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时代写作者如何生产自救
2014-03-10何三畏
何三畏
2014年2月8日的微信朋友圈里流传一篇文章,叫《知情人披露江青真实死因:并非上吊自杀》。文章交待:采访到知情人不容易,作者费了功夫。但就算不是功夫是运气,这也是中奖的运气。可是,圈里推荐这篇文章时没有作者的名字,我在网上搜索,也没有找到。把这篇文章推到朋友圈的微信公号,在文章的末尾,讲了很多推销自己公号的理念,讲得很不错的,但就是它推荐的文章的作者的名字忘掉了,也没有说出自什么刊物。
像这样的“裸转”,目前是不少人的习惯,不会遇到任何问题。长期以来,这也是网络的习惯。还以这篇文章为例,在网上,转载它的有几大商业门户,还有人民网,上了强国论坛的“读史笔记”专栏,也一样忽略作者和文章出处。人民网的转载显示:有一个叫《旧闻新读》的纸媒或网刊曾发表过。凤凰网的转载显示:有一个叫《快乐老人报》的,从《中国新闻周刊》摘编了它,各大网络“脾气”差不多。更有意思的是,网络转载会在文章的末尾会署上网络编辑的名字,但文首还是没有作者的名字。
这么转来转去,一件无数人分享过的精神文化产品,就转成了流浪网络的无主财产。几个月前,有一天笔者在微信公号上看到一篇文章,觉得好生眼熟,回头看文首,没有署名,愣了一阵才想起这不是我写的么。这也叫时过境迁,文章等于丢在广阔的互联网广场上流浪儿,有兴趣的都可以把它弄回去打打工。在微信时代,手机终端的流浪孩子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人们推销公号的意识越来越强。大家都认为,公号可能有赢利的日子,就是想着流浪孩子获利,这种现象不是很可怪么。
这种情况,是其来有自的。追溯到早期,在民国,文章肯定都是有主人的;但到了上世纪50年代,中国就取消过一次稿费;到了“文革”,更没了个人创作和言论自由的空间,更别提稿费。报纸上的革命文章要不署化名,要不署集体创作。从那时起,许多职业写作者拿财政工资,也就是被劳动人民养起来的。他们要不为革命意识形态写作,等于白吃党的饭;写了要是拿稿费,等于领了双份报酬。
到了新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市场经济,虽然作家还养着,但稿费也开始恢复了。80年代文学期刊的繁荣,90年代市场报刊的兴起,拿工资的写作者不够胜任了,开始出现自由撰稿人。这时稿费很低,低到全国没有几个人能靠写活命。后来受市场调节,如果不写时政类的题材,职业的自由撰稿人可以活出来了。但还有严厉的扣税政策扼制写作。举例说,如果你去挖煤,挖到三千以上才扣税,但如果你写作,八百开始扣。这样的情况持续直到现在。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互联网进入微信时代,写作的生态发生了变化。写作完全可以不依赖严格管制的传统纸媒,也突破了几年前兴起的博客的模式——真正的自媒体时代开始了。在纸媒时代,一个人可以在报刊上开一个专栏,搞出一个特型产品。但不能离开了你所依存的报刊。前几年的互联网时代也是这样,再火的博客也不能离开特定的网站。现在不同了,网络可以给你提供一个“个人杂志”的平台,你在上面写作,在上面传播,你可以经由你个人的渠道——公号——直接发送到你的“客户”那里去的。
闭着眼睛想起来,这应该给写作,甚至给整个思想和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而广阔的空间。如果不扼制它,如果有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来维护这个空间,那么,这真是一个幸运的时代到来了。重要的是,在这个时代,写作本身也成为一个自由生活的方式——你想写就可以写,你写了就是“写作者”。你写了有读者有红利能养活你了,你就是职业写作者,不需要有关方面给你颁发作家证书和记者证书。
但这对于“旧时代”的媒体和所谓职业记者是一个生死挑战。一方面,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例如,上面那篇“找到江青最后时刻的知情人”的写作者,他有没有记者证,是不是供职于某一个媒体机构,完全不是问题,甚至没有还更轻松。另一方面,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发行的,在市场上影响最好的报刊,广告收入也急剧下滑。谁都很难自信地说,它可以长久地撑下去。我觉得甚至撑到2014年底的信心,都很稀缺。
当然,到目前为止,也只有这样报刊危机深重。在各个城市分食的都市报还不至于立即趴下。而各级党委机关报的利润还在增长,这是因为它不在市场以内,所以也不在我想说的范围内。
这是技术革命,没有什么好伤感的,反倒带来些潜在好处。纸媒的大量印刷加大了地球的污染。据说,一棵成年的树只能生产四百份报纸,而生产一吨纸浆会产生三百吨废水。所以报刊应该越少越好,何况中国的许多报刊本来就不该印刷。幸好今天它有了克星——互联网和手机终端。我觉得未来的情况是这样:体制内的,目前看来暂时利润还好的报纸,最终会停印;目前正在遭受挑战的面对读者的报刊,个别会存活下来。
过去的十几年来,那些曾经有过追求的报刊里,集中了一批有志向的青年,他们有的还很年轻,才满怀理想地闯进来,他们将去向哪里?投奔互联网是不错的选择。手机正在成为主要的网络阅读终端,如果你还想写作,可以建一个公号玩下去。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在此以前,互联网充当纸媒和读者之间的信息掮客而聚集了人气和财力,直到反客为主,纸媒大伤元气,气数散尽。不甘坐以待毙的刊物正在生产自救,办法是老把自己拿到网络和微信上秀。但如果这是为了推销刊物的话,那么,算了吧。你通过网络卖刊物,广告商为什么不可以直接在网络上去卖自己,而必须多交一次钱让你印刷一次?另一种自救的办法是自己办网站。如果这样走得出来自然是一段佳话。但实际上,谁都知道,前面有几大商业门户网站,想用独家的资讯挤进来的希望实在太渺茫,因为你实在太单薄了。
我倒是觉得,在这样的时候,如果报刊原意委身网络,网络也乐得包养它的话,这才是佳话。网络应该有理由这么想:一方面没有好的报纸报刊为你提供足够好和足够多的资讯,你得自己想办法提升自己的品质;二是你不想假设国家永远不保护网络知识产权,即使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不会保护,你也要想办法超越竞争对手。
最实际的是,这个媳妇只是家道中落,人穷志短,实际上还是会下蛋的母鸡。你是大网站,你把它领回家,它到了你的金窝里,自动会下金蛋。它可以熟练地生产有一定品质的信息产品,而你要去组建和培养这样一个团队,尚需时日。你拥有了自己的团队制作的产品,就是你的独家,别的网络不能转发,这就你的品质,你的竞争力。
说来说去,这里的关键是需要法律来保护写作,保护网络知识产权。对于新闻资讯类的网络产品,你不是新闻资讯的消费者,你作为同等性质的网络媒体,不能无偿转贴过去。但如果一直像现在这样,谁都没心思去搞原创,网络之间不会有建立在信息品质基础之上的竞争,自然,也就没有兴趣去收留正在没落中的报刊和媒体人。因为同样的道理,所谓的自媒体、微信公号,也是玩不出名堂的。
那么,很快,一批市场化的报刊就会难以为继。当然,中国的报刊,就算是最依赖市场的报刊,垮不垮,让谁垮,也不是市场说了算。但尽管如此,仍然难免有一些报刊会停止印刷,最后剩下的就是一批正宗的宣传机构。而有志青年有什么必要用青春为市场规则已结束的游戏去陪葬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