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知识与长期记忆
2014-03-10王颖冲
∷王颖冲
笔者曾为一次食品污染监测的会议担任口译,会后就餐时负责人问我:你是学医的吗?或者是学医学英语的?得到否定回答后她表示惊讶:那你是怎么知道我们这些专业术语的呢?
答案很简单,就是会前临时准备并记忆的。今天打开电脑里那次会议的文件夹,赫然可见lab terms、英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词汇等文件,而大肠杆菌(E. Coli)、黄曲霉素(a flatoxins)等不那么令人愉快的字眼,也已进入了我的记忆词库。
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是一项单纯的背单词工作,而涉及我们在口译实践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不论规模大小,每一次会议都有主题,译员不能打无准备之仗,也不宜仓促接会,尤其是那些自己不太熟悉的领域。译员虽然没有权利要求讲者提供文稿,但是可以要求主办方提供背景资料(如上一届会议的资料)、已有的讲稿(注意现场讲话的内容很可能有变动)和相关幻灯片。这一方面是为译员自己争取权利和主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证现场口译的质量,应该说是双赢的举措。
短期记忆(Short term memory, STM)是暂时的,通常只有5—20秒,例如对大量年份、专有名词的无笔记记忆就属于这一类,大脑的储存量有限,译完之后即刻忘掉。但假如译者事先做了调研,熟悉了大会的背景信息,就可以激活长期记忆(Long term memory,LTM),释放短期记忆、减少笔记,其时效也长达几天、几周、甚至更久。我们以下面这段话为例:
BRICS is the acronym for an association of five major emerging national economies: Brazil, Russia, India, China and South Africa. The grouping was originally known as“BRIC” before the inclusion of South Africa in 2010. The BRICS members are all developing or newly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but they are distinguished by their large, fastgrowing economies and signi ficant in fluence on regional and global affairs; all five are G-20 members.
在语速较快的情况下,无序的罗列项给记忆造成很大的负担,比如长串的电话号码。但事先知道“金砖四国”和“金砖五国”的概念与由来,就可以大大减小译员的压力。自动触发长期记忆后,我们便不用临时去记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这五个国家名,只需看(想)着BRICS的缩写就能脱口而出。
这一点在课堂中也可以模拟:将基于主题(themebased)的教学融入到基于技能(skill-based)的教学里。课下的小组练习也能效仿这一模式,每个人都互相充当发言人和译员,提前3—5天商定以“环保”为训练主题为(也可再细化至空气污染、水污染、气候变化、臭氧空洞等具体话题),但不提供讲稿和音频。所有成员都需要为议题做发散式的准备,广泛阅读热点新闻,同时整理出重点词汇:particulate matter (PM)、mercury emission、carbon footprint、Kyoto Protocol、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不一而足。这样的训练拓展了译员的知识面和词汇量,还能互相分享和监督,提高效率。当然,这些信息也许不久后又会遗忘,但经过多次复述,最终能转化成长期记忆储存起来。
口译入门阶段有一句话:An interpreter must know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 rather than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但当我们进阶到职业口译的阶段,将会面对许多专业领域的深入讨论,也许连听懂都成了难题,更别说翻译成另一种语言了。优秀的译员应该力图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而非打游击战一样对所有的话题都浅尝辄止。在一次又一次同领域、同类别的会议中,译员不断积累,将文档整理出来的glossary转化到头脑中,做到即用即取、转换自如。