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思政教育延安精神的合理渗透
2014-03-12王欢
王欢
(延安大学,陕西延安716000)
浅谈大学生思政教育延安精神的合理渗透
王欢
(延安大学,陕西延安716000)
延安精神是中国继承、发扬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做出的有力创新决策成果,在面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中,政府开始大力开辟传统民族文化的存在价值,同时赋予中国革命事业长期无限精神动力,这对我国后期思想体制改造目标来讲大有裨益。主要表现为:延安精神孕育的解放思想路线与艰苦奋斗精神宗旨,就是全面彰显人民的主观存在地位,利用现代化建设提供他们不尽的服务项目与稳固的精神支柱,使得社会主义理想景象得以早日开放。尤其对于大学生群体,其思想跳跃性特征显著,当下思想改革要务就是针对这一现象实施细化调整,确保国家创新政策与传统意志得以快速传播。本文就是将延安精神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研究对象,透过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手段开发系统分析、实地调查方案,讨论在现下社会交流环节中如何更好地融合延安精神体制与高校思政教育课程,进而提升细化工作的实效性地位,确保大学生群体长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延安精神;思政教育;大学生;渗透原则;细化分析
1 前言
延安精神是中国自革命初期就深度开发的思想体制,其深刻反映着中国共产党严密的组织制度形式与领导能力,是我国长期以来极为重要的精神产物。加强这类思想内容的弘扬,可以适当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进度,辅助这类人群长期梳理科学思想观念,指导行为标准性作用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更多服务力量。依照现阶段我国大学生思政教育形式观察,其主导地位始终不能掩盖,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社会历史责任的主要承担人员,战略性政治教育指标也必须做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坦白地讲,针对大学生强化思政教育能度,能够适当加快科教兴国战略实施进度,有助于和谐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最终合理完善人们的思想道德品质,杜绝任何矛盾冲突行为。
2 延安精神的起源以及特殊的时代意蕴研究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获取长远胜利机遇基本全部依靠延安精神支撑,其主要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左右,其将传统文化内涵全面吸收,同时联合中国政治、经济格局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精华的抽取与交接。
2.1 延安精神的起源特征论述
我国自民国初期开始就大量吸收西方思想文化内容,并且在国内绽放出广阔的传播与交流光芒,特别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介入令我国革命理论产生空前变化,主要是中国当时还不具备参与斗争的经验,不得不透过苏俄革命历史进行研究。因此,马列思想成果便成为共产党公布决策结果的必要指导工具。要知道,历史初期革命道路并不如想象般顺利且主力军也一再转战到延安地区。领导人深度反省并得出结论:中国革命初期之所以产生连连挫败之象,最主要就是长期忽视中国客观实际情况。因此,后期对其实施中国特色改造并且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为中国革命长远胜利奠定深厚适应基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进程中已经逐渐将马列主义思想渗透到阶段实践经验之中,随着两者融合质量的不断完善,传统理论观点也得到必要地丰富与延展,对于毛泽东、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思想政策内涵补充来讲都是十分重大的贡献力量。
2.2 延安精神的必要内涵以及核心内容
延安精神主要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长时期革命道路上总结的适应经验,蕴藏的理念价值十分雄厚,引用江泽民同志总结话语就是:“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过去是、今天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延安精神意蕴特征具体呈现为:
①政治方向积极且明确
在中国共产党管制范围之下,判断任何政治行为是否科学,主要就是检验思想基础与奋斗目标的直接关联特征。延安时期即便不存在任何名称的定义结果,但是其理想信念足够深厚,它几乎完全支撑了当时延安地区军民奋斗的健康心态,正是在这种科学方向指导下,中国革命事业才能突飞猛进。历史经验证明,只有长期坚持社会主义领导地位,我国多元发展轨道才会得到无限延展[1]。
②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任何理论基础的学习与引用,都是在客观鉴定国内外经济、政治背景状况之后,从中挖掘固有的规律特性,为后期整改活动提供丰富向导。这类思想路线深刻验证了我党在面对真理过程中的科学行为准则。之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终于在我国历史道路上开辟全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任务开始全面接纳。
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
中国建党的初衷就是竭尽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类服务标准自延安时期就浮出水面并得到长期延续,是党政规划事务的宗旨。在为人民服务风尚情怀映照之下,使得延安时期的共产党凝聚了更多的新鲜血液,这便深刻阐述了延安精神的核心所在。
④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中国共产党在阶段历史考验过程中勇往直前,发扬着优秀的光荣传统,其中最为深刻的就是自主性的革命态度。其主张全面彰显个人积极功效,即便是现实状态再多不如意,也要通过个人不断地努力来获取物质与经济主权,这充分凸显出我国党政机构自主创业的思想态度[2]。
2.3 延安精神在现阶段的核心意蕴解读
依照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效率审视,涉及延安精神内涵底蕴的发挥效果已经成为阶段体制整改的必要理论基础。当代大学生必须学会审时度势与解放思想,确保一切决策都能结合实际情况解析,同时为稳固现代化建设成就力度而奋斗终生。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层面上,我们必须长期依靠个人努力与活跃思维开放精神文明架构,强调延安精神在其中的重要组成特征,并且维持与物质条件相得益彰的基础形态。另一方面,在三个代表解放思想得到升华前提下,延安精神时代特性极为显著。领导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代特征广泛融合,同时不忘在实事求是路线上强化为人民服务动力。三个代表思想教育广大大学生群体,一切政策设置动机都是贯彻人民利益绩效标准,特别是在继承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方面,大学生必须引领封建腐朽的抵制浪潮,主动将先进文化内涵机理与党的宗旨结合起来,科学阐述艰苦奋斗的时代价值功效。
