茏的绿树,枯黄飘零的古木,海波荡漾边树叶繁密的枝干与高高山岗上苍劲孤独的树木形象的对比,当画面一展示出来时,同学们顿时发出了感叹的声因,不仅仅是画面充满着鲜明的颜色,让视觉顿时惊诧,我更体会到了他们心中很多理性而抽象的理解在这一幅幅画面中瞬间形象化,可感可视,文本内容的理解也因此更深刻,明确。图片、音乐、朗诵等都可构成情境式学习的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更容易让学生领悟文本内容,获得审美愉悦。

语文课堂是探究的课堂,是体验的课堂,是表达的课堂,是人气的课堂。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生命内驱力,特别重视学生的生命体验和人的尊严,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点燃智慧的火花,创造最好的条件促使每一个人内在潜能发展,同时也成就师生生命恣意成长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2]方卉.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D].苏州大学,2011.

[3]宁兆锦.中学语文生命课堂的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诗歌文本
诗歌不除外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诗歌岛·八面来风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