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食盐产地变迁
2014-03-11吉成名
吉成名
湖南省简称湘,地处长江中游南岸,东邻江西,西靠渝、黔,南连粤、桂,北接湖北。全省地域面积21万余平方公里。历史时期,湖南食盐产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解放前后变化尤为突出。本文试对此进行探讨。
一、解放前湖南的食盐产地
有人认为:湖南历史上不产盐,为纯销区①唐仁粤.中国盐业史·地方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528.。这种说法值得商榷。笔者认为:解放前,湖南并非完全没有生产过食盐;有些地方古代曾经生产过井盐,但是产量极少,而且很不稳定,存在时间很短;民国时期,湘潭等地也有过膏盐生产。
(一)宋元以前
汉魏时期,湖南的食盐产地史籍缺乏记载,我们现在无从得知。
据《隋书》卷三十一《地理下》记载,南朝萧梁废黚阳县,析其地置大乡(治今永顺县芙蓉镇)、盐泉(治今永顺县盐井乡)二县。这里提到盐泉县、盐泉乡。既然称“盐泉县”“盐泉乡”,当有盐泉,可能与井盐生产有关。但是,目前尚未找到能够说明此时此地生产井盐的材料。笔者曾经致电询问当地政府,得知现在也不产盐。不知为何取名“盐泉县”“盐井乡”?目前我们只能说它疑似井盐产地。笔者希望矿产勘探部门留意这个地方,但愿今后在这里找到盐矿资源。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九《江南道五》载唐代潭州湘乡县(治所即今湖南湘乡市)曰:“涟水,在县南四十五里。煮水一石,得盐五升。”从“煮水一石,得盐五升”一语推测,当时这里可能开凿了盐井,从事井盐生产。为什么这样说呢?河流里的水是不可能煮成盐的,只有盐井里面的卤水才能煮成盐。
五代十国时期,湖南有2处井盐产地,分别是岳州湘阴县和潭州湘乡县。
《寰宇通志》卷五十五《长沙府》曰:“盐井,在湘阴县东三十里。五代马氏置场,寻罢。”从中可以看出,五代十国时期岳州湘阴县(治所在今湖南汨罗市川山坪镇)曾经有过井盐生产。
《大清一统志》卷二百八十七《长沙府》曰:“盐井,在湘乡县东南。《县志》:‘每水一石,煎盐五升。’五代马氏曾置场煮之,得不偿费而罢。”从中可以看出,五代十国时期潭州湘乡县(治所即今湖南湘乡市)也曾经是井盐产地。
可见,五代十国时期湘阴、湘乡二县都曾经尝试过井盐生产,由于产量很低,得不偿失,无法收回投资,不久都停办了。
(二)明清时期
明代湖南井盐产地有4处,分布于长沙、岳州、永州三府。
1.长沙府湘阴、湘乡二县
《寰宇通志》卷五十五《长沙府》曰:“盐井,在湘阴县东三十里。五代马氏置场,寻罢。国朝复置。寻以无益于民,革之。”明朝曾在湘阴县设置盐场煮盐,由于效益不好,不久便废除了。可见,明代湘阴县(治所即今湖南湘阴县)曾经是井盐产地。
《大清一统志》卷二百八十七《长沙府》曰:“盐井,在湘乡县东南。《县志》:‘每水一石,煎盐五升。’五代马氏曾置场煮之,得不偿费而罢。明洪武、永乐间亦尝议煮,旋废。”②《明史》卷四十四《地理五》载湘乡县曰:“西有龙山,涟水出焉,经县东南,下流入于湘水。”据《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九《江南道五》记载,唐代湘乡涟水亦曾产盐。可能是在同一地点。从《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五十六“洪武三十一年三月庚申”条所载来看,洪武年间确实有过井盐生产。下文还将详细论述这一点。湘乡县治所即今湖南湘乡市。
2.岳州府澧州
《大清一统志》卷二百八十七《澧州》曰:“盐井,在州北八十里。水微咸。明初立场,煎煮不成而废。”这条材料讲到澧州(治所即今湖南澧县)盐井卤水浓度较低,明初设场煎煮,后来废弃。《直隶澧州志》所载大致相同①直隶澧州志[Z].1868(清同治七年)(澧县档案馆1981年翻印).。该书卷三《舆地志·山川》曰:“盐井,州北八十里。水微咸。明初立场煎煮。今废。”该书卷四《舆地志·古迹》曰:“盐井,在州北六十里张家厂。四面山麓环抱,中通一溪,溪上石井一。明时取井水煎盐于此,设官监之。后废于寇乱,井亦渐淤。今百灶遗基及官署址尚存。……相近更有小盐井二,旁遗盐锅一口,今亦存。”从这两条材料来看,明代澧州确实有过井盐生产,甚至一度相当繁荣;有大井一、小井二,约有盐灶百座;明朝政府设置了机构,专门管理当地的井盐生产。《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五十六“洪武三十一年三月庚申”条曰:“命户部谕商人于铜鼓、五开、靖州纳米,以湘乡、澧州盐给之,不足则给以淮浙盐。户部定议输米靖州三石、铜鼓二石五斗、五开三石,皆予湘乡、澧州盐一引,输米一石则与淮浙盐,并不拘次给。从之。”明朝政府规定:商人将大米运至铜鼓、五开、靖州以后,就可以领到湘乡、澧州两地所生产的盐;如果湘乡、澧州两地的盐不够,就供应两淮、两浙所生产的盐。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出,明代洪武年间湘乡、澧州确实有过井盐生产,但是产量不大。澧州盐井可能毁于明末清初的战乱。
