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龙游县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4-03-11安徽省合肥财经职业学院杨世河

中国商论 2014年7期
关键词:龙游县龙游旅游

安徽省合肥财经职业学院 杨世河

龙游县地处浙西欠发达地区,东毗金华,南邻遂昌,西接衢县,北交建德,东北与兰溪接壤。目前,龙游县的乡村发展势头良好,已经形成晓溪、大公等知名度较高的农家乐形式的乡村旅游点,出现了顺鑫农庄、刘庄、林家铺子等农家休闲山庄式的乡村旅游点,乡村旅游初具规模。在县旅游局、县农办的指导下,现有乡村旅游点的带动、示范作用下,各乡镇农民参与热情高涨,龙游县乡村旅游资源类型丰富,交通区位优势日益明显,发展潜力巨大。

1 发展问题分析

(1)乡村旅游产品单一,文化底蕴挖掘不足。目前,龙游县乡村旅游点提供的产品以接待(即吃农家饭)为主,旅游六大要素中“吃”相对完善,其他五大要素缺失,造成一定的经济漏损现象,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龙游县有着浓郁的文化底蕴,民俗文化、竹文化等在乡村旅游产品中没有得到充分展示,使得乡村旅游产品乡土性、文化性不强,缺乏独特性和持久的吸引力。(2)乡村旅游资源与周边地区存在一定的同质性。龙游县与周边地区同属于山水型风景带,资源存在差异性和互补性,同时同质性现象比较突出,如叶氏民居与兰溪市的诸葛八卦村均以古建筑为长,南部山水型资源与周围地区也存在同质性。(3)某些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具有一定难度。某些乡村旅游资源分布较散,交通不便,在空间上和线路上难以和其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同时本身资源等级不高,开发难度较大。

2 乡村旅游发展SWOT分析

2.1 优势

(1)乡村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某些资源具有较高知名度。龙游乡村旅游资源既有浓郁的民俗文化、古色古香的民居等人文资源,也有秀美的田园、成片的果园、如海的竹林、巍峨的群山等自然资源,种类丰富,可开发不同层次、面向不同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产品。龙游石窟、民居苑在浙江乃至全国都具有较高知名度,可以有效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2)乡村旅游资源特色明显,具备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潜力。龙游乡村风景优美,为各种户外创作如摄影、绘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基地,各种特色资源衍生了具有鲜明个性的文脉,如芝口坑的红豆衫林衍生了爱情文化,各种国际赛事衍生了运动休闲文化等。这些独具个性的资源使龙游完全具备打造中国最运动的乡村、中国最浪漫的乡村和中国最写意的诗画田园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潜力。

(3)汽车拉力赛、龙舟赛等赛事的成功举办。2003年,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落户龙游。2006年升级为亚太汽车拉力赛,参赛者除了大陆选手外,还有来自港澳台及其他国家的选手,比赛规模的档次进一步提升,影响力加大。到2006年,龙游国际龙舟邀请赛已经成功举办三届,吸引了来在国内外多支队伍,极大提升了龙游县的形象。乡村旅游的发展应该借力于汽车拉力赛和龙舟赛,依靠强大的赛事经济,盘活乡村旅游资源,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延长赛事经济链条。

(4)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乡村旅游顺势而动。龙游地处金华市和衢州市的连线上,浙赣铁路复线横贯境内。公路交通四通八达,320国道、46省道、50省道连结全县的主要乡镇,衢州民航机场距县城30km。有内河(衢江)航运里程28km。到四省周边各中心市之间也将形成两小时交通圈。随着杭金衢、金甬、金温、杭新景高速开通,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龙游交通便捷优势进一步凸显,同时,周边著名景点联线成网已成可能,区域资源整合优势将更加明显。交通区位优势为龙游乡村旅游发展插上了一对翅膀,凭借这双翅膀,龙游乡村旅游必将腾飞。

