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2014-03-12邓元新贵州省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黔南551300
邓元新 (贵州省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黔南 551300)
引言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即兴伴奏的能力,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设置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现在多数音乐院校在即兴伴奏课程的设置上因循旧制,课程改革力度不够,改革方式不科学,反映到即兴伴奏教学上就是教学效果较差,学生能力没能得到很好的锻炼,毕业生走入社会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生存压力较大。钢琴即兴伴奏是体现演奏者综合能力和音乐素养的最佳途径,但是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及其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却受到重重限制。
一、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
1.扎实的基本功
钢琴即兴伴奏的基本功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理论知识的丰富,另一方面是动手能力,也就是演奏技法的熟练程度,这两个方面决定了钢琴即兴伴奏的水平。学生理论知识的汲取除在课堂上进行外,还应当在课余时间多多学习相关的音乐理论,专业知识等,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理论基础对于提高即兴伴奏的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演奏技法的锻炼依赖于学生长期的训练,即兴伴奏对演奏技法以及演奏技巧的熟练度要求很高,演奏者只有将相对比较简单的和弦熟练掌握,在大脑中形成体系,才能信手拈来。
2.真实情感的表现能力
利用演奏技法将演奏者内心的真实情感表现出来,除了高超的演奏技艺之外,还需要演奏者能够对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采用何种技法能够将情感真实的表现出来,使作品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有深刻的理解。这种表现能力是演奏者在长年的演奏训练以及音乐欣赏过程中,对作品中的人物情感表达方法和技巧的积累中逐步形成一系列的情感表现体系,并加入具有自我特色的元素,通过即兴演奏表现出来。
3.即兴伴奏的创新能力
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突出的是新颖,通过演奏者对乐曲的风格(抒情、叙事等)、调式(大调、小调等)以及节奏的准确判断,利用通用的伴奏手法进行和弦的连接,同时为避免千篇一律的伴奏形式,演奏者要以极其丰富的伴奏形式的储备快速进行即兴伴奏,达到现场要求的伴奏效果。
综上可以看出,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对学生能力的锻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钢琴伴奏的演奏技法锻炼,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软实力,意即表现力、创造力等方面的锻炼。在即兴伴奏的教学中,对于课程的设置以及课程内容的选定应当具有针对性,确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两方面素质都能够得到全面的锻炼,打好扎实的即兴伴奏功底。
二、影响即兴伴奏教学效果的因素
针对以上提出的即兴伴奏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本文对当前各大院校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几类因素进行了分析。
1.课程设置问题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并不是孤立的一门学科,它与视唱练耳、音乐理论、作品赏析以及钢琴技法练习、和声练习等密不可分,因此其课程设置不能孤立于其他课程之外。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即兴伴奏课程安排的上课时间不合理,在学生尚未对和声、和弦有所了解或者熟练掌握的第二学期开课,此时开展即兴伴奏课程,学生由于技法以及理论知识都不完善,学习效果极差,甚至有部分学生完全无视即兴伴奏课程的重要性。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对该课程的设置不合理,没有全面的考虑到该课程设置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除此之外,课时较少也是该课程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值的重要影响因素。虽然一些院校已经开始改变对即兴伴奏教学课时的设置,但是总体来说,该课程课时占据其他专业课时的比例在5%左右。课程设置时间不合理,课时又少,导致该课程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
2.课程内容问题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教学内容得不到完善是影响其教学效果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学生基本伴奏技法的锻炼不足,没有能够很好的关注细节问题,例如对于和弦连接的快速性、准确性和柔和性不够重视,钢琴踏板的运用以及不同键位的运用等不够细腻,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出现此类问题后,教师未能提出并帮助改正;另一方面是即兴伴奏理论知识的设置深度以及广度不够,音响资料陈旧、质量不高,教师对于教学用作品的分析不深刻,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理解深度不够。
3.教学方式问题
偏重方法性教学但是轻视学生的实际伴奏能力培养,是当前即兴伴奏教学方式存在的通病。课时较少、课程设置时间不合理,导致教师上课时普遍存在一味的向学生灌输编配理论和方法,但是在学生即兴伴奏的技法训练上存在欠缺。即使安排技法训练的课程,安排方式也不甚合理,学生在编排演奏时没有章法,演奏技法混乱,这与平时教学时没有系统的训练有直接的关系。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上课任务繁重,但是学生学习却呈现出混乱的状态,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
三、对策研究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对学生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改革目前的即兴伴奏教学课程设置、内容设置,更新教学方法,是改善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1.提高课程重视程度
校方对课程设置的重视程度不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提高对即兴伴奏教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一方面要在课程设置时间上有所改变,即兴伴奏教学对学生来讲是一门较为拔高的课程,因此该课程的设置应当在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如视唱课程、声乐课程等开设之后,学生对于技法的掌握比较熟练的前提下,进行即兴伴奏的学习才会事半功倍。另一方面,课时的设置上也应当适当加长,即兴伴奏课程对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也有促进作用,其他占用课时比较多的专业课可以适当留出一部分时间给即兴伴奏课程,让学生在心理上重视起来。
2.改变教学内容和方式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深挖作品分析,加强理论课程教授的深度;对学生技法的训练上,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规律。系统的向学生讲授和弦弹奏技法要领,演示和弦时手指在琴键的位置,踏板的使用技巧,锻炼学生的手感以及弹奏时技法的转换等。对于织体配弹,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己感受即兴伴奏过程中的编配、和声强弱、手指技法等,对不同风格、不同韵律的乐曲辅以不同的技法进行伴奏,教师从旁加以指导。
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
学好即兴伴奏除教师课上进行教学之外,学生还需要自主学习,课下多练习。即兴伴奏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师应当注意提高学生对即兴伴奏学习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要详细回答并进行必要的演示示范。对学生提出的具有创新性和个性的问题,教师要充分给予尊重,适当引导学生完善自己的想法与创意,对于出色的创意必须加以尊重和肯定。
[1]程鹏.高校钢琴伴奏教学的问题分析和建议[J].青年文学家,2011(2):47.
[2]吴丽.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效能提高之探讨[J].乐器,2012(10):55-57.
[3]李策.影响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因素研究[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2(Z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