3.永州府东安县
《大清一统志》卷二百八十三载永州府古迹曰:“盐厂,在东安县东北二十五里,明万历中建。”该书将明代万历年间东安县所建的盐厂列为古迹,可见当时这个盐厂已经停止生产了。这个盐厂具体情况不详。不过,东安县(治所在今湖南东安县紫溪镇)既不可能生产海盐(离海很远),也不可能生产池盐(没有盐池)和石盐(没有盐山),更不可能生产土盐(没有盐碱地),笔者推测当时这里可能生产井盐。姑且将其列为井盐产地。
清代湖南食盐生产情况不清楚,史籍缺乏记载。
(三)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湖南湘潭、浏阳、湘乡、溆浦、衡阳等地有膏盐生产。膏盐属于井矿盐,是利用采出石膏后的矿峒,注水浸泡,再将峒水汲出,用锅煎制成盐②丁长清,唐仁粤.中国盐业史·近代当代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09.。膏盐质量不好,实属不得已而为之。其中,湘潭膏盐生产规模较大。
湘潭膏盐矿区,上至醴陵,下至昭山,面积约为4200余平方公里。民国二年(1913)建矿,民国六年试采,民国八年正式建厂熬盐。
生产方法:第一步,采矿。凿洞开采石膏,开东、西二洞,为长方形井口,直下约50丈左右,另开一洞于旁,专为汲取积水和通风之用。每对洞开采石膏四五万担,然后将大量淡水注入洞中,称为“泡水”。10个月以后,提出卤水,让其自然浓缩。第二步,熬盐。一般用直径为1.3米的生铁锅或铜锅,每灶安装10口或11口锅,锅下掘成直炕火道;将已经过滤的卤水注入锅内,用煤火煎制,将沸卤往后递送,到第七、八口锅时,滤去杂质,再转入最后两口锅,沉淀于锅底者即为洁白的粉盐。
抗战期间,膏盐生产发展很快。民国三十一年,膏盐生产厂家多达37家。1917年至1936年,共产膏盐1758吨。1937至1946年,由于政府积极提倡,产量大增,10年时间总共生产膏盐17837吨。
1949年春,由于价高、质劣,全部停产③唐仁粤.中国盐业史·地方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534-535.。
二、解放后湖南的食盐产地
新中国成立以后,湖南的盐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解放初期,湖南湘潭等地仍然有膏盐生产④丁长清,唐仁粤.中国盐业史·近代当代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425.,不过,存在时间很短。20世纪70年代以后,湖南建成了湘澧、湘衡两大盐矿,不仅解决了本省人民的吃盐问题,而且销往省外,甚至出口。
1.湘澧盐矿
1959年,湖南省地质局403队在澧县发现了岩盐矿床,面积达8.18平方公里,总储量约1.56亿吨,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①湘澧盐矿.湘澧盐矿大事记(1969—2004)[Z]:1.。1969年6月,湘澧盐矿正式开工。矿区设在澧县盐井乡境内,制盐车间和管理部门设在津市澧水南岸。1969年11月,开始用平锅熬盐。1970年12月,建成现代化制盐生产线,摈弃了土法制盐,实行盐硝联产、热电联产,芒硝车间采用冷冻结晶法提硝,制盐车间将提硝后的精卤采用真空蒸发法生产精盐。1971年4月28日,澧县盐矿改名为“湖南省湘澧盐矿”。1972年4月,成立盐矿革命委员会,李大全为第一任革委会主任。1978年11月,撤销革委会,陈文浩为首任矿长。1980年二采区开工,1982年建成投产。1985年,第二条输卤管道建成。该盐矿原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30万吨精制盐,1987年便达到了设计能力。同年,卤水净化工程开工,1993年建成投产。
1984年至1990年,湘澧盐矿7年共生产精盐213.91万吨,超过了1970年至1987年14年的总产量207.65万吨。
2.湘衡盐矿