(5)政府重视。龙游县政府十分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县旅游局和县农办等部门积极、大胆提出制定全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设想,为乡村旅游发展指明方向,提供依据。并积极开展乡村旅游点示范工作,成功开发了庙下晓溪、社阳大公殿等旅游点。

2.2 劣势

(1)乡村旅游产品单一,层次较低。现有的乡村旅游产品主要集中在“吃”上,“行、玩、购、住、娱”等旅游要素成为龙游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因素。“农家菜”层次较低,经营规模小,没有形成产品体系,缺乏自身特色,吸引力不强,旅游收益偏低。

(2)乡村文化内涵尚未有效挖掘,开发存在一定难度。龙游的乡村文化十分丰富,既有少数民族风情,又有丰富的民俗活动、传统民居,这些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乡村旅游以乡村环境为背景,以乡村生产、生活为主题,乡村居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协调居民、环境、旅游之间的关系中存在一定难度。

(3)乡村旅游季节性强,淡旺季明显。受自身条件制约,乡村旅游产品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一般夏、秋季节是乡村旅游的黄金时节),且淡旺季明显(周末、黄金周为旺季)。出现“旺季无处吃饭,淡季无人吃饭”的尴尬局面,造成环境超载和资源闲置等问题,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乡村道路不畅,阻碍旅游发展。各乡镇通往乡村旅游点之间的道路不畅,虽然大部分道路为水泥路面,但道路等级不高,道路宽度不够,大部分为单行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驾车旅游。大部分乡村旅游景点基础设施不完善,如缺乏固定停车场,接待规模有限,团队旅游接待难度大。

(5)乡村旅游点分散,基础和服务设施严重不足。乡村旅游以乡村为发展背景,这就决定了乡村旅游点分布较散的特征。同时,乡村旅游范围较广,受经济及其他条件限制,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不足,如农村给排水系统、环境卫生系统、医疗服务系统等等,这些因素对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构成威胁。

2.3 机遇

(1)全国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获得迅猛发展,在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指引下,特别是2006年被确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之后,乡村旅游发展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也是建设和谐农村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些外部条件为龙游乡村的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2)浙江乡村旅游点评选定级活动。浙江乡村旅游的发展具备雄厚的基础,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较早的制定了《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办法,对乡村旅游点进行等级划分。在2007年,开展了“美丽乡村旅游评选活动”,推动浙江乡村旅游的发展。龙游的乡村旅游点可借浙江省各种评比活动,提升知名度,从而获得快速发展。

(3)回归自然和健康旅游的兴起。现代旅游业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需求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客源市场细分已成必然趋势。对于生活在城市森林中的人类而言,回归自然成为他们出游的重要目的之一。随着健康意识的觉醒和深入,游客对旅游活动的健康性给予了极大关注。自然性、健康性恰恰是乡村旅游的特征之一,为龙游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基础。

(4)旅游强县建设目标的提出。2000年,龙游石窟开发项目得到国家贷款支持,并于2004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景区。2003年,龙游成功举办了全国汽车拉力赛;2004年,龙游又成功举办国际龙舟邀请赛。这一系列大的动作极大刺激了龙游旅游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伴随着民居苑、浙江大竹海、三门源以及沐尘畲族风情村等重点项目的建设,龙游加快旅游强县的建设步伐,旅游强县目标的提出为乡村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

2.4 挑战

(1)浙江乡村旅游点众多,竞争激烈。浙江乡村旅游发展时间长,乡村旅游点众多,截至2006年11月,浙江省共有各种类型的乡村旅游村(点)1868个。同年,浙江省开始乡村旅游的评级工作,选出了5个一星级乡村旅游点,6个二星级乡村旅游点和11个三星级乡村旅游点,这些星级乡村旅游点在知名度、产品、管理上都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在这种诸雄并起的时期,龙游乡村旅游要突破重围,竞争必然十分激烈。

(2)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同一地理区域内,乡村旅游产品“跟风”严重,导致乡村旅游点处处开花,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影响整个乡村旅游产品的提升。对于龙游乡村旅游发展而言,必须建立自己的特色产品,树立“重复就是死亡”的产品开发理念。

