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釉画

2014-03-10罗小安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陶瓷工艺画种造型艺术

罗小安

序言

釉画是笔者2008年夏在景德镇考察调研时提出的理论思考。之后发表“釉画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画种而存在”的文章。釉画的提出和研究是将中国传统陶瓷工艺美术中绘画艺术特性提升为独立画种为目的。其能成为中国画、漆画之后的中国特有画种。

在很久以前,中国这块土地被称之为支那。陶瓷从昌南镇出口到海外,西方人将陶瓷与支那(china)联系在一起,而陶瓷出自昌南镇(changnan),就以昌南与陶瓷归于支那一词,陶瓷与昌南就叫china,因此,陶瓷与支那(china), china称为陶瓷的由来,陶瓷成为中国的代名词符号。陶瓷与中国相承相脉。从中国陶瓷(china)的意义中看到陶瓷艺术代表中国绘画特有的联系。在宋朝景德年间的昌南古镇即现在的景德镇。景德(1004-1007)是宋真宗的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4年,以瓷器闻名的景德镇就是以这个年号命名的。因瓷器而代表着中国生活,中国工艺,中国符号而闻名世界。

而今,昌南镇即现在的景德镇,在陶瓷上绘画是陶瓷类特有的工艺和表现形式。这个传统工艺的绘画性提升成为一个画种具有当代艺术价值。现在我们从理论上研究总结,目的在于这个领域确定该画种的学术理论和形式语言表现的概念定义。

将陶瓷绘画传统工艺提升到视觉造型艺术层面的表现力,能独立地从视觉语言和表现力上形成特有的艺术价值,在此定义陶瓷绘画为釉画。釉画成为一个画种的理由,是因为它的独立绘画性。釉画是在传统陶瓷工艺的基础上提升完善而形成的一个画种。釉画使用釉上釉下的不同工艺,其一是用青花料、颜色料、颜色釉等彩色釉在干陶泥胚上绘画,通过高温烧制窑变而形成的绘画形式。其二是在烧制好的瓷面上用粉彩、新彩等绘画。通过低温烧制后形成。由于都是釉的工艺基础而产生的绘画性特质,因此统称之为釉画。

在中国陶瓷图案历史中,用釉和颜色釉绘制在陶瓷工艺器型上起装饰作用,从唐朝到宋朝至今历史已很久远。陶瓷绘画是在历史的沿承中继清末民初时期的“珠山八友” 文人画派之后。陶瓷绘画是20世纪初,在中国江西景德镇,由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毕伯涛、何许人、程意亭、刘雨岑等为代表,称之为“珠山八友”的民间文人在清末民国初期所创的画派。他们以书画、工笔等中国画形式运用于传统深厚的陶瓷工艺,用釉和颜色料在陶瓷上绘画,在那时称之为瓷瓶画、瓷板画。那是中国的文人画家用中国画的方式在陶瓷载体上绘画,在当时这种形式被视为一种创新。在国外也是如此,二十世纪欧洲的艺术家毕加索、米罗等都在其载体上绘画表现作品,但这是在装饰层面和陶艺方面。目前中国的陶瓷艺术正处在高度发展时期,将陶瓷工艺美术的特性逐渐在绘画上发展的趋势已成研究方向。艺术家与工艺美术师的合作也开始普遍,将陶瓷工艺美术的视觉艺术属性逐步凸显在视觉造型艺术领域。上世纪的世界各国艺术家在不同地域环境实验着这门艺术形式,已有相当多的成果。当前,国内外众多艺术家正在这个领域做实验,尝试着各种风格的绘画形式在陶瓷载体上表现,已形成一定层面的规模。陶瓷绘画在当代国内外造型艺术领域有许多的创新。

提出釉画画种,并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釉画出自传统陶瓷工艺美术基础,陶瓷工艺美术在中国美术历史悠久。陶瓷工艺美术在中国和世界已经转型为陶瓷艺术,简称陶艺。在目前世界上的交流很普遍,这是提出并研究釉画成为独立画种的成熟时机。在信息时代,各种分工正不断细化和独立分化,在跨界中综合形成,融合新的事物。中国陶瓷艺术深厚丰富,极富内涵,陶瓷在中国文明史中属最长的手工艺文化。将其绘画性工艺提升,形成独立画种即釉画是跨界融合的创新产物。

釉画的绘画性。从青花图案到粉彩、颜色釉、珠山八友文人画等绘画的方式逐渐融入瓷器绘画性研究。用特有的工艺技术复制绘画形式,图像、照片、油画、工笔、水墨、水彩、版画等各种图像视觉的还原,以陶瓷工艺的方式表现当代陶瓷工艺美术的形式,在此基础提升绘画特性,结合高低温釉烧制技术发挥其特性。

