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开发
2014-03-12秦晓光
◎秦晓光
秦晓光,语文教师,现居湖北阳新。责任编校:左晓光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教学资源短缺、学生见识相对狭窄和教师个人知识水平的限制,农村语文教师无法驾驭综合性学习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过分依赖于课本,照本宣科,把综合性学习上成传统讲授课的翻版;有的想开展却为主题不符合学生实际而困惑;有的干脆在教学中直接跳过。长此以往,师生双方都对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兴趣不高,新课程设置的这一亮点就几乎成了一种摆设。其实,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有其得天独厚的地方资源优势。如果教师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资源,另辟蹊径创造性地开发主题与内容,就可以甚至更有特色的实现新课程标准设置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目的。笔者认为农村教师策划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入手:
一.立足课本拓展主题
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特殊的课程形态,它的取材十分广泛,学习主题随处可觅。教材安排的综合性学习一般来说与阅读教学相辅相成,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但实施中如果过分拘泥于课本中设置的主题,未免使这一充满智慧的学习方式缺乏灵性。实际上各种版本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仅仅是给教师和学生提供的几次范例,新课标中的实施建议就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可见,教材中的综合性活动内容与主题不是“圣者”,有些主题应该按课本的方案组织实施,有的可以在实施过程中加以适当变通或拓展。例如,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阅读教学的主题是“人间亲情”,就相应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其中有三个小活动: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妈妈的唠叨。编排者意图在于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中去感悟亲情,培养热爱家庭的情感和对家庭的责任感。我除了按教材选择了“妈妈的唠叨”组织实施外,对活动主题进行了适当延伸:一是“写给妈妈”,让学生以书信的形式写一段话,诉说对妈妈(或其他亲人)的真挚感情;二是“感受母爱”,征得学生同意的前提下,读妈妈给子女的回信;三是“回报亲情”,让学生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对于广大的农村留守学生而言,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们最亲最爱的人莫过于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而隔代的爱往往有放纵式的溺爱。因此,必须让孩子们懂得在被关爱中,要学会去关爱别人。于是,我又策划了“溺爱不是爱”、“孝心伴我行”、“爱满校园”等主题学习活动。这样延伸,丰富了课本的主题内容,扩大了活动空间,学生在感受家庭的温暖中重新审视自己言行举止带给父母及长辈的感受,会觉得语文综合性学习更具有其独特的吸引力和教育意义。
二.参与实践催生主题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所限,的确,课本中安排的有些综合性学习活动无法开展。但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与本地资源特点,把综合性学习主题作相应调整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同样可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的目标,甚至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如:七年级下学期的“黄河,母亲河”的综合性学习,对地处长江中游的湖北农村学生来说根本无法开展。而考虑到我们阳新地处长江南岸,是著名的“百湖之县”,江河航运四季通畅,境内流入长江水系众多,其中富水河是境内最大的河流。于是,我把这次综合性学习主题以探寻“黄河”退换成为探索“富水河”航道的活动,让学生调查有关富河航道的过去、现在,为航道污染提出建议,为航道创设公益广告等。又如“马的世界”这一活动,因为我们江南的学生现在很难见到马,开展此活动没有必要的感性材料。于是以课本的活动方案为蓝本,我让学生去探究我们农村各地都有的牛,了解牛的故事,积累牛字谚语,感受牛文化魅力,找寻牛的精神。再如八年级上学期开展“说不尽的桥”这一学习活动时,因为无法搜集各种桥的资料,我便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了本地的各种或天然或人工的桥,去实地参观丈量并采访当地群众,向老百姓询问关于这些桥的历史故事传说等,返校后交流个人成果,作品琳琅满目,有的画,有的写,甚至有的带来了自制的大桥模型。这样通过实践活动生成新的主题例子还有很多,如将“探索月球的奥秘”改换成了“七峰山的传说”;将“追寻人类起源”安排为“家族姓氏的变迁”。这样一来,语文的实践性就更加凸现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长了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变成了现实。
三.亲近自然采撷主题
农村学生经常与田野相伴,与虫鸟相随,上树捉鸟、下河摸虾、打草放羊、骑牛喂猪、登山野炊、拔草间苗。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农村学校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例如,上学期我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郊游,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语文。这次郊游安排的主要内容是:①野炊活动;②在大自然中找一个朋友,与朋友进行心灵的对话;③摄下野炊中闪光的一瞬间,或用卡通形式表现印象最深的自然图景,并写出一段描述性文字;④以“感受自然”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⑤以“感受自然”为主题,举办一次优秀图文展评。到大自然中学习语文,体现了“愉快教学”的理念,遵循了“学科渗透互补”的原则,学生乐于接受,善于接受。
地方旅游资源同样是农村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重要途径,比如我们阳新的仙岛湖、七峰山生态旅游风景区及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等都可以成为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背景。我充分利用了这些资源,让学生任意选择学习主题与内容,于是“魅力仙岛湖”、“脚踏红色土地”、“重走红军路”等学习活动应运而生……
四.聚焦文化提炼主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土文化同样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重要资源库,开发利用好本土独特的文化资源,是农村学校综合性学习出效果、呈亮点的关键。本土文化包含了节日庆典、文艺活动、民间戏曲、民间工艺、民间习俗、风土人情等内容,这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丰富多彩的乡土资源,是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潘多拉盒子”。这样优质的乡土资源,如果把它引入到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定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并运用于实践。有幸的是,我们阳新县是一块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土地,有两千多年的建置史,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境内发现了“观音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尚垴新石器时代遗址”等各类古文化遗址110余处,尤以“阳新采茶戏、阳新布贴”极负盛名。同时有很多影响面较大的民间活动,如富池“三月三”庙会、接大王、枫林车灯、板凳龙、划旱船、接神迎神等活动。可以从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开展如“三月三是怎么来的?”、“阳新布贴是怎么做成的?”等与学生生活有紧密联系的主题活动。另外,清明、端午、中秋、除夕、春节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内涵特别深厚,自然成了我们综合性活动主题不可或缺的选择。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存在于生活的角角落落,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只要农村教师增强开发和利用意识,多方入手,广开渠道,沟通课堂内外,一定能发掘出更多有价值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