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中国油画创作之我见

2014-03-12刘志云广西艺术学院造型学院530022

大众文艺 2014年12期
关键词:图式壁画油画

刘志云 (广西艺术学院造型学院 530022)

当前中国油画创作之我见

刘志云 (广西艺术学院造型学院 530022)

在当代艺术的百花园中,中国油画虽然是一个外来的画种,但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绘画门类,从业者甚众。然而,对当前的中国油画创作现状而言,却乏善可陈。原因众多,其中恶疾之一莫过于其建设性的绘画观念往往来自于西方。故而,本文在此提出当代中国油画创作应把目光转向中国悠久的绘画传统——魏晋壁画的图式资源,在魏晋壁画图式资源的开发的基础上进行深层心理因素阐发的探究,以期创作出有生命力的中国当代油画作品。

中国油画;魏晋壁画;图式资源;心理性传达

中国油画是一个外来的画种。近代以来,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两位画家:一位是徐悲鸿,一位是林风眠。徐悲鸿的艺术主张为:“美术者,乃真理之存乎形象,色彩、声音者也。”坚持:“宁可牺牲我以就自然,不愿牺牲自然以就我。”开写实之先河,为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林风眠在法国留学时就开始了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系统研究,得出:“中国艺术之所长,适在抒情,”“东方艺术,是以描写想象为主,结果倾向于写意方面。”林风眠客观上洞悉了东西方艺术的差异,并树立了他在尊重民族艺术的前提上,提倡中西融合的艺术思想,影响一大批后来者。

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首都机场壁画群的异彩纷呈拉开中国当代绘画的序幕。油画涌现了诸如靳尚谊创作的《塔吉克新娘》、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四川美院的乡土绘画等一大批有代表性的作品。我的解读是艺术家更多的注重是表现哲理,表达一种宏大的理想,表达对生命的感受。同时,对油画技法上的锤炼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至90年代,中国当代油画出现两种不同的趋势:一种趋势是受西方当代绘画影响,强调从当代文化中寻求有针对性的文化问题,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环境与状态;第二种趋势表现为在观念的表现上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寻。

第一种趋势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现象有:1.新生代艺术,主要画家有刘小东、喻红等。新生代艺术家以个人特有的方式言说着无聊、无奈、冷淡、空虚等这样的一类话题。2.泼皮艺术,主要画家有方力均、刘炜、岳敏君等。相对于新生代,泼皮艺术更多表现为调侃、反讽、自嘲、夸张的意味,观念上与同时期出现的王朔“痞子小说”类似,“泼皮艺术”是历史留存下来的痞子文化的当代表现形式。3.波普艺术,主要画家有王广义、魏光庆等。波普艺术借鉴了美国和英国波普艺术家的理念,一方面用鲜艳单纯的色彩在画布上大面积的平涂,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另一方面针对中国特有政治敏感和传统伦理道德的心理结构,使作品传达出另类气息。

第二种趋势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有袁运生、尚扬、王怀庆等。袁运生70年代末就以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蜚声中外。1982年他所写的《魂兮归来——西北之行感怀》一文,鲜明地提出“追索民族艺术的真精神”。画家多次走边塞,探石窟,融汇历史与文化,现实与人生,创作出了大批极富表现力的作品。

画家尚扬一向很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汲取,曾多次赴西北黄土高原寻根,画家运用书写性很强的笔触,单纯而微妙的色调及平面的构成形式强调了黄土文化的积累,作品具有强烈的寻根意识和故土情怀。

画家王怀庆承袭林风眠、吴冠中的中西融合的艺术思想,在西方极简抽象构成主义和中国书法艺术融合中发现了自己的创作契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

进入21世纪,中国当代艺术——尤其是近年来当代绘画的黯淡与尴尬,有着一些先天不足的问题。中国的国情是还在为发达的现代化而努力,许多偏远的地区还处在前工业社会,尚处在接受现代文明的欣喜之中,并没有象西方那样亲身体验到现代文明给人们带来的异化与痛苦。尽管也出现了工业文明的恶果以及精神上的空虚与困惑,但许多现象是快速催生并直接由西方嫁接而来的。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许多中国当代绘画便表现的极为幼稚,如同对一个简单事物的看图说话。如所谓的卡通一代,在形式上逃不开西方之路,内容上又切入不了当今生活的深层,多少有些无病呻吟的窘态。还有所谓的80后艺术,只不过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图式、杂耍,流于简单挪用和生搬硬套。这使中国当代油画难以形成自己的风格。