釉画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中国本土文化在传统工艺基础上提升研究,以致成为一个代表本民族绘画艺术的画种之一。它的特殊属性在于表现力强,耐长久保存,技术性方面科技含量高。釉画的构成:瓷、料、新彩、颜色釉料、釉、高温烧制、低温烧制。属高岭土硅酸盐材料技术在绘画造型艺术上的传统延承与创新。釉画的研究在于其本身的艺术视觉语言的独特性,釉画的绘画过程,通过泥胎上釉,或直接用颜色釉料等工艺技术绘制图画,然后在1280度高温以上状态下烧制,通过预定的和不确定的窑变来完成精美的画面质感。釉画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造型语言。以中国传统陶瓷工艺为技术基础理论,研究陶瓷的工艺技术属性,结合绘画艺术造型的形式语言规律,利用已有的陶瓷艺术学术成果支撑釉画的绘画性理论研究。实验的方法是传统陶瓷工艺和陶瓷现代工艺,用颜色釉、窑变技术理论与造型绘画艺术理论的结合,实现釉画表现形式和基础理论研究。当下在绘画艺术领域,釉画的出现是经过众多艺术家都在不同程度上的尝试,已经在市场上产生一定效应,反映出其艺术形式的独立性语言和深远意义。如景德镇为重要城市空间的工作坊作为众多艺术家的创作基地,也逐渐地形成以此形式釉画文化氛围。尽管目前在广泛的艺术界和社会还不知釉画的产生,还是以陶瓷绘画为画名,因此,有必要在该领域形成科学系统的釉画理论,成为我们研究发展方向。

釉画成为独立画种是一种创新,因为各画种的由来基本上是由它的工艺基础发展而来。油画的过去不叫油画,也不是不是画在现在的布上,而是画在木板、墙壁等载体上,是后来从油漆和图案的工艺技术性转变提升发展出来的。版画也是从印刷术提升发展到现在视觉艺术层面的。我们中国的漆画也是,其基础是漆器工艺提升到视觉造型艺术层面成为一个画种。釉画的形成技术是陶瓷工艺技术即釉料高温和低温烧制技术,其绘画性工艺的实践环境是工厂作坊,由烧制条件和绘画条件的空间环境实验。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将已有的陶瓷工艺美术与釉画在绘画造型观念上分离开,既不是陶瓷工艺美术所说的瓷板画,也不是瓷上绘画等诸如此类的称呼,这些工艺美术范畴的观念都不足以说清它是一个画种。只有将其称为釉画才是科学的论证结果,以提升其视觉艺术的学术价值和增强中国本土视觉造型艺术文化的内涵,将釉画纳入视觉造型艺术领域,陶瓷艺术作为本土文化研究创新达到一个新的最终目标。因此釉画本身就是陶瓷工艺美术可以独立形式语言表现的一个画种存在,是本土文化的跨媒体创新产物。其技术路线是将热成型烧制工艺与实验性绘画艺术视觉经验结合在一起。

在专业学术领域,陶瓷工艺美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市场影响,新的发展只有在产业转型升级时期创新改革,将陶瓷艺术的绘画性提升到视觉艺术造型领域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画种,振兴文化创新产业,前景广阔。传统手工瓷器与工业自动化陶瓷产业是二条线,以艺术创意提升的陶艺文化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釉画从陶瓷绘画中走出,进入到视觉造型艺术领域势在必行。釉画是从陶瓷工艺美术中改革提升的画种。釉画将填补中国和国际文化中关于陶瓷艺术中以绘画性研究而形成独立画种的文化发展创新空白。这将丰富文化多样性走出新路,在中国文化复兴之路上又将产生新的中国文化元素。也是在不断更新和解决工艺美术与视觉造型艺术之间的矛盾,从学术研究到创新发展的发展思路上适合市场文化发展需求。釉画画种的形成将在文化产业经济效益方面形成文化市场新的增长点。釉画视觉艺术成果体现在不断扩大和广大的艺术家参与,已经可以看到我们的釉画跨界实验成果转化到学术研究。釉画置于中国文化新元素培育,成为我们当代新美术领域提出新的可能。

写于2009年初

完稿于2013年12月30日

注解/ 釉画 [enamel painting] 以彩色的釉绘成的图画,加热固定,通常绘在烧过的瓷釉上和瓷釉下。endprint

猜你喜欢

陶瓷工艺画种造型艺术
黑白版画傩戏面俱、傩戏人物画6 幅
林风眠艺术主张刍议
Chinese Ceramics
“莲花壶”的造型艺术和文化蕴含
论紫砂壶“寻觅”的造型艺术和意境之美
论紫砂壶“寿桃半提”的造型艺术
铜系青蓝釉:开创陶瓷工艺美学新时代(一)
钵传瓷艺文化、创新陶瓷工艺、焠炼卓越品牌
谌宏微的造型艺术
浅析魏晋玄言诗对山水画独立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