3 现阶段大学生群体思政教育在延安精神内部机理的有机渗透
在实施延安精神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目标过程中,有关核心任务就是充分彰显民族精神内部的爱国主义理论。截止至今,爱国主义情怀主要体现在:长期献身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能效的保卫成果上。大学生贯彻思政教育方针,主要就是为了顺利改造成为具备爱国品德的公民,服务民族事业的共产党,这是维护国家与民族利益的基本保障。针对大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元素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第一,世界中异质化思想理论对于当下中国青年学生思想架构基础产生一定程度的动摇作用,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与生产要素自由分配条件下,各类通信传媒技术可说是完全突破了时间、空间壁垒限制。和谐地球村的发展目标,使得大学生的国家主权以及安全危机意识逐渐淡化。第二,西方先进文化内涵不断冲击,使得部分大学生民族自尊心更加薄弱,按照网路空间交流状况审视,西方经济强势风暴可说是有目共睹,这不免令大学生对自身文化与价值观标准产生怀疑以及扭曲理解现象,无形中个体自信心也逐渐溃散。第三,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管制范围之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已经走到十分紧张的空间局势之中,活跃的市场经济本身就在磨灭学生的集体主义、和谐纪律观念,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之中迷失自我,失去团队协作的榜样基础。长期实践经验证明,爱国主义作为延安精神的必要核心元素,是团结中国各族人民群体的纽带资源,更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与民族感情交流进度的不竭动力。单位国家、民族如若想贯彻繁荣昌盛之理想标准,就必须依靠延安精神基础实施合理支撑[3]。因此,大学教育过程中,理应将延安精神与思政课程进行科学结合,这是中华民族诸多优良品质构成的整体性需求标准,其价值观、道德规范原则必定会被社会大众成员所广泛接受与长久传承。那么,大学生群体在思政课程中如何更好地学习并发扬延安革命精神,相关研究主体结合过往实践经验以及创新元素制定以下措施:
3.1 强化延安精神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核心指导功效
现阶段大学生综合素质条件必须足够完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就是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发挥党政监督潜能,使得广大学生明确党的基本路线与革命经验,大力宣传创新整改绩效,全面解决各类理论与现实隐患。中国长期以来坚持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政策,其本质就是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情怀,为祖国统一大业疏导不必要的瓶颈限制因素。爱国思想的传播正是加强他们民族责任感的有机途径,在经济、文化深度交接的过程中,部分人员爱国思想产生淡化现象,或者容易因为思想偏激做出损害国家民族利益的事情。因此,加大爱国主义教育与延安革命历史经验渗透已经是十分紧要的任务项目,是思政教育工作必须全面重视的单位内容。针对大学生群体实施民族精神体制强化,就是要让他们深入了解我国社会进步动机需求,希望在后期阶段全面应承国际环境突出性改变结果。
3.2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改革意识标准
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需要历经多层次的创新整改挑战,判断一个民族是否具备长远发展潜质,主要是注重其创新精神成果,大学生便是开辟这一先例的关键要素。作为先进人才培养基地,大学校区必须积极创建良好的沟通、学习环境,联合各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元素进行学生理论、技能强化,保证科研、经济事业的不断进步。
3.3 开放廉政教育机制
延安革命精神传统告诫我们,时常做好与社会大众的友好交流,能够有助于阶段策略的科学实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轮廓能够更加清晰。因此,特别是在高校大学生党员中实施廉政教育内容时,需要将校园文化与群众性廉政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将廉政教育工作和学生具体事务处理有机结合,贴近大学生党员实际情况,用多种有效形式将这一工作在院务、班务及党建中充分表达处理。同时,要在大学生党员与普通学生中实行“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将入党规范、优秀党员评定、学生干部评选等相关规范公示出来,展开公平竞争,在大学生党员中树立廉洁、自律的思想。在大学生党员毕业时,在就业指导中将廉政守法、诚实守信和爱岗敬业等内容融入其中,使他们走上社会后能脚踏实地开展工作,真正为祖国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4]。
[1]崔景明.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与价值意蕴——兼谈大学生传承延安精神[J].思想教育研究,2010,11(3):88-91.
[2]衣保中.从延安精神到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革命传统的继承与创新[J].长白学刊,2011,13(5):55-57.
[3]曾小群.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调查[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4):102-105.
[4]邢存海.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滁州学院学报,2008,27(2):99-101.
(责任编辑 孙胜文)
G641
A
1673-5382(2014)03-0064-03
2014-08-13
王欢(1984-),女,陕西清涧人,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助教,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