鉴于以上中国当代油画的诟病,中国当代油画的风格创新极需摆脱其建设性的艺术观念来自于西方的恶疾。我认为摆脱这一恶疾的良方就是在东西方两种文化碰撞中寻找、发现民族文化内在的活力,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袁运生先生认为“西方艺术一百年来把语言研究看成目的,所以走得太快,厚重的作品太少。一想到历史,颜色便淡下来了。艺术发展随时都需要综合,仅只有层出不穷的新语言,而思想和艺术不得发展,死亡是迟早的事。”

故而,中国当代油画急需摆脱西方语言和价值笼罩,回到本土民族立场上来,同时需在风格上自然而然地凸现出本土意识。

鉴于此,我个人今后研究的具体课题是:结合中国魏晋时期的壁画研究,目的是探索中国当代油画与中国传统经典壁画融合之路。

首先,深入考察并实践中国魏晋时期的壁画图式资源,并做进一步的提炼与开发,为我所用。图式语言是一种资源,而资源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如何开发,如何利用的区别。因此,不应去盛赞或斥责某一种语言,而应关注说话的主体,力求做到图式语言“为我所用”地创新发展,如对艺术图式语言的创新,不仅仅表现在对其本身的技法,成分的变革,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即对图式资源的创造性运用,这同样能使旧有的图式语言焕发生机,籍以在风格表现上呈现新的面貌。所以对于继承者和选择者来说,任何图式资源都是永远不过时的。

第二,更为重要的是对魏晋时期壁画图式资源深层次表现因素——如心理性传达的探究。绘画风格不是视觉图式语言的简单拼接,在当前中国的艺术评述中,有一个词屡见不鲜:视觉冲击力。可见不论在创作还是批评上,人们对于视觉性的图式语言是十分注重的,而对风格的心理性表现则不甚强调,于是也就不难理解当下许多艺术作品只在形式上追求视觉冲击,或者以强烈刺激挑战观众生理和感官上的耐受力,但冲击过后,是一片空白,毫无余味,这样的艺术风格是不完整的,它取悦或冲击人们的视觉,却不能触及人的心灵。中国当代油画的恶疾之一就是仅仅将关注停留在视觉性的图式语言的层次上,故而表现出来无论是风格的创作还是风格的欣赏都是浅表的。宗白华先生曾说:“魏晋时期是强烈、矛盾、热情,浓于生命色彩的一个时代。”也正是由于画家强烈的生命意识的融入,这一时代的绘画风采璨然,个性鲜明,其“气韵生动”的风格描述承系于作品的图式传达,是图式语言的深化,更是升华,它诉诸心理体验,是绘画风格表现中更深入更内在的层面。

总而言之,对中国魏晋时期的壁画研究(包括浅层的图式资源和深层的心理性传达),同时结合绘画创作实践就可能促使个人绘画风格得以实现。也可能是个人风格得以在美术史意义上存在和流传的方式和途径之一。“艺术思想和艺术是一回事”,“艺术状态即观念状态”作为当代艺术家的口头禅,允许它的泛滥与极端,但作为学术研究,我们要辨证地看到深入地对中国传统绘画资源的发掘与利用,对当代油画创作实践者有着深刻的启示,并将会产生深远的、积极的影响。

[1]徐悲鸿.《在大同大学演讲词》.1926.

[2]林风眠.《东西艺术之前途》.1926.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201-203.

[4]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2.56-69.

刘志云,广西艺术学院造型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壁画创作。

猜你喜欢

图式壁画油画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万类霜天(油画)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透过“图式”读懂儿童
撒哈拉沙漠壁画之秘
《岁月长又长》(油画)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飞蛾”修复壁画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