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医学生临终关怀教育的思考
2014-03-11吕振波
吕振波,张 晋
(滨州医学院医学人文研究中心,山东 烟台 264003)
·教育教学研究·
开展医学生临终关怀教育的思考
吕振波,张 晋
(滨州医学院医学人文研究中心,山东 烟台 264003)
目的 通过对山东省6所医学院校临终关怀教育概况进行初步调查,了解中国本科医学院校临终关怀教育的现状,对今后中国临终关怀教育提出参考意见。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山东省6所医学院校6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有近86.6%的学生开设过临终关怀相关课程,13.4%的学生没有开设临终关怀课程。授课方式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成绩评定多为闭卷考试,学生临终关怀技能普遍不足。结论 中国临终关怀教育还有待于进一步普及和提高。
医学生;临终关怀;教育;死亡
临终关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之后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继开展起来。临终关怀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大部分医务工作者对其比较陌生,缺乏对临终关怀知识和技能的认知,很难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如何提高临终医疗的质量,作为未来的医护工作人员,怎样对医学生实施临终关怀教育意义非常重大。1988年7月,天津医科大学成立了中国国内首家临终关怀机构,其后在全国各地纷纷涌现,中国的临终关怀教育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同很多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医学生的临终关怀教育,认为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增设临终关怀课程,并进行相应考核。
1 对医学生开展临终关怀教育的必要性
1.1 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要
2012年中国老龄化水平达到14.3%,中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生活状况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疾病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成为多发病[1],这种病症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老年患者需要经历漫长的痛苦过程。而现在社会的家庭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还有很多失独家庭,在老年人临终时面临1个子女或者无人照护的情况,因此,积极开展临终关怀教育能满足老年人照顾的需求。目前,中国医疗工作人员的临终关怀教育情况不容乐观,甚至对此相对陌生。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对医疗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学生是未来的医疗工作者,对他们进行临终关怀教育,使他们能够积极面对死亡和拥有正确的临终关怀态度及相关知识,培养医学生对临终关怀服务的素质和能力,从而有效满足社会对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
1.2 帮助医学生树立人道主义精神
临终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都想得到全方位的照顾和关怀,既减轻病痛的折磨,还需要心灵的慰藉,体现自身的尊严和生活的意义。临终关怀就是让人们重新认识死亡,正确认识死亡的过程。中国传统伦理认为患者生命的神圣性,而新的生命观在强调生命神圣性的同时,更注重生命的质量。临终关怀教育可以使在校的医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树立一种敬畏生命的感情,最后把这种感情转化为一种人道主义关怀。有了这种临终关怀教育,医学生会在一种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指导下,正确认识死亡的本质,适应现代医学生物-社会-心理的服务模式[2],有助于医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好地开展临终关怀照护,形成一种更好的医患关系氛围。
1.3 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和疾病谱的变化,临终老年患者也越来越多。对有些老年患者面对生命的最后时光,还要进行无休止的治疗,甚至是过度医疗,这不仅加剧患者自身的痛苦,还是对整个社会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临终关怀能唤起医护工作人员的人道主义精神,充分体现对生命的尊重。临终关怀在社会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临终患者能在生命的最后得到贴心的照护,能够强化人们之间互尊互重的道德理念,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接收高等文化熏陶和高等医学教育的医学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生力军,他们对临终关怀教育知识的掌握,能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维护患者的阻延,使临终患者安宁舒适走完人生的最后阶段,患者的家属心理上也能得到慰藉,从而促使良好医患关系的形成,为整个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力量。
2 对医学生临终关怀教育的调查分析
2.1 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山东省6所医学院校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60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一至五年级各抽取学生120名。
2.1.2 调查方法
研究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校开设临终关怀课程状况、医学生的死亡观和医学生面对死亡问题的处理态度等三个方面。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组织现场调查,要求调查对象在填写问卷前认真阅读,不能讨论,不能代填,当场收回。调查问卷共发放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87份,收回有效率97.8%。
2.2 结果
