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颜色
2014-03-10陈友德
水泥颜色
市场上供应的硅酸盐水泥呈青灰色,有一些买主需要合适的颜色水泥,现就熟料、水泥颜色等相关情况作一介绍:
1 颜色检测
对水泥颜色进行测试的仪器主要为色度计和光度计。主要检查人眼对颜色有感观的亮暗程度、红色和绿色程度、黄色和兰色程度。
色度、光度计仪器上的L值表示亮暗程度,数值从0~50表示暗色,数值从51~100表示亮色。a值表示红色与绿色转变程度。正值表示红色,负值表示绿色。b值表示黄色和兰色转变程度。正值表示黄色,负值表示兰色。在检测水泥样品的颜色时,必须对三种颜色作全面的检测。
2 水泥亮度——L值
大多数情况下,从外观来看,水泥亮度显得十分重要。灰水泥的L值从55至70,白水泥的L值通常超过90,油井水泥的亮度值较低。影响熟料颜色的主要因素是氧化铁的数量,与熟料内C4AF数值有关(图1)。
图1所示为4个水泥样品的L值的范围。其中一个是白水泥,另外三个水泥内均含有5%的石灰石,对亮度稍有影响。
第二个对亮度影响较大的因素是水泥细度。图2为同一生产线上生产的水泥,化学成分变化不大,变化大的是水泥细度。
图1 水泥中C4AF含量与亮度值L的关系
影响亮度的第三个因素是水泥品种。石灰石水泥增加了水泥的亮度,但并不是石灰石越纯,亮度L值越大。图3中的水泥含量为8%~20%。石灰石含量增加对亮度增加规律性不大,而石灰石对水泥颜色的影响,通常绿色增强(a值下降),兰色增强(b值增加)。这与石灰石中所含的微量元素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其他品种的水泥也会影响水泥颜色。粉煤灰比普通水泥熟料暗,混合和分别粉磨的粉煤灰水泥暗些。硅质粉煤灰的L值一般在45~55。抗硫酸盐水泥也较普通水泥暗。粉煤灰的颜色与碳的未完全燃烧程度有关,烧失量越低的粉煤灰亮度越亮。
图2 水泥细度与亮度L值关系
图3 水泥中石灰石(CaCO3)含量与水泥颜色的关系
矿渣(GGBS)颗粒颜色较普通水泥亮,其颜色可和白水泥相比,当矿渣加入量超过50%,所制成的混凝土一方面可满足建筑物对颜色的需求,另一方面耐久性增加,且有利于环保。此外,高含量矿渣混凝土表面呈绿/兰色。当模板拆除后,其表面暴露在空气中,几天以后,颜色消除,其颜色变化的原因是矿渣在水化时含有少量的FeS和MnS,而当与空气接触后,氧化生成FeSO4和MnSO4,从而颜色褪去。
图4 窑内严重还原气氛工况生产的熟料颗粒颜色
图5 还原工况与熟料颜色
图6 代用燃料和熟料颜色
3 水泥颜色——a值和b值
当熟料煅烧时,氟化钙作矿化剂,所制成的水泥呈黄色、绿色和粉红色。而灰水泥理想的颜色是黑灰色,随细度增加亮度增加。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熟料颗粒的颜色外表与内部不一致,颗粒中心呈黄色和棕色,在极端还原工况下,所生成的熟料漂白呈白色(图4)。
图4所示的熟料颜色形成的原因是,当回转窑内烟气呈严重的还原气氛时,熟料内所含的Fe2O3还原成FeO,熟料颗粒的颜色由黑色转为黄白色或白色。当表面呈黄白色的熟料颗粒从烧成带进入窑口冷却带时,遇到冷却机入窑含有大量氧气的高温二次空气。此时熟料表面的FeO重新氧化成Fe2O3,颜色由黄白转为黑灰色。熟料冷却速度越慢、容重越轻、空气向熟料内部深入的数量越多,重新氧化的熟料数量越多,程度越重,熟料表面黑灰色越黑,且厚度越厚;反之熟料在冷却带冷却速度越快,容重越重,空气向熟料深入的数量越少,熟料重新氧化程度越少,熟料表面层呈黑色越薄,内部颜色黄白色越重。
从一些窑的生产情况来看,还原气氛下,欠烧的熟料内往往呈现浅黄色,容重较轻。但在生产过程中,有时内部呈白色的熟料容重较重,通过显微镜检测,与还原气氛的程度有关。
人眼对熟料颗粒颜色裉色的程度很难区别,而在粉磨后采用色度计和光度计检测熟料颜色,可以判断煅烧时还原工况,还可分析窑内工况的变化状况。
当窑况稳定时,熟料内硫酸盐含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还原工况,窑内缺氧时,熟料内SO3还原成SO2气体,随烟气或粉尘后逸。当入窑原燃料内硫含量稳定时,则熟料内所含SO3的数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还原工况的程度。图5为熟料内碱硫比K2O/SO3和b值的关系。
图5中K2O/SO3值越高,则还原气氛越重,b值越大,颜色越黄。
近年来,熟料在煅烧过程中,代用燃料的用量越来越多,代用燃料一般热值低,入窑粒度大,燃烧不完全,窑内易呈还原气氛。一般说来,代用燃料用量越多,窑内还原气氛越重,SO3转变成SO2的数量越多,熟料颜色越黄,b值越高(图6)。
4 测试水泥、熟料亮度和颜色
测试水泥的亮度和颜色可以保证大型工程所使用的水泥满足顾客的需求,有利于生产正常运行。
水泥亮/暗、红/绿、黄/兰颜色的改变,可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窑内熟料煅烧工况的变化,以及混合材掺加量的变化。通过水泥和熟料的颜色检测,可以及时判断生产过程,有利于调整、保持和提高产品质量。
陈友德编译自No.3/2014
InternationalCement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