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困境及出路

2014-03-10马香莲

考试周刊 2014年103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出路困境

马香莲

摘 要: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十多年的努力校本课程开发虽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西部农村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困难重重。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西部农村孩子同等享受教育,可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好这一问题。

关键词: 西部农村学校 校本课程开发 困境 出路

校本课程开发概念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在我国提出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了,而且在发达地区、城市学校的实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多样化的课程给学生自由学习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和平台。但从整体实施来看形势却不容乐观,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特别在西部农村学校通过笔者的走访发现给学生开发的校本课程几乎为零。所以西部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这一问题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同时,更值得学习研究教育的人深思和探究。因为这个问题直接关乎农村义务教育全面协调发展问题,校本课程是目前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假如农村学校开发不出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那么有什么课程替代?

一、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

关于校本课程的概念最早是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由菲吕马克(Fur mark,A·M)和麦克米伦(Mc Mullen)两位学者提出的,“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且很民主的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及家长等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与评价活动。它涉及学校教育经验的很多方面,如学校组织结构的优化、教师的在岗培训、教育资源的选用等多种相关措施”。按照目前课程分类考察,校本课程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相对应的课程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它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基于此校本课程可理解为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学校办学目标,充分考虑当地社会要求和学校课程资源,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的,旨在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1.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西部农村学校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对学生需求、教师意向、地方资源的调查,对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对教学方式的考虑、对评价方式的思考等都必然把自己带入课程行动研究当中。而且由于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农村教师具有一定有关课程理论方面的知识,这将激发农村教师的学习愿望,促进教师自主学习及终生学习,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2.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办学特色

课程是体现学校特色的重要因素,特别在农村学校里,在硬件设施没有城市设施好的情况下更要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差距日益明显,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基本质量的前提下,留出精力对农村校本课程进行开发,走农村特色学校道路是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薄弱学校发展的新思路。因此,西部农村学校要把握好这个机遇,结合当地经济、文化特色和社会需要,开发出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形成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

3.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传承地域文化

农村校本课程的开发有两方面内容:一是以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等资源开发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二是以学校文化传统、特色等学校资源开发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在追求“升学率”所致学校文化严重缺失的农村学校,更适宜以地方资源开发为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从地方自然环境和生态发展角度出发,关注人、社会和自然的整体和谐发展,以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态势改变人的生存环境。

4.开发农村校本课程有利于落实为农服务的政策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农村学校的课程设置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并与农业科技推广等结合”。要实现“农科教相结合”,使农村社会主义建设适应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劳动致富、渴望人才的要求,开设适应本区域的校本课程,对即将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的新型农民进行农业科技教育,是落实为农服务的重要措施。

二、西部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的困境

校本课程自实施以来,在我国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广大西部农村地区不论是小学还是初中基本都没有开设校本课程,个别学校就算有也只是走走形式,根本无法结合当地资源,形成一定的学校特色。其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西部农村学校教师缺乏校本课程开发能力

农村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是理论性问题,而且是操作性问题。不但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课程论知识和意识,还要拥有一定的课程研发能力。西部农村学校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方面明显表现不足: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主体教育理论修养欠缺、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发能力相对较弱、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对教材的认识不够、农村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对校本课程开发价值认识不足、农村校本课程开发主体普遍缺少合作意识。

2.西部农村学校内部缺少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支持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的学校文化类型是进取型、创新型的文化,这种文化要求尊重实践、尊重差异、尊重民主,重视合作、重视参与,提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给学生一个想要的发展空间。西部农村学校并不太重视学校新文化的构建氛围。很多学校为了排名,一味追求升学率,考试才是重中之重,根本没有心思顾及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他们认为课程就是用来为升学和考试服务的。其原因在于国家长期的本位课程模式,使学校和教师的依赖思想严重,校长的家长制作风没有消失,老师及学生没有相关的专业自主权和课程选择权,处在很被动的位置。

3.西部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缺乏必要的基础性条件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一种具有支持性特征的文化环境。缺乏相应的环境支持、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无疑使西部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成为一句空话。资源”是基础,农村自然资源虽然丰富,但是潜在课程资源,要把这些开发成课程需要一个过程。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是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过程,它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有力的政策支持,然而,在农村地区,学校和教师开发课程的自主权受到很大限制,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对校本课程的性质缺乏准确定位,往往把校本课程的开发等同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开发,不愿真正放权给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大量物力、人力和财力的投入,需要学校有专门的经费作支撑,但西部农村学校除了固定的义务教育专项经费之外,根本没有别的经费来源。