2.2.1 临终关怀教育情况不容乐观
有近86.6%的学生选择开过临终关怀相关课程,有的学校是在医学伦理学这门课程中渗透临终关怀教育,没有单独开设临终关怀课程;13.4%的学生选择没有开设临终关怀课程,甚至有3.7%的学生没有听过临终关怀,这说明临终关怀教育情况比较严峻。关于老师的授课方式,95.7%的学生选择课堂讲授方式,82.3%学生还选择了观看录像,45.6%的学生选择小组讨论,选择临床见习实习的占32.6%,选择模拟情景教学的只占18.9%,这说明临终关怀教学方面应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尽量用模拟情景教学和临床见习实习的方式,这样能使临终关怀教育深入学生内心。在考核方式方面,96.8%的学生选择闭卷考试,67.9%的学生选择撰写报告,选择实际操作的只占12.3%,因此,在考核方式方面要更加选择实际操作,这样才能让医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对患者实施临终治疗和照护。
2.2.2 医学生“死亡观”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有近26.7%的医学生对自己死亡之事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是受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影响,对自己死亡之事加以排斥;同样,患者在没有面对死亡的心理准备情况下,在临终之前肯定会非常恐惧,将承受巨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折磨。偶尔考虑过死亡之事的医学生占到64.2%,那也没有进行过系统深入的考虑,导致很多医学生不完全理解生命的可贵之处,从而珍惜生命,以至于遇到挫折是会走向极端。这种状况也会导致医学生在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难对患者进行疏导和照护。其中经常考虑死亡的医学生占到9.1%,这可能是在接受相关课程的学习后,对死亡问题的思考。更有27.8%的医学生避谈死亡问题,他们认为这个问题很不吉利。医护人员首先面对和接受的应该是死亡教育,只有树立正确的死亡观,才能在以后的临终照护中顺开开展工作。
2.2.3 医学生的临终心理关怀技能普遍不足
对那些患有绝症的患者,62.8%的医学生选择告诉患者,这说明医学生非常重视患者的知情权,只有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后才能正确对待以后的治疗。选择不告诉患者的医学生占9.4%,这些人考虑到患者不能够坦然面对病情,从而想不开深陷恐惧之中。选择这样做是为了对患者进行保护性医疗。选择鼓励患者战胜病魔的占19.2%,他们希望患者在不知道病情的情况下,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其实当患者了解了自己的真实状况后,有可能会更加绝望。有8.6%的医学生选择自己很困惑,不知道如何回答。这是因为这些学生没能接受过临终关怀相关教育,不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在对待这种问题上就显得束手无策。
3 对医学生进行临终关怀教育的建议
3.1 合理设置临终关怀课程
目前,中国对临终关怀的普及教育还远远不够。大部分医学院校还没有将“临终关怀学”作为必修课,没有对医学生进行临终关怀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培训。从学习时间来看,解放军白求恩医学院的李惠云等[3]根据实践经验指出,对于大、中、专医学生的授课时间应至少保证10学时。对于那些专门研究“临终关怀”的本科医学生,授课学时至少30学时。而目前中国大部分医学院校的临终关怀授课学时远远不能满足。关于在校时期何时进行学习,各个学校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有,有的学校认为低年级学生接触死亡的机会和经验少,应该在此时开设,有的学校认为临终关怀涉及多学科内容,还要结合临床实践来进行,因此应该在高年级进行开设。在学习内容方面,中国医学院校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国内外发展现状、相关伦理法律问题、病症及相关护理治疗等[4],而对于医患沟通技巧、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援助及患者的自主权利等方面还需继续完善。关于教育方法和成绩评价,目前国内学校几乎都以课堂教学为主,而模拟情景、临床实习的形式比较少。在成绩评价方面,国内主要以闭卷考试为主,而实际操作等形式几乎没有。
然而实施临终关怀教育的最基本途径就是开设独立的课程。开设专门的临终关怀课程,能使医学生具备以后临床工作所需的人文关怀、临床治疗等相关知识,具备临终关怀所需要的心理、伦理、护理、沟通以及临床基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最终达到为临终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治疗和照顾。根据课程目标要求,授课内容应该包括:临终关怀概念、背景、现状及发展;临终心理关怀,学习临终患者及亲人的心理特点、医患沟通;临床疾病控制,常见疾病处理,姑息治疗方式方法,疼痛控制等;死亡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死亡,使学生全面了解患者死亡心理及过程等;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卫生法等知识。
3.2 开展丰富的教学组织形式
3.2.1 课堂教学
课堂讲授:临终关怀课程开设,首先是要求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讲解相关理论知识,采取多种手段,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医学生对临终关怀知识的掌握。
模拟情景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模拟不同的临床情景,让医学生相互扮演临终照护者、患者、家属等不同的角色,从而使医学生可以从患者和家属的角度去了解他们的感受和心理,可以让医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设身处地的为患者和家属着想,更加珍惜生命,增强对与自己未来职业的荣誉感。同时,教师要准备好各种不同类型的临终关怀病例,使医学生接触不同疾病的死亡过程及其治疗照护方式等。
小组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小组讨论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和辩论,能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小组讨论应考虑班级规模,一般小组有5~6人,这样可以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讨论中,从而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讨论过程中,围绕老师给出的主题,每个人都积极参与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最后对学生讨论给出评价。