(3)资源、环境保护与乡村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乡村旅游开发建立在乡村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之上,游客活动必然会打破原有的平衡,造成资源、环境与乡村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制约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乡村旅游开发与居民受益间的挑战。旅游业开发的最大受益者是旅游开发商和游客,社区居民的利益处于劣势地位。乡村旅游开发具有其自身特点:乡村居民是环境、资源的拥有者,乡村旅游开发与乡村居民自身利益非常密切,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协调乡村旅游开发和居民受益是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3 乡村旅游发展总体思路

3.1 重点打造“中国最运动的乡村”的旅游品牌

“中国最运动的乡村”是本次规划提炼龙游乡村旅游的核心亮点,“中国最写意的诗画田园、中国最浪漫的乡村”是重要特色,因此本次规划将从产品设计、项目策划、形象宣传、市场营销等诸多方面仅仅围绕这三个主题大做文章;同时,以上三个主题也是龙游乡村旅游走出衢州、面向长三角和全国的主打宣传形象。

3.2 实现三个层次乡村旅游点的架构,重点打造第一层次的旅游点

龙游乡村旅游的发展最终仍然要落实在具体的乡村旅游点上,但是,全县乡村旅游的发展不可能是乡村旅游点的遍地开花。为了有效解决这一矛盾,本规划从各个乡村旅游点的资源禀赋、旅游区位、吸引市场的不同等因子出发,架构了龙游乡村旅游发展的三个层次,即重点乡村旅游点、次重点乡村旅游点、一般乡村旅游点,力图使龙游乡村旅游发展更为层次化、重点化、清晰化。在三个层次的产品梯队中,本规划建议重点打造第一层次的乡村旅游点。

3.3 做好乡村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两篇文章

龙游乡村旅游从大的方向上讲,主要分为以浙江大竹海为主的南部乡村生态旅游片区和以明清古民居为特色的北部乡村文化片区,龙游南部多山地、北部为丘陵。因此,本规划将仅仅围绕乡村生态游、乡村文化游两个方面做深、做透文章。

3.4 主打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并兼顾乡村观光

目前国内旅游业正经历从大众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变的时刻,国内乡村旅游也在经历从低级的农家乐、果品采摘等向乡村休闲度假的转变。因此,本规划将秉承乡村休闲度假的思想进行规划,使龙游乡村旅游的发展以乡村休闲度假为主打,乡村田园观光为辅助。

3.5 借龙游石窟之力,促进亚太汽车拉力赛事运动项目开发

龙游乡村旅游作为龙游旅游发展历史上的一个新生事物,其从发展到壮大并不是孤立的,必须和龙游石窟这一成熟景区的营销手段及客源市场,与龙游亚太汽车拉力赛实现捆绑发展,借助它们的知名度迅速发展,做好赛事俱乐部,向乡村运动延伸发展,这是本次规划的核心思路之一。

[1] 程先菊,劳学政,李建平.关于山区型“农家乐”旅游的对策思考——以龙游县南部山区为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0).

[2] 王云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态和新模式[J].旅游学刊,2006(04).

[3] 王兵,笋振鹏.郝四平对北京郊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旅游学刊,2006.

[4] 林剐.石培基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讽——基于对20个乡村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开发研究,2006(6).

[5] 余昌国.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对策思考[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5(1).

[6] 郭焕成,吕明伟.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济地理,2008(4).

猜你喜欢

龙游县龙游旅游
爱的表白书
给古丽的一封信
龙游县冬季雾霾污染过程中碳质气溶胶特征及区域传输分析
与教材“对话” 让复习 “精准”——从回归教材视角谈高三数学复习“五部曲”
旅游
龙游县种植红肉蜜柚的气候可行性分析
龙游遗韵
龙游县美术教师新作选
龙游 激越前行三十年 风华正茂竞上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