4.西部农村学校的学生和家长对校本课程缺乏认识

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积极主动参与、合作。但是,目前大多数西部农村学校的学生和家长明显缺乏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意识。处在西部农村地区的学生兴趣单一,甚至没有兴趣爱好,他们根本没有根据自己的兴趣及需求向老师和学校提出课程开发方面的建议。家长作为教育伙伴,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家长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审定,参与学校课程的决策等。但是西部农村学生家长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或外出打工把孩子的学习完全让责于学校,完全没有参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这种思想认识严重阻碍西部农村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

三、西部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策略

针对西部农村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解决:

1.通过政策和经费的倾斜,建立西部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外部运行保障机制

加快西部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一方面必须加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从政策倾斜到专项经费的投入,从教师培训到课程教学专家的指导,从资源提供到信息咨询等都需要切实有效的帮助。另一方面,对于东西教育差距、城乡教育差距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校本课程开发给广大西部农村学校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西部农村学校要看到自身的优缺点,在校本课程开发目标、选题、内容等方面突出特色。单从农村学校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方面而言,西部农村学校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尤其是素材性资源方面,如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气象、生物生态、农作物、河流山川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古朴的建筑、淳朴的民风、悠久的民俗、古老的民间传说、传统的手工艺等社会资源给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2.立足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提升教师个人素质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品质。从校本课程开发角度而言,西部农村学校应该多渠道促进教师素质提升。使农村学校老师按需所获,通过个别辅导、专题研讨培训等方式进行多样化培训。农村学校教师在思想上要树立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确立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理念,赋予学生课程选择权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建立科学合理、多方参与的课程开发机制,形成校本课程的集体决策程序。

3.加强多种形式合作,共同开发农村校本课程

农村学校要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校本课程开发团队,激发教师课程开发潜能,保证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有序开展。具体合作体现在四个方面:要创建校长与教师之间民主、平等、开放、有效的合作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如教师之间经常开展课程、教学问题讨论会,教师个人之间教学资源共享、互助,教师之间互相观摩等;教师与课程专家之间的合作,学校要积极为教师与课程专家创设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教师个人与课程专家一起讨论和策划课程与教学方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与学生通过沟通与交流在课程方案上达成共识并共同参与课程评价等,使之更好地促进农村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

4.农村学校校长加强课程的领导意识与能力,统筹学校课程开发活动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规划与开发方面,校长要承担课程领导和规划学校课程政策,组织和协调相关课程事物关系等多方面的责任。西部农村学校校长要通过专业培训和校长自身的主动持续学习,增强自身课程领导意识和能力。因为校长的课程领导意识和能力是校长领导意识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学校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的全过程。因此校长的课程领导意识和能力应体现在建立健全学校课程开发组织、领导制定学校课程发展规划、构建学校课程发展团队及其运行机制、塑造学校课程文化、建立学校课程制度等方面。

5.西部农村学校要充分使用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权,凸现农村学校特色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农村学校课程意识和能力的增强,校本课程开发范围应逐渐加大。尤其西部农村学校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有利于自身发展。随着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家长对学校评价观念的改变,学校越有特色在社会上将越有竞争力,而课程是体现学校特色的载体。农村学校应基于对校内外环境的分析,明确自己的追求,确定学校独特的发展方向,这样才有可能开发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李金春.浅谈农村初中的校本课程开发[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6):91.

[2]和学新.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问题反思与改进[J].全球教育展望,2011(9):16.

[3]王莹.农村地方校本课程开发:困境与出路[J].现代教育论坛,2010(4).

[4]韦盛梅.对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J].中国人民教育,2004(2).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教师质量差异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FFB108125)、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陕西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10N052)和陕西城乡中小学教师质量差异问题的调查研究——以宝鸡为例”(SGH13243)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开发出路困境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以外国文学教学为例谈如何提高师范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农村小学体育游戏的校本课程开发
基层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出路分析
简论“研究性学习”特色课程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