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大都市与大中小城市发展模式研究

2014-03-10张喆

当代经济 2014年24期
关键词:大都市工业化湖北省

○张喆

(武昌理工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23)

一、湖北省城市群发展模式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是古代的城市乡村化。生产要素的流动、交换和聚集形成了城市或城市扩张,扩张城市形成的外部经济效应进一步推动着生产要素的流动和经济的增长,它们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发展,相互制约。

湖北省地处中原,资源丰富,三次产业基础较好,素有农业大省、工业大省、教育大省、文化大省之称。2011年湖北省生产总值19632.26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4.2%。2011年湖北省辖市12个,县级市24个,县城40个,其中武汉市人口已达1002.00万人,逐步发展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地区。湖北省委省政府,按照十八大精神在省十届二次会议上确定了“竞进提质”的总要求,到2017年,全省生产总值要突破4万亿元,建设15个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全省城镇化率要达到5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以上。为完成湖北省新的富强建设计划任务,总结分析湖北省过去多年相对成功的城镇化进程,探索出一条区别于过去的城镇化道路,研究湖北新型城镇化道路是非常迫切且必要的重要课题。

文章在对湖北省城镇化指标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协调同步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农业化和科学管理。将湖北大都市(武汉),大城市(省辖市),中等城市(县级市)、小城市(县城以及乡镇)城市群视成一个大的经济体,基于城市群各自现有的资源要素、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开展产业专业化分工、地区内部贸易,发挥劳动和资本活动的“溢出效应”,缩小二元化发展差距,协调同步推进大都市、大、中、小城市有各自特色、个性和气质的发展。

二、湖北省城镇化进程的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直接对比实证分析法,选取几个相互有关联的经济变量,描绘变量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轨迹。本文采用的数据均来源于1992年—2013年湖北省统计年鉴,研究的基本内容是城镇化对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增长的作用。城镇化指标(U t),采用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值来表示;工业化指标(I t),从产值和就业两个角度考虑,以第二产业人均产值表示工业化水平;农业现代化指标(P t),劳动力人均产值可以综合表述劳动的先进性,以第一产业人均值表示农业现代化;经济增长用地区生产总值G D P表示。如图1所示。

1、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化、经济增长的正相关性分析

由图1可得,随着年份的增长,U t、I t、P t、G D P发展趋势基本相同并同步增长,“波及效应”明显。说明湖北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镇化、工业化、农业化、经济增长呈正相关性,协调健康同步发展。以2010年和2011年的数据可得,U t每提高1%,P t就提升4.21%,I t提升4.72%,G D P提升4.60%。显然,城镇化对工业化的贡献率,要大于农业化贡献率。城镇化水平U t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单位,能使G D P拉高17.41亿元;工业化水平I t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单位,将G D P拉高0.15亿元;农业化水平P t每增加一个百分比单位,将G D P拉高1.40亿元。显然,城镇化对经济的贡献率,要大于工业化和农业化对经济的贡献率。

2、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化正相关性分析

在城镇化、工业化的过程中,推动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由图一可得第一产业生产效率提高,2011年人均产值1.53万元是1990年的9.83倍。第一产业结构升级,第一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0.35下降到2011年的0.13,优化了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发展了第一产业经济规模,2011年第一产业总值2569.30亿元是1990年的8.87倍。

图1 1990年—2011年湖北省城镇化对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折线图

由图1可得“扩散效应”明显。城镇化、工业化提升了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又刺激了城镇化和工业化,同时产生了两个市场。一是,产生丰富剩余劳动力的供给市场,向非农产业提供“无限”的劳动力。城镇化重要的标志是城镇人口比重增加。2011年湖北城镇人口为2984.32万人,比1990年提高了1.81倍。二是,扩大了农村生产资料和城镇居民生活资料需求市场。社会消费零售总额8275.20亿是1990年的22.073倍。进出口总额335.19亿美元,进口总额139.83亿美元。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90年的13.45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90年的11.33倍。

3、工业化与城镇化、第三产业相关性分析

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看,工业化生产供给,城镇化产生需求,内需形成或扩张了该城市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丰富和提升了产业结构。1990年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构成比是35.1∶30.8∶26.9,2011年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构成比是13.1∶50.0∶36.9。

从生产角度看,工业化的核心是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外部效应的结果是对城镇化提供支撑力,提升其经济实力基础。从图一可得2011年工业总产值是9815.96亿元是1990年的30.13倍,人均产值提高了25.20倍。1990年到2011年城镇化水平跟随提高了1.81倍。

从城镇化服务功能视角看,城镇化是从事非农产业的经济实体,包括金融服务业在内的第三产业是要有实体经济作为支撑,只有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匹配,才能提高第三产业经济规模。

三、湖北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马太效应”产生,第二产业产生积累优势。

由图一还可得,U t、I t、P t、G D P时间序列数据之间存在着“马太效应”产生的积累优势。城镇化工业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本、资源由农村转移到城镇,扩大了工业生产规模经济。第一、二产业不平衡增长,扩大了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经济发展差距的运动趋势。扩大了第一、二产业人均产值发展差距,1990年第二产业人均值比第一产业人均值的比值是3.5倍,而2011年该比值达到了8.13倍。