1958年,湖南省地质局衡阳专区第二勘探队在衡阳盆地发现了岩盐矿。1961年,初步探明了衡阳矿区岩盐部分矿段储量及可供开采量。1969年11月,衡阳市决定在市郊茶山坳筹建盐矿。1970年9月27日,成立衡阳盐矿革命委员会,周梓伟为第一任革委会主任。同年,利用三口圆锅开始土法产盐。1971年7月,衡阳盐矿改名为“湖南省湘衡盐矿”。1972年,3万吨真空制盐工程建成投产,当年产量超过2万吨。1977年应用流化干燥床获得成功,提高了盐的质量。1978年8月,撤销革委会,唐乐平为首任矿长。1980年5月,2万吨制盐车间开工,1982年正式投产,并配套建立一座1500kw热电站,形成热电联合生产。1983年顺流排盐成功,当年产盐3.17万吨。1987年,湘衡盐矿对第一套3万吨设备进行了改造,形成了年产量为5.5万吨的制盐能力。1990年,扩建一套年产10万吨的真空制盐装置,年产真空盐能力达到15.5万吨。
湘澧、湘衡两矿采卤方法基本相同,都是采用钻井水溶法,将地层深处的盐矿资源开采出来。湘澧、湘衡两矿的岩盐矿体埋藏深度有数百米,无法采用传统的人工打井的办法直接将卤水开采出来,只能是在钻井以后,将水灌进去,使矿物质得到溶解,形成卤水,再将卤水抽出来制盐。具体来说,有以下6种方法:单井对流法、水力压裂法、双井自然溶通法、对流建槽辅以压裂连通法、井下爆破分层开采法、双井对接连通法。钻井水溶法属于使用大机器生产的现代采卤方法,在传统手工业生产阶段是不可能有的。对于埋藏较深的岩盐矿体来说,这种开采办法是比较切合实际的,现在应用广泛。
湘澧、湘衡两矿生产的盐也属于井矿盐。
1982年,湘澧、湘衡两矿产盐2957万吨,满足本省食用盐量80%以上。
1983年7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决定成立湖南省盐业公司,属省轻工业厅领导。公司为企业性质,负责全省盐业生产、调运、储存、市场安排和盐政管理,实行产供销、人财物统一管理。湘澧、湘衡两个盐矿收归公司管理。1984年元月6日,湖南省盐业公司正式成立。为了便于管理,1986年5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湖南省盐业公司加挂“湖南省盐务管理局”的牌子。1986年,全省盐业系统全面推行矿长、经理负责制。
为了保证盐质不受污染,方便群众购买,从1980年下半年起,精盐采用塑料袋小包装,首先在长沙试点,1984年全面推广。1985年,全省加工、供应小包盐4万吨。1988年达到40万吨,占食盐销售量的90%,从而基本结束了本省食盐零秤散卖现象。
随着省内精盐产量、质量的提高,湖南食盐开始走向省外。1980年进入广西市场。1981年进入广东市场。1986年进入上海市场。1989年出口香港。1984年至1990年,共调省外30.6万吨,其中1990年调出6.16万吨①唐仁粤.中国盐业史·地方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545-553.。现在,湘澧、湘衡两盐矿所生产的精盐不仅满足了本省人民的需求,而且深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重庆、上海等国内市场的青睐,并且出口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国家。
总之,历史时期湖南食盐产地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解放前后变化尤为突出。在传统手工业生产阶段,湖南从事井盐生产和膏盐生产,井盐产地有湘阴、湘乡、澧州、东安四处,膏盐产地有湘潭、浏阳、湘乡、溆浦、衡阳等;井盐产量极少,由于得不偿失,被迫停产;膏盐产量较多,但是价高、质劣,也不得不停产;湖南食盐供应基本上依赖外省。20世纪70年代,湖南利用现代钻井技术开采井矿盐,采用真空蒸发法生产精盐,很快建成了湘澧、湘衡两大盐矿,产量迅速提高,质量也有很大的改善。90年代,湖南盐业生产不仅解决了本省人民的吃盐问题,而且销往省外,甚至出口。可见,在湖南食盐产地变迁过程中,采卤技术起了决定作用。
在这里,我们可以将湖南的井盐生产与重庆、四川的井盐生产稍作比较。尽管这些地方都有盐卤资源,为什么古代重庆、四川的井盐生产那么发达,而古代湖南的井盐生产那么落后呢?笔者认为,其原因就在于:重庆、四川有很多天然盐泉(如重庆大宁盐井、四川自贡自流井等),井盐生产历史也非常悠久,采卤技术比较先进,井盐生产形成了普遍的习俗,所以这些地方古代井盐生产十分发达;湖南却与此不同,岩盐矿体埋藏比较深,而且不是现成的卤水,采卤技术比较简单,井盐生产没有形成普遍的习俗,所以古代湖南的井盐生产非常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