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发行的明信片揭露日本侵占张家口之历史事实
2014-03-11宋玉红
宋玉红
在河北省档案馆珍藏着两张日军侵占张家口市后发行的明信片,画面中显示的分别是张家口市大境门和怡安大街的场景。明信片左上角注有(蒙疆张家口)大境门和(蒙疆张家口)怡安大街字样。明信片背面印有日本文字。抗战时期,日军为美化自己,炫耀自己的战绩,拍摄下所占领的中国城市的主要景点,印制成明信片发行,这恰恰又为世人提供了日寇侵略中国的有力铁证。
扼守中国北方的北大门——大境门
张家口旧名张垣,曾名喀拉干(蒙古语)。张家口的发源地是现位于桥西区的堡子里一带,这里的发展是整个张家口逐步繁荣的历史见证。而张家口名称的由来也和这里有密切的关系。堡子里(亦称下堡),明代时属京师宣府镇,为万全右卫地。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指挥使张文始筑城堡,名张家堡。张家堡高三丈三尺,方四里十三步,东南各开一门,东曰“永镇门”,南曰“承恩门”。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守备张珍在北城墙开一小门,曰“小北门”,因门小如口,又由张珍开筑,所以称“张家口”。位于张家口市区北端的大境门,建于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具有350多年历史。它是一座条石基础的砖砌拱门,门墙高12米,底长13米,宽9米,有木质铁皮大门两扇。顶部为一平台,长12米,宽7.5米。外有1.7米高的垛口,内有0.8米高的女儿墙。门楣有察哈尔都统高维岳——当时的地方军政首脑于1927年书写的“大好河山”四个大字,苍劲壮观。相传,清康熙皇帝远征回归京都,夜经此地,曾露宿大境门外,后建卧龙亭和将军亭。大境门是中国万里长城中四大关口之一,在历史上曾有重要地位。张家口市区长城是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修建的,全长450公里。其中属于桥西境内长城全长3700米,皆沿山势修建,就地取材,以石垒筑,灰浆勾缝而成。大境门外东、西太平山巍然对峙,地势十分险要,不仅军事战略位置重要,同时也是蒙、汉、回、藏等多元文化友好交流的场所,在清代(公元1644-1911),是北方十分重要的商业都市,被称为“路陆商埠”、“皮都”,是蒙汉两族人民交通和贸易边口。由于张家口经济的繁荣,1909年清朝政府把中国第一条实用铁路“京张铁路”从北京修至张家口。大境门自古作为扼守京都的北大门,连接边塞与内地的交通要道,素为兵家必争之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爱国将领吉鸿昌曾率领数万抗日同盟军宣誓出征,北出大境门,抗击日寇,收复失地。
集商业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繁华一条街---怡安街
位于张家口市中心的怡安大街,是张家口原标志性的街道。呈南北走向,街长约200米,宽4米。怡安街始建于1904年,建成于1909年。因“怡安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建立而得名。当时清政府决定修建北京至张家口的铁路,天津“怡和洋行”的买办梁炎卿、陈祝龄闻知此消息后,判断出京张铁路建成后,张家口所蕴藏的巨大商机,立即着手筹集资金,在张家口成立了“怡安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并在市内修建了一些商业街道,怡安街就是其中之一。在京张铁路1909年通车之时,怡安街已建有照相馆、中药店、钟表行、饭店、茶庄、绸缎庄等70多家商店,尽显繁华景象。1909年张家口怡安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也是我国最早的股票之一。怡安街其多数建筑为特有造型和砖木结构的二层楼式阁楼,线条曲直相间,门窗镂空雕饰,花样造型讲究。怡安街当时一度成为京、冀、晋、蒙周边地区闻名遐迩的一条商业街。到1935年,怡安街已是商贾云集,宾客盈门,买卖兴旺。特别是“庆丰茶园”(后来的庆丰戏院),常有名伶演出,使原本就热闹繁华的怡安街增添了浓厚的娱乐气息。这个时期的怡安街名声大噪,闻名遐迩,成为张家口商业文明与现代文明融合交汇的繁华之地。