2、“回波效应”出现,扩大二元经济结构发展差距。

由图一可得“回波效应”明显,验证了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My r d a l,1957)的“波及效应”和“回波效应”会同时起作用的理论。城镇化扩张过程中,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向城市第二、三产业聚集,扩大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发展,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拉大。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837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6898元。2011年城乡收入比是2.66,而1990年城乡收入比是2.24。

表1 工业化不同阶段主要指标的标志值

3、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水平偏低

世界上通常用钱纳里、库茨涅茨等人相关研究结果,来衡量工业化水平。如表1所示。

我国通常用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课题组(2010)、黄德林(2010)等研究的成果来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如表2所示。

表2 农业现代化不同阶段主要指标的标志值

由表1、表2可知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前期和成长期是工业化和农业化拉动城镇化,二者相互支持。工业化后期,工业化产值要小于第三产业。只有国内生产总值G D P、人均G D P相当高,第一、二产业值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对服务规模有相应的需求,第三产业才能加速发展并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不能仅从第三产业占G D P的比值来判断工农业是否已经进入发展后期继而误判工业化水平超前了城镇化水平。根据库茨涅茨和黄德林的研究结果,湖北省工业化处在工业化水平中期,农业化处在成长期。城镇化、工业化、农业化发展水平偏低,人均G D P偏低。农业、工业产业对第三产业、城镇化的发展支撑力不足;城镇化发展对农业化、工业化的拉动力不足。

四、湖北省大都市与大中小城市发展模式的设计

不同城市之间的经济、产业差异是产生城镇之间梯度、差别化特色的主要原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产业链由大城市产延伸到小城市、乡镇企业,发挥产业间劳动、资本和贸易活动的溢出效应,有利于合理加快大都市与大中小城市发展进程。

1、将武汉建设成有自己个性和气质的国际性大都市

武汉市是历史名城,工业基础雄厚,有较强的集聚能力,城镇土地利用率高,素有“东方芝加哥”之称,被誉为是世界开启中国内陆市场的“金钥匙”。2011年武汉市人均G D P是68315元,第三产业产值占G D P比重33%,人均地表水占有量居全国大都市之首,在校大学生全国第一,有国内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是中国内陆中部地区经济、金融、贸易、商业、物流、文化中心,基本上具备了国际大都市的几大要素,如重要的交通枢纽、国际贸易、信息汇聚与传播、各类人才聚集、国际性机构和金融性机构、跨国公司、国际意义加工业等。目前,虽然武汉与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相比,在几大要素指标上相差比较远,但是只要继续扩大目前拥有的光电产业、生物产业、机电产业、汽车产业、能源化工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扩大金融服务与跨国公司的国际、区域影响力和控制力,继续争取国家政策,包括国家外交资源和资金,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扩大广泛的国际交流,将武汉建设成有自己个性和气质的国际大都市是有一定的经济、金融、基础设施、产业、文化、科技基础的。

2、将省辖市差别化建设成有各自特色的大城市

目前,黄石、十堰、宜昌、襄樊、鄂州、荆门、孝感、荆州、黄冈、咸宁、随州11个省辖城市的G D P均超过500亿元,人口均在100万人以上,分别有本市的主导产业和创新产业,承担着不同的经济功能。基于11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和资源,将11个城市当成一个大的经济体开展产业专业化分工、地区内部贸易等,释放各自的潜力和优势,形成优势合力,着眼于国内外市场,扩大与国际间物质、文化交流,促进11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各具特色地整体提高,支撑各自的城市化建设。

3、将县级市建成多元化的中等城市

城镇化的目的是多元化提高生产效率,将二、三产业延伸至县级市,使县级市一、二、三产业很好地融合,促进农民非农化,财政投入成本低,农民非农转换的智力成本、心理成本低,有利于建设“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4、将县城建成多功能的小城市

将某些劳动密集型、技术水平不高的加工制造业延伸到县城企业。农业劳动力亦工亦农的方式主要从业于农业劳动,享受新型城镇的居民社会权利,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县城小城市。

5、发展乡镇企业

改善第一产业结构,发展都市农业。将农业从单一的生产功能层级提升到生产、生活、生态保护综合功能层级,推进家庭农场建设,使农业人口享受田园般的城镇生活。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辜胜阻、李华、易善策:均衡城镇化:大都市与中小城市协调共进[J].人口研究,2010(1).

[3]崔慧霞: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研究[J].调研世界,2010(6).

[4]王双进:产业经济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5]宋洪远、赵海: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与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12(28).

[6]万鹏龙:中国集约型城镇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7]张贵先:重庆市产业集群与城镇化运动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0.

[8]胡标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

[9]汤进华:城镇化进程中上海市郊农业结构演进与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大都市工业化湖北省
Battle for Bohemia
BATTLE FOR BOHEMIA
2020国际大都市数学奥林匹克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大都市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