3.2.2 临床带教
临床见习实习是对医学生进行临终关怀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让医学生到医疗机构见习实习,能够把在课堂中学习的知识应用到临床中去,能更加深刻的掌握临终关怀的治疗和照顾方法。在临床见习实习的过程中,带教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开展专题讲座。在见习实习科室,针对特定病例,带教老师要把课本知识和临床经验结合起来进行讲解,使医学生对临终关怀中的治疗和照顾能有更加深刻的了解。第二,加强临终治疗训练。在临床见习实习过程中,加强医学生临终治疗技能训练。通过不断训练,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痛,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5]。第三,加强医学生心理教育,掌握沟通技巧。在临床见习实习过程中,必须加强医学生的心理和沟通知识的教育,让他们在临床过程中消除患者对死亡的恐惧,及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疏导。
3.3 通过其他课程进行渗透
将临终关怀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医学伦理学教育中进行渗透,打造多种教育相互结合的立体结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医学伦理学教育所具有的课程内容和性质为临终关怀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如果有的学校还无法单独设置临终关怀教育,可以在这几门课程的教学中设置专题,从独特的角度去向学生阐述临终关怀知识,积极引导学生对临终关怀的知识转化为对医学人道主义的层面。比如在医学伦理学中,结合死亡伦理的讲述,结合对生命的理解全面树立新的死亡观,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怎么样做到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特别是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一定要尊重患者生命,积极进行临终治疗。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结合人生观知识,让大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让学生有种使命感和紧迫感,能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6]。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重新审视死亡,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尊重每个人的生命。
[1] 张杰, 平川仁尚, 吴锦屏, 等. 全国医科大学医学专业临终关怀教育的调查[J]. 云南医药, 2008, 29(5): 508-509.
[2] 刘丽萍, 吴彬. 护理大学生进行临终关怀教育前的调查分析[J]. 医学教育探索, 2010, 9(7): 960-963.
[3] 李惠云, 王琳, 周立颖, 等. 医学院校应加大“临终关怀”授课力度[J]. 中等医学教育, 2001, 19(1): 20-21.
[4] 张杰, 彭琰, 王治仁, 等. 中日两国医学院校医学专业老年临终关怀教育的比较[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30(6): 818-820.
[5] 顾恩平. 高职护理专业 “临终关怀” 教育探讨[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29(3): 34-36.
[6] 段美茹. 高校开展死亡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其途径[J].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 2013, 7(4): 42-44.
(责任编辑:高艳华)
Discusstion on developing of hospice care education in medical students
LYU Zhenbo, ZHANG Jin
(Medical Humanities Research Center,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Yantai 264003,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urrent status of hospice care education in Chinese medical colleges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of hospice care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rough investigation of hospice care education in six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Methods Using cluster sampling, 600 on-campus college students in Shandong were selected and they were investigated with questionnaires. Results Nearly 86.6% of the students had hospice care related courses and 13.4% of the students did not offer hospice care course. Teaching methods mainly based on classroom instructio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or a closed book exam, thus students were generally lack of hospice care skills. Conclusion Hospice care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to be further popularized and improved.
medical students; hospice care; education; death
G642
A
1674-490X(2014)06-0100-04
2014-09-15
滨州医学院医学人文研究中心资助项目(13-rwllkt-003)
吕振波(1979—),男,山东泰安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医学伦理学研究。E-mail: lzhenb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