“蒙疆地区”的由来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关东军配合天津中国驻屯军,于8月9日发动了对察哈尔的进攻。13日,关东军拟定了《察哈尔方面的政治工作紧急处理大纲》,决定建立“统辖晋北、察南的统一政权”。以张家口和大同为中心的察南、晋北地区,居内外长城之间,扼平绥铁路之枢纽。日军分三路进犯张家口,于8月27日占领张家口,之后,即于9月4日成立了“察南自治政府”,辖蔚县等10县。“察南自治政府”设政务委员若干人,其中最高委员两人,负责主持行政。其下设总务处及民生、财政、保安、民政四厅。处设处长,厅设厅长。各处、厅都派有日本顾问,以总揽行政上的大权,以于品卿、杜运宇为最高委员,日本人竹内元平为最高顾问,由其操纵伪政府一切事务。9月13日,日军占领晋北的大同。10月15日在大同成立了所谓“晋北自治政府”,辖晋北13县区,其组织机构为:设政府“主席”一人,下设民生、教育、财政三厅,厅设厅长。伪主席为夏恭,最高顾问是前岛昇。1937年10月14日,日军占领了绥远省的归绥后,一面组织地方维持会,一面派原蒙古军政府的总裁德王(德穆楚克栋鲁普)返回归绥,于18日召开第二次蒙古大会,决定成立“正式”政府。取名为“蒙古联盟自治政府”。28日,“蒙古联盟自治政府”在归绥(今呼和浩特)正式成立。以原军政府主席云王(云端旺楚克)为主席、德王为副主席,改归绥为厚和。辖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新成立的察哈尔盟和巴彦塔拉盟地区以及厚和、包头两个特别市。在主席及副主席之下,设政务院,由院长总理一切事务。政务院长由德王自兼,下设政务、财务、保安三部,另有参议会和政务委员会。1938年4月28日,云王病逝,德王继任主席兼政务院院长。伪蒙古军总司令李守信任副主席,日本人宇山兵士为最高顾问。
1937年10月1日,关东军曾拟定了《蒙疆方面政治工作指导大纲》,在成立上述三伪“自治政府”的同时,决定在三伪“自治政府”成立后,由各方派出委员,在张家口成立“蒙疆联合委员会”,由该委员会协同管理有关三个伪政权的重大事务。11月22日,在日本人金井章二的召集下,在张家口召开了三个组织首脑人物参加的会议,成立了“蒙疆联合委员会”。其下设总务、交通、金融、产业各委员会,以日本人金井章二为最高顾问并代总务委员长。卓特巴扎布、陶克陶、金永昌、于品卿、杜运宇、夏恭、马永奎任总务委员,并分兼各委员会委员。endprint
“联合委员会”成立后,以秘密交换函件的形式,与关东军签订协定,在成立的当日,三方代表便致函关东军,请其对“联合委员会”进行指导。25日,关东军复函,对联合委员会的要求事项表示:“拟在我方可能范围内,尽力给以协助”。
1938年8月1日,关东军为强化“蒙疆联合委员会”,对联合委员会进行了改组,将原有的三个专门委员会改成各部,并增设了民生及保安两部。改组后仍由金井章二任最高顾问并代总务委员会委员长。9月4日,始由德王任委员长,卓特巴扎布、杜运宇等仍为总务委员,卓特巴扎布任总务部长,金永昌任产业部长,杜运宇任交通部长兼民生部长,陶克陶任保安部长。同年11月30日,日本御前会议决定的《调整日华新关系方针》规定:“在华北和蒙疆划定国防上,经济上(特别是有关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的日华紧密结合地区,在蒙疆地方,除上述外,特别为了防共,应取得军事上、政治上的特殊地位”,使其成为“高度防共自治区域”,也就是要把晋北13县和察哈尔省地区合并为所谓“蒙疆地区”,由日本直接实施统治和资源的经营开发。日本驻蒙兵团和兴亚院蒙疆联络部,根据上述方针,开始在蒙疆地方建立中央政权活动。1939年5月8日,日军驻蒙兵团拟定了《蒙疆建设基本方针》,提出要将“蒙疆”建成“强有力的防共特殊地带”。8月11日,成立了“政权统一审议会”。26日,该审议会决定成立“蒙疆联合自治政府”。29日,在“厚和”召开“第四次蒙古大会”,决定迅速树立独立的强有力的新政权。9月1日,“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在张家口举行成立大会。定张家口为首府,红白蓝黄四色七条为联合自治政府旗帜,借用元太祖成吉思汗734年为纪元年号。德王任主席,李守信、于品卿、夏恭为副主席,卓特巴扎布任政务院长,吴鹤龄任参议会长,李守信兼任蒙古军总司令。政务院下设总务、民政、治安、司法、财政、产业、交通、铁路等部及牧业、电报等局。统辖伊、乌、巴、锡、察5个盟和察南、晋北2个自治政府,厚和、包头、张家口3市,32县、36旗,总面积达45万平方公里,人口达525万(其中汉民502万、蒙人15.4万、回民3.8万、日人3.8万)。日军建立以张家口为中心的“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其目的是企图使蒙疆地区脱离中国版图,从而使其成为第二个“伪满洲”。日本帝国主义对蒙疆地区实施了长达8年的残暴的殖民统治,其在政治上进行残酷压迫,经济上进行大肆掠夺,文化教育上实行奴化教育,妄图摧垮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以成为他们统治中国驯服的工具。
随着历史的硝烟渐渐远去,经历了战火和风雨洗礼的大境门依旧,怡安街依旧,它们作为历史的见证,永远告诫国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